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立法法对促进民族自治地方法制建设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我国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中规定了民族自冶地方人民代表大会根据法律规定,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待点,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根据法律规定和授权.自治地方权力机关可结合实际变通上级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指示。对于法律中不适合自治地方实际的规定,制定变通规定或补充规定。由于立法的不足,造成实际上无法操作和无法可依。特别是在民族自治地方对法律法规的变通权限、自治法规的批准生效、公布、备案和审查撤销等方面问题突出。立法法的须布实施对上述等问题进行了明确的规范,这对促进民族自治地方的法制建设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
从宪法等法律规定看,其明确了民族自治地方内汉族和散居少数民族不具有法定区域自治权利,导致在确定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权利(权力)的最终归属(本源)主体上难以自治,由此反映出立宪(法)者意欲协调促进民族平等与加强地方治理之间的平衡,在实现和保障少数民族自治权利的同时,也为推进民族共治和优化地方治理保留了空间.  相似文献   

3.
文章从财政自治的基本内涵入手,考察了财政自治在西方发达国家的实现形式,同时紧密结合中国政治经济体制和政治发展的现状与趋势,重点阐述了财政自治在中国的实践及其类型,同时界定了民族自治地方财政自治权限及范围,论述了加强对民族自治地方财政自治研究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从而揭示了中央与地方关系发展的未来目标模式。  相似文献   

4.
《民族论坛》2013,(9):30-33
民族自治地方的建立,是少数民族政治生活中具有历史性重要意义的大事。少数民族常把自治地方成立的日子尤其是逢十周年的纪念日,当作最高规格、最大规模、最感欢乐的节日,往往要举行“大庆”(大型庆祝活动的简称),借以表达他们拥护民族区域自治政策,行使自治权利,热爱党和政府,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感情。  相似文献   

5.
我国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百分之九十以上实行了区域自治.到一九五七年十月,全国共建立了八十六个自治地方,其中有两个自治区,三十一个自治州和五十三个自治县.这些自治地方是分别由蒙古、回、藏、维吾尔、苗、彝、僮、布依、朝鲜、哈萨克、侗、白、傣、佧佤、哈尼、瑶、黎、东乡、柯尔克孜、土、僳僳、拉祜、水、景颇、撒拉、锡伯、塔吉克、裕固、鄂伦春、怒、独龙、土家等三十二个民族成分为主体组成的,这些自治地方共约四千二百万人口,少数民族约有二千三百多万人.此外还成立了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最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又批准建立广西僮族自治区和宁夏回族自治区的方案.  相似文献   

6.
王杰  王允武 《民族学刊》2014,5(2):53-61,122-124
民族自治地方经济发展必须立足于自然资源优势。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民族自治地方自然资源权利并未得到实际保障。究其原因,不同利益主体在民族自治地方自然资源开发和保护中存在利益冲突。分析利益冲突与相关权力博弈表现,理清问题成因和解决思路,在认清相关分权机理的基础上,完善民族自治地方自然资源权利相关的顶层制度设计,同时,采取托管式有限自治的模式,是民族自治地方自然资源权利实现的当下路径。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加强人权法治保障,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甘孜藏族自治州的民族自治地方立法经过30多年的探索,虽然取得了显著成就,丰富了中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但仍然存在着诸如法条制定较缺乏连续性和条理性、立法存在诸多空白、法条与当地实际情况存在差距等问题。进入新时代,要充分结合当地实际,有效行使民族自治地方立法变通权,填补民族自治地方立法空白;要建立和健全少数民族地区的自治立法体系,完善立法程序;要强化当地人民的参与,深化立法的组织协调和监督检查,促进新时代党的民族政策得到有效的贯彻和落实,为民族地区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  相似文献   

8.
自治州作为我国民族区域自治的重要实践形式,享有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自治立法权.随着《立法法》的修改,自治州将获得类似于地级市的地方立法权.当前自治立法权因为内容模糊、权限不明、程序不清等原因导致立法质量不高且立法效率低下,在实施中遇到重重困难;地方立法权则具有内容明确、操作灵活、权限具体等优势,稍有不慎将会影响自治立法权的顺利实施.自治州地方立法权相对于自治立法权是一把双刃剑,有必要厘清自治立法权和地方立法权本质上的差别,使二者在各自的范围内独立行使互不干扰.另外,还要从总体上规划自治立法权的实施条件,明确上级机关与自治机关的权限,完善自治立法权行使的各项具体制度,使自治州在享有地方立法权的同时,促进自治立法权的有效发挥.  相似文献   

9.
浅谈民族自治地方财政自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力求从民族自治地方财政自治的基本内涵、客观基础、法律依据、现存问题及对策入手论述自己学习的体会,同时阐述了国外不同国家对财政自治的具体做法及其在中国的实践及表现形式,论述了财政自治对民族自治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 2 0 0 2年在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龙舟坪镇 8个村庄进行的问卷调查结果的分析和解读 ,认为村民自治作为国家的一项制度安排 ,在少数民族山村普通村民心中已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认同 ;村民选举村干部的行为较理性 ,符合现代政治的理念 ;实行村民自治后 ,共产党组织在村庄政治方向和村务管理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少数民族山村村民对村民自治还具有高认识度与低参与度共存的现象  相似文献   

11.
民族自治地方的小康问题横亘于中国小康之路.宪法和法律赋予民族自治地方制定自治条例、单行条例和变通补充规定等自治法规的特殊立法权,为自治地方的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三级自治地方务必加强、完善自治法规的制定、修改、实施和监督工作,使其为自治地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12.
我国地方自治制度自近代以来经历了较为曲折的发展历程,新中国成立后地方自治制度取得了新的进展。未来我国地方自治制度的发展应该在制度层面进行相应的自治立法,在实践层面逐步扩大地方自治制度的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13.
编写少数民族简史、简志和民族自治地方概况是各族人民的一件大喜事、是民族工作的一项政治任务,思茅地委认为编写傣族史、志与西双版纳自治地方概况也是地委的任务,必须加强具体领导和帮助,以便解决在工作中遇到的困难问题。这样,地委决定  相似文献   

14.
我国民族自治地方立法若干问题新探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探讨了有关我国民族自治地方立法的三个重要问题,即:自治法规的报批;单行条例与地方性法规的关系;变通、补充规定的定位。着重指出:在赋予民族自治地方人大常委会以自治法规的制定权的基础上,改自治法规的报批制为备案制,是完善民族自治地方立法体制的需要;理顺单行条例与地方性法规的关系,有助于民族自治地方立法的均衡发展;取消变通、补充规定这种立法形式,突出和强化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作用,有利于实现民族自治地方立法的规范化、简约化和科学化。  相似文献   

15.
1985年底,全国共有132个自治地方,包括5个自治区、31个自治州、96个自治县(旗)。自治地方总人口为13,547.7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为5,852.9万人,占自治地方总人口的43.2%。自治地方总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63.4%。  相似文献   

16.
自治地方制定民族区域自治法实施办法迫在眉睫。自治地方制定自治法实施办法存在不少问题。本文就自治地方制定自治法实施办法存在的主要问题,即认识问题和利益协调问题,提出自治地方制定自治法实施办法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7.
民族地方立法是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是民族地方得以发展的法律保障。但是至目前为止,作为民族地方立法的重要法律形式,即自治条例,在我国的5个自治区仍然是一项空白。本文以内蒙古自治区制定《自治条例》为例,阐述了加快民族地方立法工作的基本依据、所需条件、基本原则和具体内容等,以期对民族地方立法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试论中央与民族自治地方的经济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济关系是民族关系的核心和基石,处理好经济关系,对于妥善解决政治、文化等其他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应规范、完善处理中央与民族自治地方经济关系的法律,并以此为依据,严格执行。中央与民族自治地方经济关系主要包括资源共享、财权划分、财政援助、经济自治等四个方面;中央与民族自治地方的经济关系总体上是良好、和谐的。  相似文献   

19.
培养和选拔少数民族地区党政一把手,这是我们党和国家解央民族问题,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建设的基本政策。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党中央关于干部“四化”方针和民族政策的指引下,少数民族地区党政一把手的培养和选拔工作得到了较快的发展,民族自治地方主要领导职务由实行自治的主体民族干部担任的目标已经实现,党政一把手的政治、业务素质有了明显提高,保证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权利,使少数民族地区的政治、经济、教育、文化、科学技术等项事业得到了很大发展。但是,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发展,少数民族地区党政一把手的专业化水平与现代化建设的繁重任务要求还很不适应,特别是一些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民族自治地方,一  相似文献   

20.
凉山是一个以彝族为自治民族,汉族为多数,并有多种其他少数民族居住的自治州。其中彝族140多万,汉族180多万,藏、回、苗、蒙古、傈僳、纳西、布依、傣、壮、白、满等11种少数民族11万多人,为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回顾凉山的改革十年,在民族工作上我们体会较深的一点就是:自治地方充分发挥实行自治民族的作用,处理好与非自治民族,特别是非自治少数民族的关系,从政治上关心他们,从生产上扶持他们,从生活上尊重与照顾他们,为他们多做实事,是实现民族大团结,全州安定和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可靠保证。凉山始终坚持了这一基本出发点,从多方面进行了努力,取得了积极的效果。一、关心非自治少数民族的政治生活,尊重他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