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冯国瑞对甘肃石窟寺的研究及其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国瑞是一位终生致力于弘扬陇上优秀文化的著名学者。从20世纪40年代始,冯国瑞即将研究视野投注到甘肃石窟艺术,先后完成对麦积山、炳灵寺、天梯山三石窟的首次勘察,相关论著迭出,成为此三石窟研究的开拓者和奠基者,还考察敦煌莫高窟,以诗注的形式发表了许多精彩的学术见解。冯国瑞的学术成就是多方面的,而于甘肃石窟寺倾注的心血最多,成就也最大。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美术史上,以石窟寺为代表的佛教美术源远流长,它集建筑、雕塑、绘画、书法、工艺美术等为一体,形成了综合多种艺术形式的宗教艺术。中国古代的石窟寺遗存数量众多,甘肃一带更是保存了大量的石窟寺,除了著名的敦煌莫高窟、天水麦积山石窟,还有许多石窟寺分布各地。由于这些佛教遗存保留了重要的历史文化信息,因而自敦煌藏经洞发现至今,对甘肃佛教石窟寺美术等的研究成果纷至沓来。  相似文献   

3.
今年三月,经国务院批准,报纸上公布了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第二项“石窟寺”处,名列首位的即中外称誉的巩县石窟(北魏至宋)。 巩县石窟共有五窟,三尊摩崖大像,一个千佛龛和二百五十五个小型佛龛,共雕刻石像七千七百四十三个。  相似文献   

4.
穆学仁 《老友》2009,(3):51-51
马蹄寺风景名胜区位于甘肃南部裕固族自治县境内,北距张掖市65公里,是集石窟艺术、祁连山风光和裕固族风情于一体的旅游区。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马  相似文献   

5.
本文认为,中原西北地区的石窟寺发轫于龟兹石窟,中原西北地区的石窟艺术以龟兹石窟艺术为嚆矢,由此提出,龟兹石窟艺术在不同程度上曾影响和充实了中国古代艺术的内容,甚至还改变过中国古代艺术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6.
北镇双塔     
北镇县城内东北隅有座古庙崇兴寺,寺前双塔并立,建筑别具一格。有人推断此双塔建于辽末的清宁天庆年间。北镇双塔是现存保护较好的古塔,它对于研究古代文化、经济、艺术和建筑有重要意义和价值。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  相似文献   

7.
随着佛教在中国境内的兴盛,佛教石窟寺和佛教艺术也被北魏统治者所推崇。于是,在大建寺庙的同时,他们又开始大规模开窟造像,龙门石窟就是在这种大背景下开始雕凿的。 北魏开凿的石窟,全部集中在西山,其中最著名的有宾阳洞、古阳洞、石窟寺和莲花洞等。古阳洞是支持孝文帝迁都的一批王公贵族和高级将领为孝文帝雕  相似文献   

8.
克孜尔石窟壁画是龟兹石窟艺术的代表,装饰性是这一艺术的主要特征.其中稳定而有秩序的骨骼单位式构图为壁画产生装饰效果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不同骨骼形式的构图根据洞窟的结构形态分布在洞窟的不同位置.这些稳定而有秩序的构图形式是在当地的地质条件、洞窟形态及壁画所描绘内容的共同作用下产生的.  相似文献   

9.
麦积山石窟是中国北朝造像保存最完整和最丰富的石窟寺,其窟龛形制、造像题材与风格、壁画内容与技法等充分融合当时各种外来文化艺术因素,对于探讨和研究这一时期不同地域、不同国家和不同民族之间文化艺术的交流与互动提供了真实例证。同时,也展示出麦积山石窟北朝造像的多元化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10.
沈阳实胜寺     
在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皇寺路一段十二号,有一座规模较大,历史较久的喇嘛寺院,这就是远近驰名的沈阳莲华净土实胜寺,俗称皇寺或黄寺.它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这座清入关前盛京最大的喇嘛寺院,始建于一六三六年(清崇德元年),竣工于一六三八年(清崇德三年).一七二六年(清雍正四年)又进行过重修.  相似文献   

11.
南京钟山上定林寺,是齐梁时期一座影响较大的寺庙,刘勰选择上定林寺居住,并在此创作出旷世巨篇《文心雕龙》。南京考古界通过多年努力,终于使千年古刹遗址大白于天下,并发掘出一些寺庙遗物,为研究《文心雕龙》和刘勰增加了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12.
中国佛教寺庙园林植物景观特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寺庙园林是中国古典园林3大类型之一,佛教寺庙园林又是寺庙园林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寺庙的常规布局是“四合院”的形式或在此基础上的变体,大多存在一条主轴线。植物与建筑相结合,更好地烘托了宗教氛围,形成独具特色的寺庙园林植物景观。本文介绍了佛教寺庙园林的景观特色和常用的植物种类(以北京、浙江宁波为例),为寺庙园林的植物景观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社是中国古老的文化传统和社会传统,是精神信仰与社会结构的结合。对社神后土的崇拜集中表现为一种年度周期性的公共区域信仰传统——社日。社日尤其是春社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形成了较为固定的习俗与禁忌,民众在社日活动中巩固和强化了稳定的信仰共同体和地域共同体。晋南万荣县庙前村的后土祠农历三月十八传统庙会,由于独特的文化土壤,延续了古代春社的节日传统。通过对后土祠庙会的具体描述和分析,概括了古代春社具有原始性、公共性、宗教性、娱乐性等特点。同时指出古代春社发挥着寄托民众美好理想、规范民众生活、维系乡村公共秩序等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今新疆吉木萨尔县是古代北庭,中央王朝在北庭地区的经营和统辖,以汉、唐、元、清四代最具代表性。古代北庭石窟寺,历经唐、宋、元等时期的繁荣兴盛,入明以后,该地佛教及寺庙逐渐湮没无闻。清朝重新统一新疆后,当地百姓把唐代石窟寺遗存作为文化遗产加以利用,重构为吉木萨尔千佛寺,以六月六庙会为中心的民间宗教活动在乾隆晚期出现,嘉庆、道光年间初步形成。民国前期,吉木萨尔千佛寺的六月六庙会进入了极盛时期。吉木萨尔的千佛寺和庙会既是历史的产物,也是现实存在的文化,反映了北庭石窟寺文化遗产的历史传承生态。  相似文献   

15.
中华传统文化是历史的沉淀,是当代文化的根源,优秀的传统文化是现代文明和文化建设的源泉和动力。宝鸡传统文化底蕴深厚,省级以上文物近百处。城镇化建设、文化产业发展、激烈的经济竞争等给古陈仓传统文化的保护带来挑战,古陈仓众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濒临消亡的威胁。对古陈仓传统文化进行适应性保护研究,使文化遗产有效传承,为宝鸡现代化发展再做贡献。  相似文献   

16.
傩戏是一门古老的地方戏曲形式,也是一种祭祀方式,其依附于地方文化,便形成极具地方特色的傩戏风格。在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傩戏的生存处境堪忧,这种古老而又极具鬼神意识的戏种,已经与现代人的思想意识和现代社会的需求格格不入,但古老艺术形态留存千年,有着丰富的表演形式与文化内涵,对于民俗学的研究、文化艺术形态的研究、宣传教育等方面,都极具传承价值,切实可行的传承途径措施的出台与实施已经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7.
论述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我国旅游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和显著地位,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和矛盾,并就进一步做好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管理和合理利用工作,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等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酥油花是青藏高原藏传佛教艺术中的一只奇葩,它具有非常重要的艺术价值。其中青海塔尔寺的酥油花尤为著名,成为该寺“艺术三绝”之一。然而,塔尔寺酥油花艺术的特殊工艺要求使其后继乏人,甚至出现了衰微的迹象。  相似文献   

19.
侗戏是在侗族说唱文学的基础上形成的独特的传统艺术,具有鲜明独特的审美特色,承载了侗族丰富的文化传统,体现了侗族人民独特的审美意识、审美情趣与审美追求。本文试图阐述在现代文化的冲击下,如何传承与保护我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侗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