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明清之际,有“九边之端”、“北门锁钥”之称的辽北银州古城,齐聚了大批中原文人、学者,出现了文教复兴、文运遐昌的历史文化盛况。银冈书院就诞生在这种特殊的人文历史土壤。  相似文献   

2.
张伯行是清代前期著名官员和理学家,为官期间,重视文教,尤其热衷于书院教育,先后创建多所书院,为清代书院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他本人也成为著名的书院教育家.康熙五十二年,张伯行创建苏州紫阳书院,后来成为江南地区的著名学府.张伯行将其理学思想与书院教育相结合,对紫阳书院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读书方法等各个方面都作了明确、细致的规定,不仅推动了紫阳书院的发展,而且对清初学风的变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石鼓书院     
石鼓书院是我国宋代四大书院之一,迄今有约1200年的文化历史渊源。它座落在湖南省衡阳市城北蒸、湘、耒三水汇聚的石鼓山上。该山三面  相似文献   

4.
蒋建国 《探求》2003,(5):40-47
消费文化史是经济史和文化史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而清代广州作为西方文化和消费品输入中国的桥头堡,是清代城市消费文化史研究的一个范本。本文从对外贸易、中西关系、经济发展、社会文化等角度审视清代广州的消费文化,考察清代广州在对外开放过程中消费文化的历史变迁,认为它是在西洋人、西洋货和西洋文明与广州的商业文化结合中逐步生成的,并带有强烈的开放性、世俗性、享乐性、时尚性和实用性。这对研究清代广州社会转型过程中的城市文化特征,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正青岛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海上丝绸之路东方起点城市之一,传统文化根脉发达,资源丰厚。青岛因海而生,向海而兴,海洋文化是青岛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元素和表征,是青岛城市之魂和青岛精神的集中体现。胶州湾是青岛的母亲湾,历来备受关注,古称少海,史载齐景公与晏子游于少海,清代及以后则称胶湾、胶州澳、胶澳,近代叫胶州湾。清代以降"艳称胶州湾为屯船第一善埠",英国称之为"历史的地理枢纽"。可见此片  相似文献   

6.
王建国 《唐都学刊》2024,(1):111-113
<正>2023年11月19日,“丝路互通 魅力长安”第七届西安历史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在西安文理学院召开。本次会议为2023陕西省丝绸之路教育合作交流会系列活动之一,由陕西省教育厅、西安文理学院主办,西安文理学院国际交流处、长安历史文化研究中心承办,西安文理学院历史文化旅游学院、关中书院、《唐都学刊》编辑部协办。会议采取线上线下结合方式进行,来自俄罗斯、日本、伊朗、吉尔吉斯斯坦等国的20多位学者,中国社会科学院、陕西省社科院、西安交通大学、  相似文献   

7.
作为满族的故乡,黑龙江拥有丰富的满族历史文化资源,特别是数以万计的满文档案,忠实地记录着清代黑龙江地区乃至整个东北地区的历史,对于清史满族史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黑龙江满文档案是边疆文化大省建设的资源宝库,开发利用其所蕴涵的诸多历史文化信息,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边疆文化的内涵,促进黑龙江历史文化研究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学问》2015,(4)
明代辽东海防城堡是以卫城为中心,辅之以其他沿海城堡和驿城,有效地对沿海烽火台实行管理,使沿海烽火台与城堡成为有机统一体,从而起到防御倭寇、保卫海疆的重要作用。明代辽东海防城堡建设始自洪武四年(1371),都指挥使马云、叶旺首先于辽东半岛最南端的旅顺树立木栅以资防守。同时,开始督修金州城。明代修筑、清代重修的金州卫城现已荡然无存,复州卫城仅残存清代重修的东门和一段残墙,其余的沿海海防城堡除个别的几座外,大多也已不存。  相似文献   

9.
刘彦臣  李昕亮 《学术交流》2006,(11):190-192
我国的砚文化源远流长,自新石器时代开始,至今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松花石砚作为清代宫廷的“御砚”,备受清代帝王们的喜爱,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而且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和收藏价值。  相似文献   

10.
应天书院     
应天书院位于河南省商丘市旧城州之东,在北宋时与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湖南长沙的岳麓书院、河南嵩山的嵩阳书院并称为四大书院。应天书院的前身是后晋时杨悫所办的私学,后经其学生戚同文的努力,得以发展,学子们“不远千里”而至,“远近学者皆归之”。北宋政权开科取士,应天书院人才辈出,百余名学子在科举中及第的竞多达五、六十人。宋真宗时,因追念太祖自立为帝,应天顺时,将宋太祖赵匡胤发迹之处宋州(今商丘)于1006年改为应天府,1014年又升为南京,处陪都地位。1009年,宋真宗将该书院正式赐额为“应天府书院”。宋仁宗时,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