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奴隶和奴隶劳动在整个中国封建社会都顽强地存在着。对于封建社会来说,奴隶制是上一个社会形态的残余,奴隶劳动作为封建经济的补充不再占据主导地位。但是,我们并不能因此而忽视对于中国封建社会奴隶制残余的研究。尤其是当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开始在封建母体中萌芽的时候,奴隶制是如何改变形式而残存,以至于影响新的生产关系生长,更值得我们去探索。遗憾的是各个朝代的奴隶制问题都有大量的研究成果,只有明代近乎空白。仅有的几篇文章只是一般性地叙述明代奴仆如何凄苦,他们如何反抗斗筝,远没有触及明代奴仆  相似文献   

2.
殷周奴隶制,实行贵族分封,逐渐形成若干个比较发达的奴隶制中心地区.到春秋时代,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奴隶制逐步向封建制过渡.由于各封国条件不同,封建化的进程及其特点也不尽同.西部的秦国,承继周奴隶制发达的王畿之地,在封建化的进程中,有自已的特点,也有一定的典型性,在我国历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和重要地位.本文就秦封建化的问题,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一、众说纷紜原因安在古史分期问题,实际上指的是奴隶制向封建制演变诸问题,尤其是奴隶制下限及封建制的起点问题。正确她解决古史分期问题,不仅直接关系到古代史的研究和揭示古代社会的发展规律,也关系到断代史和专题史的研究。五十年代以来史学界先后两度展开广泛的讨论,但依然人言各殊、难以接近。据统计,关于中国封建社会起于何时就有七说之多,即西周、春秋、战国、秦、西汉、东汉、魏晋。如抓纲执要亦可并为三说:范文澜、翦伯赞先生的西周封建说;郭沫若先生的战国封建说;尚钺、王仲荦、王思治等先生的魏晋封建说。上下千余年,差别如此巨大,主要有三个原因:其一、对奴隶制发  相似文献   

4.
西瓯是战国至秦汉时期岭南地区百越族群的一支。近些年来,由于考古材料不断发现,人们对西瓯的研究逐渐增多。但关于西瓯的社会经济形态,目前学术界还没有取得一致的意见。有的主张是奴隶制经济形态,有的主张是封建领主制度。我们认为,西瓯自商周时期原始社会逐步解体后即进入农村公社,到了春秋战国逐步向封建社会过渡,秦始皇开发岭南,西瓯受到中原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强烈影响,社会经济发生了极其深刻的变化,加快了封建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汉代究竟是奴隶主经济占的比重大,还是地主经济占的比重大?对此持不同古史分期观点的学者的有不同的估价:认为汉代是奴隶社会的人有两种说法,一种是认为汉代奴隶制经济形态占统治地位,但到后期已有了一些封建经济的萌芽;一种是干脆否认汉代有地主制,连或耕豪民之田见税什五的经济结构也说成是奴隶制的地租形式。而主汉代已是封建社会,或  相似文献   

6.
对于宋代壮族社会形态的问题,史学界还存在不同的意见,有奴隶制说,也有封建农奴制说①。我们觉得宋代桂西壮族社会的形态,似是奴隶制和农奴制同时并存。拙文在此冒昧提出浅见,求正于史学界。 (一) 壮族古代社会的发展,论者一般都认为先秦时期正处于原始社会发展阶段,秦汉以后已向阶级社会过渡。至于壮族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完成于何时,说法就不一了。议论尤  相似文献   

7.
关于拜占庭帝国从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问题,史学界经过多年的论争,迄未取得一致的看法。有些人认为:由于奴隶制经济危机以及科洛尼佃农制的流行,从公元四世纪起,拜占庭帝国奴隶占有制剥削形式便让位给早期封建剥削形式。但另一些人则认为:四至六世纪的拜占庭帝国奴隶制关系还占优势,只有到了七世纪,在斯拉夫人入侵和帝国境内奴隶、隶农革命运动打击之下,拜占庭帝国奴隶社会才告崩溃,他们认为无论是被赋予彼库里的奴隶或科洛尼佃农都还不是封建社会的直接生产者。那么,拜占庭帝国奴隶制度崩溃和封建社会产生究竟是在什么时候?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彼库里奴隶制和科洛尼佃农制到底能否视为已经形成的封建生产关系形式?拜占庭帝国社会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8.
在索科托帝国的社会经济中,存在着封建关系、奴隶制关系和酋长统治下的部落社会。在这些经济成分中,究竟哪一种占主导地位,国内外研究者的看法尚不一致。鉴于详尽地研究该国的奴隶制关系,是准确地判定其社会性质的必要条件之一,而国内迄今又无这方面专论,因此这篇旨在探讨索科托帝国奴隶制的文章,对于问题的深入研讨或许不无益处。  相似文献   

9.
产生在原始社会野蛮时代中级阶段的农村公社,具有公有和私有两种因素,是从公有制社会到私有制社会的过渡。奴隶制社会的两种形式:劳动奴隶制和家庭奴隶制与农村公社的大体消灭和大量存在有关。在奴隶制社会里仍然存在大量的农村公社,战败的农村公社沦为集体奴隶,并有中央专制政府居于其上,这就是亚细亚生产方式。罗马奴隶社会本身没有出路,取代它的封建社会所以充满生机,是由于灭亡罗马的日耳曼人处于农村公社阶段,他们将农村公社的精神带到封建国家里。农村中的公有因素,在资本主义国家发生无产阶级革命并取得他们的技术的条件下,可以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马克思的理想社会是建立新型的农村公社。  相似文献   

10.
印度古代存在奴隶制社会,这在史学界的看法比较一致。但对奴隶制社会与封建社会的分期问题,现在还是众说纷纭,其说法大致有下列几种: (1)从公元前五、六世纪亦即从释迦牟尼、大雄时代始,已进入自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时期;至阿育王时代已完全形成封建社会。 (2)奴隶社会盛世至佛教兴起止,难陀帝国(公元前413年)似为其下限。 (3)封建社会始于前542年,是年即摩揭陀国王频毗娑罗颁发首批赠地证书,声言是赠与个人的,可见封建土地经济和生产关系业已形成。  相似文献   

11.
论韩非所处的时代及自利人性论韩孟英韩非是战国晚期人。他正处于中国传统文化面临严重危机,处于由奴隶制向更高的形态封建文化过渡的关键时刻。从春秋到战国这是中国历史上大变革、大动荡的时代。西周实行的是奴隶制的贵族政治,这种制度的核心是宗法制,也就是所谓的《...  相似文献   

12.
田昌五的《古代社会断代新论》最近已由人民出版社出版。这是一部对古史分期问题和分期标准问题提出了新的观点的专著。《新论》认为中国古代奴隶制和世界上所有的古文明国家一样,都是从父系大家族奴隶制开始的。从家族奴隶制发展到宗族奴隶制,即家族奴隶制的联合体;就是中国的发达奴隶制。  相似文献   

13.
处于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时代的孔子,是剥削阶级“人性论”的贩卖者。孔子,作为奴隶主的忠实代表,眼见奴隶大批逃亡,奴隶起义蓬勃发展,新兴的封建地主势力开始抬头,使奴隶制风雨飘摇、日趋崩溃,他感到惊恐万状。他深深懂得,单靠皮鞭和屠刀,镇压不了奴隶们的反抗,阻挡不住新兴地主阶级的兴起,也挽  相似文献   

14.
(一) 从古代奴隶制社会经济形态转变成为中世纪封建制社会经济形态,反映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也是全世界范围内大多数地区和国家历史发展的必然阶段。不过在这个范围广大,各地区和国家历史发展不平衡的情况下,不便都作论述。因此,本文仅就西欧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这一问题作一些探讨,提出不成熟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藏族传统道德是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文化现象,它主要是封建农奴制经济的社会意识形态,也残存着原始公社(主要在某些牧区部落)和奴隶制意识形态的遗迹。藏族是一个全民信仰藏传佛教的民族,传统道德的各种成份中渗透着宗教道德的色彩。藏族的传统道德是具有鲜明的突出的特色的。今天,我们要从事藏族地区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就必须注重藏族传统道德的研究,继承和发扬传统道德的精华,保持传统道德的民族特  相似文献   

16.
隋炀帝暴政的实质,是残酷地破坏封建生产方式,并肆意扩大隋代残余的奴隶制度。他所掌握的政权,在很大程度上已成为他破坏封建生产方式和扩大奴隶制的暴力工具。这有其深刻的社会根源:即隋代仍处于封建制生产方式与奴隶制生产方式同时并存的历史时代。奴隶制的存在及其影响,使隋朝以皇帝为首的封建统治者,往往成了或大或小的奴隶主,具有了奴隶主的阶级属性。于是,封建制的隋王朝也就具有了某些奴隶制统治的性质。  相似文献   

17.
是采取集中还是分散经营的方式,这是研究汉代封建庄园经营方式需要解答的一个重要问题。由于史载匮乏,学术界对此存在着不同的看法:一些同志认为是劳役制和奴隶制结合下的集中经营方式;另一些同志认为是租佃制下的分散经营方式。笔者认为,是一种以租佃制为主、劳役制和奴隶制残余为辅的统分结合的经营方式。它是汉代社会经济和社会矛盾发展的产物。  相似文献   

18.
关于中国古代史的分期,我大体上同意郭沫若同志的意见:将我国奴隶社会与封建社会的分期定在春秋战国之际。但对于奴隶制与封建制的经济基础;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化的途径;奴隶主与封建主的阶级划分等问题则持有与郭老以及其他一些同志不同的意见。我认为:井田制不等于奴隶制;私田制不等于封建制;不能在诸侯公室与卿大夫  相似文献   

19.
东、西方从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方式的不同,造成东、西方封建城市巨大差异:一方为大一统的封建政治、经济中心,而另一方则在诸侯、王权、神权的多元政体的争斗缝隙中成长为自治城市和自由市民阶层,最终促使落后的西方世界较早地产生了资产阶级革命。而东、西方在“转制”方式上的不同和封建政体上的差异,也对东、西方近、现代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在7—9世纪,当封建制度在世界范围内开始步入盛期时,并立于亚欧非洲先进农耕地区的唐帝国、法兰克帝国和阿拉伯帝国,各自的具体社会经济、政治、文化体制很不相同,标志着封建制度实际上存在三大主要类型。这就是,在唐代中国,主要流行封建地主制;在法兰克帝国,最终确立封建领主制;在阿拉伯帝国,则是封建土地国有制居主导地位。那么,在这三大封建强国,怎么会分别形成不同类型的封建制度呢? 一一般认为,封建制度是在奴隶制度崩溃的基础上产生的。唐帝国、法兰克帝国和阿拉伯帝国统治的基本地区,在公元前后几个世纪,曾分别属于奴隶制汉帝国、罗马帝国与萨珊波斯的版图。在这三大奴隶制国家,乃至同一国家的不同地区,社会经济结构就已各具特点。在汉帝国统治下的中国,部分奴隶来自外族战俘、奴隶市场和奴产子,但大多数奴隶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