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尚莹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3(1):101-104
榆林话与普通话语音之间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声母、韵母、声调三个方面。详细对三者的对应关系,及其相关规律进行比较和研究,对这一语言片区的人们学好普通话和保留逐渐消失的方言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
尚莹 《榆林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21(1):14-18
佳县北区话与普通话语音之间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声母、韵母、声调三个方面。本文详细列举了三者各自的对应关系,并寻找归纳出相关规律,为当地人学好普通话和保留逐渐消失的方音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宜宾位于四川南部,至今为止,对宜宾话的语音系统还没有较系统的研究文章,文章在参照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丁声树、李荣先生等设计的<汉语方言调查简表>的基础上对宜宾话语音与普通话语音在声母、韵母两大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试图找出提高当地人学习普通话水平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宜宾位于四川南部,至今为止,对宜宾话的语音系统还没有较系统的研究文章,文章在参照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丁声树、李荣先生等设计的《汉语方言调查简表》的基础上对宜宾话语音与普通话语音在声母、韵母两大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试图找出提高当地人学习普通话水平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徐波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00,17(4):58-62
词汇是语言的要素之一,是构成语句的基本材料。方言词汇由于受地域、人文等因素的影响,在其音、形和义诸方面呈现着极其复杂的情形。用由形及义的方法,对舟山方言词汇与普通话词汇进行比较分析,可明确舟山方言词汇的基本特点及其与普通话词汇存在的异同情况,为舟山人学习普通话词汇提供一些便利条件。 相似文献
6.
陈山青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6(4)
炎陵本地话属于吉茶片赣语,其声母与普通话声母对应关系较为复杂,但具有明显规律性特征.炎陵人掌握其对应规律进行方音辨正,学说普通话必定事半功倍. 相似文献
7.
8.
9.
南阳话与普通话的差异,主要表现在语音方面。从声母看,南阳方言有比普通话声母多的现象,还有声母相混现象;从韵母看,南阳方言中的母相混现象较多,另外还有丢失韵头现象;从声调看,主要是南阳方言调值与普通话调值不同。找出方言和普通话的语音对应规律,掌握简单的纠正方法,不失为南阳人学习普通话的捷径。 相似文献
10.
古入声字在河南话与普通话中的调类分派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泽龙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20(4):102-106
河南话较之普通话字的调类存在不同 ,主要就是古入声字在二者中的调类分派不同。根据有关资料和语音实际统计 ,全部常用 80 0来个古入声字 ,分派不同的约占 50 .2 %。这主要是前者阴平居多 ,约占总数的 56.2 % ,而去声仅占 13 .0 % ;后者去声居多 ,约占总数的 4 3 .6% ,而阴平仅占 19.4 % ;当然二者其它各个调类所含古入声字也均有不同。从多种角度进行的比较研究 ,可以给人较为准确和清晰的认识。据此掌握住每一个古入声字的普通话声调 ,对河南人学好普通话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1.
衡山方言与普通话声韵调的对应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德亚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4)
衡山方言过去不太为方言研究者所重视,以为它是长沙与衡阳之间的过渡性方言。其实它和周边地区的方言有明显的差异。通过详细分析它与普通话声、韵、调的对应关系,便知它在声腔各部分之间开合,升降的幅度小一些,没有卷舌音,鼻音较重,语调低沉,发音短促,因此衡山人说话和读文章的语流速度比较快。 相似文献
12.
西宁话和普通话使用情况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贞彦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5(2):154-157
本文从社会语言学角度,调查了西宁话和普通话在西宁地区的使用情况,并对此做了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13.
14.
赵惠霞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2(2):50-54
宝鸡方言和普通话韵母有一定的对应规律,从前鼻音与后鼻音、展唇音与圆唇音、单韵母和复韵母等变换中便可以明显看出.另外,宝鸡方言的声调和普通话的声调也存在着差异. 相似文献
15.
孙秋香 《渝西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70-76
南通话中的五个否定标记不、没得、不曾、曾、嫑,与普通话中的主要否定标记存在着共性,但又在词性、句法分布、语用等方面存在着差异,体现出了明显的地域特色。将南通话和普通话中的否定标记进行比较,以期对南通话中否定标记的特点有进一步的了解。 相似文献
16.
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访谈等,调查普通话的大力推广是否挤压了西安地区陕西方言的生存空间。结合社会文化经济发展等因素,从社会语言学的视角观察、解读西安人的"双语"现象。研究结果显示:西安人的"双语"现象中既包含了对语言交际功能的认知因素,也包含了情感因素,普通话与陕西话分别以其"显性威望"与"隐性威望"以不同的社会功能共存并互补。目前,"双言"现象使该地区保持着语言文化生态平衡,有利于社会文化经济的和谐与发展。 相似文献
17.
赵惠霞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1(2):47-52
宝鸡方言语音与普通话语音在声母、声调等三个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它们自都有对应的规律,就宝鸡方音与普通话语音声母的对应而言,在翘舌音与平舌音、双唇音与唇齿音、尖音与团音、前鼻音与边音、送气音与不送气音等方面,规律十分显。 相似文献
18.
陈志伟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3(4):24-26
"普通话"一词作为汉民族共同语的称谓,其定义与称谓皆已陈旧过时。"普通话"并非"普通的话",而是"标准的话"。"国语"、"华语"等称谓同样不能概括反映"普通话"之"标准话"特征。"普通话"一词作为特定时代的产物,有其产生过程和历史渊源,随着时代的发展,应以更为科学、严密的词汇取而代之。以"标准话"取代"普通话"正是时事所需,实至名归。 相似文献
19.
王蜀苏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4(4):40-41
四川方言区的人学说普通话在韵母上的难点是多方面的,而普通话韵母e、o、uo不相区分是方言区的人带上方音色彩最主要的原因,本文论述了普通话韵母e[γ]、uo[uo]在四川话中的对应关系,以便四川方言区的人能够尽快克服方音,准确地把握好普通话. 相似文献
20.
孙淑红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8-11
河南话虽然接近普通话,但与普通话仍有差别。我们只有了解河南话与普通话的主要差异所在,掌握河南话与普通话的词语转换方式,把握河南人说普通话的发音规律,再加上良好的训练习惯,方能说好一口标准的普通话。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