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藏药“佐太”的微结构与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现代物理手段,对名贵藏成药重要原料"佐太"进行研究。分别采用SEM-EDX、XRD、XRF等分析方法对藏药"佐太"进行了微观形貌和化学成分的分析,发现"佐太"的成分主要由Hg、C、S、O组成,同时还含有微量的Si、Mg、Fe、AL、Ca、Se、K、Cu和Ni等元素。其体系中存在HgS(立方晶形和六方晶形)、FeC、e-Fe_2O_3、(S_4N_3)Cl和C等的结晶形式,其基本颗粒的大小在700 nm左右,不溶于水。由此,推断"佐太"的作用机理是以固体微颗粒的形式进入人体,其治疗作用可能是通过颗粒的表面吸附与作用进行的。  相似文献   

2.
达斡尔族和蒙古族在文化,宗教等方面有较多的联系.其民歌的基本形式也有相似之处.文章对说唱音乐:达斡尔族的"乌春"与蒙古族的"胡仁乌力格尔"从表演形式和音乐形态方面进行比较,试述了两者之间的异同.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分析"花儿"和"拉伊"二者当中的"风搅雪"现象,挖掘出其内容和形式上的特殊魅力,从而对更加深入地研究两种民歌发挥更为立体的认识作用,也对于我们解读西部文化的多元整合现象具有启发性的认识作用,有利于推动民族杂居地区文化的向心整合.  相似文献   

4.
群际接触理论(intergroup contact theory)是被学界公认为处理群际间偏见,构建良性群际关系的重要理论。欲了解群际接触理论,首要的是对其核心的把握。陈晶、佐斌教授曾指出,群际接触理论的核心是"过失无知"(faulty ignorance)。然而学界并没有对于群际接触理论核心及"过失无知"(faulty ignorance)的更多论述,我们便想借助陈晶、佐斌教授对这一问题的最初研究,通过进行文献的追踪、依据理论的相关逻辑,加上相关语境和语意分析的方式来重拾对于群际接触理论核心的探索,并最终得出结论认为,群际接触理论的核心是"接触减少偏见"(contact reduce prejudice),并非过失无知(faulty ignorance)。也希望借此探索,能和陈晶、佐斌教授以及群际接触理论研究的专家进行商榷,以期推动这一理论的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新闻媒体也在进行着深入的变革,又出现了"说新闻"这种新颖、独特的播报形式,其特点是:主持人形象追求平民感;播报新闻多用富有个性化的口语;主持人运用各种手段把抽象的东西形象化.但"说新闻"这种播报形式在还需要我们进行理性的思考,并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和完善.  相似文献   

6.
认识论是刘智宗教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的认识论是以"认主"为中心并为其服务的,"神人合一"是其认识论的基本特点,而他对于认主三种方法和途径(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和内心省悟)的表述则完全是围绕着"认主"这一基本命题而展开的.他认为人可以感觉、思维并能认识事物,他对人脑机能进行了分析,说明他是一个可知论者,他对人所具有的认识能力是毫不怀疑的.但他的"神人合一"的认识论也带有明显的神秘色彩.  相似文献   

7.
关于"X而X之"结构体的探究主要从"承接关系"、"并列关系"等七个方面论述"X而X之"结构体所包含的不同类型的复句内部的分句关系,阐明了"X而X之"经常充当谓语,有时也充当主语或独立的句子等语法功能并对疑似现象作了辨析.  相似文献   

8.
"你阅我买"活动是公共图书馆服务的重要形式.文章介绍了"你阅我买"活动的起源、发展,分析了几种常见的实现形式,探讨其积极意义及其局限和不足,为各个公共图书馆实施"你阅我买"活动提供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9.
X射线研究方式由于其分析迅速、可测要素布局广、测出限低的优势被推广使用在社会各个方面.X射线分析技术把光学图像和元素研究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为科研人员的探究与分析带来了新的分析方式.经过对文物外表扫描分析能够获得文物总体要素布局图,对探究文物的构成、加工工艺和变伪有十分关键的作用.希望通过本文的详细分析和研究,能够为相关从业人员带来有效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族群"及其相关概念在西方的流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族群以及与它相关的一些概念在西方的变化作了一个简要追溯.通过追溯和考察,得出的认识是(1)族群这个概念的兴起是与民族的普遍疆域制度化,种族、部落等"东方学"概念的衰退相连带的.(2)族群与民族的区别主要在于政治诉求和政治承认上.(3)我国的55个少数民族拥有区域自治权利,因而不应该轻易把他们改称为族群.  相似文献   

11.
12.
13.
Brief Introduction of Members of Editorial Board of Journal of Ethnology  相似文献   

14.
15.
16.
南京是东南沿海城市中回族人口最为集中的城市,早在明代就形成了回族伊斯兰文化社区。然而,近年来随着南京最大、最典型的“七家湾回族社区”的拆迁,引起了人们对回族社区的消失与回族文化传承问题的思考。“七家湾回族社区”的消失,除外界因素外,其内部经济生活方式、社区组织形式、婚姻情况、受教育的形式和内容的变化也是其重要原因。实际上,回族社区的保存和回族伊斯兰文化的传承,一方面需要政府有意识地加以保护,另一方面,更需要回族自身的“文化自觉”,通过不断反思、不断总结、不断汲取优秀文化精华,并不断创新的方法来解决。而伊斯兰文化核心价值观和伊斯兰文化发展的历史,为我们提供了极其有用的思想工具和途径。  相似文献   

17.
重构社会控制体系,完善、加强对社会失范行为的社会控制,是建设当代和谐社会的基础性任务。壮族传统法律文化中的先进理念,为社会控制体系的重构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在构建新的社会控制体系的过程中,应注意充分利用传统法律文化的本土资源以及国家赋予的自治权和立法权,注重从当前壮族社会所面临的现实问题出发,来制定适合壮族实际情况的法律、法规,为当代壮族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  相似文献   

18.
论锡伯族萨满神歌的心理医疗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漫长历史中 ,锡伯族创造了与自身的生产方式和赖以生存的自然界相适应的萨满教 ,并不断发展丰富 ,萨满教成为锡伯族传统文化的深厚根基。萨满教延续千百年 ,其主要功能和价值之一是治疗疾病 ,保障氏族的生存繁衍。锡伯族萨满治疗患者是在歌、舞、乐三者浑然一体的场景中 ,即在“跳神”场景中进行的。歌、舞、乐三者是古老时代集体创作的产物。在萨满“跳神”过程中 ,他和助手及众人共同吟唱的神歌 ,对患者产生了心理医疗功能。  相似文献   

19.
《格萨尔》史诗是藏族牧业文明的代表作,叙述的是关于部落的历史。本文认为,在《格萨尔》史诗产生的早期阶段,尚没有专司史诗演述活动的职业化艺人。作为一种集体记忆,其建构和传承由全体部落成员共同完成。职业或半职业化的《格萨尔》艺人的出现,当是后来藏族地区社会文化生态变迁的产物。集体记忆时代的《格萨尔》史诗,不仅呈现出从历史化向传说化和神话化过渡的文类特征,也具有集体记忆所承载的时空要素及其与群体传承的关联性等结构形态。  相似文献   

20.
才让 《中国藏学》2020,(1):119-129
文章选取15世纪萨迦派代表性人物的传记,包括桑杰贝、班钦·释迦却丹、绒敦·释迦坚赞、俄尔钦·贡噶桑波、古格班智达扎巴坚赞、贡噶南杰、果沃热绛·索南僧格、达仓译师等著名萨迦派大师,介绍各传的作者、成书年代、资料来源、主要内容、版本等。这些传记反映了萨迦派各支系的兴起及萨迦派在15世纪的中兴历史,是研究萨迦派历史的重要文献。所收传记之顺序按人物生活年代编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