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论自我     
自我是什么?自我是一个过程,一个实现自身价值的过程。自我是一个共相,是一个具有普遍性的名词,同时又为人类社会所规定;自我存在的目的是自我的实现,但不能在自我中实现。自我的本质是精神,每个自我都是一个在与他人不同的环境中展开的精神活动过程。要最大限度地实现自我的价值,需设定一崇高的目标,唯有如此才能够失败而不气馁,产生坚定的信心和毅力。自我应当是一个创造性的过程。在这个自我创造的道路上自我是孤独的,除了自我本身以外,没有任何可以依赖的力量;因此对他人不应抱有幻想,他需要的是个人奋斗。所以这个自我又是一个具体的共相,他应当是一个独一无二的个体,一个自我决断、自我依赖、具有独特个性的人。  相似文献   

2.
如果说生态文明的提出,标志着人类历史即将进入生态时代,那么这个时代怎样展开自己的历史和基本价值追求,这与人类对自我的认识有密切的关联。从人类历史上看,每个时代所呈现出的基本精神和价值追求,几乎都是围绕着这个时代所指认的人类自我或所确认的人性展开的。人类认识自我并不是为了寻求自己的起源和本质,而是为了能够实现自我,政治、经济、文化只不过是人类自我的外在显现。人类进入生态时代同样需要认识自我,以便引领这个时代正确发展。生态时代的人类自我是人同自然界完成了的本质统一,生态文明的本质是人性的文明。  相似文献   

3.
移动的家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思想品德七年级上册第五课的内容“认识自我的途径”。主要途径:一是通过自我观察认识自己,二是通过他人了解自己,三是通过集体了解自己。我设计的教学程序如下:  相似文献   

4.
史晋 《社区》2014,(16):53-53
这个世界上,哪怕是再成功、再自信的人内心中都会有一些空间是留给自卑的。所谓人无完人,一个人只有知道并了解了自己性格中自卑的一面,才能更好地反思自己、取长补短。“自卑”是小精灵,存在于每个人内心中,关注性格中这些你不想看、不愿了解的东西,恰恰是自我超越的最好途径。结识自己内心的自卑是每个人的必修功课。  相似文献   

5.
(一)正确的自我观念 心理健康的大学生对自己均有比较明确的了解,有正确的自我观念。正确的自我观念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条件。一个人只有正确认识自己,他的行为举止才能得体,学习和工作才能适应,才能努力地发展自己,主动地进行自我教育。如果自我观念不正确,那么,他可能自视甚高,自以为了不起,去做力不能及的工作,做不好就责怪环境,或把过失推诿他人。  相似文献   

6.
:“自我”是一个人对自己的认识和看法,其结构要素包括个人自我、社会自我、理想自我和自我评价。自我结构是随着个体经验的发展而不断发生变化的。大学生的自我发展有三个特点:一是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在自我发展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二是大学生不能客观地认识和评价自我;三是大学生一般都对经验有防御反应。大学生自我发展的前提是客观、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我  相似文献   

7.
“发现儿童”之后如何“理解儿童”是广大教育研究者们一直思考研究的重要问题。本研究则聚焦儿童的某些“特殊行为”,从儿童丰富的情绪体验出发尝试理解他们的行为意图。研究发现:“特殊行为”是教师作为他人的立场判定的,儿童“特殊行为”的背后隐藏着其原有的自我同一性失衡断裂的危机,儿童采取这些“特殊行为”是为重建自我同一性进行的尝试。这启示广大教育工作者应当关注与保护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注意引导儿童更好地认识自己和他人眼中的“我”。教育工作者应当对儿童的“特殊行为”从儿童情绪体验意义出发,站在儿童立场上进行理解,切忌妄加指责,贴上道德标签。  相似文献   

8.
特质与情境之争与自我观密切相关。传统心理学假定自我是作为精神实体而存在的,则行为是由特质决定的;社会建构论认为自我是我们在与他人的关系中通过语言建构而成的,则行为由情境决定。叙事心理学认为生活故事形成并建构了一个人的自我与人格,故事为一个人的自我提供了特质与情境的统一。叙事心理学将叙事思维引入心理学,用生活故事架起了一座连接特质与自我的桥梁。  相似文献   

9.
《哈利·波特》的作者,英国著名作家J·K·罗琳曾经应邀在美国哈佛大学的一次毕业典礼上发表演讲。面对着那些即将从这所世界一流学府毕业的精英们,她极力呼吁他们充分调动自己的想象力,不是用于写作,而是用于同情自己不曾经受过的他人的苦难。在罗琳看来,想象一下这个世界上,还有那么多人,正在被各种各样的人生苦难煎熬、折磨,一个人,特别是一个社会精英,才会拒绝冷漠,才能够将心比心,懂得设身处地地理解和帮助他人.  相似文献   

10.
对大学生自我接纳的现状及特点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自我接纳是自我意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在大学生中存在着自我接纳程度不高,对自己的评价较片面、轻率和幼稚,而对他人评价较真诚、直率,观察和评价别人的能力有所提高,对评价反应日趋成熟和分化等现状和特点。针对这些现状和特点,我们应帮助大学生拓展生活范围,增强生活体验,建立切合实际的理想和抱负,客观、公正地评价自己和他人,并且要使他们认识到只有靠努力地学习和勤奋地工作才能获得咸就感,增强自信心,培养精神上的独立性,逐渐地学会自我接纳,以更好地适应社会,参与未来社会的竞争。  相似文献   

11.
女性"自我"意识虽然是女作家以个人的名义(即第一人称)进行故事叙述,但是,我们不能因此而武断地将作品中的"我"等同于作者本人。当然,这并不排除这个艺术形象上所呈现出的作者本人的经验(他人的或个人的)特征,同时,也正是这一点决定了女性"自我"形象与其他类别的女性形象的区别。它是关于"自我"的言说(第一人称叙事),并且这个"自我"必然地折射出女性作家的心灵特征。  相似文献   

12.
在萨特的文学作品中有一个经常出现的意象--镜子.镜子往往被萨特赋予了独特的意义,它暗含着一个重大的哲学命题,即人如何认识"自我"?在萨特的哲学中,"自我"只是一种理想状态的存在,它并不是一种实在.如果简单地将镜中映像当作"自我",必将导致"自欺".  相似文献   

13.
萨特以其哲人思维思考了个人的自由及自我与他人的关系这个问题,并在其境遇剧《间隔》中为我们展现了来自自我与他人的种种禁锢,为人类指引了一条自救自新之路。实际上,这也正是《间隔》所包含的哲学意蕴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人际紧张问题与自我和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追踪研究方法考查大学生心理健康与自我和谐水平的关系,着重考查自我人际问题认知对自我和谐的影响。结果表明,人际关系紧张水平与自我和谐三个因子都存在一定相关,其中与自我不和谐因子达中等相关水平。研究发现,能正确认知自己的人际关系问题的大学生,具有更好的自我和谐水平,这与罗杰斯关于自我和谐的理论是一致的。自我和谐水平测验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从认知层次了解大学生的人际关系紧张问题。  相似文献   

15.
史晋 《社区》2014,(22):54-55
在特尔斐神庙中有一块被称为世界中心的圣石,在上面镂刻着古希腊哲人苏格拉底的名言“人啊,认识你自己!”。这句话永远告诫着世人要时刻注意认识自己、反思自己。听起来似乎很容易,但你能完全做到吗?  相似文献   

16.
关注非理性的“自我” ,曾经成为新时期文学 ,尤其是八十年代中叶文学创作的一个重要主题。其主要表现一是着力探究人的本能 ,力图从对人的原始本能的探索出发 ,探索人的本性 ,探索真实的自我 ;二是以为个人可以摆脱社会关系与文化传统的制约 ,完全自主地造就自我。作家自我的确立和高扬 ,对于最具有个人特点的创造性精神活动文学创作来说 ,原本非常重要 ,新时期文学正是在这种作家自我的觉醒和高扬中兴盛起来的。然而 ,如果不是汲取非理性主义的合理成份 ,而是无保留地认同整个非理性主义自我观 ,那么 ,从对自我的强烈追求出发 ,反而可能走向自我的丧失  相似文献   

17.
罗日荣 《社区》2014,(35):41-41
孟子曰:“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禹闻善言,则拜。大舜有大焉,善与人同,舍己从人,乐取于人以为善。”一个人能够做到“闻过则喜”,那是非常难得的,这需要一种肚量,一种自我修炼的韧劲!因此,世间的不少凡夫俗子不是“闻过则喜”,而是“闻过则怒”。当然,天下贤人众多,能够做到“闻过则喜”的不止子路,三国时期的吕岱就是其中一个。  相似文献   

18.
自我的现实结构问题是研究自我和谐的实现途径问题的基本前提。我们通过分析自我的现实结构和可能的关系,就可以抽象出实现自我和谐的基本途径。自我的可能的基本关系有:自我的形体与精神的关系;自我与他人的关系;自我与自然的关系;自我与社会的关系。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精神,我们可以把人掌握世界的方式概括为实践的方式、理论思维的方式、宗教的方式、艺术的方式和自我掌握的方式。这也是一个现实的人实现自我和谐的具体方式和方法。  相似文献   

19.
茨威格的小说《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展现了在爱情的语境下自我与他人的问题所带来的困境:在爱情中,自我一方面要保持自我的同一性,一方面又因为"我爱你"而与他人联系在一起,要通过他人的肯定才能确认成为那个爱他的自我。这种困境引导我们进入到以自我为基础建立起的浪漫之爱的反思。一般认为,茨威格的这篇小说肯定了浪漫之爱,而本文则试图通过分析这个由爱情引起的自我困境,证明茨威格对浪漫之爱的态度并非肯定,而是反思。  相似文献   

20.
自我图式理论--关于自我的信息加工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自我概念研究领域,自我图式理论别具一格、独具特色.它既不是从自我的结构去探讨自我,也不是从自我的内容去分析自我,而是从认知心理学的观点出发,运用认知心理学的术语去解释人类关于自我的认识.自我图式理论包括自我图式、可能的自我及运作的自我概念.自我图式理论让我们更加清楚地看到自我在调节人类行为中的作用,它不仅为个体调节自己的行为提供了可行的解释,而且同样适用于理解和解释他人的思想情感和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