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任何社会现代化的过程,始终伴随着两大利益集团的博弈:精英阶层和普通民众阶层。处于现代化过程中的中国也面临这个问题。只有两个阶层达成妥协,改革才能稳定的向前发展。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必须借鉴其他国家的历史经验。就人类近代史看来,顺利解决这一现代化难题的经典案例,是美国1787年的费城制宪会议。费城会议的经验,可以给我国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肇始于西方的现代法律制度具有其独特的发生学意义上的思想背景与历史进路.中国在移植法律的过程中,首先应当反思西方法律与中国文化的适配性,并据此考量现有法律的正当性问题.在空间维度下,“中国遭遇法律”与“法律遭遇中国”带来各自难以回避的困境;在时间维度下,“物质至上”时代与“中心化”时代亦使中国法学陷入忧思.中国法权的正当性立基于对“谁的法律”这一问题的求索,并且在对生存其间的具体之人的终极关怀和对法之精神信仰探求的过程中,主体性法学开始自觉并逐渐出场.  相似文献   

3.
美国司法审查从其诞生之日起就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关于美国司法审查的民主正当性问题,学界存在两种截然对立的观点。反对者与赞成者分别就民主的含义及对司法权的要求、司法至上的难题、司法权的最终性等问题对司法审查的民主正当性进行了激烈的辩论。然而,美国的经验表明,司法审查具有宪法依据并且已经是一种广为接受的制度,因此其具有民主正当性,我们需要关注的应该是司法审查制度行使的范围。  相似文献   

4.
美国政府监管程序的宪法基础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美国今天的政府监管并没有明确的宪法根据。因此,行政程序遭遇到一系列严肃的质问:诸如正当性、公平性和可问责性。不过,在这三个问题上,已经发展出在功能上相当于宪法保障的体制。立法委代的假定应对了正当性难题,行政法发达的制度应对了公平性难题,司法和立法对行政程序众多正式和非正式的控制应对了问责难题。由此产生的图景并非整齐划一、逻辑严密,不过,它是一个可以运作的但却不甚稳定的解决办法,让宪法适应于其制定者不可能预见到的环境。  相似文献   

5.
1787年2月21日,美国邦联会议请各州派代表于5月在费城召开制宪会议,着手制定宪法。会议“以修改《邦联条例》为唯一的和明确的目的”,“使全国结构足以应付政府的紧急事务保全联合”。除罗得岛外12州的代表55人参加了会议,5月25日在宣布美国独立的旧议事堂(即独立厅)开幕,华盛顿主持会议,经过16周的讨论,9月17日与会代表签字通过了联邦宪法。根据规定每州须召开选民代表大会来批准宪法。各州讨论时争论激烈。特拉华  相似文献   

6.
中国参加旧金山制宪会议的代表团问题源起于1944年中国战场形势的发展、美国对华政策的调整以及国内政治关系出现的新变化。从根本上讲,中国代表团问题是国共“联合政府”之政治争议的延伸,反映了国内政治力量独裁与民主的不同诉求。在中国代表团问题的解决过程中,罗斯福政府特别是总统本人发挥了不可替代的决定性作用,从而折射出抗战末期美国政府对华政策出现的新变化。  相似文献   

7.
权利冲突问题是权利理论中一个重大问题,我国学者认为权利冲突是指合法性、正当性权利之间所发生的冲突.现实中权利冲突还有欠缺正当性的法定权利与正当性的法定权利之间冲突这一新类型.现代知识产权欠缺一定的正当性,其与人权的冲突便是这类新的权利冲突.  相似文献   

8.
二百年前,在北美费城召开的制宪会议上通过一部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宪法。四年以后,即1791年,在人民群众的压力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下,第一届国会又在宪法中追加了十项权利法案,也就是人权的补充条款。这个附有人权法案的美国宪法,是世界上最早以完整、系统的资产阶级革命思想与文字来表达的一部宪法。宪法确认了民主共和制、权力分立与制衡、人民的基本权利与自由等制度和原则。不仅对美国资本主义巩固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而且对于处在殖民主义压迫下的人民开展反对殖民当局、争取政治和经济权利的斗争,是极大的鼓舞。在以后的二百年中,对世界各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及西方国家宪法的  相似文献   

9.
作为公认的基督教新教在中国传播的开山始祖,马礼逊对19世纪美国基督教在华事业施加了重要影响。马礼逊与基督教界的密切交往及其在纽约、费城的一系列关于海外传教事业的演讲,极大刺激了美国基督教会对海外传教事务的关注和海外传教团体的接踵成立;美国传教士入华在很大程度上是响应马礼逊向中国派遣传教士之呼吁的结果;美国传教士在华事业是对马礼逊所倡导的在华事业的承继与光大。  相似文献   

10.
本文尝试从“本家”问题入手,讨论鲁迅小说中所内蕴的中国社会权力关系问题。作为家族、宗族制度的体现,“本家”不仅仅指涉小说叙事中具体的人物关系,鲁迅还有意识地将之引入对空间政治的塑造与表达,从中揭示新式知识分子在面对乡村权力结构时所遭遇的紧张张力。  相似文献   

11.
自2008年汶川地震以来,我国的公司公益捐赠呈迅猛发展趋势。公司公益捐赠在世界范围内经历了由禁止到限制再到允许的发展历程。公司公益捐赠的正当性是引导和规范公司公益捐赠行为所必须解决的前提性问题。公司公益捐赠之正当性根基有着深刻的社会经济原因,对其深层次剖析必须以公司公益捐赠在世界范围内的总体发展趋势为基本线索。公司公益捐赠,因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由冲突走向平衡而具有合宪性保证;因公司负外部性之弥合而具有公平性机理;因公司独立人格之深化而具有主体性支撑;因公司社会性与营利性之双重属性而具有义动性与利动性根基。  相似文献   

12.
民事案件缺席审判是弥补一方缺席而导致的非常态化审理模式的有益补充.缺席审判的功能在于保障审判权正常行使,实现诉讼制度所追求的公正与效益两大价值内核.现阶段,缺席审判遭遇诸多困境,制约了缺席审判制度功效之发挥.实践中,需进一步规范民事案件缺席审判,从程序与实体方面入手,确保缺席审判的正当性、公正性、高效性,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  相似文献   

13.
三个等级的差异和对立、专制与法制的心态矛盾、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冲突、资本主义发展与封建专制统治的矛盾是1789—1791年法国制宪会议辩论的背景.在制宪会议上,议员们主要围绕《人权宣言》、国王否决权和议会院制构成等议题展开辩论.因政治观点和主张不同,特权派、爱国派和温和派成为制宪会议辩论的三大阵营.在三年期间,法国制宪会议对包括宪法在内的诸多议题进行了充分辩论.1789—1791年制宪会议辩论对法国宪法、议会和政治制度都产生了积极影响.对1789—1791年法国制宪会议辩论进行考察和评析,目的在于推动我国立法辩论制度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14.
非裔美国成长小说大多讲述主人公在成长过程中遭遇文化冲突的困惑,主人公多被“社会疏离”,处于“黑白”的困顿与矛盾中,文化的张力塑造着他们的性格。非裔美国青年人所处的双重文化交织场域和其所面临的双重文化困境是成长小说中反映的最为重要的问题,非裔青年的成长过程就是对此问题的不断调试过程。以《看不见的人》和《所罗门之歌》为例对非裔主人公“迷惘与回归”的成长模式进行探讨,指出非裔青年在美国多元文化背景下回归黑人文化传统才能建构真正的主体身份,走向真正意义上的成长。  相似文献   

15.
诚信法治问题的根本性原因是权利与权力缺乏正当性之程序安排所导致。国有股权主体不适格是这一问题的集中表现。故此,我们必须进行权利与权力的结构性改革;否则,诚信法治就不存在应有的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16.
我国现行专利法律法规中,对禁止重复授权做出了明确规定。但由于种种原因,重复授权的情形在实践中并不鲜见,甚至有愈演愈烈之趋势,这一现象严重影响和损害了我国专利制度的正当性,正在进行的专利法第三次修订对此问题给予了相当程度的关注。通过归纳我国不同权利主体专利重复授权的各种情形,分析我国不同权利主体专利重复授权产生的原因,并尝试在此基础上对如何减少我国不同权利主体专利重复授权和减轻专利重复授权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提出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17.
《21世纪》2003,(3)
美利坚合众国诞生的地方成立于1740年的宾夕法尼亚大学,拥有260英亩的校园坐落于宾西法尼亚洲的费城西郊。宾西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则成立于1881年,是全美第一个开设商业课程的专业学府。费城是美国第四大都市,随同岁月的飞逝与工业化的进展,费城所拥有的历史性遗产,已逐渐褪色。 但是在18世纪中叶,费城却是起草与通过独立宣言的地方,美利坚合众国宪法草案也在费城起草与签署,第一面合众国国旗在这里升起。华盛顿以总统身份,也曾在这里度过了许多岁月。这里是美利坚合众国的诞生地。MBA的开拓与创新2002 年,沃顿在《商业周刊》…  相似文献   

18.
25年前,美国著名法学家德沃金就提出了"认真对待权利"的命题;25年后,权利问题仍然是我们这个时代所必须认真对待的大问题与真问题。少数人作为弱势群体的一部分,其权利日益受到各国的关注与重视。但是由于理论上的缺失和实践上的背离,少数人权利的保护仍然面临困境。基于人权的普遍性和平等理论,认真对待少数人权具有必然性和正当性。  相似文献   

19.
自20世纪末以降"后技术时代"肇始,美国技术电影渐次呈现自我悖反的发展范式:一方面不断推进"技术化","前置"创新技术,追求观影体验"陌生化";另一方面影片所操持的"意识形态腹术语"表面看来歧义丛生,撕碎暗箱秘密咬合的齿轮,便可窥见电影文本所呈现的诸多症候性因素赫然指向"技术异化"甚或"反技术"。技术作为美国电影"常数"在新世纪萦绕的"二项对立式"——崇拜和否定,是美国技术电影形式和内容在新时期遭遇之新倾向。在观影体验"陌生化"和电影"文学性"诉求的互交中发轫的美国电影技术悖论现象,是美国技术电影形式和内容动态自洽之产物,也是其实践对当代性进行影像书写的客观存在。  相似文献   

20.
美国司法审查具有"反民主"的特征,因而受到了来自民主的质疑。司法审查审查制度的正当性成为争论的焦点。这些争论要么集中在司法审查的内部正当性,关注法官如何作出客观的宪法解释而在民主社会中具有正当性;要么集中在司法审查的外部正当性,关注司法审查如何在民主社会中被接纳。这些争议都预设了民主的前提,但论者却未能弄清美国民主的含义。美国民主是宪政民主,是一种有限民主。司法审查对民主的限制符合美国的宪政精神。从美国宪政的角度来看,司法审查与民主在维持宪政上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