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经济社会自殷周以来到近代一直存在着约束型和无为放任型经济运行机制理论的二元冲突,前者以国家集权管理为前提,“幅利”社会为目标,伦理人为经济主体性基础;后者则以自由放任为前提,富国裕民为目标,经济人为微观基础。它们各以不同的经济主体性,价值信念和运行机理这些深层蕴含构成了各自不可分割的模型。所以把经济运行机制仅仅视为集中管理经济和市场经济两个单向度只能是一种浅见。本文拟历史动志地归纳比较二者的不同视界和各自的逻辑演进及其冲突,探讨其对经济运行的影响,说明约束型机制何以长期在中国经济社会居于正统地位。并附带比较与西方经济运行机制二元理论的差异。  相似文献   

2.
恩格斯曾经说过:“每一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在不同的时代具有非常不同的形式,并因而具有非常不同的内容。”①从马克思到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经历了100多年的发展历程,先后产生了两种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的认识和结论。这是反映了不同时代特点的两种理论思维,它们具有不同的实践基础,因而也就具有不同的理论特征。在这两种认识和结论之间,究竟经历了怎样的历史发展,进而又形成了怎样的逻辑联系,这就是本文所要揭示的主要内容。一、关于人类认识发展的两条不同的道路(一)在人类认识史上存在着两条既…  相似文献   

3.
两种不同形态的形而上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认为,形而上学出自西方哲学,意指以普遍概念或范畴的逻辑推论为形式的纯粹思辨的哲学;而在中国哲学中,形而上学被理解为关于道以及为达到道的目标而进行的超越经验的追求的体验或学问。前者是以本体论为核心的形而上学,后者是非本体论的形而上学。本文通过对中西两种不同形态的形而上学的比较研究,指出二者的共同点与差异之处,探讨了它们对科学文化的不同影响及各自的历史命运。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学术界关于历史决定论与历史选择论的论争,使历史哲学再度成为人文学科中的一个热门。本文拟从马克思主义历史哲学的视角,揭示历史决定论与历史选择论关系的历史发展,以阐明马克思主义历史决定论如何克服二者关系的对立,从而实现二者辩证统一的方法论意义。关于历史决定论与历史选择论关系问题的探讨,目前在学术界大致形成了两种意见。第一种意见认为,历史决定论与历史选择论关系是彼此对立,互相排斥的,由此在研究上体现出二元分化的倾向;另一种意见则认为,历史决定论与历史选择论是互相联系,互相补充的,它们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科学与宗教的关系极其复杂,二者在历史上曾有过激烈的矛盾冲突,但作为人类两种不同类型的意识形式,它们在各自的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科学与宗教将在相当长时期里同存共生,它们之间进行对话是可能的。引导科学与宗教在求同存异的基础上实现合理对话,将有益于促进科学与宗教和谐发展和人类社会进步。  相似文献   

6.
历史人类学在研究古代的民族文化时,既可能佐证史实,也可能重新诠释。在中日两国历史上,有两位无论是历史命运还是个人风格都非常相似的人物,他们就是曹操和织田信长。中日两国分别有关于他们的大量历史记载和文学作品,然而,将二者联系起来、进行横向比较的还很少见。本文基于历史人类学的视角分析,从他们所处特定的历史背景和社会形势入手,将个人或事件作为透视民族文化的表征性依据,以期较为客观地反映其对各自民族发展历程的作用,从而蠡测和界定个人因素在历史和民族文化中的定位。  相似文献   

7.
对比俄国形式主义与中国古代文论对文学特性的探讨和对文学诸特征的研究,从它们产生的历史背景、对形式的强调以及对后世的影响等方面来看,二者不乏相似之处;但由于发生在不同的时代、产生于不同的文化,二者仍然存在着各自不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诗经》和敦煌曲子词分别是诗、词两种不同文学形式的源头。它们因为诗词本一家,同时又各自开拓了文学形式的新境界,富有很大的渊源,因此存在许多异同。现在我们把这些诸如民间性、现实性以及艺术手法的区别等各个方面联系起来,就是为了让人们更好地了解诗、词这两种艺术形式的发展蜕变轨迹,从而能够在其领域有更深广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一 社会主义物质利益原则与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是两个相对独立的历史范畴。但是,在整个社会主义历史时期,二者又常常表现为一个事物的两个侧面,相辅相成,须臾不能离开。剖析它们的本质,我们就会发现它们之间有着许多内在的联系,而这些内在的联系.又使它们从根本上一致起来,共同起着激励劳动者积极建设社会主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道德生态与德育生态有着各自的特定内涵,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它们的联系表现在二者都要以生态学为指导,都属于社会生态的范畴,同为社会生态发展的条件,并且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但是,道德生态是一种存在状态,属于客观存在,德育生态是一种工作理念,属于主观认识,我们不能把它们混为一谈.  相似文献   

11.
把历史作为一门科学来研究,是历史的进步;把文学作为历史来考察,似乎是文学的不幸。因此黑格尔认为,当人们把文学与历史作为两个不同的范畴加以辨认时,无疑开始了人类认识的新阶段。但是当我们将这两个不同的思维认识范畴放在一起相互印证,寻找之间的内在客观联系之时,却又可以加深对各自认识的深度。恩格斯甚至认为:我们仅仅知道一门唯一的科学、即历史的科学。这不仅包含着认识对象的历史把握,也包括着主体对事物认识存在着一个发展着的历史过程。历史在某种意义上是自身意识到的内容的历史,对人的这种  相似文献   

12.
吴果中 《云梦学刊》2007,28(3):37-39
利用大众媒介的传播效力行驶对民族国家的整体营建,是中国报人传播事业的文化特质。以《良友》画报为个案进行分析可以见出,中国近现代大众传播媒介与民族国家想像性建构之间表现出一种互动联系。  相似文献   

13.
历史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它的构成是多层次的:决定社会历史发展的终极原因在于经济,但经济不是历史发展的唯一因素,他如阶级矛盾和斗争、政治、法律、文学、艺术、宗教、道德、古老传统、社会风尚、地理条件、人口增减、外部环境以及个别历史人物的活动等,都对历史起着层次不同、程度各异的影响。这许许多多因素既受经济发展的制约,又反作用于社会经济。它们都各有相对独立性和各自的运动发展规律,它们之间又纵横交错,彼此渗透,形成一种立体性的组合。上述一切,构成了具体的多层次的历史内容。从世界史范围来看,各个国家、各个民族的历史绚丽多采,百态千姿,或所处社会经济形态各异,或虽属同一社会形态但在发展阶段上有所区别,它们之间又互相影响,更造成历史的复杂多样。基于历史研究对象构成复杂的多层次性,就需要进行历史的多层次研究。它有利于扩大研究视野,延伸研究的深度,更科学地从历史的多样性中求统一性。我国史学工作者,在科研实践中一般都能遵循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注意到了历史的多层次性,有的还研究得很细,积累了丰富经验。但据笔者所知,从理论上来阐述历史多层次研究的,尚属少见,因之对此略作论述,以期抛砖引玉,就正于同志们。  相似文献   

14.
山水诗与山水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诗画都是传神写貌、抒情言志的艺术形式。而中国的山水诗与山水画之间的相通相融之处则更多。但作为两种各自独立的艺术门类,诗与画自然也有不通之处。二者的一致性、互补性扩大了彼此的表现范围,丰富了彼此的表现手法;而他们的不同处,则又体现了两种各自独立的艺术门类不同的艺术功能和美学个性。  相似文献   

15.
中日文化的异同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追溯中日文化交流的历史,对中日文化异同进行比较,它们之间既有联系,又有着不同的历史与文化背景。在研究日本文化时既要注意两者间的相似之处,更不能忽视两者之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16.
社会阶层和社会阶级的内涵诠释与界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尹焕三 《齐鲁学刊》2002,37(6):10-15
社会阶层和社会阶级是两个用以表述社会历史演进中社会主体或社会成员构成的重要范畴 ,社会阶层和社会阶级之间不仅具有一定的联系和许多相同点 ,而且二者各自具有不同的独立内涵。我国理论界对社会阶层和社会阶级内涵的诠释和界分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本文在对理论界不同观点进行认真梳理评析的基础上 ,对社会阶层和社会阶级的内涵给予了新的诠释与界分。  相似文献   

17.
论民族学与地理学的历史亲缘关系管彦波民族学与地理学是各自独立而又互为接近的两门姊妹学科。在它们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学科关系中,在这种关系从合到分又从分到合的历史发展中,它们相互渗透,交叉影响,铸就了两者同根、依存、交叉与并行等诸多的内在联系。这里...  相似文献   

18.
在全球化进程中 ,东西方差异尤其引人关注 ,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反映了其文化身份的不同。这反映在历史思维中则是东方的道德价值与西方的科学理性间的差异。对这种差异的研究有助于对西方自身文化的反思。从对道德到对认知的强调缘于科学的引入。这两种对立的思维模式在历史叙述中表现为经验性表述和规范性表述 ,实际上二者具有一体性 ,这一点典型地体现在传统历史意义的生成中。科学化促使获取跨时间的道德标准转变为弄清具体的历史事件 ,历史思维的现代性形式得以确立。但历史道德在科学转变中并未消失 ,只是改变了特征。而现代形式的历史思维道德标准有助于不同文化商定交际的普遍准则 ,从而推进文化认同。  相似文献   

19.
历史研究中的考实性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历史研究是一种间接认识,其认识主体不能直接地接受和反映客体(史实),而需借助一定的中介(史料)。因此,辨析客体与中介之间是否符契,构成了历史研究中考实性认识的重要任务。从思维方式的角度来看,考实性认识的主要方法有六种:比较、归纳、类推、演绎、钩沉、溯源。考实性认识的一般形式是通过“存疑”——“搜证”——“考求”三段式发现史料中的矛盾点与契合点以证其是非的过程。考实性认识与其他认识形式相互依存、相互补充,各自有着重要作用,不可偏废。  相似文献   

20.
电影和文学在交叉与分离中的互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彭熙  向怀林  侯平 《中州学刊》2004,(4):112-114
文学家以文字叙述故事,而电影则用形象的视听画面描绘故事.它们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艺术,但彼此间又存在着分合难定的暧昧与紧张关系.它们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其最明显、最直接的联系是电影对文学作品的大量改编.文学和电影之间又存在着不可调和性,它们各自沿着不同的艺术轨道发展.电影和文学正是在交叉和分离中实现了互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