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据近日报载,由于“两蒋日记”的继承和出版权问题,蒋介石、蒋经国的后人“内讧”之声不绝于耳。蒋经国最疼爱的孙女蒋友梅(蒋孝文的女儿,现居英国),代表蒋氏后人对婶母蒋方智怡—人作主,把“蒋介石日记”交给美国胡佛研究所供公开参阅研究,又准备把“两蒋日记”交台湾中研院公开出版,大为不满,认为是侵犯了蒋氏后人的继承权,甚至提出要诉诸法律。  相似文献   

2.
雷直 《老年世界》2008,(5):30-31
2007年7月13日,温家宝总理到安徽阜阳慰问军民,了解灾情。在其后的报道中,许多媒体采用了一张温家宝总理自己打着雨伞与当地群众握手的照片。7月17日,有网友在网上发帖,将这一照片与其他几张照片放在一起,形成“打伞组照”。“组照”共包括照片7张。其中温总理2张,除上面提到的7月13日的一张之外,还有一张温总理自打雨伞,脚穿雨鞋,踏着泥泞在乡下视察时的照片。  相似文献   

3.
正1933年春季的一天,因叛徒告密,陈赓将军在上海被捕,后押送南昌,蒋介石召见陈赓曰:"陈赓,你瘦了。"将军对曰:"瘦吾貌而肥天下。"将军谓蒋氏曰:"校长也瘦了。"蒋氏对曰:"国家如此,生灵涂炭,寝食不安哪!"将军曰:"身为一党一国领袖,校长瘦而天下更瘦,这是为何?"蒋介石哑然。1943年某日,毛泽东主席于延安抗大作整风报告。陈赓将军忽然抓  相似文献   

4.
几年前,艺术家张大力发现一些重要的历史照片,由于种种原因,被人为地修改过了。原来照片上有的人,突然会变成没有了。他这几年来埋首搜集这些照片,现一共130多组历史照片正在广东美术馆展出,为人们提供了一次窥见部分历史原形的机会。本刊特约记者翁小筑采访了张大力先生。承他谈到有关的各种问题。  相似文献   

5.
步入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抗美援朝战争馆》,有一幅巨大的历史照片,照片上一队全副武装的志愿军战士雄赳赳、气昂昂,巨龙般地行进在白雪茫茫的鸭绿江上。这幅照片就是志愿军某部摄影记者黎民同志拍摄的《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  相似文献   

6.
在我们家的柜子上,摆放着一张历经岁月的珍贵照片,那是我们和总理的合影0我把照片放大了,每每看到它总能给我一股暖意。  相似文献   

7.
徐宗达 《城市》2002,(4):59-60
一、真实的记录,是摄影有强大生命力的基础摄影,作为一个新的艺术门类,真实是其特征:凡是在镜头范围内的东西,无一例外地全被摄入照片,相反,镜头前没有的东西,在照片中也不可能出现。但是,随着高科技的发展,照片也有了不真实性。例如,在反映天津城市建设的照片中,海河两岸重重叠叠全是高楼大厦,虽然高科技的产物天衣无缝,但是天津人看到这张照片时,却无不惊疑不已,这样的照片,就失去了照片本身的意义。本人在拍摄天津城市建设面貌时,坚持以真实手法去反映天津,只要深入到实践中去观察,是不难用相机拍下真实的高楼林立的…  相似文献   

8.
一天午后,开照相馆的李书福碰上了一个非常难缠的顾客。原来,几天之前,这个顾客在李书福的照相馆里拍了几张照片。在拍摄过程中,李书福兢兢业业地按照顾客的要求将照片拍了出来。可是,没想到顾客来取照片的时候硬是说李书福没有按照他的要求拍照,大喊着让李书福退钱。  相似文献   

9.
宋美龄台岛生活纪事文/李迪荪,沈连经“我所了解的宋美龄,是一个洋化、强悍、好享受、爱权力的贵夫人。”台湾岛内,那座蒋氏家族居住过的士林官邸曾经充满了隐秘性,就连宋美龄的日常起居生活,小至化妆、养生、学画一类的琐事,都变成深锁在高宅深院之内的传奇。却不...  相似文献   

10.
文中针对水利工程照片档案的特点,结合工作经验,对水利工程照片档案的作用进行了阐述,明确强调水利工程照片注重收集的具体范围及要求。并将水利工程照片的分类整理作了说明,在对水利工程照片档案的保管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1.
孝会遗传     
张海虹 《老年世界》2009,(17):22-23
第一次去找阿春办事,在他办公桌上,我发现一张A4纸大小的照片。照片上是一位坐在太师椅上的老人特写,虽然猜到是同事的母亲,还是随口问了一句,阿春说:“老娘。”从此坚信,眼前这位大大咧咧,甚至五大三粗的同事阿春,该是个孝子。  相似文献   

12.
雷锋热爱生活,喜欢照像,生前留下了许多张照片。这上下级照片大部分是张俊拍摄的。张俊当年是雷锋生前所在部队——沈阳军区工程兵某团政治部的宣传干事,他现在已经77岁了,离休前是辽宁省鞍山市司法局的一名干部。  相似文献   

13.
秦风 《中外书摘》2009,(3):41-45
1964年2月,原国民党军华中部队第一兵团将领史铭将一张珍贵的私人照片送给跟他共经患难的长官黄杰(字达云),照片旁边有史铭的题识:  相似文献   

14.
哪个麻烦     
意达 《老人天地》2010,(7):44-44
丈夫:“你为什么总是把我的照片放在手提包里啊?”妻子:“我遇到麻烦的时候,一看见你的照片,麻烦就消失了。”丈夫:“太好了,我能给你无穷的力量。”  相似文献   

15.
金凤 《炎黄世界》2010,(2):22-23
《人民日报》著名记者金凤同志的文章,记述了解放初期一桩荒唐透顶的冤案。她和蒋介石本无任何关系,只因为“两千年前是一家”,竟在肃反和“文革”中被诬指是蒋的“侄女”,以致最后被“监护审查”,坐牢5年,典型地暴露了当年搞政治运动的荒诞与可笑。金凤同志文笔老到,简练地叙述了宜兴蒋氏的历史渊源,及被冤经过,最后几声历史感叹,触人心怀,催人泪下。望读者切莫错过阅读这篇精彩的文章。  相似文献   

16.
身为摄影师,他却没能为父亲留下一张照片,巨大的愧疚、自责让他无法心安。当又一位百岁老人因为家人的失误,未能留下生前照片时,他萌发出为八旬以上老人免费拍照的念头。他两年间走遍全县300多个村子,为3000多位八旬以上老人免费拍下精美照片。如今,他又移师城市,继续着他为高龄老人拍照的善举。他的孝心大爱感染了很多人,爱心在传递,许多人也加入到他的孝老敬亲的行多口中来——  相似文献   

17.
戴安娜王妃性感照片的故事戴安娜王妃的这些照片在英国引起了轰动和严重诽谤,并在王室家族内部制造了一次骚乱。这些效果强烈的照片是被一部隐藏的照相机拍摄的。健身房里的戴安娜身着全套性感服装,出现在英国发行量高达270万份的《星期天明镜》上。它们立即引发了白...  相似文献   

18.
人肉搜索:天使还是魔鬼 2008年6月16日,天涯社区一篇名为《我就喜欢做二奶,我觉得我现在的生活就很好啊!》的帖子,成为了网友关注的焦点。一ID为“菊花香香儿1986”的网友在帖中炫耀其成为当地某高官“二奶”后的种种好处,引来了数万网友的激烈留言。随后有网友在同一论坛抛出人肉搜索帖《菊花香香儿1986照片,欢迎提供线索》并附照片,指出成都人“静儿”就是“菊花香香”。自此,大量网友开始对“静儿”进行人肉搜索,不但公布其本人的生活照片、住址、手机号码等一系列隐私信息,而且其家人的信息包括她四岁儿子的照片都被公布到了网上。  相似文献   

19.
集影乐     
集影乐黄云涵我不会摄影,却有集存照片的爱好。从50年代初到现在,积累竟达千张,入照者数千人次。退休后,有了时间,我分类整理,分别注明拍照时间、地点和内容,足有10大本之多。翻翻这些照片,颇有一番情趣,也勾起了我无限的遐思。这一本本照片,无疑是历史的见...  相似文献   

20.
婵娟 《当代老年》2008,(5):37-37
我受单位派遣,去拜会市里一家知名公司的老总。 与其他企业家不同,老总的办公室既不大气也不古朴,墙面上悬挂的并非是价格不菲的古玩字画,而是一幅幅看上去饱含岁月沧桑的放大了的旧照片。照片的主角是一位穿着朴素的女子,看得出来,老总长得和她很有几分相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