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咏 《职业》2014,(24):152-153
在职业学校就业指导课程中引入行动导向教学法,能有效促进学生关键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真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笔者根据相关教学经验,通过实例,阐述了行动导向教学法在中职就业指导课程中的主要应用形式及其实施过程。  相似文献   

2.
林慧涵 《职业》2024,(7):65-67
中职语文教学在培养学生职业能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文探讨了中职生应具备的职业能力,包括行业专业知识、实际操作技能和综合素质。本文分析提出了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能力的策略,包括项目化学习设计、行业导向课程设置、实践教学与实习机会、跨学科整合教学以及个性化职业发展规划。在语文教学与职业需求紧密结合的同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其在工作中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3.
赵启文 《职业》2014,(15):71-72
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以典型工作任务为学习载体,按照工作过程和学习者自主学习要求安排教学活动,体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融通合一、专业学习和工作实践学做合一、能力培养和工作岗位对接合一,能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在一体化教学中,必须改革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导的学生评价模式,建立以"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核心的学生评价体系,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满足企业用人需求。  相似文献   

4.
颜晓华 《职业》2011,(29):133-134
中职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应以职业为基础,以行业发展趋势为导向,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和认知能力的培养,以及对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提高。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恰恰顺应了这种要求。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各行各业的发展状况日新月异,中职教育部门只有结合行业发展情况对工学结合一体化的课程进行不断的开发和创新,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优秀人才。  相似文献   

5.
任晶晶 《职业》2014,(15):73-73
传统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失去了学习兴趣,而且培养出来的学生与社会脱节。本文以项目教学法在中职网络营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为例,探索适合中职网络营销课程的教学方法。引入项目教学法,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满足了社会对网络营销人才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李文 《职业》2017,(21)
本文就一体化教学模式在中职平面设计课程中的应用进行分析.中职院校教育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技能人才为目标.平面设计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为提高中职院校学生的职业能力,应以理论知识为基础,加强实践教学.  相似文献   

7.
宋冬青 《职业》2013,(9):111-112
"以就业为导向、凸显自身特色",这就要求中职语文教学要肩负培养学生语文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的重任,但在实践过程中,语文活动课基本形同虚设。中职语文活动课怎样才能真正有效地完成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重任呢?笔者认为要树立正确的教学目标,合理处理教材,精心组织教学,构建有效的中职语文活动课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8.
罗艳 《职业》2016,(14):135-135
通用职业素质课程是近些年来中职院校重点发展的课程之一,是培养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课程。本文从学生综合能力与职业素质的视角出发,通过实践教学的方式,对通用职业素质课程的教学效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张凡 《职业》2015,(21)
语文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主要任务就是通过培养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为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奠定基础,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但是当前中职语文教学暴露出了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学生厌学、教师厌教,语文课堂改革出现“疲软现象”。20世纪末,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走进了语文课堂,课堂随之出现了一些新气象。但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并没有得到全面开展。本文试图从差异教学理论出发,立足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突出中职语文特色,从中职生的群体及个体差异入手,寻找实施语文综合性学习的途径和突破口,力求改变目前中职语文教学的现状。  相似文献   

10.
针对当前中职毕业生普遍存在的就业适应问题。通过对中职生职业能力的现状分析,明确中职生应具备的职业能力,充分实现中职毕业生的良好就业。需从课程设置、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环节等方面进行深入改革,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职业能力。  相似文献   

11.
孙俊 《职业》2012,(30):36
一体化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中心,提倡学生自主学习、自我管理,在实践中学习知识和技能,突出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本文以参与一体化教学改革的体验出发,探讨如何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相似文献   

12.
本文阐述了一体化课程相比较于传统课程在课程目标、授课形式、学生学习方式和课程评价模式四个方面的区别,重点阐述了一体化课程模式下班主任如何在以上四个方面有效开展德育工作,如何实践"以学生为主导""做中学、学中做",实现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与实践.  相似文献   

13.
技工院校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试点工作方案指出:"一体化课程是以国家职业标准为依据,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典型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设计课程体系和内容,按照工作过程的顺序和学生自立学习的要求进行教学设计并安排教学活动,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通合一,能力培养与工作岗位对接合一,实习实训与顶岗工作学做合一."  相似文献   

14.
张井明 《现代交际》2014,(4):191-192
文章通过对《汽车保险与理赔》这门课程的学科特点以及授课对象进行分析,分别从目前《汽车保险与理赔》这门课程中的现状、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这门课程改革的相关内容进行了探讨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改革的有效建议。在改革的过程中一定要加强对中职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职业能力等方面的培养,形成一种适合新型的,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样才能更好地促使学生不断去努力学习这门课程,并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能力,以保证获得一份汽车保险相关方面的好工作。  相似文献   

15.
吴秋香 《职业》2016,(21):139-139
本文就开放性的中职语文课堂教学进行分析探索。中职语文课堂的开放性,重在从教学内容上来适应中职学生发展特点,能够拓宽学生的语文视野,增强学生对语文的学习热情。建立开放的课堂教学环境,需要结合中职学生职业能力及学科方向,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6.
曹志斌 《职业》2012,(15):29
一、一体化课程 当今时代,要想"持久地被雇用",不仅应该具备岗位能力,更应当具备综合职业能力。综合职业能力不仅包括专业能力,还包括解决问题、自我学习、与人交流、团结协作等关键能力和素质。因此,综合职业能力应该成为现代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而工学一体化课程正好能够实现对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7.
陈水泉 《职业》2013,(26):54-55
本文以中职(技工)院校(以下简称为中技院校)文秘档案专业的应用文写作课程为例,讨论了一体化教学可能的途径和方法,并举出相关案例,最后阐述了一体化教学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吴晓羽 《职业》2013,(18):82-83
美术课程作为学前教育专业的必修课,在提高学生的美术基本技能、美术欣赏能力和形成正确的审美观等方面具有独特的教育功能。针对本专业特性和中职学校学生的学习特点,在美术教学中介入多样化材料,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对于培养具有美术综合职业素质能力,培养能胜任学前教育工作的师资队伍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洪宝玲 《职业》2016,(26):130-131
职业教育的特点决定了中职语文的教育特色.职业教育的任务是培养技能型人才,而技能型人才的职业能力培养更是至关重要的.中职语文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起着关键性作用,中职语文将语文特性和职业化结合在一起,突出了专业性.为了加强学生专业职业能力、社会实践能力以及综合素质,必须提高语文职业能力.本文结合作者的教学经验对中职语文教学培养学生职业能力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王威力 《职业》2015,(9):96-97
以人为本,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是现代职业教育的目标。这就要求我们在职业教育实践中要传授学生知识、技能,同时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即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电工基础是电气技术应用专业中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通过校本教材(一体化教学工作页)的开发、教学环节的课程设计、过程评价方式改革等方法能够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本文以电工基础教学为案例,谈谈如何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