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 毫秒
1.
青海藏区寄宿制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借鉴积极心理学的理论与思想,价值取向上以培养积极的心理品质取代消极预防和矫治;心理教育内容要从关注心理问题转向发展学生的积极品质;服务对象要面向所有学生而非心理问题学生;心理教育方法要以认知与体验并重,全方位多渠道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2.
当前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在教学过程中不仅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更加重视对学生心理健康进行引导,以此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从积极心理学取向来对高中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进行设计与实践,从根本上明确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教学实际思路,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充分带动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促进学生内心健康发展,从而促进教学成果的提升,为学生今后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少数民族预科教育是区别于高中教育与本科教育的特殊形式的教育,也是民族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其教学目标是为少数民族地区培养少数民族各类专业人才,是基础教育与专业教育之间的有衔接作用的教育.衔接主要是指向专业知识教育衔接,为顺利接受专业知识而打基础.但是由于传统观念根深蒂固,少数民族预科教育一直侧重于基础教育却忽略了专业衔接教育,其中作为基础教育的数学、英语等课程教育根本起不到服务于以后专业知识教育的功能,更谈不上服务于社会人才的需求,反而浪费学生的大量精力与时间,预科生课程教育改革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4.
如何让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更符合教育部2001年颁发的《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精神,这是我们必须研究的重要课题。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中,提倡教学目标的积极价值取向、重视教学方法的师生互动、重视课内课外的结合对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高等学校的民族教育是党的民族政策的一项伟大举措,对新疆民族高等教育而言,预科教育是新疆高校重要的特色之一,其在新疆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在大力推行双语教育的新形势下,也迎来了新的挑战与机遇.文中结合新疆民族高等教育的特点,对预科教育面临的新形势,遇到的新问题进行了较全面细致的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革新策略、措施等.  相似文献   

6.
本调查以SCL-90量表为依据,对广西三所高校的在校本科生进行随机抽样调查,测量广西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总体水平,在测评的基础上,分析所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提出了加强广西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7.
互联网的普及在给大学生心理和思想带来震荡和冲击的同时,也使得高校传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而互联网作为信息时代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新阵地,如何结合其开放性、虚拟性、平等性以及互动性等特征,改进传统的心理教育模式理念,充分发挥传统与现代心理健康教育合力,构建"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重要难题.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民族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不容乐观,构建民族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已经迫在眉睫.本文认为,在民族院校中构建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已经具备了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并以中央民族大学的实际情况为切入点,尝试性地提出了民族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多维体系,以期为中央民族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向规范化、制度化、专业化和科学化的方向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作者通过对医学各专业高年级与低年级497名本科生开展的心理健康问题问卷调查发现,医学本科生发生心理应激时的求援对象过分依赖父母亲朋,心理压力发泄方式趋于单一,自卑心理转向躯体外显,异常心理驱使恋爱动机异化等心理问题.本文就上述心理问题,提出了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对策.  相似文献   

10.
随着时代的发展,网格化管理已成为现代管理的主要模式之一,被广泛应用到社区事务管理当中。高校学生工作网格化管理是一种全新的学生管理模式,当前各高校积极探索将网格化管理应用到学生和后勤事务管理工作中,以期实现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精准化。为积极顺应新时代高校学生管理面临的新形势和新要求,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教育部“三全育人”的根本要求,以上海某高校为例,在开展大学生网格化管理的实践中,积极探寻实施学生网格化管理的规律,在网格化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做出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1.
在少数民族预科班和民族职业院校中,加强计算机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由于来自偏远地区、教育条件落后以及部分学生计算机基础较差等原因,少数民族预科班和民族职业院校的计算机教育亟待加强.  相似文献   

12.
地方政治权力与少数民族学校教育--以广西土瑶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认为,探讨弱势族群儿童学业成就,除关照经济、社会文化背景,如宗教信仰、语言和传统习俗等因素外,还应重点从地方权力的具体运作过程中去探求造成弱势族群儿童学业成就低下的根源.本文以生活于广西贺州地区大桂山脉深处的土瑶人的学校教育为例,就地方政治权力与学校教育尤其是少数民族的学校教育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尝试性探讨.  相似文献   

13.
张为波 《民族学刊》2014,5(1):82-87,124-126
大学生就业问题近年来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因其既具有共性,又带有特性,更应成为关注的焦点。本文基于对西南民族大学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问题的调研,发现当前成都地区高校少数民族毕业生一定程度存在热衷大城市就业,沟通能力相对不足,从事工作与所学专业不对口,易受到不公对待等就业问题。究其原因,我们认为与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的传统择业观、汉语水平、学校的专业设置以及用人单位的不当认识有关。为此,本文提出政府应加大对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关注程度;学校应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社会应创造公平公正的就业环境;少数民族大学生应提升自身能力、转变择业观念等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自2003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在巴黎第三十二届会议通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请和保护工作就在我国如火如荼地展开,以此为契机,各种旅游文化节应运而生.本文以中国瑶族盘王节这种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经济、旅游开发相结合的模式为例,试图阐明以政府主控的旅游文化节给本民族精神家园可能带来的危机,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主体的迷失,主体或缺场或失语,这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带来了挑战,值得我们深刻地反思.  相似文献   

15.
发展民族地区高职教育,是培养民族地区高素质技能人才,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的重要举措.本文以广东民族地区高职教育建设为例,在梳理中国民族地区高职教育发展现状与世界背景的基础上,剖析发展进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探索性新思路和相关对策建议,力求为中国民族地区高职教育发展进行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6.
除教育、就业环境等诸多因素外,少数民族学校学生的反学校文化也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他们的学业成就。本文以青海省乌兰县蒙古族学校为例,讨论了蒙校教育低学业成就这一现象与蒙校学生反学校文化的关系。因为蒙校学生意识到学校教育对个人发展的重要性,也认同知识和文凭的价值,所以他们的反学校文化是以一种消极、隐蔽的方式展开的,并对教师权威和学校规范有一定顺从。这种反学校文化主要表现为用"混日子"的态度来对待学业,采取喝酒等隐蔽的越轨行为,在网络上嘲讽学校教育来表达反抗的态度,以及以民族文化为由反抗学校教育和汉语学习。  相似文献   

17.
民族高校在音乐教育进程中,越来越多的意识到学生实践能力在学习中的重要地位,民族高校要实现培养高素质的中小学民族音乐教师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目标,就必须大力加强实践教学.本文对民族地区高校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以内蒙古民族大学音乐学院教学实践的新探索为例,对未来民族高校音乐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索提出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张师平 《回族研究》2021,(2):100-104
城市社区民族工作是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重要方面,也是新时代城区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做好社区民族工作对于增进民族和睦、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完善城市基层社会治理、巩固壮大统一战线力量等具有重要意义。南昌市西湖区针对辖区内少数民族特征,着力培育工作品牌和活动载体、加强服务与管理、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不断推进社区民族工作见实效。立足当前城区社会治理新格局的时代背景,为有效推进城市社区民族工作,应进一步重视少数民族代表人士的培养、持续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有效回应少数民族群众利益诉求、实施民族互嵌式社区化管理和加大基层统战工作品牌化建设。  相似文献   

19.
布洛陀是珠江流域原住民族的人文始祖,是壮族及其同源民族的创世神、始祖神、宗教神、道德神.布洛陀文化集中地表现在稻作文化、经诗文化等方面,其文化核心是创造万物、排忧解难、和谐有序.在城镇化背景下少数民族乡村文化受到的冲击是多方面的,保护像壮族布洛陀文化这样的独具特色的乡村文化,最根本的措施是,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让乡村文化成为农民真正的审美需求,并以科学发展观的高标准进行创新性保护,发掘与主流文化、百色起义红色文化共同的价值观念,使其形成与中华文化一体的核心价值和共同理想,最终实现融入主流文化之中的理想目标.  相似文献   

20.
社会转型与变迁成为村落生存的外部环境诊断意味着村落后乡土特征的呈现,这促使村落以内部结构调整与文化变迁来消解来自外部环境之不一致带来的不适。少数民族村落空间的特殊性将村落与民俗二者绑定为一体,仪式民俗的展演是集体记忆与集体认同的实践结果。"报笨"作为布依族重要的仪式民俗,面对其社会空间变迁所呈现的式微值得关注。面对布依族村落后乡土时代背景下"报笨"民俗传承的困境,"报笨"民俗在村落变迁中呈现消逝和融合之外,亦可探讨其他可能性出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