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于中国传统政治学的研究,必须首先改变现代以"西方中心主义"为特征的思路,回到中国传统自身原有的思维体系中去.只有在此基础上对传统文本作"整体性解读",才能真实了解中国传统政治学自足性的体系特征,进而进行"创造性诠释".  相似文献   

2.
当代中国政治学的研究往往以西方现代政治学为标准,忽略了中国传统中具有自足性的政治学体系,忽视了中国传统政治学的学科建构。事实上,传统中国有其对"政治"的独特理解,应以传统中国自身的政治发展特点为基础,建构独具中国特色的政治学——中国传统政治学。  相似文献   

3.
中国传统中存在着一个自足性的政治学体系,即"道"或"道术",包括天道、人道、治道,其中"治道"概念与现代政治学相类似。就体系而言,中国传统政治学包含着两个层次的体系结构:以天道、人道、治道及其相互关系探讨而形成的形而上的政治理论或政治学说和以礼、乐、政、刑为核心范畴的政治实践中具体操作层面设计。  相似文献   

4.
返本开新,是中国政治学发展的基本路径。现有研究已经从学科、范式等视角,较为系统总结了百年中国政治学的发展历程。分析时代议题如何因应实践需求进行自我更新,同样是思考中国政治学百年历程的重要途径,也可以揭示出中国政治学发展中“变”与“不变”的节律。自20世纪20年代起,中国政治学先后经历了从现代建国、革命建设、改革发展、中国式现代化等不同发展阶段,在不同时期形成了学科的主要议题。这些议题既展现了政治学自身的理论关切和独特的知识建构方式,也体现了中国政治学始终与中国政治发展命运与共,相互给予。中国政治学已经走过百年历程,并逐渐构建起回答中国之问、开展国际对话的知识体系。中国政治学应该更加自觉地回应时代要求,在不断更新、完善和发展中建构学科自主性。  相似文献   

5.
中国政治学从1980年恢复以来,走过了15年的历程.15年间,政治学学科体系初步建立并日趋完善,研究领域不断拓展,研究成果对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一大批政治学和行政管理人才不断涌现.政治学学科日益为社会所承认并受到重视.今天,我们正处于世纪之交的新时期,回顾15年中国政治学的发展历程,展望21世纪中国政治学的发展前景,对于政治学的繁荣与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中国传统政治学在求善为主的政治哲学指导下,产生了属于自己的、与西方社会完全不同的政治学--不是以权力规范为核心而是以社会和谐为追求目标;不是仅仅以人为对象而是包容宇宙万物的生命安置为整体对象;不是民族国家范畴内的权力分配而是求得整个世界(天下)太平的独特的政治学体系.这个体系以伦理规范为实现模式,呈现出强烈的普世色彩.  相似文献   

7.
论全球生态危机下传统国际政治学的背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济源 《学术探索》2001,26(1):13-15
生态危机是人类在20世纪追求生存与发展的过程中,人与自然不和谐关系以极端形式表现出来的后果.全球生态危机的出现和恶化使国际政治学的传统理论受到极大冲击.这种冲击客观上呼唤一种新的国际政治学的研究范示,既表现为国际政治学的嬗变,更表现为传统国际政治理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这种嬗变和发展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1、生态环境新维度环境、经济与政治的互动关系;2、国家主权观念的淡化;3、国际社会从"国家中心说"到全球市民社会的兴起;4、国家安全的多维度从军事安全到环境安全.  相似文献   

8.
中国传统政治学以治道落实在政治实践中,体现为礼、乐、政、刑四大基本范畴.礼是政治制度的基本规范;乐是政治实践的理想途径;政是制度的主体机制;刑是治道的辅助工具.四者相辅相成,构成了中国传统政治学的完整结构.  相似文献   

9.
<正>中国政治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必须扎根于中国政治实践,同时也离不开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政治文化,对传统时代的政治概念进行创造性转换,使优秀传统政治文化获得创新性发展,是中国政治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的重要环节。近年来,国内政治学界就政治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进行了讨论,并取得了一定范围内的共识。有学者还就中国传统概念如何进行现代转换进行了专题探讨,得出了颇有理论价值的观点。但是,笔者注意到,  相似文献   

10.
中国政治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就是要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生活中概括、提炼、总结、演绎出一套逻辑自洽的政治知识体系,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所包含的特殊性及特殊性中所蕴含的现代政治的普遍共性,以知识体系的方式自觉呈现出来。尽管政治知识高度重视作为知识的普遍必然性,但其发展历史却显示这种普遍必然性带有很强的地域局限性。不同国家的政治知识体系反映着不同的国家主体性内容,并因国家主体性内容的不同而在政治知识上形成了不同的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的国家主体性提供了政治知识体系自主建构的客观基础,而中国政治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则必须自觉反映社会主义中国的特殊国家主体性。  相似文献   

11.
高奇琦 《江淮论坛》2015,(2):55-62,74,193
对于政治学界而言,充分认识和理性激发中国制度自信的关键是构建中国自己的比较政治学体系。比较政治学可以对中国制度的自我有效性证明和他者有效性证明提供有益的帮助。中国比较政治学的发展,关键是要形成自己的核心议题、基本价值和研究方法。中国的比较政治学既要发现被西方忽视的问题领域和概念,同时也要对一些重要的、带有西方印记的概念进行创新。在中国的比较政治学研究中,应该坚持一种"包容互鉴"的基本价值。在研究方法上,中国的比较政治学既要突出传统的多因解释和历史分析特征,还要整合西方比较方法中的一些优秀成果。中国的比较政治学发展可以为中国的制度自信提供更有力的论证,同时,制度自信的提出也给中国比较政治学的发展创造了新的契机。  相似文献   

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政治学的发展迎来繁荣发展新契机。中国特色政治学在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指引下,以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为总纲,大力推进中国政治学“三大体系”建设,各方面发展取得显著进展,为回应中国政治发展要求,突出本土特色;为体现中国政治文明贡献,恢弘中国意蕴;为努力匹配中国大国地位,传播中国声音,进入了“自立、自主、自为、自强”的全新阶段。回顾总结十年来中国政治学发展取得的成绩,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构建中国特色政治学的自主知识体系。  相似文献   

13.
中国传统政治学是以治道为中心,以天道为终极渊源,以人道完善为归依的三位一体的理论体系。探寻天道,追求人道,以达治道大行,是中国传统政治学探讨的基本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14.
从当代政治学发展看,政治学学科分类的研究更精细、更深入,在深度和广度上继续拓展,新的政治学前沿交叉学科不断涌现.在我国政治学交叉学科中,除了政治社会学与政治经济学等少数几个政治学交叉学科发展得较为成熟之外,其他几个政治学交叉学科则发展较为缓慢,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本文以政治人类学、政治人口学、民族政治学、政治心理学、政治传播学、政治地理学、与生物政治学这七个发展中的新兴政治学交叉学科为研究个案,对当前我国政治学新兴交叉学科的现状、局限性与发展趋势进行详尽的解析,期望对建构中国本土化政治学新兴交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体系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5.
彭琪  刘伟 《文史哲》2022,(2):154-164+168
准确把握中国治理现实、真正超越西方主流理论,要求我们必须将历史维度根植于政治学研究之中,建立历史传统与当下情境的有效关联。政治学中的历史究竟意味着什么?历史在中国政治学研究中是如何呈现的?由中西比较视野观察可知,历史制度主义在一定程度上构成了历史政治学的西学理论源泉;作为本土化的政治学研究路径,历史政治学在为中国政治学研究赋予历史感的同时,也拓展了主流政治学的考察范围。只有在理论自觉、平等对话的过程中不断加深对历史传统的认识,才能实现中国政治学话语体系的创新性发展。  相似文献   

16.
数字政治学、数字政治经济学与数字历史政治经济学既是中国学术历史传统与数字技术交叉融合的学术成果,又是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数字化构建的阶段性探索,也是数字化时代的知识生产、创新及体系化。数字政治学从数字要素角度研究人类社会权力运行规律,数字政治经济学是从数字要素角度研究人类社会政治经济互动规律。数字历史政治经济学则是从数字要素和历史因素两个维度研究人类政治经济互动规律,是政治经济学在继承历史传统的基础上数字化和时代化发展的结果。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数字化构建不仅能够打破少数西方国家知识生产及学术话语权垄断,而且能够推动国际社会学术创新及人类文明进步。  相似文献   

17.
传统中国的农村,远离国家政治权力中心,因而没能进入政治学研究的视野.但正是中国乡村这个具有鲜明特色的地域社会,在当代成为了海内外政治学者关注的焦点,并形成了"村落共同体"和"基层市场共同体"两种乡村社会的结构假设.作为初级市场的乡村集市,长期以来是自然而然形成的,而在现代国家建构的历程中,作为农村社会经济交换空间的集市,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国家,成为国家与农民、国家与乡村社会互动的特定场域.因而,基层市场与农村政治研究密切关联,集市空间在一定层面上演化为政治实践的场域,基层市场也成为乡村政治研究的新领域.当乡村治理格局的转变与空间结构的重构成为农村社会的理论和现实问题时,集市的政治学研究视域得到了进一步拓展.  相似文献   

18.
近两年,中国政治学界致力于建构中国政治学话语。这是学科发展处在当前环境下的一种应急性表现,它为中国政治学的生存拓展出一片空间。在中国政治学话语建构积极性普遍高涨之际,需要对之进行更深层次的学理审查与前提批判,才能保障这一新的政治学研究取向健康发展。据此,才会避免这样的努力成为叠床架屋的圈内话语、挣脱规范的自封创造与无法检证的脱缰野马。尤其是在当下中国政治学话语建构树立旗号风气较为流行的情况下,需要人们醒觉政治学研究的共同价值取向与全球研究共同体的基本规则,同时清醒意识到政治学研究的实践引导责任和规范思考需求。为此,我们在赞赏中国政治学话语建构的相关努力的同时,对中国政治学话语建构的现状进行反思,对其前路做出展望,以期中国政治学话语建构取得更令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中美政治学研究方法之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美国,政治学都是一个很大的学科,但是两国政治学在研究方法上却有着很大差别.作者以<美国政治学评论>为例,首先描述了美国政治学研究方法在20世纪的重大变化:由定性分析占绝对优势转为定量分析占主导地位.同时,作者简单回顾了定性分析从90年代中期以来的复兴以及试验方法逐渐被美国政治学者所接受的过程.接下来,作者以中国政治学的四本学术期刊为例,描述了当今中国政治学的研究方法.作者发现,与美国政治学相反,中国政治学研究方法以定性分析为主.文章最后分析了造成两国政治学研究方法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中国传统经济思想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传承创新对于新时期加快构建中国经济学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中国经济学构建有其现实必要性和历史必然性,根源有三:一是照搬舶来经济学说难以有效解决中国问题;二是中国经济实践发展形成的内在理论诉求;三是面向世界讲好中国经济故事的时代需要。从近代以来中国传统经济思想研究与中国经济学构建探索的互动看,前者对于后者的助推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奠定中国经济思想史学科基石,丰富中国经济学学科体系;(2)建构传统经济思想话语体系,凸显中国经济学本土元素;(3)对外传播中国传统经济思想,抢占中国经济学国际话语权。历经百余年探索,中国经济学构建正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并逐渐聚焦到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为引领的方向确认上来。无论是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还是新发展理念的思想精髓,均可以从中国传统经济思想中找到可资吸收的养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