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去”的本文虽“藏” 《说文解字·去部》:“去,人相违也。从大,△声。”段玉裁注:“违,离也。人离,故从大。大者,人也。” 由于许慎把“去”的字形结构分析错了,而段玉裁又从许说,故“去”的本义隐没,一般的字典、辞书都说“去”的常用义(或本义)是离开,引申为距离。这很不妥当。“去”除了有一般的常见义——离开、距离而外,在古书中还有“藏”的意思。如: 《三国志·魏书·华佗传》:“复与两钱散,成得药,去五六岁,亲中有病如成者,谓成曰:‘卿今强健,我欲死,何忍无急去药,以待不详’。”裴松之案:“古语以藏为去。”  相似文献   

2.
从晚唐五代到元末明初时期,近代汉语中的事态助词“来”、“去”、“了”语法特征尤其是语用功能发生了显著变化.这些变化在三个时段的三部代表性著作《祖堂集》、《新校元刊杂剧三十种》、《水浒传》中得到了充分反应.《祖堂集》中的事态助词有“来”、“去”、“了”三种,“去”与“来”和“了”使用频率相当且分工明确:“去”修饰于“表将来发生的事件”之后,“来”和“了”只能用于“已发生的事件”;《新校元刊杂剧三十种》中“去”已仅见3例,“来”和“了”的功能扩张,填补了“去”的空白;至《水浒传》,事态助词“去”已销声匿迹,而“了”则取得了表示事态的决定性优势.  相似文献   

3.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论语·颜渊》) “必不得已而去”中“而”字,高等师范院校协编教材《古代汉语》(下册、17页)的解释是:“而,连词,表示假设关系,如果”对于这种解释,我持有异议,现提出来,以求教于众。 根据上文可知,子贡是在孔子提出三种治政方法后,以假设语气提问的。即是说,“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是一个假设疑问句。倘若把“而”译作假设连词“如果”,那么,“而”应管全句。事实上,“而”表假设关系,是管不住状语“不得已”的。其次,古汉语中,“而”表假设关系,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如:  相似文献   

4.
在《昭昧詹言》中,方东树对“务去陈言”作系统的阐述.从内涵来看,界定严格涉及文、理、义诸多方面;在用意、选词用字、用事用典等方面作具体昭睐.从方法论来看,指出不仅要“务去陈言”,亦要“文从字顺”:总结力避陈言的手段:一种是“翻新妙用,化腐朽为神奇”,一种是“摆落一切,冥心独造”.从“因革论”角度,方氏“务去陈言”反映出的因革诗学主张:第一、主张模拟古人而“不役于古人”,第二、主张求奇.从诗坛背景来看,方氏不落于格调,不落于性灵,而同时也不拘于神韵,又以格调与性灵互救其弊而药之,求其贯通古今,使学古而自见面目.某种程度上,方氏集清代诗歌理论之大成.  相似文献   

5.
非制度化利益表达的“合法性困境”使弱势群体非制度化利益表达呈现出弱组织化、非政治化和去标签化的特征。弱组织化特征体现了弱势群体在非制度化利益表达中既借助组织力量,又弱化组织形式,对各种组织保持高度警惕和拒斥的两难选择;非政治化特征则反映了弱势群体在非制度化利益表达中刻意弱化(或规避)政治因素可能带来的“意识形态风险”,确保行动逻辑“政治正确”;而去标签化特征则是弱势群体在非制度化利益表达中试图最大限度地避免自己成为社会“另类人”而被“污名化”所采取的行动策略。  相似文献   

6.
去以六月息者也(逍遙游) 这句话有好几种不同的解释。有人译为:大鹏是乘着六月风而飞到南海去的;有人解为:鹏飞半年至南溟才歇息下来;一说:鹏鸟一飞,半年才呼吸。均与原意相距甚远。这句话的主语“鹏”承上省略,“去以六月者也”是谓语部分,其中的“去”是谓语动词,意思是“离开”。注家释为“飞去南海”,“至南溟”,均与“去”的原义不符。先秦时代的“去”还没有产生到什么地方去的意思。“以六月息”是介词结构作补语,“息”是名词,指大风,“六月”作“息”的定语。译为现代汉语,句中的补语成分照例可译为状语。全句意思是:[大鹏]凭着六月的大风飞离了北冥。  相似文献   

7.
文章通过对“VP 去”句式的类化分析,认为“VP 去”包含两个类别:“VP 去1”中VP修饰限定“去1”,表明“去”的方式、时间或是对象,“去1”是实义动词,凸显自身的动作行为;“VP 去2”中VP是目的语,“去2”虚化为动态助词,与“了、着、过”构成一个完善的体标记词类系统。  相似文献   

8.
训诂又叫故、故训、诂训。毛亨给《诗经》作传注,写了《毛诗诂训传》。孔颖达解释说:“诂者古也,古今异言,通之使人知也;训者道也,道(描述)物之形貌以告人也。”讲通俗点:诂是用普通话释古话、地方话,训则更推广到对字、词、句、段、篇的全面探讨。现在人们已经习惯于把“训诂”当成一个概念、一个词,把“训诂学”等同于“语义学”。是黄侃先生说的“用语言来解释语言的学问”。《毛诗诂训传》是专门解释《诗经》的训诂专著。《尔雅》、《说文解字》、《广韵》、《康熙字典》、《辞源》等,是收集群书故训,分类(或依词义、或依语音、或依笔形)编排的训诂词典。 下面谈第一个例,“去”的各种词义。 去:许慎据篆形,解为“人相违也;从大,声”。段玉裁注:“人离,故从大;大人也”。《说文》去部另收“”、“”,均从“去”得义而训“去也”。考近出土甲骨、金石、盟刻,字皆上从“大”,下从“”、“”或另增笔符,没有作的;明许“声”说还值得商订。但许说“去”本义是“人相违”,即“人离去”,这却是验诸古书出例而可信,是历代训诂学家、文字学家公认不疑的定训。  相似文献   

9.
有学者认为,儒家学派经荀子而固定了立场,这是很有道理的。正是荀子思想体系的建立,使得儒家学派的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更加明显地凸现出来了。苟子的科学精神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天人相分,尊重自然,重在“相参”;人性能知,物理可知,重在“学也”;“解蔽”“求正”,“知道”“体道”,重在“行之”;“治乱非天”,“人妖”可畏,重在“上明而政平”;人性本“恶”,去“恶”从善,重在“伪也”。  相似文献   

10.
“口语诗”是从第三代诗中萌蘖而出的一个新诗亚种,具有反对过度修辞、突出口说价值、崇尚“事实的诗意”等特征,其对“说话”“声音”和“废话”的强调尤为引人注目。这些因素的存在不仅具有深远的诗学传统,而且具有深刻的哲学根基。在语言哲学视域里,“说”是此在之显现,是人的在场,也是诗的本真状态;“声音”在西方语言传统中是本体的代名词,在中国气本诗文传统中则是“诗之源”;而“废话主义”的去价值、去功利、去语义等,也是现代语言哲学的诗学转化。口语诗的存在是功能性的,具有解构与建构的双重作用,它在否定现代诗歌书写霸权等异化形式的同时,也在进行一场返回在场、返回声音、返回身体、返回原初的“感性革命”,具有积极的诗学意义。  相似文献   

11.
江海漫 《宿州学院学报》2009,24(3):62-63,157
结合《朴通事谚解》这部作品时。去来”现象作共时研究.并对散见于其他作品或方言中的。去来”用例作历时研究。从中得出结论.在近代汉语中。“去来”是一个固定下来的词语。在近代汉语中.“去来”有三种用法。即实义动词、逆趋向动词和助词。而在现代汉语中,“去来”用法基本消亡,仪在方言中还继续使用。  相似文献   

12.
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重头戏,备受关注。可以说,在作文上师生们的“投入”是很大的.但收益如何呢?目前。作文教学的现状是:一方面,教师投入大量的心血和时间,殚精竭虑地去命题、指导、批改、评讲,审题选材、谋篇布局、遣词造句讲述得面面俱到、细致入微;另一方面,学生却大多数“畏之如虎”,为完成“任务”而写。挖空心思地去编造、拼凑。  相似文献   

13.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余暇时间的增多,人们原有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正在悄悄地发生变化,“富而思健”、“富而思寿”不但是一个共识,更是一个目标.在未来的生活中人们将从以下三个方面刻意地去追求、去努力、去发展.一、从有病治病到无病防病治病与防病是一对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统一体,防病在先,治病在后;防病是为了少得病或不生大病,治病是为了医好病.二者虽然出发点相同、目的相同,但采取的措施和运用的手段却不同,也体现了二种生活态度;前者积极主动,具有预防意识和保护措施;后者缺乏主动性,或“听之任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认为语病定性属于理论思维的层次,有必要深入研究。应该严格地从语言学说的体系去演绎出语病体系,而不能依靠归纳去建立体系;应该依据语病体系去定性,而不能“定性跟着修改跑”。并应注意定性的角度、范围,作到定性科学,说明贴切。  相似文献   

15.
一九六三年五月,我们到广东省阳江县织篢农场,对归国不久的曾被卖身当“猪仔”的四十四名老侨工进行调查访问。他们是在一九○○年——一九四○年期间被贩卖到苏门答腊东部种植园和邦加锡矿场去的。我们着重了解:他们是如何被贩卖去当“猪仔”工人的;“猪仔”华工的劳动、生活和斗争情况;“脱身”后的出路问题等。这次调查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1.帝国主义、官僚资产阶级、地主阶级的经济压迫和政治压迫是“猪仔”华工被卖出国的最主要和最根本的原因;2.在极残酷的契约奴隶制压迫下,“猪仔”华工过着非人生活,不少人被压榨而丧生;3.“猪仔”华工和大多数  相似文献   

16.
传统的美术教学普遍的存在着重教法,轻学法;重主体而轻主导。形成了教师只重讲、忽视了学生怎样学。教与学是不能分离的。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指出“教的孩子依赖于学的法子。”“既管教又管学”、“重在引导学生怎样去学”这些至理名言说明了教学中学生自学、主动性的重要。在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每个人都应该学会迅速而准确地找到自己所需的知识。这种独立学习、自我更新知识的能力就特别重要。所以在教学中应该使学生发挥主动性。“要自己去学,不要坐而求教”陶行知语。要改变教师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方法,体现师范性。在教学中,创造机会…  相似文献   

17.
理解康德先验哲学之关键,不是去追踪“先验”如何“来源于经验”,而是剖析“先验”如何“独立于经验”。这是康德自己在《未来形而上学导论》中划出的大界限。前者,不是先验哲学研究的对象;后者,才是其研究的真正对象(领域)。以此标尺去衡量当下国内的康德研究,多未进入“独立于经验”领域内之研究,而是从外围方面着力于如何“来自经验”的唯物主义解说、追踪其久远之历史根源等等;或是缺乏“经验-先验”之间的严格界限意识。而我们应遵循之出发点是:“超过康德可能有新哲学,掠过康德只能有坏哲学”。  相似文献   

18.
本文题目虽曰《魏晋南北朝以来河西僧人对南朝佛教的影响》,其实所牵扯的人物不限于“河西”,而包括了整个甘肃。但河西僧人所占的比例却要大的多。这里说的“西行”,是指去西域;所谓“南下”,是指从河西去当时的南朝。所涉及的人物大都在魏晋南北朝时  相似文献   

19.
陶行知的早期道德教育思想,多针对学校教育尤其是高等学校教育而发。其思想内容表现为“立真去伪”、“取善去恶”、“自爱爱人”和“自治利群”。为使这一思想得以实现,学校得有相当的纪律以导引,相当的制度以规范;而在德育过程中,还应强调师生接近,注重“以人教人”;最后靠学生自身的修养功夫。  相似文献   

20.
世界许多语言中都有一种共同的现象,就是有许多由地名而来或由地名派生出来的短语、习语或成语。这些来自地名或由地名派生出来的词语往往转义,已失去原来的地名意义、许多甚至不能从字面上去解释、理解。像汉语中的“围魏救赵、郑人争年、杞人忧天、完璧归赵、庐山真面目”等,这些成语中的地名已不再指原来的地名,而具有一种普遍意义。如杞人忧天,其中的“杞人”已不再专指杞国人土,而指“那些具有不必要忧虑或担心的人”;“完璧归赵”中的“赵”也不再专指赵国,而泛指“原物的主人”,庐山真面目中的“庐山”不再单指庐山,而泛指“任何事物和人”;还有毛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