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国内经济形势的不断向好,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也日趋激烈,"以人为本"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管理理念,员工工作幸福感和敬业度也越来越受到学者们的重视与研究,因此,如何提高员工的工作幸福感,保持高度敬业状态,继而留住人才与创造效益对企业来说至关重要.本研究对吉林省企业员工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工作幸福感及其四个维度(情绪幸福感、认知幸福感、职业幸福感、社会幸福感)正向影响员工敬业度.  相似文献   

2.
已有研究发现工作家庭冲突会削弱人们的主观幸福感。不过,目前尚不清楚工作家庭冲突对主观幸福感的负面效应在不同的社会情境中能否保持稳定,还是会受文化因素的影响发生变化。通过对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获得的问卷数据的分析非农工作者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可以发现:1.不同群体的非农工作者的主观幸福感存在明显差异,而社会经济地位是导致该差异的一个重要因素;2.工作家庭冲突会对非农工作者主观幸福感产生负面影响;3.对传统"男主外女主内"性别分工观念的高度认可,能够缓和工作家庭冲突对主观幸福感的负面影响程度。因此,应有针对性地提升非农工作者的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3.
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对教师工作态度、工作投入、工作绩效,以及幼儿的发展都有重要影响。从工作特征来看,过高的工作要求降低了幼儿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充足的工作资源会提高幼儿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并且在高工作要求和职业幸福感之间起调节作用。从个体特征来看,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存在性别、职称差异;人格特质、依恋类型、职业认同以及应付方式等心理特征可以显著预测幼儿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减轻工作压力,丰富工作资源,塑造积极人格,增强职业认同,加强团队合作可以有效提升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  相似文献   

4.
袁梅 《宿州学院学报》2012,27(10):40-42
在解读教师职业幸福感内涵的基础上,对教师职业幸福感进行了实然分析,教师职业幸福感缺失的表现:一是情绪衰竭;二是行为失调;三是自我效能感低,甚至无效能感,消极地评价自己工作的意义与价值的倾向,主观感受不公平。教师职业幸福感缺失的原因:一是角色冲突;二是"保健因素"缺乏;三是自身素质缺陷。重点阐述了教师幸福感的应然思考:解决角色冲突;树立正确的教师观;采用多元激励,对教师实行柔性管理;努力提升自我,培养健康人格。寻求提升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可能途径,从而实现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幸福。  相似文献   

5.
基于对湖北和陕西农村老人的抽样调查,检验了子女数量与农村老人主观幸福感的关系,以回应"多子多福"的现实性,同时探讨了代际支持对农村老人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发现,"有子"比"无子"更"多福",但"多子"不一定"多福"。有子女的农村老人,无论是儿女双全,还是只有儿子或者只有女儿,都比没有子女农村老人的主观幸福感更高。但是并非子女越多,农村老人的主观幸福感越高,对于有子女的农村老人,子女总数、儿子数量、女儿数量对其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均不显著。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农村老人的主观幸福感更大程度上受到代际支持的影响,子女对农村老人的经济支持以及生活照料均可提高农村老人的主观幸福感。总体来看,并非子女越多农村老人越幸福,子女经济支持和生活照料才是影响农村老人主观幸福感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6.
研究工作幸福感的形成机理,可以帮助管理者有效分析、预测员工的工作幸福状况,提高管理者的幸福管理能力。研究结果显示:工作幸福感具有相对稳定的特点,其形成受社会比较影响,即工作状态与工作目标的影响;开辟提升员工工作幸福感的双重路径、关注员工工作内在目标的实现、正确引导员工社会比较的动机有助于提高员工的工作幸福感。  相似文献   

7.
从民办高校教师的工作幸福感分析入手,首先给出高校教师工作幸福感评价指标构建的三项原则,然后具体从薪酬福利、管理制度、工作压力、职业前景三个方面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运用模糊数学工具对民办高校教师群体的工作幸福感进行综合评价,且结合实例进行演算,得出民办高等院校教师幸福感评价结果。  相似文献   

8.
社会科学中对幸福感的研究多从心理学、社会学和伦理学学科视角出发,从传播学角度直接论述媒介使用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的研究较少。通过深度访谈和焦点小组讨论等质化研究方法,考察了大众传播的媒介使用对使用者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发现,媒介使用通过三种路径影响主观幸福感:人们通过媒介内容(信息)的主动使用与满足直接影响其主观幸福感;媒介作为中介变量能使大学生构建更广阔的主观现实(subjective-reality),通过参照系对比和后续行为,进而与主观幸福感发生勾连;大众传播媒介通过如"地方认同"、"国家认同"等象征性资源,整合社会凝聚力,人们的"认同"感知的变化会隐性地影响其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9.
采用2016年苏鲁两省城镇居民调查数据,构建食品安全认知的测度方法,并结合有序Probit模型,考察食品安全认知对城镇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发现,城镇居民食品安全认知得分每增加1%,城镇居民感到"非常不幸福""比较不幸福"和"一般"的概率分别降低0.62%、0.45%和0.41%,而感到"比较幸福"和"非常幸福"的概率分别增加0.82%和0.68%。其中,对于主观幸福感影响正向显著的变量主要有户主的受教育程度、婚姻状态、自评健康程度、政治面貌、职业类型、家庭总收入、家庭资产和社会资本等;对主观幸福感影响负向显著的变量主要有户主年龄、户主性别、老年抚养比、家庭成员不健康比和家庭负债等变量。进一步来看,食品安全认知对幸福感的影响在女性、受教育程度高、年轻和在体制内工作的人群中更为敏感。  相似文献   

10.
正无论在哪个国家、在什么时代,婆媳关系都是家庭中的最重要关系之一。已连续举办三届的"中国家庭幸福感热点问题调查"的数据显示,被调查者认为"婆媳、翁婿关系紧张"(比例为75%),"夫妻沟通不好"(比例为52.6%)和"工作压力大"(比例为52%),是导致家庭不幸福的三大问题。婆媳关系已经成为影响家庭幸福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80后"知识型员工在企业主体地位日益凸显,然而由于社会生活、工作压力",80后"知识型员工出现了工作倦怠,如何有效地使"80后"知识型员工工作和生活平衡,增强他们工作幸福感,提升企业绩效,对于企业可持续发展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本文通过界定"80后"知识型员工工作幸福感的内涵,分析影响"80后"知识型员工工作幸福感的因素,并基于工作幸福感与工作绩效的关系构建了"80后"知识型员工幸福感提升的激励模型,提出增强"80后"知识型员工的工作幸福感的激励措施,从而有效提升企业绩效。  相似文献   

12.
工作满意度、职业幸福感、离职意愿是教师发展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对中小学体育教师的工作满意度与职业幸福感、离职意愿的研究,将为中小学体育教师职业发展及体育教育改革提供重要理论与现实依据.通过问卷调查,探讨中小学体育教师工作满意度和职业幸福感、离职意愿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中小学体育教师对工作条件及物质回报满意度较低,总体幸福感处于中等稍偏上的水平,但一半的中小学体育教师有明显的调动工作或改行的意愿.精神收获和工作强度的满意度对幸福感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发展机会、精神收获和工作时间对离职意愿有显著的预测作用.由此提示帮助中小学体育教师实现自我价值,以及合理安排工作强度和时间是提升其职业幸福感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教师的幸福是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一种精神享受,教师幸福感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其工作质量。本研究从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内涵入手,通过文献研究以及对山西省农村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幸福感进行调查。归纳了农村教师幸福感的几个维度:职业成就、职业认同、领导管理、薪酬待遇、工作环境、人际关系、社会支持、工作压力、专业成长等方面的现状和问题,并据此提出提升农村中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有关蚂蚁生活和习性的日常经验,以及有关"蚁艺"的民间知识,在作者的内在世界遇合、交融,生长出一种深挚的情意感知,它是最初的创作灵感,也成为文本的诗意之源。作者特殊情意感知的艺术化合与想象,生成超越日常经验—知识的文学叙述。其特殊情意感知在构思及创作过程中持续生长与深化,最终积淀为文本的叙述境界。《最后的蚁王》的叙述境界包括:1.历史追念与生命感伤。个人故事、家族故事及"蚁艺"故事,合构为庞阔的历史内容,具备历史感知与生命感知的情意蕴涵。2.精神气节与民族操守。作者刻意将蚁与人、"蚁艺"与人品作叙述类比,特意伸张与彰表坚韧、崇高的精神气节;且将"蚁艺"与人品置放于中国抗战的特殊历史背景中加以叙述与表现,就此将精神气节与民族操守建构起内在的叙事关联,着意张扬恢弘的民族情怀。  相似文献   

15.
基于代际差异的视角,文章对工作幸福感与员工创造力的关系进行了系统分析,用专业数据分析软件STATA和SPSS对问卷调研所获的数据进行处理,对文章的研究假设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工作幸福感对员工创造力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工作幸福感的四个维度工作胜任感、工作抱负、情绪幸福感和工作自主性分别对员工创造力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中,出生年代对于工作胜任感与创造力之间的关系具有反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6.
贫困生、心理困难生和学习困难生(以下简称"三困生")的教育工作一直是高校关注的重点和难点,本文从目标内容、自我效能感、主观幸福感三个方面对484名大学生进行相关研究,探讨影响"三困生"学业、心理、行为的心理机制。结果:(1)"三困生"的目标内容与自我效能感、主观幸福感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内部目标能正性预测自我效能感和主观幸福感,而外部目标与自我效能感、消极情绪和生活满意度存在负相关关系。(2)"三困生"的外部目标得分显著高于普通生,他们体会到更少的生活满意度和积极情绪,自我效能感也较低。(3)在外表吸引力和经济成功因子上性别差异显著,在生活满意度上,城乡差异显著。结论:"三困生"的目标内容与自我效能感、主观幸福感之间密切相关,引导"三困生"树立正确个人目标,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和学业成就。  相似文献   

17.
古代蚂蚁叙事具有人文特征。蚂蚁喜争斗,常群体作战,蚁群往往具有人类社会集群性质及组织能力;清中叶后盛传蚂蚁为益虫,可防治果树病虫害,对蚁群伦理性认同得以强化。在南方地区,蚁卵用做酱食之用,巨蚁可成为人类的宠物和帮手。食人巨蚁是中亚、北印度到新疆的古远传说,在民国武侠小说中发扬光大,赋予新的时代意义。中古汉译佛经与六朝志怪中,群蚁为智慧昆虫,知感恩图报,食肉蚁可围食巨大的动物,而人类善待蚂蚁会得到好报。古代蚂蚁叙事具有"敬畏生命"的人文情怀、生态意蕴,值得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8.
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农转居"居民感知当前中国不同社会领域社会变迁,其社会变迁感知、评价、主观支持资源、社会支持资源和主观幸福感之间具有复杂关系,中国"农转居"居民的社会心理处境表现在农转居居民的年龄、教育程度、就业状态对主观幸福感、和社会支持的影响有显著差异;教育程度高中以下的无业新居民主观幸福感、社会支持显著低于其他新居民;社会变迁速度地感知和评价、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和主观幸福感之间相关显著.对社会变迁的主观评价在社会变迁速度和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起到中介作用;社会支持通过主观支持这个有调节的中介变量来影响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19.
关于汉语"江"的来源,学术界主要有"外来说"与"汉语固有说"两种观点。"外来说"认为"江"源自古越语,"汉语固有说"则坚持"江"为汉语固有词汇,而历史文献、考古、地理、语言学以及民族学等方面材料表明,"江"并非汉语固有词汇,而是来自古越语;汉语中专有名词的"江"大约始于商代,普通名词的"江"则是汉语与古越语进一步接触、融合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提升农民工主观幸福感,对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助推作用。基于2015年CGSS数据构建o-logit模型考察农民工就业质量、社会信任对主观幸福感的主效应与交互效应,并使用工具变量法消除了研究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结果表明:(1)农民工就业质量能显著影响主观幸福感。高工作回报、短工作时间、自由的工作环境、明确的工作保障、稳定的工作状态是农民工获得幸福的重要渠道。(2)社会信任程度较高的农民工,其主观幸福感也相对较高。(3)农民工的工作回报、工作时间与对邻居、亲戚、一起参加业余活动人士的信任度存在交互效应,表现为农民工对邻居、亲戚的信任能够增强收入对主观幸福感的正向影响;对邻居、一起参加业余活动人士的信任则能够缓解工作时间对主观幸福感的负面影响。提出政府应从加大维护农民工收入、社会保障力度,丰富农民工精神生活等多个方面入手,提高农民工群体的幸福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