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中日经济关系与中国工业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中日经济关系对中国工业化的贡献中日经济关系包括中日贸易、日本企业对华直接投资、日本政府对中国提供的政府开发援助 (ODA)、中日政府科技合作协定、两国间官方和半官方以及民间的经济知识交流等内容。通过中日经济关系的发展 ,日本在向中国提供工业化所需的技术、资金、市场以及经验知识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一 )日本在向中国提供工业化所需的技术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日本向中国工业化提供技术的主要渠道有 :技术贸易、直接投资、日本对华ODA中的技术援助部分以及两国政府间的科技合作等。1 .技术贸易日本是中国引进技术的…  相似文献   

2.
自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以来,两国经济关系稳步发展。特别是从1978年起,我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两国在贸易、投资、政府级的经济合作领域发展迅速。据日本大藏省统计,1990年度日本对华直接投资的申报项目165件、3.49亿美元;1991年度为246件、5.79亿美元。与上一年度相比,件数增加49.1%,金额增加65.9%,对华直接投资增长很快。截止1991年度,日本对华投资累计1105件、共计34.2亿美元。目前由于日本国内泡沫经济破裂,世界经济不景气以及日本制造业界对外投资周期已近尾声,  相似文献   

3.
蒋序怀 《探求》2005,(1):54-57
1990年代以来,日本对外直接投资动机在不断改变,对外直接投资的结构也不断发生变化。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为日本对华直接投资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中国自身的经济、社会和生产要素等方面的特点,使得日本对华直接投资的动机和结构特点既具有其对外直接投资的一般特征,又具有一定的独特性。近年来在外国对华投资快速增多的趋势下,日本的对华投资增加缓慢,甚至有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4.
日本对华直接投资的新发展、新动向与问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自2000年日本对华直接投资由连续三年下降转为回升以来,2003年后又再次出现了迅速发展的新局面。这与中国开始新一轮高速增长、投资环境全面改善等有很大的关系。这次新发展是以制造业中的汽车工业和电气机器工业投资为中心而展开的,还出现了大型投资增加的新动向。这标志着日本对华直接投资的重点已由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向了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尽管如此,日本对华直接投资仍存在着相对落后等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郑慕强  郑达 《创新》2010,4(1):20-23
基于面板数据回归分析,实证研究东盟对华直接投资对双边贸易的影响。回归分析结果发现:1990-1997年间,东盟对华直接投资对双边贸易(总贸易额、中国对东盟的进口额和出口额)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同时,投资额的增加对中国对东盟贸易逆差具有显著影响。1998-2007年间,东盟对华直接投资仅对贸易总额和出口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且FDI对贸易的贡献率比1990-1997年间要小,东盟对华投资也不是贸易逆差扩大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日本对华直接投资与贸易增长变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4年日本丧失中国最大贸易伙伴的地位,这与日本1999年以来对华投资增速放缓、占外商对华投资中的比重下降有着密切关系。只要日资企业继续提升投资结构和技术水平,从边际产业转向比较优势产业,从劳动密集型转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就能带动设备和产品对中国的出口,使中国从日本进口增长速度和规模始终保持领先地位。这样,日本仍有可能恢复中国最大贸易伙伴的地位。  相似文献   

7.
论日本对华直接投资的作用、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吸收外国直接投资,不仅是我国利用国外资金、技术和人才以及先进的经营方法和管理经验,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证,也是推动我国改革开放,迅速向市场经济转轨的重要举措。20年来的实践表明,包括日本在内的外国直接投资,对中国经济产生了重要的作用和影响。然而,日本对华直接投资中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既不利于中日经济合作,也不利于日本对华直接投资的进一步发展。为了进一步促进日本对华直接投资的发展,应该在总结经验、深入研究和正确认识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基础上,对日本对华直接投资中所存…  相似文献   

8.
三十多年来,中国改革开放政策一直是日本企业对华贸易战略调整的主要推动力量。改革开放起步阶段,面对实行改革开放后中国潜在的巨大市场,以综合商社为代表的日本企业主要从事进出口贸易,加强与中国各部委、研究机构等所属企业和地方企业的贸易合作,大力开展加工贸易、补偿贸易等;改革开放深化阶段,随着我国投资体制的深化改革和投资环境的进一步改善,使日本企业确立了以投资带动贸易发展的对华战略,开展贸易型投资,构建沿海物流网络;入世后,随着中国与国际经济体制深度对接,日本企业则采取了综合战略,构建涵盖商品流通各个环节的综合贸易和销售网络,以及"三位一体"的物流体系,提供全球性供应链管理服务。在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推动下,日本企业对华战略的积极调整极大地推动了中日经贸关系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中国威胁论"之虚实考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放 《日本学刊》2004,(4):99-109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日本经济的长期低迷 ,有关“中国威胁论”和“日本产业空心化论”纷纷出笼。从一般分析看 ,发展中日经贸关系是各自经济和产业发展的需要 ,从两国贸易关系看 ,中国并未对日本构成威胁 ,增加日本对华投资也是有利于两国的举措 ,因而可以认为 ,当前中日贸易关系完全是建立在互补和比较优势基础之上的  相似文献   

10.
日本经济长期占据亚洲霸主地位 ,其国民生产总值占东亚地区经济总量的一半以上 ,它为整个亚洲、尤其是东亚地区其他国家提供大量资金、技术、设备和市场空间 ,已经成为亚洲国家经济全面增长和东亚国家合作不可或缺的推动力量。日本企业对华直接投资是近年来两国经济合作中最为活跃的领域 ,日本已成为对华直接投资的主要国家之一 ,按实际使用外资金额排序 ,在所有来华投资国家中 ,日本仅次于美国 ,居第二位。随着中国加入 WTO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 ,日本许多企业更加看好中国市场 ,扩大对华直接投资。在此形势下 ,笔者认为有必要就日本对…  相似文献   

11.
日本对东盟直接投资与二者之间贸易关系是理论界研究的热点.本文选取东盟五国为样本,利用1965-2010年的相关数据,借助时间序列数据的协整模型与误差修正模型,研究日本对东盟直接投资的贸易效应.结果显示:从长期和短期看日本对东盟直接投资对东盟与日本间的进出口贸易均具有创造效应.由于产业极差的存在,日本对东盟的直接投资促进了二者间贸易的扩大.实证结论在利用外资带动进出口贸易发展方面为我国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2.
在各种国际经济贸易活动中,直接投资和技术转让是密切双边和多边经济、政治合作的有效手段和理想途径。本文拟从当前亚太地区直接投资和技术转让的动向和特征,日本海外直接投资在亚太经济合作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当前日本对华投资的现状和问题三个方面来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13.
中日经济关系的困境与出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中日关系在经历了“政热经冷”、“政经双热”、“政冷经热”三大阶段后,目前又陷入了“政经双冷”的困境。目前中日经济关系的“转冷”,主要表现在中日贸易增长明显减速、日本对华直接投资相对萎缩、日本对华经济援助急剧减少、中日经贸摩擦连续不断和中日经济合作明显滞后等方面。同时也应看到,围绕中日经济关系,近期也开始出现一些有利因素,有望推动中日经济关系走出困境。中日双方应该采取有效措施推动中日经济关系尽快走出困境。  相似文献   

14.
目前中国已成为日本第一大贸易伙伴,日本也是对华投资最多的国家之一,然而中国企业对日本的投资却极为有限,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日本的投资环境和相关政策缺乏了解.总体看,日本政府对利用外资一直持积极态度并采取了多项吸引外商的政策措施,而日本投资的硬环境更堪称世界一流,然而对于发展中国家的投资者来说,在日本投资也有很多不利因素,投资风险也比较高.因此,我们只有全面了解日本的投资环境,准确地把握投资机会,正确地选择进入策略,对日投资才有胜算的可能.  相似文献   

15.
资本稀缺是制约中西部发展的主要瓶颈因素 ,有效引进国外资金 ,对顺利实现中西部大开发至关重要。日本是对华投资大国 ,日本企业对华直接投资对我国东部开发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中西部开发中 ,引进日资也是一项重要的工作。中西部地区的开发应体现后发效应 ,即借鉴东部地区开发经验 ,追求高起点、高成功率。  一、日本企业对东部地区直接投资特点  分析二十年来日本企业对我国东部地区的投资发现 ,日本在管理组织与决策、投资心理与行为以及选择投资伙伴等方面 ,有着与欧美明显不同的特点。   (一 )日本企业的管理组织与决策特点。为…  相似文献   

16.
日本对华直接投资的大发展及面临的新问题吉林大学日本研究所白成琦90年代以来,日本对华直接投资有了新的巨大发展。同80年代相比甚至有隔世之感,形势喜人。但另一方面,这种大发展也带来了一系列亟待解决的新问题。如何正确把握当前的新形势并及时采取有效对策解决...  相似文献   

17.
王伟军 《日本学刊》2008,(3):91-100
近年来,日本与印度的经贸关系迅速升温,双边贸易额打破长期徘徊不前的局面,年均增幅均达两位数.与此同时,日本还掀起了一股对印投资热:日本政府对印日元贷款急剧增加,印度已成为日本政府最大的开发援助对象国;日本民间的对印直接投资也呈增长态势.不同的是,政府对印开发援助的重点为基础设施,而民间对印直接投资则偏重制造业.日本对印投资政策的调整,已对日本的对华投资产生影响,中国应采取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8.
中国东北作为日本传统的贸易对象,在战后日本经济复兴的初期曾成为日本对外贸易的一个重点。从1948年开始,美国政府制订并实施了发展有限日中贸易的政策。日本与东北的贸易在这一政策下有所恢复。但在冷战格局下,这一政策并不持久,随着朝鲜战争爆发,美国实行对华经济遏制政策,日本与东北的贸易也随之结束。  相似文献   

19.
彭博 《日本研究》2013,(1):7-11
本文通过协整分析和误差修正模型研究中国对日直接投资的影响因素及其经济学原理.结果表明,我国经济规模的增长促进了对外直接投资能力的形成;对日直接投资替代了对日出口;中国对日直接投资与日元升值显著正相关;日本对华投资作为技术外溢的渠道促进了中国对日直接投资的发展,但影响系数较小;因我国资本账户管制和金融市场不完善,利率变动的作用较弱.  相似文献   

20.
王来特 《日本研究》2013,(3):100-111
17、18世纪的清朝中国和德川日本虽然有贸易关系,却并没有直接的官方交涉。且这一时期的清、日贸易的形态是中国商人前往日本而没有日本商人来华交易的”往市贸易”。这种贸易模式的形成主要基于德川幕府对贸易的政治介入和政策性调控,而清朝政府在作出同日本进行官方交涉的初步试探并遭到强硬拒绝之后亦默认了现状。这一模式的延续使日本得以避免再度进入中国中心的朝贡贸易体制,也令中日双方在贸易主动权上此消彼长的现象逐步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