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乐 《兰州学刊》2011,(11):75-79
不同就业状况和经济实力影响着女性的休闲偏好,而这种偏好又决定着女性休闲内容的丰富程度以及她们对休闲资源的使用频率等休闲质量指标的高低。这种源自生活境遇的休闲差距应该在不断促进两性平等提高女性社会经济地位的基础上用提倡差异化休闲的方式加以改善。  相似文献   

2.
文章通过分析新疆乌鲁木齐市居民日常、双休日、节假日休闲体育行为倾向,从城市居民的休闲体育方式出发,运用空间布局相关理论,对乌鲁木齐市休闲体育设施的布局模式提出了创建性的规划构想.  相似文献   

3.
论我国休闲文化生态系统的构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休闲是人类的一种常见的生存状态和生活状态,具有非常广泛、深刻的社会影响。主体在业余闲暇时间,经过充分自由选择和纯粹兴趣所致,用于自我享受、调整和发展的观念、态度、方法和手段的总和表现为休闲文化。正确地认识休闲和休闲文化,科学地构建一种持续高效、优质的社会主义休闲文化生态系统,对于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实现小康和社会主义现代化,都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魏饴教授在《悄然勃兴的休闲文学》一文中把休闲文学界定为一种与“言志”、“载道”的传统文学相对立的文学类型,它不追求政治功利性,旨在满足人的休闲需要,魏饴教授把道德教化排除在休闲文学的价值之外,认为休闲文学的“最大价值即在于能让读者从社会政治中跳出来,真正自由地思考自我,体验人生,回归到现实的‘自我’、‘本我’上来”,[1]很显然,这一立论是建立在两种不同的社会文化类型的基础上:即政治功利型文化和消闲娱乐型文化。一 一般说来,政治功利型文化体现了统治阶级的利益要求和价值取向,在社会公共生活中占主导…  相似文献   

5.
文章基于社会共治理论研究城市居民社区治理参与行为问题。首先,在梳理文献基础上提出居民参与认知、参与意愿及参与行为之间的关系假设;其次,在对成熟量表适应性改进基础上,进行问卷调查;第三,利用SPSS22.0进行描述性分析和相关性分析,并验证了相关假设,即居民参与认知对居民参与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居民参与意愿对居民参与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社区资源保障对居民参与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最后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基于社会共治理论的城市居民社区参与行为提升策略,对居民社区参与能力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鉴于当代中国休闲文化及其美学研究的现状和问题,如何使休闲真正重返人性自我创造、自我完善的本质,学会聪明地休闲、把握生存的审美境界,深入发掘和弘扬中国休闲的民族传统和精神智慧,建立当代休闲文化及理论的中国特色和中国话语,是休闲学研究的当务之急。美学如何走出传统的抽象领域和艺术中心论,走进当代社会大众丰富活泼的日常生活审美领域,更积极主动地适应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使之具有更多的现实性品格,更切实地发挥应有的社会文化功能,让美学从纯粹的"观听之学"成为生动的"身心之学",是美学研究的当务之急。美学提升休闲,引导当代健康的休闲文化;休闲文化丰富美学,推动审美切入人本生存,使美学拥有更多的现实话语和功能。两者相得益彰,共同提升国民的生活品质,助益实现美丽和谐的"中国梦",这也就是相关学科学者的使命所在。因此,通过当代休闲文化的美学研究,提升当代生活品质,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走向休闲、深入休闲、引导休闲文化是当代中国美学不可或缺的现实指向,休闲美学应当为当代中国美学的重要、必要组成部分,深入系统地构建中国休闲美学已是历史和现实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2004年江苏四城市老年人生活状况的调查资料为基础,对城市居民的养老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传统的亲子反馈的养老观念在现代城市居民中仍有相当的分量,但在某些方面已经有所变化.居家养老仍然是主要的养老方式,未来居家养老的形式将更趋多样化,并出现分而不离的新的居家养老模式.从总体上看,人们的年龄、性别和文化程度对其养老意愿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8.
休闲对于个人生活具有重要影响。通过将休闲方式分为不同类型,利用CGSS 2010年城市部分的问卷和数据,用OLS回归方法分析不同休闲方式对精神健康及幸福感的影响机制。结果显示,娱乐锻炼型、社交型休闲方式对精神健康和幸福感具有积极影响,其中社交型休闲方式的作用更强;休闲方式部分通过精神健康这个中介变量而影响幸福感。  相似文献   

9.
晚明城市居民的休闲偏好,主要受到商品经济的影响,注重官能享乐,注重世俗娱乐,喜爱热闹,喜爱酒色,在这种求乐思潮的浸染下,城市节庆成为主要的休闲时间,节庆活动趋于丰富,注入了更多的娱人因素,而城郊因其符合了市民阶层短时多次出行的条件,成为市民集中的旅游地,并在市民市井意识的熏染下,成为世俗生活的欢乐场。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2012年进行的一项对南京市民的电话问卷调查为基础,对城市居民的社区意识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城市居民的人口学特征,如年龄、性别和文化程度等对其社区意识并没有显著影响,而他们对社区的满意度,以及社区中的人际互动是影响其社区意识的主要因素.此外,虽然社区中的人际互动程度并不高,但仍维持在一定的水平,一些学者所预期的城市社区的衰落现象并未出现.总体而言,居民在社区认同方面仍然保持了积极的态度.  相似文献   

11.
关于休闲的研究   总被引:53,自引:0,他引:53  
休闲是是一种特定的生存状态,或曰特定的生活方式.休闲时,人们可以自由支配时间,可以自主地选择从事某些个人偏好性活动,并从这些活动中享受到惯常生活事务所不能享受到的身心愉悦、精神满足和自我实现与发展,等等.文章简要评述了国内外关于休闲的相关研究,并结合我国目前经济社会生活实际,呼吁加强对休闲的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12.
休闲是城市老年人生活中极为重要的一个方面,如何安排休闲活动,直接影响到老年人的生活质量.通过对南宁市177位老年人在休闲时间、休闲方式、休闲消费以及休闲场所等方面的研究,揭示出城市老年人休闲生活的特点,进而对影响城市老年人体闲生活质量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并就如何提高老年人的休闲生活质量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个人休闲需要的满足是以安全的社会环境和必要的物质生活水平为基本条件的。在当代中国社会,个人休闲需要和权利的满足和实现程度与休闲制度、政策和个人休闲价值观的正义性密切相关,正义的休闲制度、政策和个人休闲价值观有助于实现全社会休闲需要的最大程度的满足,此即休闲正义。休闲正义的实现取决于一个正义的市场经济制度和个人的道德而且正义的价值观,文章论证了市场经济制度的正义性和个人经济道德价值观的正义性。文章还根据亲身经历,对迈阿密和杭州两个休闲城市的休闲文化做了简单比较,并提出从非正义的休闲社会向休闲正义的社会转型的两个原则。  相似文献   

14.
城市老年人社区参与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老年人口过亿的国家,也是发展中人口大国崛起过程中人口老龄化问题最严峻的国家.社会参与作为产出性老龄化的精髓和核心、解决老年人有所"为"的重要途径而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和热点.研究发现,老年人对社区参与难易程度的主观判断会对参与意愿产生非常显著的影响;随着老年人受教育程度的不断提高,其参与愿望越来越高,二者呈现正向变化;年龄越低,参与的愿望越高;老年人的社区参与意愿受社区、街道等组织集体活动的开展情况影响较大,表现出的对机构、组织的依赖性较强:社区居民之间熟络程度越高,则老年人参与文体活动、社区公共事务的意愿越强烈.  相似文献   

15.
本文借鉴可行能力理论的分析框架,采用山东省居民生活状况实地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基本医疗保险对居民幸福感的影响,以功能性活动为中介变量考察了这一影响机制的中介效应。结果显示,基本医疗保险对于提升居民幸福感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参保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险需求满足度评价越高,其幸福感提升越明显;社会参与、社会信任和休闲参与三个功能性活动要素,在基本医疗保险影响居民幸福感的过程中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作为抵御健康风险和不确定性的重要公共产品,基本医疗保险是居民更好融入社会的基础性保障条件,有利于形成积极的情感和认知体验,进而提升其幸福感水平。因此,在相应决策中要加强对参保居民的需求分析,重视提升制度实施的改善感和获得感,进一步关注政策实施所产生的可行能力效能。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以休闲学关于休闲需求、休闲文化、休闲资源、休闲产业和休闲政策的新视角对城市休闲产业发展基本路径重新思考,并选取成都、杭州、昆明、北京、西安五大城市进行休闲产业发展动力与现实路径进行实证研究,提出了城市体闲产业发展度的影响程度和作用方向.  相似文献   

17.
城市居民的社区参与意愿--对H市的一项问卷调查分析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社区居民自主参与社区事务的程度是衡量社区建设成就的一个指标,也是影响到社区建设成败的一个重要因素;调查表明城市居民的社区参与意愿总体上较弱;居民与社区的利益关联和情感认同是制约其参与意愿的两大因素;在社会一体化进程不可避免地弱化居民与地域性的社区的利益关联和情感认同的背景下,我们要更多地关注那些"脱域的共同体".  相似文献   

18.
浅析高尔夫球运动特征与高尔夫旅游产品的开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舟 《社会科学家》2006,(6):124-126
随着人们可自由支配收入和余暇时间的增多,社会正在悄然地进入一个休闲时代,人们的休闲意识和休闲需求不断增强。在这一时代背景下,人们对旅游活动、体育运动的偏好和参与都在提升。本文试从高尔夫球运动自身的主要特征入手,分析其与旅游活动结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发展高尔夫旅游产品是中国高尔夫市场发展的路径选择之一,并论证了高尔夫旅游产品的存在价值和市场发展空间,提出相应的对策性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9.
我国农民阶层分化现象日益明显,不同阶层的农民对土地产权具有不同的偏好,进而对土地流转意愿产生影响.土地占有权中的剩余控制权偏好会在一定程度上弱化农民的土地流转意愿;土地收益权中的生产性收益权、保障性收益权、剩余收益权偏好会弱化农民的土地流转意愿,而流转性收益权则会增强农民的土地流转意愿;土地处分权中的转让权偏好会对农民的土地流转意愿产生积极影响,而抵押权、继承权偏好则会产生消极影响.农民的个体特征、家庭特征、社会保障程度也对土地流转意愿产生影响.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改革需要重视农民阶层分化的影响,满足不同阶层农民异质化的制度需求,同时增加农民的土地收益,增加非农就业机会,提高社会保障程度.  相似文献   

20.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居民的经济收入不断增加。但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仍然较高。在居民的消费中,教育消费占了很大的比例,这是导致居民消费水平较低的主要原因之一。与此同时,居民的文化休闲娱乐消费支出也日渐增多.通过对重庆某国有企业职工文化休闲娱乐消费的调查,以期对重庆文化产业的改革发展提供政策制定和消费引导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