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明代永乐年间,会稽人马欢作为阿拉伯语翻译,曾经三次随郑和下西洋。其后,他将周游列国的见闻记述成《瀛涯胜览》(以下简称《胜览》)一书。本世纪三十年代,我国著名的翻译家、中外关系史专家冯承钧先生依据《胜览》的法文注释本,对此书进行了校注。冯先生的《胜览校注》解答了不少疑问,成就颇著。然而,笔者认为此校注本对一些牵涉阿拉伯文、波斯文的名物尚未  相似文献   

2.
《瀛涯胜览》,明马欢撰(一说与郭崇礼合撰)。欢,字宗道,浙江会稽(今绍兴)人,信奉西域天方教(即伊斯兰教),通晓阿拉伯文,富有才干。曾以通事(即翻译)的身份随郑和三下西洋,跋涉万里,经过南洋群岛,横渡印度洋,取道波斯湾,进入红海区域,先后共涉足二十个国家和地区。《瀛涯胜览》即马欢在这二十个国家的各种见闻录。郑和七下西洋,前三次都是到古里国(今印度西南岸科泽科德一带)而返。为了和古里国以西的阿拉伯各国及非洲东岸一些国家建立友好关系,“永乐十一年(1413),太宗文皇帝敕命正使太监郑和统领宝船,往西诸番…  相似文献   

3.
郑和远洋航行的伟业,《明史》、《明实录》均有记载。明代专门记载郑和下西洋的书有:马欢的《瀛涯胜览》、费信的《星槎胜览》、张昇的《改正瀛涯胜览集》,顾蚧的《海槎余录》、巩珍的《西洋番国志》、黄省曾的《西洋朝贡典录》等。除此之外,明代的石刻碑铭,如福建长乐南山三峰塔寺的《天妃灵应记碑》、江苏娄东刘家港妃宫的《通番事迹汜碑》及近年江苏太仓发现的《明武略将军太仓卫副千户尚侯声远墓志铭》等,也都有较为详细的记载。  相似文献   

4.
郑和下西洋是明初盛事。即使在十五世纪初年的世界航海史上,也是空前壮举。在这宏伟的历史画卷中,“体势巍然”的宝船,一直是人们视线的焦点,早已引起国内外学术界的重视。(一)在本世纪的三十年代,曾出现过研究郑和的高潮。我国著名海外交通史学者冯承钧曾于1934年将马欢的下西洋纪行著作《瀛涯胜览》校注后出版,名日《瀛涯胜览校注》  相似文献   

5.
明初郑和船队七下西洋,随行的马欢撰《瀛涯胜览》、费信撰《星槎胜览》、巩珍撰《西洋番国志》。三书表达了明朝"宣德柔远",加强中外联系、"共享太平之福"的意愿。书中大量记载了海外各国的天时气候、"土产之别,疆域之制";记载了万里远航中"浮针于水,指向行舟"的行程;还从社会制度、文化习俗、经济活动等各个方面,向国人介绍海外诸国的社会面貌,用以开阔明朝观察世界的视野。三书说明了中外交流的历史成就和意义,以及中华文明在世界范围的重要地位,反映出鲜明的世界性意识。  相似文献   

6.
《瀛奎律髓》“登览类”诗歌多以人文景观为登览地,内容丰富多样,景物描写多以俯视的视角作鸟瞰式的整体把握,诗歌风格以豪迈悲壮为主;“山岩类”诗歌多以自然景观为游览地,内容较为单一,多以平视和仰视的视角、移步换景的方式进行景物描写,诗歌风格以清丽闲淡为主。二者有较为明显的区别,方回的分类有其合理性。将“登览”与“山岩”细致区分为两种不同类别,体现了《瀛奎律髓》的“诗格”性质。  相似文献   

7.
中国对阿拉伯地区很早就有了解,《史记·大宛传》和《前汉书·西域传》所记的条枝就是阿拉伯。唐宋的中国古籍称阿拉伯为大食国,元史中称为天房或天堂,明史则分为天方、默德那、阿丹互不通贯。鸦片战争以后,中国有识之士在“开眼看世界”,观察世界风云变幻时,也注意到了阿拉伯地区,并多有记述。当时,阿拉伯被视为中国周边地区,因此对它的记述与边疆史地研究紧密相联。鸦片战争期间,林则徐不仅提出了“开眼看世界”的主张,并且积极从事世界形势的了解与各国史地的研究,曾译辑有《四洲志》一书,叙述了世界30多个地区和国家的历史与地理概况,是…  相似文献   

8.
云南以海贝为货币的问题,已得到诸多专家学者的论证。关于海贝的最早来源,一般认为,它是随着商人的活动自印度、缅甸沿着南方丝路进入云南的。这个问题,笔者认为有讨论商榷的必要。 海贝,谓(贝巴)子(或作(贝八)子、(扌八)子、(虫八)子、巴子),云南出土的海贝,属腹足纲宝贝科,是沿海地区所产的一种海生动物外壳,云南不产海贝。据有关文献如《证类本草》、《旧唐书》、《岛夷志略》、《瀛涯胜览》,以及《诸蕃志》等记载,可以了解到云南的邻省两广沿海和邻国越南、泰国、缅甸沿海以及印度沿海、孟加拉湾等地都出产海贝。  相似文献   

9.
世界各国出版的大型百科全书对明初郑和下西洋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如《美国百科全书》(国际版)认为郑和下西洋充分体现了中国人的航海技术,《苏联大百科全书》说明代中国地理学因此而得到极大的丰富,《大英百科全书》则更进一步指出,郑和下西洋所探险的地区“直到几乎一百年后才为西方所发现”。这些评价无疑是公允的  相似文献   

10.
在方回的诗学著述中,《文选·颜鲍谢诗评》(以下简称《诗评》)比其《瀛奎律髓》更为重要。但“诸家书目,皆不著录”,唯《永乐大典》载之,《四库全书》收之,向无单行本,长期以来并未受到应有的重视。《瀛奎律髓》选录唐、宋五、七言律诗二千九百九十二首(重出二十二首,未计算在内),按题材分为四十九类,每类以时代先后为次,编为四十九卷。是书比较全面地展现了唐、五代至两宋时期律诗繁荣的盛况和演进的轨迹。清吴汝纶评《瀛奎律髓》说:其“网罗唐宋诗人至数百家之多,可谓巨观;每诗附以评骘,于诗家派别言之綦详,其著论亦有精语”(14)。日本山本信有也说:“俗士辈往往帝唐奴宋”,“方万  相似文献   

11.
阿拉伯语教学在宁夏的历史沿革及其民间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宁夏阿拉伯语教学始于回族经堂教育,至今已有四百余年的历史,历经明清、近现代和新中国三个时期。因回族文化传承的需要,主要在各类清真寺讲授的传统宁夏阿拉伯语教学,是一种独特的民间外语教学景观。随着时代发展,宁夏阿拉伯语教学在教学规律上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并被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民间清真寺阿拉伯语教学因为具有独特的作用与功能而没有彻底退出历史舞台,当下与国民教育体制下的阿拉伯语教学处于互补并存状态。  相似文献   

12.
“觏无子孙”之说由来已久。文章就此说的由来和流传进行罗列梳理,分析祝穆《方舆胜览》及民间有关此说的可疑之处,提出疑义和不同见解。列举与此说相反之事实及史料记载,甄别正反双方例证之虚实,并分别对“无子”、“无孙”进行反面求证,以期达到否定“无子”,质疑“无孙”从而肯定“有子”,推断“有孙”之目的。  相似文献   

13.
提起鸦片战争后肇始的“开眼看世界”的思潮,人们很自然地会想到林则徐、魏源、姚莹、包世臣、徐继畲及《四洲志》、《海国图志》、《康輶纪行》、《安吴四种》、《瀛环志略》等一些人物和著述。但相比之下,徐继畲和《瀛环志略》研究却长期受到冷漠。在相当一段时间里,除美国学者德雷克在1975年推出力作《徐继畲及其瀛环志略》和台湾学者方闻在1987年出版《清徐松龛先生继畲年谱》外,建国以来,大陆学术界尚未出版关于徐继畲的学术专著。有些史学论著中提到徐氏时,多视之为妥协派代表,《瀛环志略》中一些分析西洋诸国富强之道的精思伟论,常被一些史家当作魏源的言论引用、赞扬,这实在是一种历史遗憾。但令人欣喜的是,80—90年代之交,学术界出现了徐继  相似文献   

14.
元代回族诗人萨都刺(1272—1355?),字天锡,号直斋,山西代县人,有《雁门集》行于世。在“舍弓马而事诗书”的西北少数民族诗人勃尔崛起的元代诗坛上,“文心绣腑,绰有风华”(潘是仁语)的萨都刺,文学成就最为突出。他的诗,“风流俊爽,修本朝家范”(杨维桢《宫词序》);他的词,雄健高亢,被人推为“元词之冠”(林人中语)。 近年来,随着中国文学史尤其是回族文  相似文献   

15.
淳安县郭村小学坐落在浙皖交界的瀛山脚下,北宋时期,这里创建了著名的“瀛山书院”,与“岳麓书院”、“鹅湖书院”齐名为两宋三大书院。儒学二圣朱熹曾三次莅临“瀛山书院”讲学,写下了著名的诗篇《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相似文献   

16.
《可乐》2007,(7)
记者叮咚报道:近日,第四次下西洋的郑和带船队半路折回燕京。究竟为何半路折回?其中有何隐情?本报记者在郑和家中采访了他。郑和面带疲惫,沉思片刻后告诉记者:“我下西洋其实是一场悲剧。”记者曾经报道过郑和三次下西洋的盛况,对于他说出这样的话感到非常诧异。郑和接着说:“我下西洋其实挺失败的。我去一次少说  相似文献   

17.
《论语·先进》“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两句,千百年来迄无定诂。从语意上大致可分为“诱导说”和“怨世说”两家;在字词训诂上则有“省略说”和“潜语说”。语意上以“诱导说”为胜;字词训诂上的“省略说”、“潜语说”则均缺乏根据。“毋吾以也”里的“以”是“已”的通假字,表已止义,“吾”是“以”的前置宾语  相似文献   

18.
广州从事阿拉伯语翻译工作的宁夏籍回族具有相当数量和规模,他们在沟通厂家和客户的过程中扮演着掮客的作用,其积累的经验为宁夏地区的社会和经济发展有益,政府应该在特色人才培养中制定相宜的政策,整合宁夏阿拉伯语教育资源,认可民。间办学,拓宽地域文化和经济发展渠道,实施人才扶贫战略。  相似文献   

19.
数字     
在12月4日晚进行的保利“中国古代书画夜场”中,元代王振鹏《江山胜览图》不负众望,以1.012亿元的价格成交,成为今秋中国艺术品拍卖首件突破亿元的拍品。据悉,这件《江山胜览图》原属国际著名收藏家尤伦斯旧藏,全图绘仲春季节淅东沿海地区的山水风光和风土人情,集山水、人物、界画楼阁和舟船,它既是研究元代当地社会政治的“百科全...  相似文献   

20.
1.孟子十分重视国中之民在一个国家中的地位和作用。他认为人民是一国之根本,是最宝贵的因素。孟子说:“诸侯之宝三:土地,人民,政事” (《尽心下》)。孟子把“人民”同“土地”、“政事”一样看成是“三宝”之一。认为一个国家如果没有人民的拥护和支持,就必定要灭亡。孟子的这一思想,在当时具有重要的进步意义。孟子对人民的苦难生括,寄予无限的同情。在孟子的论著中,为了想改善人民的生活条件,着重地论阐述了发展农业、渔业、林业等问题。他说:“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湾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梁惠王上》)又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