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所有的亲戚当中,姨妈来我们家最勤,每月至少一两次,来回几十公里,就为了跟母亲唠嗑或送点她手擀的面条。现在姨妈已经70多岁,腿脚也不太灵活,于是我让母亲劝她少跑动。母亲摇了摇头,说:"我知道你心疼姨妈,可亲人间‘见面’才是最好的礼仪。""见面"是最好的礼仪?我想了想,还真是这个理儿,我从小就觉得姨妈是亲戚中最亲的人。既然这样,我何不试试改变自己与人相处的方式呢?  相似文献   

2.
她是黑人,父亲是一个基督教堂的牧师,母亲是音乐教师。父亲常带她去听教会里的各种音乐、献诗,耳濡目染加上天资聪颖,她从小就显示出超强的音乐天赋。母亲从她两岁起就教她弹琴,她4岁时就举办了自己的独奏音乐会。  相似文献   

3.
母亲的唠叨     
《老友》2014,(8)
正母亲爱唠叨,并不是因为年纪大了,她年轻时就爱唠叨。母亲为我们做的事,因为唠叨,常常抵消了她的功劳。小时候,她为我做了一双新布鞋,我穿上后很合适,心里对她充满了感激。可是因为我在外面玩时不小心让布鞋沾满了泥巴,母亲见了,先是大发雷霆骂了我一顿,然后就唠唠叨叨:"玩,玩,整天就知道玩,干脆不要穿鞋,省得我每天为你洗衣刷鞋……"她这一骂一唠叨,我穿新鞋的感觉、对她的感激全没了,还平白对她生出许多埋怨。父亲生病在床,母亲一直照顾得很周全。可是母亲  相似文献   

4.
羽毛 《社区》2010,(29):54-54
江米芬是个女人.命运不如名字那么写意。 她的童年并不快乐,父亲喜欢酗酒,喝醉了就打母亲。母亲素来神志不清,无法讨他欢心。几乎每次挨了打。母亲就在凌晨悄悄离家出走。起床看不到母亲.江米芬心里就空了,她会挨家挨户去问,在每片小树林寻找,在山径边大声呼喊。  相似文献   

5.
从记事起,她不记得母亲抱过她。 印象中,母亲爱打牌、爱抽烟,没完没了地打牌,没完没了地抽烟。屋子里总是灰色的,灰到让她流眼泪;牌声可以响一夜。天亮了,她去上学,母亲就去睡觉。她小的时候,是父亲做早餐;大了,是她自己做。  相似文献   

6.
余平 《老友》2015,(3):41
母亲喜欢跟我一起外出旅游,我一年陪她出去一次,就可以让她开心一年。趁母亲身体尚好,还能走能动时,我愿意陪她多出去走走,感受大千世界的美景,尽享天伦之乐。从去年起,母亲的身体状况开始变坏,关节炎、腰椎病一直没有好,糖尿病又出现了并发症。我原打算年前带母亲去国外玩一趟,可她行走不便,就连出市区都很难。憧憬许久的旅游没能成行,母亲心里别提多别扭了。为了让母亲高兴起来,我灵机一动说:"我开车带您在附近转  相似文献   

7.
窗前的母亲     
《北方人》2008,(12)
我们回家走到楼下,只要抬头望一下那扇窗子,就能看见母亲的身影。窗子开着的时候,母亲花白的头发会迎风摆动,窗框就像恰到好处的画框……在家里,母亲最爱待的地方就是窗前。自从搬进楼房,母亲就很少下楼,我们都嘱咐她,她自己也格外注意:楼层高、楼梯  相似文献   

8.
江米芬是个女人,命运不如名字那么写意。 她的童年并不快乐,父亲喜欢酗酒。喝醉了就打母亲。母亲有些神志不清。无法讨他欢心,几乎每次挨了打。母亲就在凌晨悄悄离家出走。起床看不到母亲,江米芬心里就空了,她会挨家挨户去问,在每片小树林寻找.在村子的小道上大声呼喊。  相似文献   

9.
经常会有人问我,有这样一位著名的母亲是什么感受。我总是回答,我真的不知道。在我眼中,她首先是一位母亲,然后是我最好的朋友。在这之后,我才想到她是一位演员。直到母亲去世之后,我才意识到她是一位多么不同寻常的演员,她对于我们的影响有多深多广。这么多年来,那些喜爱母亲的影迷并没有因为时间的推移而减少。很多人从孩提时代就开始看母亲主演的电影。  相似文献   

10.
郭玉琴 《中华魂》2013,(10):42-42
女作家冰心曾在散文《南归》里这样写过她的母亲:"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遮蔽?"每当想起这句话,我就会想起亲爱的母亲,她老人家在我的心里也是一把伞,不仅是在心中雨点来的时候,我渴望寻求她的遮蔽,即使晴空下,一样渴望与她分享同行。母亲一生劳苦,  相似文献   

11.
我的母亲     
我的母亲是个农民,今年快四十岁了。母亲勤劳,长年累月的劳动使她额上有了深深的皱纹。母亲灵巧,会做许多让人羡慕的活。母亲善良,为人受到了大家的赞扬。在我的成长中,我为母亲的长处感到欣慰,也默默思考着,要做一个像母亲那样的人。农村生活,活儿总是那么多,没完没了的。母亲是个勤劳又意志坚强的人,她每天起床很早,屋里屋外忙个不停,收拾妥当,她就上地去了。春天,她陪同爸爸一起安排地里的活儿:整地、栽洋芋、种苞谷呀什么的。夏天,爸爸出门打工去了,农活全落在了母亲一个人身上:锄地、打农药、割麦子……收种两忙的秋天,母亲就更辛苦了:…  相似文献   

12.
母亲病了,躺在床上,我就坐在母亲的床边玩着电脑。有时母亲睡着,但更多的时候醒着。她醒着,除了偶尔起床到阳台上活动一下外,就只好睁着眼睛躺在床上。母亲大多数时候是悄无声息地躺在床上的,但有时候她也会试探着想跟我说话,说她又觉得哪个地方不太舒服了,  相似文献   

13.
母亲的头发     
凌玲 《社区》2006,(12)
我梳了一款新发型,母亲一眼就注意到了,眼睛笑成了弯弯的月亮。看得出,她很喜欢。于是我拿起梳子也想帮她梳头。我从没为母亲梳过头,第一次为母亲梳头就发现她的头发好少好轻,根本无法梳出什么发型了。我记得在已经泛黄的旧照片上,母亲有两条垂在胸前的、乌油油的大辫子,黑亮的大眼睛充满青春光彩,那时的母亲真漂亮。后来,母亲的大辫子换成了大波浪,她靠在阳台栏杆上,笑魇如花。每次我对镜梳妆,老爸总会不屑地说:“你再怎么打扮,也比不上你妈年轻时漂亮。”一直生活在母亲的身边,我却不知道她在什么时候变得比从前矮了,腰身也不再挺拔,脸上…  相似文献   

14.
为母亲找乐     
沧桑洗礼,曾经受尽苦难的母亲一年比一年老了。为了使母亲的晚年生活过得有滋有味,我变着法儿地逗母亲乐。20年前父亲去世,我怕母亲生活寂寞,就给她买了一台高灵敏度的袖珍收音机。从此,这台收音机便成了母亲日夜不离的伴侣。她不仅爱听戏,爱听评书连播,而母亲90岁生日那天,我这个65岁的儿子为她老人家南腔北调地唱了一首《世上只有妈妈好》———为且还爱听新闻联播。每当我回到家里看望她时,她就和我聊新闻,话社会。老人家知道的天下大事还挺多的呢。只是因为耳背,有些话听不清楚,和我交谈时,不免张冠李戴。譬如,前几年她常把美国总统“克…  相似文献   

15.
陪伴母亲     
吃了晚饭,陪着母亲出来散步。在落日的余晖里,母亲的脸安详而红润。这么多年了,仿佛是第一次这么近、这么仔细、这么认真地看母亲。母亲老了,岁月的消磨和疾病的困扰,让她的身体那么快就衰老下来。她的头发变白了,变少了,没有了年轻时的光泽。 一阵微风吹乱了母亲的头发。我停下来,很小心地替她整理好,然后把她领口的扣子系上。我看着母亲,她的眼睛依然清澈透明,神态里还保持着一直让我颇感亲切的优雅。我们  相似文献   

16.
《北方人》2008,(5)
很小的时候,我就知道母亲是父亲费尽心机才追到手的。那时,母亲几乎天天唠叨,说父亲见到她的第一天,就要求住在她家,借口是天黑路远,回不去了;说父亲为了追她,不惜冒着被处分的危险,半夜从部队跑出来坐火车去看她;说父亲最后还是为她挨了处分,肩章上被撸掉了一颗星……父亲和母亲的生活不算幸福,至少在我看来是这样的。  相似文献   

17.
刘小兵 《老友》2014,(3):41-41
正春节前,我把一直住在乡下的母亲接到了城里,除了春节团聚外,更多的是想让母亲好好安享晚年。母亲来城里后也很高兴,可春节一过完,她就闲不住了,每天忙里忙外的,不是搞卫生,就是把我们一家以往过冬穿的厚衣服拿出来浆洗、翻晒。总之,她很少有坐下来的时候。我见母亲一天到晚都闲不住,生怕她因过于操劳累坏了身子。这天,吃过晚饭,我和妻子出去散步,走着走着,不知不觉话题就聊到了母  相似文献   

18.
轮椅情深     
早在十年前,母亲就离不开那轮椅了。轮椅不是母亲坐,而是推。父亲患了脑中风,偏瘫了,母亲买来轮椅,除了睡觉休息,她和轮椅形影不离。岁月就在轮椅周而复始的轱辘中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悄然流逝……清早去买菜,她推着轮椅上市场。儿女们上班,孙儿们上学,家里无人,她怕留下父亲独自在家有什么闪失,便推着父亲一道儿出去。  相似文献   

19.
正比尔·盖茨的母亲说过一句话:"两个民族的竞争说穿了是两位母亲的竞争。"我认同这句话,母亲对孩子的影响既有先天植入,也有后天渗透,可以说是贯穿孩子身上的每一个细胞。我母亲刘效坤祖籍浙江绍兴,她的父亲是北京知名中医刘润甫。我母亲个性突出,我小时候睡前她给我讲故事,那故事是她原创的,就一个故事,给我讲了几年。故事  相似文献   

20.
蒲苇 《新天地》2011,(3):6-7
梦想"骑游天下"谢厚国1949年5月生于重庆,七八岁时便学会了骑自行车。而她真正与单车长期亲密接触,则始于母亲曾遭遇的一次车祸。1994年,谢厚国的母亲不幸遭遇车祸。那时谢厚国既要上班,又要照顾母亲,忙得团团转。于是,她就把单车当成自己的"专车",每天骑着它来来往往。半年后,母亲基本痊愈,而她和自行车的感情却越来越深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