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外层空间商业利用的不断发展带来了国际法上的新问题,主要包括外空商业利用与外空活动应当为全人类谋取共同利益之间的价值目标冲突、外层空间商业利用带来的权利配置问题,以及不同利益之间的平衡与协调问题.对现行国际空间法进行修订,建立国际合作与协调机制,通过市民社会的参与促进空间大国发挥积极的引导作用,是解决上述问题的重要途径.外层空间商业利用的发展使建立外层空间国际新秩序的要求变得更为迫切.随着国际社会对建立外层空间新秩序的任务达成共识,由外空商业利用引起的国际法问题会得到妥善解决.  相似文献   

2.
胡锦涛主席第一次提出了中国关于构建"和谐世界"的主张.实际上,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共领导人一直延续着和谐世界的战略思维.毛泽东构建和谐世界的思路主要是建立国际统一战线,反对帝国主义和霸权主义,争取世界和平,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平等友好关系.邓小平主要思考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新的历史背景下,如何按照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建立国际新秩序,构建和谐世界.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主张要树立新安全观,建立国际新秩序,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承认世界多样性,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努力构建各种制度和文明兼容并蓄、各国共同发展的和谐世界.  相似文献   

3.
实现国际关系民主化的途径——构建和谐世界的关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志俊 《兰州学刊》2006,(5):112-114
国际关系民主化与构建和谐世界的主张具有内在统一性,两者都体现了民主、平等、正义的价值标准,体现了中国追求和平、发展和合作的外交旗帜。本文分析了国际社会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的途径:即要加强以联合国为代表的国际组织的积极作用;坚决抵制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推动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建立;尊重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探讨国际关系民主化的实现途径可以为和谐世界的构建提供程序与机制前提。  相似文献   

4.
张文武 《学术探索》2005,1(6):73-80
由于旧的国际秩序在许多方面被突破,而新秩序尚未形成,世界正处于一个相对“无序”的时期。在此背景下,建立国际新秩序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已日益显著。在我国,早在1988年,邓小平就指出:“世界上有两件事情同时要做,一个是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一个是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此后,我国领导人和专家学者曾多次论及此事,十五大和十六大的报告也阐述了建立国际新秩序的问题。2003年5、6月间,胡锦涛主席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会议和南北领导人非正式对话会议上发表了三次讲演,进一步提出了建立国际新秩序的五点主张,即:一,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二,树立互信、互利、平等和协作的新安全观;三,促进全球经济均衡发展;四,维护人类文明的多样性;五,尊重和发挥联合国及其安理会的重要作用。新秩序观也涉及到了国家的主权问题,它一方面坚持要维护和确保国家主权平等,因为这是实现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的基础,是国际关系民主化的保障。另一方面,它强调应维护全人类的共同利益,要实现共同发展和共同安全,为此,应尊重公认的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维护联国的权威和处理重大国际问题的主导地位,并通过协商和签订相关的国际公约和协议,来协调各国的立场和政策。只有建立起公正平等的国际新秩序,才有望从根本上探索出一条维护世界和平与人类社会健康发展的新道路。  相似文献   

5.
关于建立国际新秩序的观点是邓小平外交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21世纪初期,中国的经济实力有了极大的增长,国际地位显著提高,中国政府在处理内政和外交问题时更加从容自信.胡锦涛创造性地提出了"和谐世界"的理念,主张构建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和谐世界的理念涵盖了当今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有助于推动建立邓小平所倡导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相似文献   

6.
论建立和谐世界的根本途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全世界和谐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大趋势.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是建设和谐世界的主要障碍.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推动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促进各国共同发展,是建立和谐世界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7.
国际法的性质及其效力依据之剖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国际法的性质的实际和理论上的意义在于对国际法的法律性质持争议的现实存在 ,对国际法的定义也一直难以形成一致意见 ,要使国际法的理论研究向前进一步发展 ,从而更好的服务于当今国际社会公平、合理、公正的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形成 ,这些都需要建立在对国际法的性质的客观和科学的认识之上。  相似文献   

8.
关于新世纪国际法发展趋势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主权平等原则、人民人权平等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的相继确立是国际法发展历史上的三个重要里程碑。国际法发展历史的珍贵启示是 :必须把“全人类共同利益”、“可持续发展”、“多样性”这些新原则纳入国际法基本原则体系 ;人类建立平等、公正、和谐的国际新秩序的理想必将实现  相似文献   

9.
建立国际新秩序是我国领导人提出的国际战略大思路,是对冷战后国际事务的战略大谋划,是对21世纪和平与发展的战略大设计.新安全观是指导国际社会和世界各国处置安全问题的一种思维意识和行为准则,为使这种思维意识和行为准则转化成具体实践,需要有一整套运作机制,而国际安全新秩序就是将新安全观落到实处、统筹各种运作机制的必需载体.在各国的共同努力下,以新安全观为主导建立国际安全新秩序的进程已经启动,并正将国际安全秩序引入健康、稳定的新轨道.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际秩序理论的发展与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以来,适应国际关系的重大变化与调整,中国国际秩序外交理论不断丰富和发展。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同志根据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提出了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问题。冷战结束后,适应世界格局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中国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积极倡导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进入21世纪,中国和世界的发展正处于重要的历史转折时期,中国新一代党和国家领导集体作出了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战略抉择,提出了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崇高目标。建设和谐世界是中国国际秩序外交理论的继承与创新,它源于中国传统的思想智慧,是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战略选择,成为中国推动建设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的基本理念和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1.
国际法与国际政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国际政治主要是各个国家对其他国家交往过程中的联系、活动及政策的总称,是国际关系中最活跃的一种关系;而国际法是调整这种国际关系所形成的制度、法规及习惯的总称。自二者产生以来,就对国际社会的发展产生着巨大的影响,如何理解好国际政治与国际法,对于了解世界发展趋势以及建立国际新秩序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国际法与和谐世界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谐世界是中国政府提出的构建新的国际秩序理念,其核心内涵是和平、发展和合作。国际法对于和谐世界的构建具有基础性的保障作用,以国际法推动和谐世界的构建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中国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力量,是遵守国际法的典范,但是在以促进国际法的发展、推动和谐世界构建的过程中应当发挥更大的能动性作用。  相似文献   

13.
全世界和谐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大趋势。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是建设和谐世界的主要障碍。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推动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促进各国共同发展.是建立和谐世界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4.
建立国际法治,可以更好地保障人权、发展经济、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在法律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法治应包括国际法律治理、国际法律至上、国际法律面前平等这三个要素。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当前的国际法体系下建立国际法治仍然存在许多现实障碍。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的对外战略思想 ,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核心内容主要体现在和平与发展两大时代主题的提出 ,反对霸权主义 ,维护国家利益 ,坚持独立自主原则以及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等方面。  相似文献   

16.
社会党国际在冷战结束以后非常重视对外政策和国际关系问题,针对时代新变化迅速调整其对外政策,提出了新的和平观,主张建立公正的国际政治、经济和人权新秩序,积极推进环境保护和保持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体系在结构上完整地包括了国际环境分析、国家利益目标规定和对外方针政策的确定三个有机组成部分。在世界大战可以避免、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主题以及世界格局向着多极化方向发展的国际背景中,作为社会主义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国际战略目标是为国内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争取一个和平与发展的国际环境。为此,中国必须坚持国家利益至上、独立自主和反对霸权主义的对外方针,积极推动国际新秩序的建立,坚持全面对外开放、军事合作、全方位外交和反对全盘西化等对外政策。  相似文献   

18.
与国内法不同,国际法没有强制的执行机制.国际法主要通过谋求合意与调解来运作,国际违法行为常被视为国际争端的起因.在处理国际违法行为方面,国际法不可能借助国内法那样的强制执行机制,而只能求助各种争端解决办法.尽管国际不法行为受害者诉诸非武力自助与对抗性措施仍是国际关系中的一种不可避免的现象,但是通过外交渠道、谈判、和解、仲裁、司法和国际组织等和平方法或途径仍是纠正国际违法行为的主要手段,从而使和平解决国际争端成为现代国际法中对付国际不法行为的一种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同志的国际战略思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战略目标是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建立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为我国全面开放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它的核心思想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通过对国际时局和形势的冷静观察与科学分析 ,对其所处时代的特征进行了高度概括 ,得出“和平和发展是时代的两大主题”的结论 ,并确立了我国的外交战略 ,即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国际合作、实现共同发展。邓小平还由此提出不结盟、不称霸、不干涉别国内政的原则及在外交上不举旗、不打牌、不当头、不搞意识形态争论的策略 ,并提出建立国际新秩序的战略思想 ,为新时期中国的外交政策制定了总路线和纲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