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陈洪娟 《社区》2008,(4):55-55
我10岁那年,父母离婚,我随父亲一起生活。 离婚后的父亲对我漠不关心,他常和一些浓妆艳抹的女人混在一起,每天都是到了深夜才回家。我经常吃些剩菜剩饭,一些好心的邻居看不过去,时常会接济我一些。他从不为我辅导功课,原本在班里一直考第一的我,成绩一落千丈。父亲的脾气越来越坏,我稍有不慎就会遭到他的打骂。每当看到别的孩子在父母的怀里撒娇时,我都又羡慕又嫉妒。  相似文献   

2.
《社区》2004,(19):55-56
李梅是个独生女,17岁,高中二年级时休学,因为情绪不稳定,怕考试,不上学,打骂父母半年有余,近半个月来因打骂父母加剧而入院。 她的父亲是某名牌大学的教师,事业心强,工作勤勉,人称“老黄牛”。他性格温顺、老实,除工作以外,几乎包揽全部家务,很少有其他兴趣、爱好,平时寡言少语,甚至与妻子、女儿也很少交谈。他对女儿的要求及行为很迁就,女儿要喝水他都倒好送到手中,只要女儿撒娇或发脾气,他就会一一满足她的所有要求,包括  相似文献   

3.
编辑同志:几年前我父母离婚,现在又各自有了新家庭。父亲、母亲都不想要我,把我推给了爷爷奶奶。我的生活费和学费他们也不管。我上小学的学费是爷爷奶奶支付的。现在上了初中,学费增加了,爷爷奶奶再也负担不起了。没有办法,爷爷带我去找父亲要,父亲甩给我200元钱就撵我们走;去  相似文献   

4.
禄兴明  陈琦钿  赵京桥 《社区》2003,(10):58-59
灵位上供奉着他新逝的父母,他们两个月前被非典夺去了生命。自打父母亡故后,他每天早晨6时起床和下午5时放学回家后的第一件事,就是上香祭奠,祝福父母的在天之灵。 “杰仔成熟了。”无论是老师还是爷爷奶奶,大家都开始用“成熟”来  相似文献   

5.
父亲去世已经16年了,偶然翻看他留下的一本老相册,许多事情便涌上心头。 我的老家在山西平陆,父母都是山西人。听我奶奶说,父亲15岁那年离家出走,参加了八路军。爷爷奶奶多方打听,才知他的下落,并千方百计把他从部队找回家来,给他娶了个媳妇,想以此拴住他。结果没想到他硬是在院子里坐三个晚上,第四天又跑回了部队。这一走,10年之后才再次返家。  相似文献   

6.
父亲的眼神     
小时候,我们似乎很少能见到自己的父亲,只有在星期六的下午和星期天才能看到他的身影和听到他叫着我们的小名回家。从记忆起,父亲似乎就没有给过我们什么够高的要求和要读好书之类的教育,当然也没有一次对我们的打骂。对于常伴我们左右又要经常劳作一天的母亲,在我们做错事时,是会拿着竹竿就要开始她的处罚。而这时,我们就会用孩子特有的狡猾“跑”去母亲的当时威势,气得母亲只有留下“晚上别回家吃饭”的话。如果是父亲回来时,他会大声地叫着我们的小名,我们可是就老老实实地站在他的面前来。不是怕他会打骂我们,而是怕他看我们时的眼神。…  相似文献   

7.
怎样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其实很简单,不会就学,不懂就问。李宁:上海市材料工程学校建筑与工程材料专业学生,现为上海市建材行业环境保护监测站员工李宁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家庭。9岁时,他的母亲出国进修,一去就是多年;父亲忙于工作,只能将他托付给爷爷奶奶照顾。他说:"小时候,我比较贪玩,爷爷奶奶也不怎么管我。初三时,我的成绩一落千  相似文献   

8.
刚接手五(5)班时前任数学老师向我“介绍”:班里有个叫程程(化名)的孩子,他有些自闭,又有点口吃,上课不认真听讲,而且作业也经常拖拉。我问其原因:原来他的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家里靠识字不多的爷爷奶奶照顾着;又因为口吃的原因,老师喊他回答问题时.他常结结巴巴、语无伦次,一堂课时间有限,所以很难照顾到他。  相似文献   

9.
裴晓兰 《百姓生活》2012,(12):24-25
自幼就遭受出狱父亲打骂的王金生,在26岁时用木棍将父亲打死。2012年4月16日,王金生因涉嫌故意杀人罪在北京市二中院受审,近500名亲属和邻居出具联名信,请求法院对王金生轻判。公诉人表示,王金生的父亲在事件起因上有一定过错,建议法院在有期徒刑10年到13年对王金生量刑。  相似文献   

10.
1952年,他出生在香港一个艺术之家,父亲是一名电影导演,母亲是一位歌剧演员。他两岁时,感情走到尽头的父母离了婚,他被留在母亲身边。在他7岁那年,母亲患癌症永远地离开了他,他再度回到父亲身边。读到小学二年级时,他被父亲送到了香港东方京剧学校。那是一所带有慈善性质的学校,免费给学生吃住。  相似文献   

11.
生命的承诺     
上世纪50年代初,他出生在台湾高雄一个极其贫穷的农民家庭。在他之前,父母已拥有11个孩子,然而他的出生却被邻里乡亲视为奇观,因为他是笑着来到人世的。因此,取名字时,父亲想叫他"林清奇"。去报户口的那天,接待父亲的工作人员恰巧在看武侠小说,书中有一个武功高人叫"清玄道长",于是建议给小孩起名"清幺",父亲想了想,采纳了工作人员的意见。8岁那年,他对父母说自己很喜欢写作,将来长大了要当一名作家。父母不知道写作为何事,更不知道"作家"是干什么  相似文献   

12.
谁错了     
父母是孩子一生中最重要的教师。各位父母你可知道错误的教育是一种多么深刻的伤害!一位父亲刚刚买回一块金表,结果不到5分钟就被他5岁的儿子给拆得四分五裂。父亲当然是怒不可遏,狠狠地把他的宝贝儿子揍了一顿。当这位父亲把这件事情告诉大教育学家陶行知时,陶先生诙谐地说:“中国的一个爱迪生被你打了。”  相似文献   

13.
向文  感恩 《源流》2017,(2):10-11
不满包办婚姻伺机逃离惠阳老家高恬波于1898年出生在广东惠阳秋长白石村,父亲高若汉是留学德国的医生。高恬波有8个兄弟姐妹,她排行第三。高恬波17岁那年,被父母包办嫁给本村姓扬的纨绔子弟。此人好吃懒做,又不听高恬波的好言相劝,动辄拳打脚踢,打骂有加。  相似文献   

14.
造一片月光     
朋友是个不幸的人,3岁死了父亲,不久母亲改嫁,他只能跟着年迈多病的爷爷奶奶生活。假若没有政府补助和亲戚接济,他真不知道自己能否顺利长大。高中毕业,他没有念大学,不是没考上,而是家里实在拿不出学费供他继续上学。这些年,他摆过地摊,卖过保险,推销过化妆品,抬过水泥板,后来开厂做了老板。无论得志还是失意,朋友脸上始终挂着微笑。  相似文献   

15.
一个夏日的午后,我赶了几十里路,回到了村子里,看望年过花甲的父母。 父母见我回家,很是高兴:父亲去园子里为我摘菜,母亲在厨房忙活着给我做饭。在老家的土炕上,听着父母的唠叨。吃完饭后,父亲在院子里侍弄他的小菜园,母亲则与我在土炕上相偎着,唠起了家常。  相似文献   

16.
城堡的秘密     
1987年梅奈尔刚满周岁时,父母在一次意外车祸中被夺去了生命。四岁那年外公维克多又去世了,而今梅奈尔已是个十一岁的小姑娘了,仍没有人向她提起爷爷奶奶——他们想必也早已过世了吧。  相似文献   

17.
王淼 《社区》2011,(24):52-53
小可在小区是个臭名远扬的孩子,14岁就成了小摸小摸、打架泡妞的老手。拘留所拘留他的同时,学校也将他开除了’小可后来索性流窜在外再不回家。一年前,小可的亲生母亲就被他给活活气死。小可的父亲在菜市场卖肉,文化不多,对儿子是从最初的“欣赏”到打骂再到无奈,最后逢人便说:“这个不肖子,我真拿他—点办法都没有!”  相似文献   

18.
苏东 《百姓生活》2012,(7):67-67
我的父母都是部队南下干部。1949年春,父亲17岁时从山西逃壮丁来到北京参加了解放军。入伍后,他在部队担任过文书、连队指导员。部队南下后驻扎在广东省汕头市。母亲是黑龙江省哈尔滨人,19岁入伍,到部队文工团,后来随军南下,转业到汕头市人民广播电台当播音员。母亲在广播电台工作时,经常要去部队采访,所以认识了父亲。他们1964年结婚,当时父亲32岁,母亲23岁,3年后有了我,后来又有了弟弟。“文革”前,父亲转业到地方工作。  相似文献   

19.
父母爱情     
<正>我一直以为父母之间没有爱情,每天只会在吵吵闹闹中凑合着过日子。父亲好酒,每天每餐都要喝,一喝就醉,醉后还会耍点小酒疯,所以我们一看到他喝酒,能躲就躲,都躲得远远的。父亲醉后找不到我们,只能找母亲撒气,母亲大多时候都不理他,有时母亲看他说得太离谱时,也会和他吵几句。  相似文献   

20.
带钱谈恋爱     
朋友的女儿考入北京一所大学,他这个做父亲的自然非常高兴。开学时父亲送女儿去北京,到学校后得知,和她同寝室的3位同学中,一位是贫困生,家里每月只给生活费200元,一位父亲是老板,每月生活费千元以上,还有一位叫纹纹的,父母也是工薪族,每月家里给600元。班里大多数同学家里也都给这些。于是,他就把女儿的生活费锁定在这个数字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