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张謇导淮几个问题的探讨庄安正一近代著名实业家张謇在创办众多企业的同时,对水利尤其是导淮倾注了极大热情。在1903~1925年间,张謇为导淮奔走呼号长达23年。张謇为何力主导淮?一般论者可能以为我国历史上代有水患,也代有热心治水的官员人等,而谁水长期...  相似文献   

2.
<正> 张謇是民族资产阶级的上层人物,清末立宪运动中的骨干领导。他一生经历曲折、复杂,活动范围极为广泛。1894年中状元后,弃官投身实业。在短短的三十年中,他依仗着状元的身份,利用与清朝达官贵人的关系,建立起一个以棉纺织业为中心资本总额达几千万元的大生企业系统。成为中国近代历史上著名的实业家之一。本文拟就张謇的实业活动问题作一粗浅探讨。这对于正确地评价一个历史人物,一个历史事件,还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3.
张謇为了推动近代实业的发展和维护国家经济权益,主张建立近代银行,实现金融体制的现代化.他提出中国金融的现代化应当走系统化、股份化、法制化和渐进化的道路,初步形成比较完备的金融现代化理念.张謇金融现代化的实践活动,不仅包括产业资本的运作,还涉及投资参股和设立近代银行.张謇关于现代金融体制的设想及其初步尝试,虽然受近代国情的制约而无法实现,却是其"实业救国"思想的充分体现,对当今社会也不无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4.
张謇与中国教育的近代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謇与中国教育的近代化崔薇圃张謇(1853─1926年),字季直,号啬庵,江苏南通人。他不仅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实业家,同时,还是中国近代教育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张謇致力教育30年,办学之多、种类之广、时间之长、影响之深远,在我国教育史上均属罕见。...  相似文献   

5.
张謇的棉铁主义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并不涉及机械制造业的发展,但由于张謇的极力鼓吹以及创办资生铁厂等实践活动,棉铁主义被泛化并最终成为近代中国机械制造业发展重要的思想资源。然而,张謇的棉铁主义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这使其直接成果收效甚微,而主要通过间接与曲折的方式对近代民族机械制造业施加了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6.
蒋国宏 《学术探索》2010,(1):121-126
关于张謇农业经济思想和实践的研究早在张謇在世之时即已开始,新中国成立后,因受“左”的思想困扰,研究一度陷于沉闷,20世纪80年代后重新焕发出生机。研究主要集中在张謇对农业地位的认识,张謇农业思想的内涵、来源及意义,张謇发展农业的对策和举措,淮南盐垦公司的性质和地位,张謇在中国近代农业史上的地位等方面。当前,应打破学科壁垒,借助其他学科的知识、理论和方法,进行深度解读和重新审视,使对张謇农业经济思想和实践的研究跃上一个新的台阶。  相似文献   

7.
张謇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民族企业家。张謇的法制改革思想主要包括在政治上立宪法 ,在经济上建法规 ,在刑事民事上讲人道。这一思想体现了资产阶级的法制精神 ,在中国近代法制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即使在今天 ,也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8.
张謇是我国近代史上的著名人物。学术界对他的思想、实业活动、政治活动、教育活动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研究,取得了不少成果。但是,研究张謇经营之道的论著却不多见,这不能不说是张謇研究中的很大不足。我以为只有对张謇经营之道进行深入研究后,才能对大生资本集团的成功作出全面评价,才能对张謇的实业活动作出全面评价,才能对张謇作出全面评价,才有利于中国早期资本主义经济的研究。本文着眼于对张謇经营企业的根本指导思想、根本原则,以及在此基础上作出的一些根本性决策。至于经营管理的具体制度和方法则不在研究范围内。我以为张謇的经营之道主要包括:讲求投资环境;整顿与改良兼行;注意社会心理;重视人的素质。下面分别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9.
论刘坤一与大生纱厂的创立崔运武大生纱厂是在甲午战后清政府转变产业政策伊始,由近代著名的民族资本家张謇创办的江南地区较早的近代私人资本主义企业。张謇在创立过程中的艰辛,已为人们所熟知,但是,倘若提到那时清政府在江南地区的当政者──两江总督刘坤一与该厂创...  相似文献   

10.
试论张謇的慈善思想和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柏骏 《广西社会科学》2003,(12):140-140,142,143,144
慈善事业是中国近代化的开拓者张謇先生事业的重要组成。张謇的慈善思想继承了传统伦理道德观 ,加入了以促进社会改良和社会发展为目的近代内容。在他的躬行实践中 ,体现着一代慈善家高尚的人生境界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传统社会向现代转变的进程中,张謇对中国近代工商业的发展、教育的进步,以及社会风气的开通等做出了重要且独特的贡献.他之所以能创造出令后人仰慕的业绩,与其诚直、平实、坚韧的思想品格有重要关系.研究和认识张謇的这些思想品格,对于深入研究和全面认识张謇不可或缺.  相似文献   

12.
吕安兴 《学术论坛》2003,4(4):109-112
张謇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开拓者之一。作为一位大实业家 ,却偏偏“言商仍向儒” ,走上了“教育救国”的艰辛道路 ,为发展地方教育事业无悔奋斗了一生。张謇办学的主导思想是什么 ?支撑他办学的动力是什么 ?文章从伦理视角探讨张謇的教育思想 ,旨在继承先贤的人格风范 ,发扬其对教育的无私奉献精神。  相似文献   

13.
论状元“下海”办实业姚会元张謇,江苏南通人,字季直,号啬庵。1894年(光绪二十年)攀上了“科举”之巅,登上了“状元”宝座,之后,却弃仕“下海”,创办实业,推动了中国近代经济发展,并从此开一代文人新风。本文拟在张謇“下海”百年后的现实中,探讨评论张謇...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曾说过;“讲到重工业不能忘记张之洞,讲到轻工业不能忘记张謇.”①张之洞与张謇同为中国兴办近代企业的先进,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都占有重要地位.两人有不算平泛的交往,政治观点却有同有异,办厂的方针方法更有较大差别.对两人作一点对比研究,可加深我们对中国近代化过程的了解.  相似文献   

15.
论张謇的慈善公益思想与活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謇在清末民初提出的一系列有关主张,在晚清经元善新慈善观的基础上,使中国的慈善公益思想具有了更为明确、更为丰富的近代内容。特别是他将慈善公益事业与地方自治、实业、教育的发展紧密相联,从新的层面阐述慈善公益事业的功能与作用,而且十分重视盲哑人教育,将创办图书馆、博物院、医院、公园等都纳入到社会公益事业之中,称得上是张謇对中国近代慈善公益思想的一大发展。由于张謇具有这些独具特色的思想,使得他所从事的慈善公益活动也体现出新的时代特征,并且产生了更大的作用与影响。  相似文献   

16.
借用儒家"以身发财"和"以财发身"的概念,有助于分析近代实业家的创业过程与经营理念。张謇办厂之前的职场资历与科举功名,为他积聚了丰富的人脉网络,使他可以更多地接近行政资源,增加投资的垄断性与特权性,这些堪称有助于他创业的"身份资本"。而张謇在办厂过程中的吃苦耐劳、忍辱负重和积极探索,则又意味着他支付了超常的心力与智力,这些可视作他为创业投入的"身心资本"。凡此二者,构成了张謇"以身发财"的主要内涵。但张謇创业的主旨却不是为了发财,而是造福社会。通过考察张謇对发展地方教育和慈善及公益事业的贡献,可以说明他在一定程度上践行了孔子"以财发身"的遗训。张謇追求社会效应而非经济效用的创业观,是他成为一个著名实业家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张謇与民国初年的经济体制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国初年,在中国经济面临新转机和新困难之际,状元出身的南通大实业家张謇抵达北京,出任工商农林两部总长.在任职期间,张謇获得了推行经济改革思想和主张的机会,他提出了系列改革纲领,这些措施为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建设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发挥了继往开来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制度变迁与路径选择:再论张謇君主立宪思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世纪初,张謇一改其在戊戌变法时期对君主立宪主张"若即若离"的态度,转而积极提倡.这一转变的关键.源于张謇自经济实践中产生的时制度创新与经济发展之间关系的深刻体认,即近代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只有首先进行整体制度的变迁才能实现单项制度的变革.  相似文献   

19.
张謇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一代开拓者 ,毛泽东称他为中国民族工业“不能忘记”的人物。与一般商人不同的是 ,张謇称自己是“言商仍向儒” ,在他身上 ,凝聚着儒家传统文化和商品意识相溶合的“儒商伦理”精神。研究张謇的“儒商伦理”思想 ,承继先贤的人格风范 ,对于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对于提升企业经营者的道德境界 ,培育“现代儒商”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黄清根,男,福建泉州人。1938年生。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近现代史博士学科点硕士导师。兼任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史学研究所副所长。上海市中日关系史研究会、上海市历史学会会员。从事中国近现代史的教学与研究。近年来在‘江汉论坛’发表了‘张謇对外开放思想与近代精神文明’(1988年第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