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明代毛乌素沙地变迁及其与周边地区垦殖的关系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针对毛乌素沙地位处温带荒漠与干草原过渡地段 ,其适于人类生活却又易沙化的脆弱性 ,本区居民成分及人口数量在不同时段内的不稳定性 ,以及沙地变迁深受气候变迁影响的特点 ,提出历史时期沙漠化过程的研究应因时因地进行 ,才能更好地帮助我们理解历史时期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文章以明代河套地区 (相当于今鄂尔多斯市 )以南长城修筑时间及地点作为时空坐标 ,讨论了毛乌素沙地长城沿线部分在明代的变迁 ,并联系战争对长城沿边垦殖活动的影响 ,分析了垦殖活动和沙地变迁关系。结论是 :明代毛乌素沙地南界基本沿长城一线 ;河套地区持续不断的明代政府与游牧民族的冲突和战争极大地限制了沿边垦殖活动的范围 ,有限的垦殖不是明代长城沿线流沙形成的主要原因 ,流沙范围的扩大更可能是自然原因  相似文献   

2.
一四十年来,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指导下,中国历史学研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在历史主体研究领域里,无论在历史主体理论研究方面还是在实践研究方面,也都取得了可喜的进展,这突出地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关于历史创造者问题。谁创造了客观历史过程,是什么决定了历史的变化与发展,这是关系到历史观的大向题。新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家们肯定了人民群众是历史  相似文献   

3.
一个世纪以来 ,彝族史研究一直是中国历史研究的重要领域 ,也是国际学术界重视的热点。彝族史研究及彝族史编撰经过几代人的艰辛努力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但在彝族族源、彝族文字起源等方面仍存有争议。彝族史研究要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尚需在拓展研究领域、扩大国际影响以及学科体系与学科梯队建设等方面作出努力。  相似文献   

4.
我国著名的历史地理学家侯仁之教授,在二十多年前,根据国家经济建设和西北地区治沙规划的需要,在繁忙的教学之余,曾对内蒙占西部地区沙漠化的历史演变情况作了实地考察和研究:一九六○年六,七月间在宁夏黄河东岸的灵武、盐池两县境内(与内蒙古伊克昭盟接壤)对通称为“河东沙区”进行了考察;一九六三年进行了乌兰布和沙漠北部的历史地理考察;一九六四年又对鄂尔多斯南部的毛乌素沙漠以及毛乌素沙漠南沿的陕北榆林地区的沙漠化进行了考察。在上述考察的基础上,先后发表了《从红柳河上的古城废墟看毛乌素沙漠的变迁》、《从人类活动的遗迹探索宁夏河东沙的变迁》、《乌兰布和沙漠北部的汉代垦区》、《乌兰布和沙漠的考古发现和地理环境的变迁》、《从考古发现论证陕北榆林城的起源和地区开发》等科学论文。这些刚刚开始的沙漠科学考察以及以后陆续发表的科学论著,不仅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的重视,显示了历史地理学涉及到沙漠考察这一广阔领域后所具有的生命力,同时也从如何选题到如何进行考察研究,为我们进行历史地理学研究提供了一个范例,一个好的学风的范例。  相似文献   

5.
正编者按:文化变迁一直是一个多学科关注的领域,本组专题讨论从文化心理学的视野审视了社会文化变迁现象。首先在解析柏拉图洞穴隐喻特征和意蕴的基础上,探讨了文化心理学的认识论;然后从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角度,梳理了文化变迁研究的特点、进展与前瞻;接着以中国人亲密关系和现代人城乡心理适应为例,具体阐释了社会文化变迁与个体心理动态的相互建构过程强调要运用多学科跨学科的研究思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社会史理论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新世纪以来 ,社会史理论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本文就研究中的几个焦点问题———社会史的概念与学科定位、跨学科与社会史研究、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区域社会史研究以及思想、文化和社会的互动关系等进行缕析 ,这些理论的探讨无疑极大地推动和促进了社会史研究的发展 ,同时也还存在着一些尚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以亨普尔为代表的实证主义者提出了自然科学领域中的经典解释模型(西方哲学界称其为覆盖律模型),并主张将其推广到历史领域.根据这一模型的构成要件、逻辑特征以及历史和自然科学不同的学科性质、目标、方法论.探讨这一模型适用于历史领域的可行性,认为历史解释的出路在于与语境论方法的结合.  相似文献   

8.
在藏学研究中,对国民政府治藏政策的探讨相对是一个有待加强的领域.西方学界对此的研究较为薄弱,台湾学界虽已有一定研究,可惜较为简略,基本属于概述性质,大陆学界的研究应该说取得了较大进展,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宗教等领域.文章认为在既有成果基础上,通过发掘与综合利用各方史料,借鉴其他学科理论与方法,深化研究内容与主题,国民政府治藏政策的研究将会取得更大进展.  相似文献   

9.
关于五四时期历史人物研究的几点意见韩凌轩自改革开放的十几年来,由于实事求是的精神在学术界得到恢复和发扬,五四时期历史人物研究也和社会科学其他领域一样,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巨大进展。我在《十年来五四时期历史人物研究述评》一文(载《中共党史研究》1900年...  相似文献   

10.
国家范畴与现代西方政治学的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较为系统地考察了国家这一理论范畴在现代西方政治学研究中所处地位的变迁及引起这一变迁的社会历史与学术发展动因,分析了不同历史时期西方政治学者所构建的主要理论模式——政治系统理论、结构—功能主义理论、多元主义理论、新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国家—社会关系理论——的得失及其对学科发展所带来的积极与消极影响,认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政治学体系既应借鉴其有价值的成果,也应注意避免重蹈其理论的覆辙。  相似文献   

11.
社会历史是史学界强烈关注的研究范围,通常由历史学者来完成其研究使命,然而,社会历史领域广大,内涵深厚,远非一个学科所能涵纳.如果将视线移向其它学科,我们会发现,许多非历史学科的学者已经从不同的角度切入到社会历史的研究之中,并取得了可喜的成就.最近由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海洋文化与社会>就是一部兼涉社会历史的学术专著.该书作者曲金良教授主要从事海洋研究,但他的兴趣却从海洋走向社会,通过海洋文化所覆盖的范围来巡视社会历史,找出了一些规律性的东西.对于社会史研究来说,这无疑是一种额外的补充.  相似文献   

12.
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迄今已有56年的建系历史,先后涌现出了张恒寿、王树民、胡如雷、苑书义等多位史学家。经过几代学人的不懈努力,积淀了优良的治学传统,形成了合理的学术梯队,奠定了明显的教学优势。目前一批中青年学者正成为学科的学术骨干力量,在先秦史、中国经济史、近代海防史、晚清政治史、世界文化史等研究领域形成特色并取得丰硕成果。历史学一直是河北师范大学最重要的学科之一,现为河北省强势特色学科、教  相似文献   

13.
本文意在通过“徐志摩研究”这一个案剖析,对当代中国文学研究的纯粹思维模式,作一反思检讨。徐志摩作为一直有争议的诗人,对他的研究,较典型地表现了当代批评界某种共同的痼疾,即“三段论”批评模式、一分为二两极分离对立与线性割裂的思维模式。这种普遍思维模式还不仅仅表现在文艺研究的领域。本文探寻了它所以形成的历史的、现实的以及中外文化交合的肇因。随着这位诗人在不同历史阶段的遭遇,本文勾划了当代批评界观念变迁的轨迹,八十年代后期以来逐渐疏离这种病态模式的某些可喜转变,并企盼民族心灵的完全康复。  相似文献   

14.
了解与认识西方史学史学科在中国的历史进程,这对于我们推进与深化这门学科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中国的西方史学史学科的历史进程,概言之,大体可分为三个时期:1、萌芽时期。从20世纪20年代至50年代,它的最初成就为下一阶段本学科的奠立打下了基础,创造了历史前提;2、奠立时期。60年代前期,在本阶段,我们的前辈为西方史学史的学科建设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3、发展时期。从70年代末以来,中国新时期的西方史学史学科,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这门学科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页。展望未来,中国的西方史学史学科发展前景璀璨,但它还需要不断地开拓与创新,以取得新的进展。  相似文献   

15.
2010年3月,肖忠纯编著的<辽宁历史地理>一书由吉林大学出版社出版,计36万字,是当代历史地理研究的一部新作,该书填补了辽宁历史地理研究领域的空白.著者坚持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历史时期辽宁地区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诸多方面的变迁,总结了变迁的原因和发展特点,探讨了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演变之间的关系.该著作内容丰富,结构合理,史料翔实,观点明确,其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社会分层属于社会学研究的范畴 ,它把社会上不同等级不同层次的人群作为自己的对象进行研究。但到目前为止 ,人们已经不仅仅局限于用社会学 ,而是从更广泛的领域 ,借助经济学、政治学等多个学科对社会分层问题进行研究。本文把社会主体的一部分———劳动者作为研究的对象 ,并从产业制度变迁的角度 ,对劳动者分层由传统的相对刚性的模式向现代的相对弹性的模式转变这一重大历史史实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7.
梳理、反思和总结一个特定历史时段的社会总体性价值观念变迁,以及其中最为重要的核心理念的生成与发展,其最为恰当的做法,当是"观念史"视角的有效介入。因为,社会的变迁是多维度发生、全景式展开的。20世纪70年代末期以来中国社会发展与变革,带来了价值观念的全面的、深层次的变迁。中国社会、一代中国民众在一个全新的价值实践及其由此所造成的价值化的世界中,理智地审视体制转型、结构分化过程中"国家"与"社会"间真实的关系,及其得以可能的现实的历史场景,自觉地展开了对包括人自身价值在内的社会生活各领域价值之确当性根基的艰难求索、论证,以及反思批判与超越基础上的自主建构和确证历程。依托此一历程并在这一历程中,中国社会、中国民众真切地认识并体验到了价值生成的复杂性场域逻辑,确证了价值本质之最深刻的社会(实践)性蕴涵,以及整体性意义上发展理念、发展方式的变革对于美好生活的实现等所具有的最为基础、最为根本和革命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正> 自1982年社会心理学学科在我国恢复重建以来,其基础和应用研究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但人们亦缺乏对发展这门学科的方向性全面性的认识.几年的研究有相当一部分仍停留在与社会学和心理学争领域的早期“嫁接”阶段,许多重要领域仍较少涉足,致使学科的地位不稳,生命力不强.为了扩充该学科的影响,适应我国经济工作总方针和改革开放总形势,本文试图通过对有关研究动向与趋势,对研究对象的架构和经济生活几个层面领域的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分析与评述,阐明社会心理学研究在经济生活中应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提出几点初步的设想.  相似文献   

19.
语言经济学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就研究的现状来看:在理论方面,它有科学的理论基础,有较为固定的研究对象和切实可行的研究方法,具备了独立学科的特点,但由于该学科研究的时间较短,至今在国内外还没有构筑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在应用方面,应用性的语言问题以及语言政策和规划领域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语言经济学研究的前景广阔,今后应立足于应用性和交叉性研究,不断拓展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同时还要加强语言变迁的经济机理研究。  相似文献   

20.
于春苓  杨超 《北方论丛》2004,1(2):102-105
国际冲突根源随着历史时代的变迁,而内涵不同.东西方不同学科领域、不同学派的学者,以不同的视角研究国际冲突根源,并赋予其不同的研究范式.不同的范式之争,贯穿着国际关系理论发展的始终.客观揭示不同范式之争的思想、社会历史以及理论渊源,旨在提高人类认识国际冲突的科学性,促使人类更理性的避免冲突,维护和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