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治与共治:对西方古典民族政治理论的宪政反思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西方古典民族政治理论与西方单一民族国家的政治理论有关 ,它是西方殖民时代后期的产物 ,其理论基础源自于古希腊、罗马以来西方以个人权利为核心的自由主义和共和主义 ,属于公民政治的范畴。从宪政的角度来讲 ,现代西方宪政理论也是在“公民政治”和“公民权利惟一”的理念上建构起来的 ,在其进行国家政治建设的时候并没有将民族关系作为宪政制度设计的一个重要因素来加以考虑。关于这一点我们在宪政理论上往往疏于研究。本文旨在从民族共治理论出发 ,揭示西方宪政理论中存在的误区和片面性 ,进而指出民族共治理论不仅是一个单纯的民族政治问题 ,而且也应当是多民族国家宪政的基本原则和相应的制度建设问题。  相似文献   

2.
民族作为一种人们共同体,既有文化属性,又有政治属性,基于此可将民族划分为文化民族与政治民族。于是,学术界由民族属性衍生了关于文化民族与政治民族的纠结的话题。伴随西方"族群"概念的引入,我国部分学者将文化民族等同于族群和将政治民族等同于民族,并主张以族群替代民族的观点,其实质上就是通过民族的"去政治化"或"文化化"而人为地实现政治民族转向文化民族。本文认为,在中国,提倡民族的"政治化",未必会强化民族认同而削弱国家认同,对国家的稳定、统一与发展形成挑战;同样,主张民族的"文化化",也未必能够淡化民族色彩,模糊民族意识,有效地解决当前存在的民族问题。显然,只有客观地看待民族属性,科学界分文化民族与政治民族,才能促进民族的自身发展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相似文献   

3.
论文简要阐述了汉语语境中民族概念的复杂状况及其原因,认为将英文中不同"民族"概念划分为文化民族和政治民族是解决这种混乱状况的办法.文化民族是人类在漫长历史过程中自然发展的产物,而政治民族是近代以来在各种经济、政治力量相互作用下的人为的产物.二者属于不同的范畴.  相似文献   

4.
在民族本质属性问题上历来存在着文化与政治的二元对立,由此对民族理论和民族实践带来诸多困扰。文化民族与政治民族的概念体系对此具有一定的消解作用,并有望为现实民族问题的解决提供新的理论视角和分析工具。本文从民族构建的基本纽带入手,对文化民族与政治民族概念体系的理论形成、应用领域和局限反思等问题进行了初步探究。  相似文献   

5.
朱伦的"民族共治"概念及其理论是在反思西方民族主义古典理论与传统自治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的,其理论以"合众而一"理念为支撑、以"双向两层面"的共治模式为方式、以"民主-共和-共治"的三位一体理性民族政治为目标、以"四对八根"的系统共治体系为保障。围绕民族共治与民族自治、民族区域自治以及其他民族政治观等议题的区别,围绕民族共治理论面临的困难均需面对与探讨。  相似文献   

6.
朱艳敏 《民族论坛》2013,(4X):45-47
加强民族思想政治教育,既是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需要,也是改进民族思想政治教育现状的需要。对于民族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解,目前我国存在"少数民族理论"和"社会成员理论"两种理论,二者不仅在研究对象、理论基础等方面具有一致性,而且"少数民族理论"的相关研究为"社会成员理论"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加强民族思想政治教育,既是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需要,也是改进民族思想政治教育现状的需要。对于民族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解,目前我国存在"少数民族理论"和"社会成员理论"两种理论,二者不仅在研究对象、理论基础等方面具有一致性,而且"少数民族理论"的相关研究为"社会成员理论"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马俊毅 《民族学刊》2017,8(6):16-22, 100-101
民族政治学的研究越来越引起学界重视,但是这一学科的定位、学科的建设在学界还缺乏明确的界定。民族政治学不应该是将政治学的概念、范畴简单转换并套用于民族学,而是应该将民族理论的既有研究范式、成果与政治学的研究方法和内容有机结合,从这个角度,“民族理论与政治”学科的称呼更为确切。民族理论与政治学科从政治哲学角度,应该聚焦于民族政治文明等价值、理念,研究民族政治之“道”;从政治科学角度,应该聚焦于多民族国家的民族事务治理政策、方法,研究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之“路”,总体上,应以“道”为本,“道”“路”结合。本文将以族格、民族政治身份、民族精神共同体等创新性概念做出示例性探讨。  相似文献   

9.
汤夺先  李静 《民族研究》2012,(4):91-101,110
本文通过梳理已掌握的国内外相关文献,从学科概念、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学科发展层面探讨了政治人类学的学科基础,指出当前西方政治人类学主要关注非西方社会政治制度、非西方社会中公民"身份认同"、现代政治组织、特殊群体和信息技术与政治之间关系等。政治人类学在中国的本土化,随着引介与吸收推广西方理论方法以及中国的学术实践而得以开展。深度交流困难、应用性不足和理论创新欠缺等是当前政治人类学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政治人类学存在进一步拓展的空间。  相似文献   

10.
在西方的殖民理论中,族际观念始终是得到严肃思考的重要环节.此文梳理自古希腊至19世纪以来西方思想家关于殖民与种族/民族的思想史,发掘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到霍布斯、洛克、亚当·斯密等人的殖民与族际政治观念,进而认为:在西方,殖民的动因固然多种多样且不一而足,但几乎所有殖民活动和殖民思想都是建构在种族优劣论基础之上的,而种族优劣论基本上又是与地理环境决定论相关联的.这种思想线索甚至延续到了当代.  相似文献   

11.
如何协调民族多元与国家一体的关系,是多民族国家政治整合要解决的基本问题,也是现代多民族国家面临的基本问题。"多元一体"是多民族国家民族结构的显著特征。我国是一个主体民族的多民族结构的多民族国家。"多元一体"理论是对我国一个主体民族的多民族结构的理论升华,也为我国多民族国家的政治整合提供了理论依据。在这一理论指导下,我国多民族国家的政治整合要以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作为现实起点。  相似文献   

12.
如何更为有效地培养少数民族大学生,以适应时代的节奏和未来社会的需要,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挑战。为此,我们要充分挖掘教育潜能,合理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以"掌握学习理论"和"最近发展区理论"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分层教学模式"是在个性化教学等思想的引领下,在民族学生群体框架内,以学生差异为基础,科学选用适当教学方法和策略进行个性化教学,以达到学生整体提升为目标的一种教学模式。它的有效实施,增强了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教育工作中能起到"最优化"的效能。  相似文献   

13.
美国等西方国家社会裂变中的“认同群体”与ethnic group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ethnic group这一术语在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广泛应用,是20世纪60年代以后的事情。该术语的流行与当时美国等西方国家社会裂变的历史背景直接相关。同时,该术语也是多元文化主义的产物,反映了西方社会“后现代主义”思潮中“认同政治”的“族类政治化”特征。本文就这一术语在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流行的国情特点和社会背景进行一些分析,以期为全面认识和理解这一术语在西方国家的应用实践提供一种思路。文章认为,在理解和借鉴西方学术界有关ethnic group的概念及其理论时,如果简单地做出民族(nation)是政治概念、族群(ethnic group)是文化概念这一泾渭分明的判断,而忽视西方国家在应用这一术语时的社会、政治背景和指称对象,就会因脱离国情实际而导致对这一概念及其理论的误读和应用于本土研究中的误导。  相似文献   

14.
民族高校学生作为少数民族的未来精英,其发展直接影响到民族的发展。在培养少数民族优秀学生的同时,也应该将之作为重点关注其主体需要。民族高校作为培养少数民族优秀人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摇篮,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较普通高校相比具有特殊性,所以更应该对民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予以高度重视。本文主要以需要理论为着手点,充分结合党在十七大提出的"人文关怀,心理疏导"理念,分析民族高校学生的特点,探索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探索中国民族经济学发展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目前经济学研究而言,我国的经济学基础理论仍是以西方经济学为主,但是,研究中国问题只靠西方理论是远远不够的。有人说,经济学没有国家之分,也没有民族之别,民族经济仅仅是一个政治概念等等。“民族经济”这一概念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或者在特定的社会环境里可能是一个政治概念,但从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来看,“民族经济”绝不止于此。经济学专家叶坦教授曾指出,民族经济的现代化并非消除民族个性的“同化”,不能不考虑到民族经济文化自身的个性与特点,尤其是包括风俗、信仰、宗教等在内的“非经济因素”。用同一个模式进行不同民族和不同区…  相似文献   

16.
思想政治工作离不开人的心理成分,运用认知理论的主要观点和精神实质,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过程,可以论证认知理论在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7.
本文首先对争议不断的“民族”概念进行了梳理,并提出作者的观点.按照中国人的理解,以生物性、血缘性及传统文化为认同依据的民族在古代就存在了.中国的民族出现的具体时间难以考证,但是我们可以确定一个标准,即出现阶级划分和地域认同是民族形成的标志,这样,民族就形成于部落及其联盟瓦解的基础之上了,也就是民族与早期国家的形成基本同...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民族各种历史形态在东西方不同的演进过程进行梳理,分析了民族发展的一般过程.同时在论文中提出文化民族概念,分析政治民族形成,对认识当今世界纷繁复杂的民族群体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9.
认同与承认——基于西方相关政治理论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集群且多元,是人类政治生活的基本特征之一。西方学者关于这一议题的学术性争论,对于多民族国家的政治理念和制度安排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和价值。总括起来看,普遍主义的基本理论预设在于公民身份不可争辩的唯一性,并据此主张消解公民的民族身份;而文化多元主义虽然部分地反对普遍主义,但强调公民身份的最高地位并将民族身份置于次要的位置。然而,普遍主义和文化多元主义似乎都没有注意到,多民族国家中的公民身份和民族身份其实是一体的两面,而不是处在连续统的不同位阶上的两个不同身份。在多元社会中,多元政治的存在本身就势必要求建立一个能够包容多元的制度架构和法律规范,而在这样一个具有利益表达功能的包容性架构下,民族群体显然应该被视为一个政治集团而不是被剥离掉政治属性的文化集团。本文从相关争论的整理与综述入手,分析了整合多民族社会的不同方案。  相似文献   

20.
着眼于民族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面临的冲击与挑战、优势与契机,从教学、管理及校际交流三方面分析民族院校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现状与不足.并对民族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提出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