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媒体链接     
信息传递政府补贴六大世博紧缺职业培训由世博会直接或间接产生的就业岗位至少有数十万个,于是,许多大学生、失业人员都把自己的就业希望投向了世博会,但世博会究竟迫切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普通市民该如何提升自己相关的职业能力?  相似文献   

2.
正5月1日,举世瞩目的上海世博会隆重开幕。世博会带来了许多就业机会和工作岗位,一大批中职生凭借着自己的专业技能,在世博园内悄然上岗,在世博会大舞台上秀出了自己的风采。  相似文献   

3.
举世瞩目的上海世博会5月1日隆重开幕。园区内外的工作人员,以饱满的工作热情迎接八方来客。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担任看似普通的工作,呈现给大家精彩、有序、难忘的世博会。本届世博会,创造了很多就业机会和工作岗位。在很多大学生、研究生叫着找不到工作的时候,一大批中职生却凭借着自己的专业技能,在世博园内悄然上岗,他们在世博会这个大舞台上,秀出了自己的风采。  相似文献   

4.
钻研技术服务世博小姚作为一名汽车应用技术专业的中职生,我希望能以自己的一技之长为世博会服务。世博会举办期间,上海的交通一定非常拥挤,汽车出现故障会对交通产生很大的影响。我通过学校的学习和实践,初步掌握了汽车急修技术,当汽车在道路上抛锚的  相似文献   

5.
世界博览会与博物馆的共性主要表现为两者都以实物展示为信息传播的主要形式,展示的都是人类创造物的精华,两者共同关注科学与文化,都是科学技术知识和文化艺术理念传播的课堂。这些共性的存在,使世博会与博物馆之间具有一定的互补性。世博会不断创新的展示理念与技术对博物馆展示技术的发展一直发生着影响,而博物馆界人士参与世博会筹办,博物馆展览融入世博会之中,是世博会与博物馆两者互为补充、互动发展的体现。历史上,不少举办世博会的城市都曾将博物馆作为整个世博会的一个展示内容来建设,或在世博会后将部分展馆转变为博物馆,部分世博会展品为博物馆所收藏,这不仅仅是世博会对博物馆事业发展的推动,同时也通过博物馆传播了世博会精神,延续了世博会使命。正是由于世博会与博物馆之间的内在联系, 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将充分体现世博会与博物馆互动发展的局面。  相似文献   

6.
衡量一届世博会的成败与否,有很多标准,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就是世博会的建筑,但是往往有很多世博会建筑在展会结束以后没有被好好地加以利用,而是被人们遗忘掉了,这是极大的浪费。那么如何合理有效的利用世博会建筑,使其能够长期发挥作用是在现今社会发展环境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本文将通过对往届的一些世博会建筑可持续发展案例的研究探讨,分析世博会建筑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7.
中国与世博     
在世博会一百五十余年的历史进程中,中国正一步步努力登上世博大舞台。从1851年中国人的身影首次出现在世博会上,到1904年中国正式登上世博会舞台;从1982年新中国正式受邀参加世博会并以国家名义参加了其后12届世博会,到1993年中国加入国际博览局;从2002年中国成功获得世博会的主办权,到今年上海世博会的举办,预计有200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展,中国正融入世界大家庭。让我们重温中国的世博之旅——  相似文献   

8.
走进世博会     
世博会从何而来?为什么世博会被称为将人类平凡的生活点石成金的世界盛会?举办世博会有何意义和作用呢?这些疑问在这个板块将一一得到解答。往届世博会精彩回顾将与读者一起穿越时空,回顾以往具有历  相似文献   

9.
苏兰 《今日南国》2010,(9):43-43
世博会注定是这个世纪最引人注目的事件。开幕以来,无论是参展客流量还是世界舆论报道都证明了世博会对于世界的强大吸引力。众所周知,世博会是当今世界人类创意的最大盛会。近150年来,世界上不少最新的科技、理念、文化都始于世博会,汽车、电视、电灯、电梯等重大发明都是在世博会上首次亮相的。  相似文献   

10.
中国人参与世博会的历史可追溯到首届世博会。在继后的海关代办中国参博期间,世博会场亦不乏中国士宦的身影,为世博史增添了华文的光彩。随着中国士人有关世博会理念的进步,世博强国梦开始升腾,晚清、民国人士为之进行了不懈的努力。本文在清理这段历史的同时,不忘述及参与世博会的中国普通民众,藉以提炼值得借鉴的历史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11.
梁行 《华人时刊》2010,(8):24-26
用宝贝吸引人气可谓是世博会最传统也是有效的办法。连日来,随着上海世博会渐入佳境,为了尽可能吸引人流,并在众场馆中脱颖而出,各参展方纷纷推出自己的"镇馆之宝",叫人目不暇接。  相似文献   

12.
木子 《今日南国》2010,(10):60-63
自1851年第一届世博会在伦敦举办以来,因世博会而产生了诸多重要的人物。他们中既有国家元首,也有场馆设计者,还有借世博会而推广其发明的科学家……他们丰富了世博会的历史,他们将在世博史上光芒永驻。  相似文献   

13.
世博会举世瞩目,热闹的世博会里也有经济学现象,有效地利用好微观经济学这个利柄,可以使世博会在获得世界声誉和国家及城市的经济收益的同时,从老百姓角度也能获得更多的经济实惠。本文从供求关系、价格歧视、外部性和垄断与盗版几个方面详细地对世博会门票及特许商品定价进行经济学分析。  相似文献   

14.
世博会吸引世界的目光聚焦于上海,中国企业也在这个盛大的舞台上,开始自信地展现自己。一个国家的崛起,并不仅仅因为强大的经济实力,更为可贵的,是这个国家民族的自信,企业的自信和力量。  相似文献   

15.
温华 《山西老年》2010,(5):11-11
1851年伦敦首届世博会展示了英国工业革命的成绩,以及各国先进的工业展品。此后,西方各国对世博会在展示国力和促进技术、贸易和文化交流等方面的巨大作用产生了浓厚兴趣。1853年美国纽约世博会,艾  相似文献   

16.
上海世博会将于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在上海举行.世博会共包括展览、论坛和活动三大部分,三者都围绕“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一世博会核心主题展开.其中论坛是与世博会主题理念、思想成果有着紧密联系的一个板块,它直接演绎世博会主题,既是世博会精神遗产的集中体现.也是展望世博会未来的重要平台。  相似文献   

17.
隐性市场是伴随着大型体育赛事的扩张而发展起来的,其大多针对商业性较强的竞技体育活动而产生的市场营销活动而言。但随着非商业性大型活动也逐步采用商业开发和品牌赞助策略,隐性市场行为也逐渐将触角伸入到这些活动中。2010年上海举办了非商业性质的世界博览会并获得巨大的成功,其对隐性市场的监管和控制思路值得我们借鉴。由于其非商业性质,上海世博会的筹备和运行需要大量的资金,并且需要借助社会的力量一起宣传本届世博会,提升社会公众对世博会的认识,并激发他们参观世博会的兴趣和热情。本届世博会虽然引入了大规模的商业开发计划和品牌赞助体系,解决了一部分的资金来源,但同时隐性市场也相应诞生。世博会组织者需要在保护世博会赞助商的权益、维护世博会的品牌价值与借助社会力量宣传世博会、扩大世博会的影响力之间寻求一个平衡点,使得既能够保证世博会的理念和内涵能传递到公众,又要限制和防范隐性市场的产生和蔓延,维护世博会的整体形象。虽然在商业化环境中隐性市场暂时无法完全杜绝,但在不能够完全有效地控制隐形市场而导致诸多问题出现的情况下,对隐性市场行为进行疏堵结合、借助法律和行政措施进行监管和治理,效果反而会更实际,并有着客观实施的条件。  相似文献   

18.
尽管国内对于旅游形象方面的研究不少,但缺乏对世博会旅游形象的探讨.文章以重庆市民为例从旅游形象三个连续链的角度探讨世博会的完整旅游形象.研究结果表明:重庆市民对世博会旅游形象的评价都是正面;在世博会的三个连续链整体形象方面,重庆市民认为"美食小吃"、"商机/贸易"、"嘈杂/人多""特色展品/各国珍宝"和"冷漠"也是世博会的形象,而这些在封闭式题项中没有出现.  相似文献   

19.
当中国人把热切的目光投向2010年上海世博会时,我们发现,中国人自世博会诞生之时就与之交缘。是谁第一个看到世博会?是谁第一个代表中国参加世博会?又是谁在积极开拓中国的世博事业?往事悠悠,百年追梦,多少仁人志士正是通过世博会这个窗口了解了世界,并感悟到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  相似文献   

20.
世博会域名是具有知识产权性质的特殊标志,但是目前对世博会域名的知识产权保护却是法律空白。大量的域名侵权事实及世博会作为展会的时限性都说明应该对世博会域名进行知识产权保护。《世标条例》应增设相关的专项条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