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城市公共交通早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中国城市公共交通行业进行市场化改革遭遇挫折,究其原因,市场化进程中政府微观规制制度、机构和措施的缺位以及规制目标、方法和行为的错位导致了公共交通改革受挫。为此,需要重构中国共公交通行业的微观规制,即政府在加强规制的同时动员社会力量参与规制,制定社会力量与监督的行为规范,并且要对规...  相似文献   

2.
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中的政府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风靡全球的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在中国遭遇了挫折,正承受着批评、质疑甚至否定,我们面临着因噎废食的危险.通过对中国多个领域民营化改革实践的分析,应该得出的核心命题是:政府责任的充分履行是市场化成功运行的重要保障和必要前提,中国市场化实践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的根源在于转型时期政府责任的严重缺失.鉴于中国的实际情况,政府在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中至少应履行四个方面的责任:推行真市场化,摈弃假市场化;提供足额投入以履行公共服务的基本职责;在市场化中加强监管,做好的监督者和调控者;改善管理,做精明的买主.  相似文献   

3.
农地股份合作制:中国农地适度规模经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晖 《学术交流》2005,(8):84-86
农地制度是农村土地资源合理配置与有效利用的载体,在其运行中呈现出目标的兼顾性、模式多样性、家庭主导性、规模适度性、机制健全性的特征。农地规模经营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是转变农业增长方式的重要途径,是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逐步推行农地股份合作制,实行农地适度规模经营。  相似文献   

4.
在制度建设中,政府在市场化制度重构过程中的职能定位的实质是制度政府:制度政府有能力适时并高效地制定和推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制度,具有理性权威、规范运作、广泛认同三个特征.制度政府.一要处理好安排制度的"破"与"立"的结合问题;二要发挥好制度治理与制度激励的职能;三要培育制度整合社会力量的机制,解决好自身在市场化制度重构中有效运作的前提、核心和基础问题.  相似文献   

5.
日本农地制度对我国农地制度改革的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英 《学术交流》2004,(5):72-74
二战后,日本的农地制度和政策演变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形成了自耕农为主的小农经济体制;第二阶段从制度上促进农地流动,推动土地规模经营的发展。如何评价日本的农地制度改革及相应的政策效果,日本学界有几种完全不同的观点。日本与中国的农业虽然处在不同的发展水平上,但在农业生产组织结构方面有许多相似之处。我国农地制度改革应在完善家庭经营的基础上,建立土地使用权流转制度,培育社会化服务组织,加快土地经营的规模化、集约化。  相似文献   

6.
市场化程度直接影响到政府职能转变的范围、方式与效果。在中国市场化进程中,政府职能转变以国有企业改革为突破口,以机构改革为关键,以公共政策制定和实施为目标和特色。政府职能转变直接影响到区域发展格局的形成与调整。必须把政府职能转变特别是地方政府职能转变作为推动区域发展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7.
半个世纪以来,我国农村土地政策经历了三次重大变革。在我国农地制度的变迁中,市场及市场机制经历了迥然不同的命运,从农地私有下的保留,到农地集体所有、统一经营体制形成过程中的完全摒弃或者是有限度的恢复,再到集体所有、家庭经营制度下的自主发展和政策倡导,演化了执政者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基本轨迹。  相似文献   

8.
我国农地产权制度的现状及变迁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竺笙 《浙江学刊》2003,(3):156-159
农地 ,指我国农村中农业用地 ,主要是耕地 ,不包括农村中的森林、水面等。农地产权是农地财产权利的简称 ,它是由农地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及处置权这四种权利组合而成的一组权利束。与此相对应 ,农地产权制度指的是农地财产的这四种权利的不同分配和组合的结构及其性质。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取决于农业生产技术水平及农业各种生产要素的组合状况这两个因素。其中后者又取决于农业中各种制度的安排 ,而在各种农业制度中起决定作用的又是农地产权制度。本文试图在对我国农地产权制度的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 ,提出我国农地产权制度变迁的方向  相似文献   

9.
论农地使用权流转的制度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包学松 《学术交流》2002,(1):97-100
在最近几年 ,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中 ,农地使用权的流转 ,是农业改革市场化的必然趋势 ,各地出现了多样的流转形式 ,但是由于农村土地市场发育迟缓 ,配套改革滞后 ,出现了一些不规范的无序现象 ,成立县乡两级政府的土地信托服务机构 ,为社区范围内的农地使用权流转提供信息 ,指导签订合同与公证 ,解决纠纷等 ,有利于维护土地所有者、承包者和经营者的合法权益 ,有利于政府职能转变。  相似文献   

10.
我国公共服务市场化的多维困境及其路径选择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公共服务市场化是当今世界行政改革的普遍选择,也是我国构建服务型政府的重要取向,其基本思路是变革传统的政府垄断公共服务供给模式,在公共服务供给领域引入竞争机制,实现公共服务的最佳供给和公共资源的优化配置。我国公共服务市场化面临着制度安排缺失、社会整合乏力、各方利益掣肘、思想观念滞后等诸多困境。克服上述困境,应该完善市场化制度建构,培育社会中介组织,拓宽政府投融资渠道,发挥政府主导作用,这也是实现我国公共服务市场化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1.
重建农地自耕农所有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文章指出农地集体所有制必然要求农地的平均分配 ,这不仅使农户经营规模狭小、地块细碎、劳动生产率低下 ,而且由于产权主体与边界不清 ,难以实现农地有效流转并激励农户投入的热情。而农地国有化会进一步疏远了农民与土地的关系 ,同时 ,运作的交易费用可能过高。因此 ,可供选择的农地制度应该是自耕农所有制。  相似文献   

12.
中国经济长期可持续性增长将取决于农村改革的成败,而农村改革的关键在于土地制度的创新,本文试图探讨农村土地流转下的土地金融制度的演进与发展,从土地金融的角度来考察"三农问题"并就完善与创新我国现有农村金融资本市场,提出自己的若干见解。  相似文献   

13.
三农问题一直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的战略问题,而农村金融的发展是服务于三农发展的关键内容,由于长期以来农村金融领域内的制度供求失衡,造成了其发展水平的严重滞后,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只有充分发挥政府在制度供给中的作用,才能实现在较短的时间内解决农村金融供求失衡的难题.  相似文献   

14.
由于产权的实施和控制需要成本,因此,事实上的产权并不等同于法律意义上的产权。事实上的产权与产权主体排斥他人侵蚀染指其资源收益的"努力"密切相关,还与他人企图分享这项权利的"努力"以及"第三方"所做的保护这项权利的"努力"有关。基于银川市进行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农地产权束中最重要的使用权、收益权和让渡权在法律层面已经得到了较好的界定,然而农地产权的实际运行还远未达到理想的状态。鉴于此,学术界应摈弃继续在产权法律层面上进行的争论,而将研究重点转移到如何提高农民的维权意识和能力,以及政府如何不断完善其管理职责以提供更好的保护上。  相似文献   

15.
张瑞萍 《社科纵横》2008,23(1):123-124
农村土地制度的创新不仅需要系统的理论支持,还需要必要的历史支持.在中国进行农地制度的创新与相关政策设计,必须充分吸收与借鉴中国历史上农地制度变革与演变的经验教训,特别是从中归纳概括出有益的逻辑启示,发掘其内在运行规律.本文叙述了从原始社会至今的中国农地制度嬗变,并从中概括出对我们进行土地制度改革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16.
农地征收中的精神损害补偿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志刚 《浙江学刊》2013,(1):151-156
农地征收中的精神损害补偿是指国家对因其合法征地行为而给被征地农民造成之精神损害所进行的救济.在我国构建此种制度的理由,除了包括相应法理依据和法律依据外,还包括目前域外已有在土地征收过程中实行精神损害补偿制度的先例等.农地征收中的精神损害补偿方案主要包括:坚持精神抚慰为主、自由平等协商和法官自由裁量等补偿原则;实行给付精神损害补偿金、尽可能复制生活环境和定期进行心理疏导等补偿方式;以被征土地的使用属性、使用年限、经济价值、被征地农民的文化适应难度和当地生活水平等作为确定精神损害补偿金数额的参考因素.  相似文献   

17.
中国农地流转供求态势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农地流转取决于有效的农地需求和农地供给,通过中国农地市场流转理论决策模型的研究,动态考察当前中国农产品价格、非生产性收益、生产性成本、非生产性成本、土地使用成本、土地交易成本等因素对农地供求的影响作用,可得出结论:中国农村土地市场流转供求态势既存在有效供给不足,同时还存在有效需求不足。为此,促进中国农村土地使用权市场流转,其前提是打破垄断,培育市场,大力发展与农业经营紧密相关的“非农产业”,创造市场需求主体。  相似文献   

18.
基础设施在一国的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供给状况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着经济增长的速度和经济结构的优化程度.随着经济的发展,很多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与政府供给能力之间的缺口使得基础设施的市场化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基础设施的市场化意味着以政府高度介入为特征的这种制度安排向较少政府介入的另一种制度安排的转变.它是行之有效的.在推动基础设施市场化进程中,政府应扮演好总体规划者、有效管制者、合作支持者的角色.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些角色和职责,政府应通过合适治理工具的选择、内部管理体制的改进形成新的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19.
基于分配冲突视角下的新制度变迁理论以及产权结构-行为选择-经济绩效分析框架,对新中国农地制度变迁的过程及其对经济绩效的影响进行分析,从历史经验的反思中得到如下对深化我国农地制度改革方向、方式有益的启示:其一,农地制度始终是影响我国农业经济绩效的核心因素,其中由农地产权决定的农业剩余分配问题是构建科学合理农地制度的核心;其二,国家须适当参与农业剩余分配,落实农民应有土地财产权益;其三,农地制度改革的价值目标需做次优选择,最大程度地释放提升资源分配效率的制度潜力;其四,控制制度变革的摩擦成本,引导农民内生的制度变革需求和认知选择。  相似文献   

20.
当前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度框架下的农地经营存在一系列问题,国家应该加强对农村土地的干预和宏观调控,而国家农村土地银行是对农村集体土地制度改革的一种可能的尝试。结合已有的国内土地银行的讨论,本文对国家农村土地银行的运行模式进行了新的设计。国家农村土地银行不仅可以促进农地有序流转,避免农地实质私有化,使农民获得稳定的收入,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而且也可以通过国家直接经营和休耕性储备,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土地安全。但是土地银行的发展将会面临许多挑战,还需采取更多的配套措施和试验才能保障国家农村土地银行的运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