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科技意识,凝结着人们关于科学技术的本质、发展规律及其在社会发展中地位和作用的根本看法,因此,一个国家占主导地位的科技意识的状况如何,对于政府如何制订科技发展的政策和方略,对于民众支持和参与科技发展的态度与热情,以及对该社会科技社会功能实现的状况,必定具有重大影响,基于此,探索提高中华民族科技意识水平的途径和措施,乃是一件值得花气力去做的事情.从科技与生产力关系的角度看,半个世纪以来,新中国占主导地位的科技意识大致经历了三个主要阶段:一是科学技术与生产力“直接联系论”;二是“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论”,三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论”.在第一、二两个阶段之间,还穿插了一段文化大革命中“四人帮”炮制的“科学技术是上层建筑论”.这里,我们将按照以上线索,对新中国科技意识的发展,予以扼要回顾与前瞻.  相似文献   

2.
哈贝马斯在传承早期法兰克福学派的科技理性批判思想,寻求科技理性的方法论根据中,从认识论、社会学两个维度批判了实证主义科学观,并从主体价值维度,通过揭示科学技术发展对自然、社会、人的发展的负面影响,否定了科学技术的社会发展动力价值。但哈贝马斯在科学技术问题上所体现的"中性"立场,又使他在肯定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的同时,认可了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动力作用。  相似文献   

3.
当人们在试图破解李约瑟难题、寻找"近代科学没有在中国萌芽"的终极原因时,从《易经》带给国人的文化思维习俗去解读不失是一种路径。《易经》简约化表达方式不利于科学缜密思维方式的形成,《易经》简约化类比方法不优越于科学技术方法的运用,《易经》简约化价值取向不施惠于科学精神的发展。其特征与实证检验、具体系统、准确标准的科技理性不相符合,然而这种简约化文化精神恰恰影响了近代中国科技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社会文化价值观念深深地影响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对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科技产品真伪的评判标准 ,专家们的意见与普通大众的观点不尽一致。在商品经济社会 ,市场需求以及商家们追求利润的欲望是推动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 ,并且成为评判科技成果“真”与“伪”的标准。在大众缺乏良好科学素质时 ,伪科技产品也会大有市场。  相似文献   

5.
作为对科学技术时代出现的科技及其相关问题的哲学回应,科技哲学既与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发展密切相关,又与近代以来哲学的演变相随相伴。由于特定的历史原因,科技哲学在中国有其独特的价值和意义,诚如刘大椿教授指出的:“在中国,它在几个关键时期,都是思想解放的先驱、开放的窗口、现代化的切入点。”今天的科技哲学领域一方面呈现生机盎然的景象,一方面又存在着发展中的危机:自然辩证法的传统体系与科技哲学的学科范式之间,本土化的研究取向与世界学术潮流的接轨之间,学科建设的规范化与新型领域的不断拓展和创新之间等等问题,都需要从事科技哲学研究的学者认真面对与作出回应。作为对当代哲学问题的访谈,理应对此予以关注。清华大学科技与社会研究所是国内最活跃的科技哲学研究中心之一,在一定意义上说,他们的研究成果引领着国内科技哲学的一些领域的发展方向。作为这个研究所的领军人物和科技哲学界的代表性人物,曾国屏教授在科技哲学领域的贡献是多方面的。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他就同其他几位学者比较系统地研究和引介了超循环理论、自组织理论和复杂性的哲学问题;他也是国内最早发表关于虚拟现实技术以及赛博空间的哲学探索论文的学者之一;他主持及参与了多项关于科技与社会、科技战略与政策的研究,并产生了重要的社会影响;近年来他又和他的团队开辟了产业哲学这一新型领域并致力于科学理解问题的深入探索。  相似文献   

6.
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利用税收政策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应成为我们必须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各国政府利用税收政策促进科技发展的成功经验进行分析,以期为我国政府完善促进科技发展的税收政策提供借鉴。一、各国促进科技发展税收政策简介(一)美国。美国对企业在任何一年的R&D(研究与开发)支出,其数额超过前三年R&D支出的平均额的部分,可实行20%的优惠税率(公司税率为34%)①;1981年美国《经济复兴税法》规定,纳税人可把发生的与贸易或商业活动有关的研究或实验支出,直接作为可扣除费用予以抵扣…  相似文献   

7.
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曾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福祉 ,如今也引起一系列严峻的问题。科学技术作为复杂社会结构中的一个门类理应受到社会的有效控制 ,而其当前的走势却越来越远离人们的普遍愿望 ,这促使我们不得不在更深层面上考虑科技发展与社会协调的恰当方式问题。一、科学技术发展的二重性科学技术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最高意义的革命力量。近代以来 ,人类借重科学技术创造了空前丰富和发达的物质财富 ,19世纪以来的历史一直被唤作科学的时代。在当今 ,一个事物的对错是非甚至往往都看其最终是否被冠以科学的评语而定 ,无疑 ,科学技术除人们时…  相似文献   

8.
《理论界》2016,(1)
随着整个社会进入信息时代,科学技术的竞争越来越成为世界的主题之一。科学文化在科技发展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科技发展与科学文化之间相互影响。本文认为,科学文化引导科技发展,科技发展推动科学文化,彼此在相互作用和影响中共同推动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在经济发展中不能忘记对人的关怀,真正做到"以人为本",这就是本文探讨科技发展与科学文化相互关系的意义之所在。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科技与社会发展的相关特性及科技社会化和社会科技化阐述,指出科技与社会一体化已成为一种必然,并且具有非常现实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选择什么样的科技发展模式和技术战略,对一个地区的科技进步具有关键意义.大庆要建设高科技现代化城市,必须高度重视并认真研究解决好这一问题。关于科技发展模式的选择科学技术发展模式,目前世界上大体有以下4种;1.先科学后技术模式.以英国和法国为代表。即先形成自然科学的理论优势,为而后工业技术的发展提供科学理论基础,培养造就一大批科学技术人才。这一模式是由这些国家科学发展历史决定的。最早实现工业化的国家,科学技术的开发不能不遵循科学自身发展的逻辑,选择先科学后技术的模式.但是,由于受“历史惯性”的影响,他…  相似文献   

11.
人类历史的发展与科学技术的发展密不可分。尤其是近代科学与技术的结合,从根本上改变了科技自身发展结构,同时给社会生产和人类生活带来巨大变化。社会政治环境是科学技术成为生产力的重要前提。马克思和恩格斯根据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科学技术的发展,提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邓小平同志根据当代科技发展的特点,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论,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明了方向。邓小平理论已经作为马克思主义重要组成部分写入党章,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旗帜,将继续指引我们迈入二十一世纪。  相似文献   

12.
高技术与社会价值观的互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越来越受到社会价值理念的制约。在传统科学技术的发展进程中 ,科学家是属于那种自由追求科学理想的唯美主义者。而现代科技形成了一套严密的社会建制 ,科学技术活动都将受控于一定的社会机构 ,成为完成社会特定任务的一种手段。随着科技在国际政治、经济关系中的核心地位的日益突出 ,世界各国对科技的发展都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各国政府都加大了对高新技术的投入 ,为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提供了经费支持。同时对科技发展的方向和科技成果的利用各国政府也加大调控的力度。可见现代科技作为一种最为有效的工具理性 ,其发展的前…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非常关注科学技术对社会生产力的重要推动作用,认为科学技术是具有革命性的社会生产力,其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人的全面解放。马克思指出,科技发展具有两面性,在促进人类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引发了科技对人的异化。尽管当今社会与马克思所生活的时代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但其科技思想和科技异化理论仍具有重要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14.
人类对自身理性的过分自信和对科学技术理性的无限滥用,是导致社会风险产生的价值根源.现代科技发展的负面效应使人类正面临着各种不可预知的社会风险,积极应对这些社会风险,将其控制在个人和社会所能承受的范围之内,避免其转化为社会危害,在科学技术活动中介入伦理价值的维度,确立和倡导科技伦理的价值规范,是有效规避和治理社会风险的一项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科技第一生产力思想与中国知识经济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技术属于生产力的范畴,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邓小平同志以杰出的马克思主义者的宽广眼界,在继承马克思主义这一基本观点的同时,科学总结历史和现实中科技革命对社会发展产生的巨大影响,对科学技术与生产力的关系作了更为深刻的揭示,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  相似文献   

16.
科技发展对社会影响的评价指标初探靳明关于科技发展对社会各方面的影响已有许多文章从哲学、政治经济学、社会学等角度进行了定性的评述。但是如何建立具体的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模型和方法,以定性和定量相结合来综合评价则无甚涉及。本文试图从科学学、技术经济学、统计...  相似文献   

17.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邓小平同志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理论和生产力学说的新发展.发展经济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必须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必须使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进一步振兴科技与繁荣经济,人才建设是根本,政策是关键,资金是保障.  相似文献   

18.
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并且越来越深入到社会、经济和生活的各个领域。当今世界经济的竞争,实质上是科学技术的竞争,科技含量高的产品,其附加值就高,在市场上就会赢得主动,这已经为大众所普遍接受。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党的十五大提出了“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充分肯定了科学技术的地位。中共中央关于科技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科学技术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纷纷制定具体措施,把科技力量投入到经济建设的主战场,为经济建设服务。面对激烈的市场竞…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的哲学发生了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明显分野[1].对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关系的关注源于人文与科技的现实对立与冲突.从历史的角度看,近代科学技术上的巨大进步,一方面发展了人的主体性,创造出巨大的物质和精神财富,产生巨大的正面效应:另一方面也加剧了人类与自然、个人与社会、人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等之间的分化与对立,导致了现实社会中人文文化与科技文化的分化与对立、精神上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分化与对立.正是这两个方面的相互交错,演化出了人类社会的各种"现代病".  相似文献   

20.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邓小平同志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一个马克思主义新命题。年青学者温宪元同志的新著《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新论》(由广东科技出版社1997年12月出版),正是站在世纪之交的高度,用面向新时代的眼界,回答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怎样成为马克思主义的新命题的一部力作。《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新论》的内容有八章。书中用了二章的篇幅来论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理论的历史渊源、形成过程、理论内涵、伟大意义,及其对马克思主义科技学说的新发展。贯穿在其中的基本思想,是人们关于在科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