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李讷等人对语气助词“的”表确认的话语功能的观点,从句式的角度出发,解释分析“他这样做是偏听偏信”和“他这样做是合情合理”的这类句子中旬尾语气词“的”的省略。  相似文献   

2.
曾有“短炒客”抱怨:分红后立即除权,账面市值在分红前后保持不变,这样的分红,岂不是等于“白费”,我们要这样的分红又有什么意义?  相似文献   

3.
秋种时节,在安徽六安市木厂镇经常发现这样的场面;“老陈,我家的地包给您耕,”“小张,我的二亩晚稻包给你收割、打场、播种。”“可以,这事我全包了。”像这样的“陈包办”、“张包办”。在该镇已发展到1500户,为缺乏劳力的农民解决了后顾之忧。  相似文献   

4.
“这么晚打扰你,实在抱歉!我明天就要离开这个城市了,感谢你的关照,给你说一声,保重!”看到这样的短信,人们一般都会回复“你是谁啊?”,“不客气,常联系”之类的话。殊不知,正是这样不经意的回复,却被扣掉120元话费。近  相似文献   

5.
防滑 雪天走路要“踏”不要“蹭” 宁可选择踩在厚厚的积雪上,也要避开浮冰和积水。不要因为湿滑就“蹭”着走,这样反而容易滑倒。要尽量抬起脚,实在地踩下去,这样就减少了鞋底与地面的向前摩擦力,会大大降低摔倒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6.
中国人学习英语,启蒙阶段相当一部分人是从中文到英文。在学习中,老师教学生往往也是从中文意思,然后再将对应的英文意思告诉学生。这样学习英语往往造成中文式英语即ChiEnglish。例如:“学习”这个词,对应的英文意思有“Study”和“Learn”。究竟用哪个更合理?“学习某人”总不能用Study Sb。如果这样用,就要闹笑话了。  相似文献   

7.
白居易《送客南迁》诗中“飓风子里黑, 草四时青”的“ 草”,一般注家引用前人注解为“山菜”,这是错误的。“ 汉”本义是一种山菜,也表示一种草药“ ”,即“五原之韭”。白居易借此字的形体和读音来表示一种新的意义——“荨麻”,宋人张邦基承用,李时珍《本草纲目》将“ ”视为“荨”的异体字,这样“ ”字就获得了第三个意义:“荨麻”.同时,“ ”和“荨”两字的读音和意义也产生了感染和混同,现代汉字“荨”行而“ ”废,个别字典把“ ”作为“荨”的异体字。诗中“ 草”应为“荨麻”,是一种毒草,这样解释才符合诗歌的整体义蕴。  相似文献   

8.
陈荣 《社区》2009,(9):5-5
在城市里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画面:消防员向一片拆迁的废墟喷水,以打湿废墟中的枯草、木料等易燃物。对重点部位、火灾隐患较为严重的院落实施“人工降雨”,确保不发生火灾。每每看到这样的场景,给我的第一感觉是这样“防患未然”的做法未免有些浪费。  相似文献   

9.
八月中旬.一场发源于美国的“冰桶挑战”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浇”到了中国.先是科技界再是演艺圈、体育明星.甚至连国家卫计委这样的政府部门也被卷进这场运动……似乎人人都期望被点名,这样好接受“挑战”,秀一把。  相似文献   

10.
通行的观点认为,庄子在《齐物论》中谈到彼此是非的问题,是从认识论的角度谈的。这种观点将“彼此”理解为“那个认识主体、这个认识主体”,将“是非”理解为“正确、错误”。但这样来解释庄子有关的话语是不通的。实际上,庄子的这段话是从本体论意义上说的:“彼此”是指“当下不存在的事物、当下存在的事物”,“是非”是指“存在、不存在”,这样来解释庄子的这段话,意思十分清楚:它并非像人们通常所评价的那样是怀疑论和诡辩论,而是充满了辩证法。  相似文献   

11.
厢子 《今日南国》2010,(4):10-10
“酒好不怕巷子深”这句话早已成为民间的一句俗语,不过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市场经济下,当供大于求,“酒好不怕巷子深”恐怕已不合时宜,“酒好”还得“吆喝好”,这样才能受人瞩目、广为流传。  相似文献   

12.
张玉娟 《社区》2012,(4):52-52
我们常在电视上看到这样的镜头:某个人因为压力太大或受到刺激,整个人突然“崩溃”,不断咆哮、怒吼,摔东西、抓头发,甚至伤害自己…一有人给这样的人起了个形象的名字“咆哮帝”。  相似文献   

13.
释“发露”     
“发露”一词在《全唐文》中出现多次,并且前人并未进行考释,这样不便于读者阅读。因此,本文通过分析例句,对“发露”的意义进行考释,认为“发露”具有“揭露”、“显露”两个含义。  相似文献   

14.
梦之亭     
乌鸦兄弟俩同住在一个窝里。有一天,窝破了一个洞。大乌鸦想:“老二会去修的。”小乌鸦想:“老大会去修的。”结果谁也没去修。后来洞越来越大了。大乌鸦想:“这一下老二一定会去修了,难道窝这样破了,它还能住吗?”小乌鸦想:“这一下老大一定会去修了,难道窝这样破了,它还能住吗?”  相似文献   

15.
语文教师可能都碰到学生提这样一类的问题:“语文应当怎么学?学些什么?”有些时候,甚至老师也会产生这样的困惑:“语文究竟应该怎么教?教些什么?”出现这种情况的一个重要的原因是:长期以来,语文教学中,教师“教”得过多,教师的“教”取代了学生的“学”。因为“教”得过多,学生只需机械地记忆老师上课讲授的内容,久而久之,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误解,认为学语文只要上课听听记记,课后读读背背,用不到多思考,这样自然就会出现学生不知道语文如何学、学什么的难题;老师由于过多地包办,一轮一轮,反反复复,也容易形成一种固…  相似文献   

16.
旁观自己     
“旁观者清,当局者迷。” 这句话我很早就熟悉,也从来没有多想过什么,后来读到“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也就常常会这样想:迷就迷吧,谁让自己是“当局者”和“身在此山中”呢?  相似文献   

17.
释“遇”──中国美学概念分析之一陈勇中国人对待世间许多美好的事物和人生境界,常常抱有这样一种态度,认为它们是“可遇而不可求”的,这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即使是面对艺术创作和审美欣赏,也往往持这样的观点。唐代书法家和书论家虞世南就曾这样说过:“故知书道玄...  相似文献   

18.
苗向东 《社区》2011,(5):55-55
在去年9月于苏格兰召开的国际慢城会议上,江苏高淳县桠溪“生态之旅”被正式授予“国际慢城”称号,这样,高淳县将成为我国第一个“国际慢城”。  相似文献   

19.
归纳推理     
西红柿原生长在南美洲秘鲁的森林里,被人称为“狼桃”。到了十八世纪,一位法国画家,冒险吃了一颗,不但没有中毒,反而酸酸的、甜甜的。后来又一些人尝了.没有中毒的,都觉得很甜美。这样,人们渐渐得出了这样的结论:“西红柿很好吃”。  相似文献   

20.
梁羽生 《社区》2008,(23):38-38
往外地旅游的人,大概可分为两派:“买嘢派”和“睇嘢派”。当然这样的“二分法”,并不是说“买嘢”的就不“睇嘢”,“睇嘢”的就不“买嘢”,而是以哪一方面为主的意思。有的人是宁愿逛百货商场而放弃游览名胜风景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