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华“和文化”若要实现跨文化传播,应厘清如下议题:1.中华文化缺乏跨文化能力的原因;2.到底什么是中华文化,对外传播中华文化要传播什么;3.“一多不分”是“和文化”的特征:君子有“和”文化,小人有“同”文化;4.“一多二元”不是“和”文化;5.“和文化”是具有穿透力的文化;6.学习比较中西文化精神的阐释话语,是中华文化跨文化传播的根本能力。  相似文献   

2.
邹方芳 《社区》2012,(23):59-60
李零先生在其著作《丧家狗——我读〈论语〉》第244页中注疏“子日: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时如是说:  相似文献   

3.
"同妻"与"同夫"作为社会边缘群体,在与同性恋者组成的婚姻家庭中是弱者,对于婚姻的维持以及解体都经受着与常人不同的艰辛和困扰。从虚拟人类学的角度考察,无论是婚姻的维持、解体或是再婚,"同夫""同妻"群体都是受害者,然而他们所遭受的困扰与磨难却是有差别的,"同妻"相比于"同夫"有着更为弱势的地位,这与社会性别不平等是分不开的。同情这两大弱势群体的同时也要反思为何已婚同志家庭会不断产生、如何避免此类错误再发生,才能从根本上帮助减少"同夫""同妻"群体的再生;同时更要将男性与女性置于更合理的位置上,减少因性别差异导致的性别不平等与性别歧视,才能帮助"同夫""同妻"群体在已婚同志家庭中受到的伤害尽可能减少。  相似文献   

4.
作为中华民族与其生存空间互动以创造文化的关键性中介符号,中华文化关键词"和"与"同"的形成发展,既体现了中华文化的演进规律,又反映了汉语词汇的演进规律,都有其内在的必然性。原先作为普通词,它们孕育了文化的种子;后来通向关键词,它们跨越了崎岖的途径;最后作为关键词,它们发挥了多重的功用。  相似文献   

5.
西方浪漫主义文学理论形象地把文学比喻为"镜与灯",作家就是不断在镜里模仿、在灯中表现的创造者;中国的文学批评传统则崇尚情感的自然表达与表现,以期实现"物我合一"。中西两种诗学均侧重情感的自然流露,同时也各有其特点。  相似文献   

6.
“和”之源与“和同之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的“和”文化最初源于人们对于“声音之和”、“饮食之和”、“嘉禾之和”等日常经验事物的感知,然后通过在历史实践中创造性地构建礼义之和而进入“和”的本质视域,最后在“和同之辨”中获得对“和”的本体升华和人本把握。在当代中国建设和谐社会的实践中,从源头上探寻“和”的产生以及“和同之辨”的源流,并对其进行现代的阐释,乃是文化自身发展的逻辑必然和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  相似文献   

7.
作为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尚和广泛地闪现在古代知识系统的各个领域中,成为具有民族特质的思想文化传统。尚和思维源远流长,是三代礼乐传统的重要精神品格,贯通在天地人、阴阳五行所构成的意义世界中,具有独特的思维特征,并演变成为和同、中和等重要范畴。  相似文献   

8.
在元政权兴起的过程中,大量语言、文化不同的人口移居中原及江南地区,其中有众多民族、语言背景不同的诗人参与诗歌活动,使用何种语言文字进行创作,是元代诗坛面临的一个实际问题。为此,元代色目诗人马祖常强调"同韵",主张不同民族的诗人共同使用汉语音韵文字创作。"同韵"思想的本质是马祖常对中华文化的一种强烈认同。  相似文献   

9.
韩国古代文人从高丽朝开始创作了大量的“和陶诗”与“和陶辞”,一代代韩国文人试图从陶渊明那里发掘人生所需的某些文化品质,或是精神力量,或是艺术风格。在“和陶诗”与“和陶辞”创作中的具体表现是对民族历史的真实反映与民族情感的自然流露,以及诗歌呈现方式上主题的直白表露与接受过程中诗性意象的取舍。这种表现本质上起到了树立其民族意识的功用,也是一个把影响逐渐转化为“朝鲜风”的消融过程。  相似文献   

10.
文化是特定的群体的惯常的活动、生活目标指向与生活、活动方式的统一。中西方文化在精神方面有一对基本的相异之处、特质,即生命有机整体的思维定势与单元个体的思维定势。可以由上述的这对基本的特质中一一引出中西方精神文化上其它的相对次要的异质,并对为何会有这些众多的异质做出合理的说明。文化的趋同、同化、存异及异化等往往演化成一种经济、军事等实力的较量,一种文化的保持、维系、发展需要有钱袋和武装的支持、支撑。  相似文献   

11.
诠释学在加强了视域与"前见"的历史联系的基础上,其理解方式"视域融合"不仅具有更为明显的辩证特性,而且与历史比较存在着深刻的内在关联。"视域融合"观念有助于加深对历史比较真实本质性的现代理解,彰显历史比较是一个辩证的扬弃过程,突出历史比较的效果历史特征及其比较的意义。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从现代历史比较观念出发,对"视域融合"观念进行再理解,可以准确把握和认识"视域融合"观念的价值及其历史地位。探讨"视域融合"与历史比较之间所存在的关联及互动关系,对于哲学诠释学和历史比较的进一步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文章分析了古代“和同”观念及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启示,认为“和”是保持矛盾对立面存在的和谐统一,是有原则的和谐;“同”则是否认矛盾对立面存在的差异,强调绝对的同一,故要“和而不同”。它要求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特质元素,并在与其他民族不同文化的共生中求得共荣。  相似文献   

13.
古今字和通假字是古代汉语里的一对常见概念,但在现今的教材和学术著作中,对二字的界定和分类比较混乱,尤其是在中学教材中常常以“同”混淆两者的区别。古今字与通假字之间有着极大的差异,不可以仅用“同”来简单诠释二者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稽康“和”的美学思想及其“和”三种具体表现形式“太和”、“中和”与“保和”与其诗文创作关系十分密切,通过论证进而得出“和”美学思想是贯穿其诗文创作的主旋律之一。  相似文献   

15.
“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基本概念,同时又是日本传统文化中一个突出的特征。如以和为贵,一直以来都是中日两国加以强调的精神之一。本文通过对中日两国传统文化中“和”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从中得出中日的“和”文化与儒学关系密切,受儒学影响巨大,两者具有同根性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孔子的儒家思想主张“中庸”,这是孔子和谐观的一种表达。“和为贵”,在处理国家、家庭、朋友之间的事务时都要“和”,在个人的生活态度上“心平气和”,不能太冒尖,也不能消极,要处理好“和”的一个尺度。“和”的思想是儒家重要的哲学范畴,由“和”凝聚而成的“和”文化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经典概念。鉴于此,对《晋书》中的“和”进行探究别具意义,有助于明晰“和”的文化存在。“和”字在《晋书》中出现频率很高,共出现954次。《晋书〉中的“和”被分成了自然、生活、文学、科教、国家、宗教等类别。  相似文献   

17.
我这个人不喜欢打麻将,但我不反对别人打麻将。正所谓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在这个世界上,人们选择什么那是自己的自由,万万不可认为自己喜欢的就是好的,自己不喜欢的就是不好的。我以为,众多的人对麻将乐此不疲,说明麻将本身确实有很强的魅力,那么它的魅力在哪呢?麻将中蕴含着深刻  相似文献   

18.
《红楼梦》中“给”和“与”的语用差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考察《红楼梦》中含“给”或含“与”的句子,发现“给”和“与”两字有大量重叠的义项,理论上可以替换使用,但“给”和“与”在数量和使用方面存在着差别。从语域的角度来说,它们分别是口语和书面语语体。从人物使用“给”或“与”的情况来看,就能区分出他们所处的社会集团,反映他们的社会关系和交际策略。  相似文献   

19.
“和”与“同”是中国传统哲学中一对充满辩证智慧的概念。随着历史阶段性特征和时代现实的变化,“和”与“同”又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及外延。文章将“和”与“同”置于利益分化和利益整合的层面之上,试图通过对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同阶段的具体体现和情况对比的阐述,引发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阶段性特征的哲学思考。  相似文献   

20.
"和"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范畴,是儒、释、道三教共通的哲学思想和理念,不但代表天人合一的本体世界,代表人文环境的整体和谐,而且代表人性之美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与氛围,是一种高尚的格调。而充分体现"和"的这些文化内涵的莫过于中国茶道,中国茶道的核心就是"和","和"文化在中国茶道中得到了完全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