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分析了影响天然铀生产经济效益因素,阐述了提高天然铀经济效益的途径:加强铀资源勘查工作提供更多的低成本铀矿资源,加强溶浸采铀新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提高在全局天然铀生产中的比重;建设一批新型铀矿山,扩大天然铀生产规模,创新适宜我国铀矿及采冶特点的可移动式铀水冶处理装置,形成溶浸和水冶处理合理布局,合理选择开采边界品位指标、堆浸入浸指标和铀矿石中有用伴生金属的回收。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世界天然铀生产的市场化发展十分迅速。为适应这种变化,我国的天然铀生产企业必须打破原有的政府独资控制和计划分配的生产形式,尽快建立起市场运营机制。文章运用经济学基本原理对铀水冶企业在完全竞争市场环境下盈亏平衡点和利润最大化点的产量决策,以及天然铀生产成本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初步的理论探讨。  相似文献   

3.
铀资源对外依存度就是一个国家或地区铀资源进口量占本国铀资源需求量的比重。随着核电事业发展,且国内铀矿资源自然禀赋不佳,铀生产难以满足自身需求,铀资源对外依存度一路攀升到83.3%。这一情况说明,我国对国外铀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大,受国际铀市场价格波动影响越来越大。对此,我们既不能掉以轻心,也不能反应过度,而应该理性看待,既加大国内铀矿勘探开发投入力度,也保证国外铀产品持续稳定供应,通过加大国内铀生产、推进海外铀勘探开发、开展国际铀贸易、增加铀储备等多措并举,以保障核电事业发展中我国铀资源的长期供应安全。  相似文献   

4.
中回必须大幅度调整核能政策,因为核电大发展还存在一个致命的难题——铀资源严重短缺。《中国能源亭中长期(2030、2050)发展战略研究》“核能卷”给出的所谓“铀资源不是我国核电发展不可克服的制约因素”的“三大理由”,是不能成立的。中国如果仍坚持核电的“大跃进”,在2050年需求的天然铀储量至少是407万吨,中国能否括望从国际市场获得300余万吨天然铀资源储量,中国的快堆技术能否充分满足中国未来对核燃料的需求?为此,应制定中国核电发展的“天花板”;运用经济杠杆,大力从图际市场收购天然铀,中国核能应迅速转为面向海洋经济。  相似文献   

5.
我国房地产市场近年来表现出房价上涨过快、空置率上升、住房体系结构不合理等现象,为了更有效地指导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土地供应政策继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后也上升为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参与宏观经济的调控。根据土地供应对房地产市场影响的传导机制,通过实证研究,回顾和总结2004—2009年合肥市土地供应参与房地产市场调控的过程,利用皮尔森相关性分析,剖析合肥市土地供应和房地产市场的关系。研究表明:由于房地产市场的长周期与时滞性,目前土地供应与房地产市场的投资呈现高度的相关性,土地供应与房产市场供应量及价格的相关性表现微弱。最后,从土地供应政策方面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6.
运用古典经济学供求关系基本理论框架,以铀产量和核电反应堆作为国际市场上铀供需双方的代表性指标,对铀的价格变动机制展开定量分析。研究发现铀并未受到其高放射性影响,在国际市场上表现出了与普通商品相同的价格规律,影响铀价格的供给因素主要是铀的产量,需求因素主要是正在运行的和在建的核电站反应堆的数量。同时,预计的铀需求因素对铀的价格影响显著而灵敏。根据实证研究的结论,提出我国核电发展应该提前关注影响铀价格变化的因素,建立国家铀资源储备,积极推动国际铀市场结构变化以及做好铀发展规划信息的保密工作等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铀的价格是影响我国“十二五”战略新兴核能产业发展的关键要素.为了准确了解铀远期价格和现货价格之间的规律,在协整研究的基础上,又进行了脉冲响应函数分析和方差分解.发现铀的远期价格与现货价格存在长期动态均衡,铀的市场价格传导富有效率,均衡短期偏离能够很快得到纠正.在价格波动传导方面,远期价格的波动对现货价格影响显著,反之则不成立.所以,铀价格波动主要来自于远期市场.研究结论表明,国际市场上铀的价格受远期市场的影响大于现货市场,铀的远期价格对现货价格具有价格发现作用.决策者可以根据这一结论适时决策.  相似文献   

8.
二元经济结构造成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转移人口对城市房地产形成的"刚性需求"是城市房地产价格上升的主要原因。政府的土地、利率、税收政策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城市房地产市场长期需求大于供给的局面,价格在长期仍会呈快速上升的趋势。因此,抑制城市房地产价格过快上涨的根本途径就是转变二元经济结构,限制劳动力的偏向转移。  相似文献   

9.
几年来的物价上涨,其原因众说不一。我认为,首先是价格改革带动物价一定程度的上升。原来价格体系长期不合理,一旦调整、放开,尽管是结构性的调整,由于许多产品其价格具有基础性,波及面广,连锁反映大,也会使整个价格水平有所上升,其次,工业发展迅速,农业发展赶不上市场对农副产品的需求。1985年全国零售商品上升的总指数中,食品类价格上升14.4%,1987年,食品类价格则上升10.1%。据统计,这类价  相似文献   

10.
关于我国目前商品房高空置率问题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我国目前房地产市场上存在的一些问题即市场上一面是新开工楼盘大幅增长 ;另一方面是房屋空置率不断上升、投资的风险不断增大。造成商品房高空置率现状的原因除了房地产投资增长过猛之外 ,还有商品房结构失调、房地产价格过高 ,上涨过快和国家对房地产宏观调控没有真正发挥作用 ,地产资源管理不力等原因。针对我国目前商品房高空置率问题本文提出了一些建议性的对策 ,主要有 :进行适当的房地产投资规模调控和房地产需求调控 ;实行分类管理 ,大力开发套形结构合理的住房 ,从而建立新的房屋供应体系 ;强化信息引导工作和加强政府即时调控房地产市场能力 ,进一步强化土地储备中心的作用。通过这些对策的实施使我国房地产市场能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通常认为粮食储备可以在年度生产和市场发生波动时平衡当年供应,控制粮价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同样目标。尽管储备可以吸收生产和市场的短期波动并保持供应和价格稳定;但是,它也可能延缓市场价格的信号作用,把本来不严重的短缺倾向积累成巨大的波动。例如,1999/2000年度到2005/2006年度世界粮食储备持续下降,虽然维持了5年—6年粮价稳定,但却可能触发了2007/2008年度更激烈的粮价上涨。因此,如果把供应不足的趋势当作生产的短期波动,并且用储备加以平衡,粮食储备的作用就可能走向原定目标的反面。同理,控制粮价也可能是今后粮价更大幅度上升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对土地供应总量、土地供应价格、土地供应方式及土地供应结构等方面与房地产市场价格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分析土地政策对房地产市场发展的影响。通过对2008—2013年土地供应量、土地出让金、招拍挂出让面积及土地出让金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例等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土地供应与房地产市场相互影响,土地供应量及供应结构对开发主体预期、开发规模、房地产产品的结构优化以及城市的协调发展产生影响;招、拍、挂供应方式反应真实的土地价格;房地产价格决定土地价格;地方政府对土地出让收入的过度依赖成为地价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2010年1月至2012年2月间我国棉籽壳的价格变动轨迹以及近10年来的棉籽壳供求特征,运用灰色关联法分析棉籽壳价格变动对食用菌市场价格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棉籽壳价格变动幅度较大;棉籽壳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且这种供求关系在不同地区表现出较大差异;食用菌生产对棉籽壳具有较强的依赖;棉籽壳价格波动对食用菌市场价格具有重要影响.提出了促进我国食用菌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加大科研力度,寻找食用菌基料新配方,降低食用菌生产对棉籽壳依赖程度;建立棉籽壳交易中心,完善棉籽壳交易机制,平抑棉籽壳价格波动,保证棉籽壳供应,提高菇农收入;增加棉籽壳进口,从海外市场寻求棉籽壳供给.  相似文献   

14.
由于亚太地区石油需求日益增长,美苏产量下降,再加上1989年12月份以及1990年1月份美欧气温骤降使取暖用油需求猛增,炼厂暂停生产汽油而转产取暖用油和粗柴油,市场汽油供应短缺等原因,1月份国际油价继去年12月份上涨后又有上升,西德克萨斯中油(WTI)现货价格猛涨到24美元/桶以上。但是,由于欧佩克无限制的超产以及内部意见不一致,油价又大幅度回降,四月中旬,西德克萨斯中油现货价大跌至17.23美  相似文献   

15.
"物品价格上升,消费者自然减少需求量。不过,这样的机制在中国并不容易发挥作用。"国际能源署在2008年7月10日发布的7月份市场报告中称,"事实上中国被压抑的需求巨大,只是受到供应的限制。"国际能源署(IEA)认为,中国的石油需求主要受经济稳健增长推动,而非扭曲的低油价所致,目前的提价可能难以降低中国的石油需求。  相似文献   

16.
猪肉作为重要的农产品之一,其价格波动备受关注。采用X12模型和H-P滤波方法,选取2008年5月—2017年12月四川省猪肉价格的月度数据,将其波动分解为季节性、不规则波动、趋势性和周期性4种类型。结果表明:四川省生猪生产、消费的季节性规律是猪肉价格季节性波动的主要原因;天气变化、市场突发事件、政府政策措施实施等因素是猪肉价格不规则性波动的主要影响因素;生猪生产成本上升推动猪肉价格趋势性上涨;猪肉价格有明显的周期性波动特征,波动周期约为32个月。对此,需扎实推进猪肉生产各环节稳定发展、健全猪肉全产业链信息监测预警机制、完善生猪价格保险制度,确保养殖户收益稳定增长和市场供需基本平衡,促进市场平稳运行。  相似文献   

17.
99年,蚌埠市场价格总水平低位运行。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下降2.2%,比市政府下达目标低6.2个百分点;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同比下降4,2%,主要特点是:(一)市场价格持续低位运行。  相似文献   

18.
四川省农产品价格上涨原因及对策措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年以来,四川省农产品价格上涨过快,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主要有: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抬高了农产品的生产成本、耕地和劳动力的减少影响了农产品的供给、消费需求层次的提升增加了农业生产要素的投入、流通环节过多增加了农产品的流通成本、市场信息不对称造成市场价格与均衡价格错位以及游资炒作造成农产品价格异常波动。为稳定农产品价格,政府应完善农产品价格调控机制、加强对耕地的保护和利用、加快发展农产品现代流通方式和新型流通业态、加快发展农业专业经济合作组织。  相似文献   

19.
据对全国200个农产品主产县集贸 市场农产品价格调查,4月份主要农产品市场供需两旺,市场价格总体保持上涨行情。 一、粮食价格持续上涨。4月份优质籼稻价格1.20元/公斤,比去年同期上涨0.9%;粳稻价格上涨1.2%,小麦价格涨2.8%。玉米价格1.1元/公斤,上涨9%。大豆价格达2.87元/公斤,同比上涨23.4%。在原粮价格上涨的带动下,贸易粮价格呈现较大幅度上升,籼米、粳米和面粉价格分别上涨9.1%、4.4%和3%。  相似文献   

20.
笔者日前从我国十七大中药材专业市场之一的湖北省蕲春县蕲州虽药材专业市场获悉:2000年至2001年全国药材市场货源较为充足,需求稳步增长,约有40%左右的药材价格下跌,40%的价格稳定不变,20%左右的药材价格有不同程度的上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