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剩余价值生产理论是马克思经济理论的主要组成部分,在马克思经济理论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我国倡导和谐社会的今天,劳动者权益仍存在诸多问题。本文通过马克思剩余价值生产理论,分析当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中有关劳动者权益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2.
王凡 《决策与信息》2010,(10):92-93
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核心和基石。马克思在批判地继承了古典经济学对剩余价值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创立了他的剩余价值理论。本文从古典政治经济学主要代表人物对剩余价值及其特殊形式的认识开始,论述《资本论》中马克思对剩余价值的分析和研究,最后从经济理论和分析方法两个角度对该理论在经济学说史上引起的革命进行说明。  相似文献   

3.
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基石,是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指导我们要尊重人的劳动和人的劳动产品,体现以人为本。然而,在现实社会中,一些资本家为了节约成本,不注重生产环境、安全设施,严重损害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加强劳动者权益保障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资本论》所论述的核心问题是剩余价值理论。恩格斯曾把剩余价值的发现誉为马克思一生中两个伟大发现之一。然而,马克思之所以能够成功地完成这一“伟大发现”,从经济学角度看来,首先是因为他科学地掌握了劳动价值论这把探寻剩余价值奥秘的钥匙。那末,马克思是怎样运用劳动价值论“发现”剩余价值的呢?  相似文献   

5.
在马克思的经济学体系中,价格理论对于市场经济以及资源的合理配置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价格理论分析了商品二因素、剩余价值。剩余价值通过竞争转化为利润及平均利润,平均利润可以调节资本,起到优化配置资源的作用。土地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也适用于价格理论,所以也可以用价格理论来指导土地资源优化配置问题。本文结合马克思经典原著析出了马克思价格运动理论的主要思想,并在此基础上根据当前我国农村土地资源配置市场化现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6.
一、马克思的劳动价值学说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劳动价值学说是马克思整个经济理论的出发点,是剩余价值理论的基础,其主要内容有: 1、商品二因素的理论。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二因素。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2、劳动二重性的理论。生产商品的劳动一方面是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另一方面是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正>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超额剩余价值的论述,认为商品的个别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差额部分称之为超额剩余价值。但是超额剩余价值的来源是理论界长期争议的问题。在实践中,全面理解和把握好超额剩余价值的特性及计算方法,将会更好地指导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巧妙地运作资本,发挥好资本的作用,创造更多的  相似文献   

8.
本文将阐述剩余价值生产理论的基本内容,并以剩余价值生产理论为指导,运用其基本原理,探索我国企业治理结构的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9.
一、目的要求 本书除绪论外,还包括五篇内容,即商品经济一般、资本的生产过程、资本的流通过程、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现代资本主义经济。其中绪论主要阐述了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方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特性,以及学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意义。第一篇商品经济一般,从分析商品开始,阐述了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主要内容包括商品二因素理论、劳动二重性理论、价值形式和货币理论、商品拜物教理论。第二篇资本的生产过程,则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进一步阐明了资本和剩余价值理论、资本主义再生产与资本积累理论。第…  相似文献   

10.
一、目的和要求,《新编政治经济学教程》陈绪论外,全书共24章,分为10篇。1、绪论。学习中要掌握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对象和方法,掌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特点,搞清楚学习政治经济学的意义。2、第一篇,商品经济一般。学习这一篇要把握劳动价值论的内容以及它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的地位。只有在理解劳动价值论理论的基础上,才能正确理解资本主义的各个经济范畴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3、第二篇,资本的生产过程、本篇通过对资本主义直接生产过程的分析,阐明了马克思剩余价值生产的基本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马克思的两种生产理论的论述和对恩格斯的两种生产理论的阐述,得出结论:马克思与恩格斯的两种生产理论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2.
相对过剩人口理论是马克思分析资本积累趋势而得出的著名理论。马克思所揭示的相对过剩人口规律,抛开制度方面的因素,从其形成的一般意义上来讲,同样适合于社会主义社会。就业是一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尤其是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就业问题更需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13.
(一)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主义企业一般不会把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全部用于个人消费,而是把其中一部分用来购买追加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使生产在扩大的规模上重复进行,这就是资本主义的扩大再生产。对此马克思曾从内含与外延两个方面分析说;“如果生产场所扩大了,就是在外延上扩大;如果生产资料效率提高了,就是在内含上扩大。”也就是说,外延的扩大再生产是指单纯依靠生产要素(劳动力、生产资料等)利用的数量来扩大生产的规模;而内含的扩大再生产是依靠生产要素利用效率的提高来扩大生产的规模。马克思处于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  相似文献   

14.
2008年世界范围内的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国内学界对此次金融危机的原因和实质进行了诸多分析。无论其原因如何,归根结底,生产相对过剩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没有改变。只是此次金融危机表现出了一些不同于以往危机的新形式——它以需求过剩的假象形式存在。本文通过马克思经济学相关理论分析虚假需求的产生、存在形式及适度性问题。  相似文献   

15.
追求资本的保值增值是企业生产的唯一目的,要顺利完成企业产品的价值实现,就必须以马克思价值追求理论为指导,以资本保值增值为生产的唯一目的;必须以马克思价值实现理论为指导,以产品价值实现为生产的指针;必须以马克思价值形成理论为指导,注意劳动的投入和运用,减少无效耗用;必须以马克思使用价值理论为指导,高度重视并搞好使用价值的生产。  相似文献   

16.
<正>马克思的《资本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最主要的代表作。在这部伟大的科学巨著中,马克思以严密的体系,精辟的分析,犀利的文笔,不可抗御的逻辑力量,淋漓尽致地揭露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规律,得出了资本主义必然为社会主义制度所代替的科学结论,使历史唯物主义第一次得到严密的科学论证,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从而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了科学。因此,它被称  相似文献   

17.
庞飞 《管理科学文摘》2008,(24):196-197
马克思关于"不变资本使用上的节约"的论述,阐述了资本家通过不变资本节约获得更多剩余价值。不变资本的节约,实际上提高了企业生产要素的协同水平,这些方法有些对于我国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构建节约型社会具有很强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出发,对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内容和异化劳动原因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异化劳动理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艺术作为社会意识的一个构成要素,其同样遵循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框架。马克思将艺术生产划分为多个维度,文化产业中的艺术生产则诠释了马克思文化精神,在商品逻辑和价值回归中探究艺术价值。新时代赋予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全新的任务,更应秉持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促进社会主义文化产业发展与马克思主义中的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融合。  相似文献   

20.
剩余价值理论通过对劳动性质的深入分析,指出了在等价交换外衣掩盖下的资本主义制度的剥削现象.在我国当前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市场经济体制下,剩余价值理论作为一种能够结合生产关系对分配关系做出解释的学说,仍然不失其巨大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