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尼采所关注的科学难题是科学脱离生活整体而自身合法化的问题.也就是说,科学的成功逃避了对自身前提和价值基础的反思.科学难题实质上与苏格拉底的理性乐观主义、柏拉图-基督教道 德有着根本的一致性,都是禁欲主义理想的表现形式.科学是这种理想的最高形式.尼采解答科学难题的方案是:从艺术家的视角透视科学,从人生的视角透视艺术.尼采一方面翻转了崇尚真理而贬低艺术的哲学传统,认为贬低艺术就是贬低生命,因为艺术从古希腊开始就与人生有着根本的亲缘性,属于生命的形而上学的活动;另一方面.又认识到作为现代性的结果的艺术只能从外部抵制科学的野蛮化.这说明,尼采的艺术形而上学与他触及的艺术现代性问题不可能最终协调起来,并没有真正摆脱古老的真理与艺术对立的逻辑.  相似文献   

2.
对于李约瑟难题,张东荪从科学、哲学、宗教、伦理、政治、历史等相互作用的关系中来把握。他认为,中国文化没有严格的"物"的概念,不利于近代科学的产生,但却非常注重"事",因此有非常丰富的历史文化足以对付一切,以致没有产生新文化的必要。他的解答不仅具有思想史的意义,而且为我们提供了一种从知识社会学角度研究李约瑟问题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怀疑主义难题的摩尔式解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怀疑主义难题是哲学史上最重要、最为人关注的难题之一。怀疑主义难题的未决是“哲学的耻辱”、“人类的问题”。摩尔用常识实在论对怀疑主义难题的解答是20世纪上半叶西方哲学中最有影响的解答,对这种解答的成功与失败进行全面的评价,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文化构成人类的全部生活方式,通过对文化的反思和观照,人类洞悉了自身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在当代语境下,对大学文化进行自觉地反思和反观,从学理的层面,对"什么是大学?"、"怎样建设大学?"等问题进行追问,对于高校的发展而言具有本质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当代哲学如何面对认知科学的意识难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认知科学的发展历程中,哲学始终对其研究纲领的建立和修正起着不可或缺的奠基、审查和批判作用,推进了第一代和第二代认知科学的发展。同时,认知科学的经验研究不断引起心智哲学和认知科学哲学广泛而深刻的争论,不仅催生了物理主义和新二元论的多种哲学形态,自然主义哲学、自然化现象学、神经伦理学、实验哲学等方向也应运而生,对传统哲学研究的基本概念框架、研究的问题域和研究方法都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当代哲学在解决"意识难题"和"解释鸿沟"问题上的各类复杂的冲突形态,彰显了认知科学对哲学构成的重大挑战。  相似文献   

6.
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几个难题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可持续发展观隐含着两个基本假定 :一是发展应当是无代价的 ,至少不能危及后代人的发展能力和机会 ;二是人们必须能够事先充分地预见自己行为后果的潜在效应和延迟效应。正因此 ,可持续发展面临着实践的和理论的难题。在实践上 ,市场化和工业化培养了人们的贪婪动机和征服手段 ,从而危及人与自然和人与人的关系的和谐 ;在本体论上人类对生态系统的介入和人的自我中心化、在认识论上人类对自身实践后果及其效应的不可充分预测性、在伦理学上“零和博弈”关系造成的“代内公平”和“代际公平”的困难、在经济学上资源和环境价值的不确定性及其造成的不可计量性使可持续发展遇到了非常棘手的理论难题  相似文献   

7.
王中原 《社会科学》2022,(4):92-101
自然美难题即自然美的本质的阐释问题。对自然美难题的追问和解答决定着对自然美的内涵及其审美特性的揭示,该问题也是艺术美乃至美的本质研究的一个基础性课题。自然美难题在当前依然保持为美学的一个难题中的难题,立足于后现代思想语境重提自然美难题是一个兼具必要性和挑战性的研究课题。作为后现代思想的开创者和规定者,海德格尔的存在之真理思想是自然美难题的当代解答的一个决定性思想引线。根据自然美难题的当代解答,自然美在其本质上是人对自然存在的一种本源性经验,是存在之真理被庇护入自然事物之中的一种本真发生。自然美难题的当代解答克服了现代美学的主体性及其相关的主客二分观念问题,在使自然美的真理和美学意义得到全新揭示的同时,启示了一种新的人文主义思想和实践哲学。自然美难题的重提为完全意义上的美学的存在论转向提供一个启示,这一转向标示了中国当代美学进一步的发展路向。  相似文献   

8.
作为格言和警句的孩子,诗歌与民间智慧的关联历史久远而又鲜活。从文字之前口耳相传的歌谣,到信息科技时代的新媒体诗歌写作,民间智慧从未缺席。而“民间”“民间智慧”这些概念本身却又含混模糊,其中既有隐秘的一致性,也包含着不同甚至相反的涵义。从社会学、人类学和文学艺术等不同的视域,可以对照性地考察诗歌创作与民间智慧关系问题在20世纪初、20世纪50年代以及新时期以来尤其是新媒体时代几个典型时期的衍变,从中勘见民间智慧在当代诗歌表达中的核心价值:底层民众创造性地以诗歌方式表达其本能性生存与价值诉求。  相似文献   

9.
当代决策的新难题是,非本意结果问题的不可回避性和上升为普遍性与全局性问题.人们事先做了调查研究,制定了周密计划步骤,再去实践后却出现了与本意预期结果不同的或相反的结果,这就是非本意结果.为了尽量减少、缩小非本意结果造成的灾情发生,必须进一步反省主体客体化的自觉性和客体主体化的价值性.  相似文献   

10.
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伦理道德现象具有共同的现代性特征,探索现代道德难题是解析当代中国伦理问题的重要视角。在现代道德难题视角下,当代中国伦理问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道德正义问题。跳出现代道德哲学的二元论视域,以伦理总体性破解现代道德的"德福悖论"难题,寻求重建道德正义的可能路径。其二,伦理认同问题。破解现代伦理实体的认同难题,反思"家庭"和"职业"作为伦理实体的自然形态和公共形态面临的认同危机。其三,政治伦理问题。调节中国传统政治"家国一体"与现代西方政治"公私界分"之间的矛盾,建构当代中国政治伦理的合理形态。  相似文献   

11.
亚细亚生产方式与李约瑟难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晓松 《兰州学刊》2004,13(1):64-67,146
亚细亚生产方式的理论集中体现了马克思对东方社会的理论思考 ,为解决李约瑟难题提供了最基本的方法论基础。亚细亚生产方式决定了中国古代科学和技术发展的“李约瑟难题”式的历史命运。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认为王元化的当代文艺批评实践的理论基础是黑格尔的哲学和美学思想;他对当代文艺的总体判断倾向于否定;他认为当代艺术思维的根本缺陷是知性方法的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3.
在当下的慈善领域,慈善捐赠的微薄、慈善意识的淡漠及其政府逻辑的运作,源于事实与价值的混淆、责任与感恩的纠结、历史与现实的焦虑、透明与猜忌的牵掣.在学理层面上反思慈善文化,对中国特色慈善事业的发展而言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4.
符文品  黄兢 《天府新论》2005,(1):106-108
长期以来 ,中外专家学者们 ,在讨论青年文化的多种论著中都比较一致认为 ,青年群体只有亚文化、反文化 ,没有提到主流文化。我们认为 ,在当代中国的青年文化中有其主流文化的一面。这就是 :他们乐于接受先进的思想观念 ;他们追求自身的现代化 ;他们爱国、爱社会主义、爱自己的民族文化 ;他们自主学习和努力创新 ,追求“四有”和社会的终极价值 ;他们与时俱进契合于现代化的时代特征和价值取向等道德品质。因此 ,我们党应重视对中国青年文化建设的领导 ,才能真正代表当代中国青年主流文化的前进方向。  相似文献   

15.
浅议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途径与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杨松 《理论界》2008,(12):24-25
要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必须要全面把握和准确理解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深入了解广大群众的思想状况,努力做到理论宣传普及工作的通俗化、形象化、生动化,充分发挥隐性教育和大众传媒的作用,并加强队伍建设,建立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6.
"羞"与"耻"的关联与区分隐蔽着"耻感难题"的某种始源性的信息. "羞"的现代性命运可以概括为构成其深层根据的本体世界在存在论或本体论基础上的被瓦解,这是以现代人所经历的形而上学根基的丧失为典型表征的.世界"去羞化"是耻感丧失其"天然家园"的历史与逻辑.它必然历史地同时也是逻辑地使耻感在现代人类型和现代世界类型中成为一种现代性建构.我们今天要面对的,不是为耻感和荣辱观寻找某种绝对不变的形式原理,而是在一个"去羞"的时代、在一个"渎神"和"祛魅"的时代,真实地面对耻感重建的条件.这乃是我们所指证的荣辱的初始条件:作为现代人之质料条件的自由,即可为人所依赖的"物";作为现代人之形式条件的时空,即由人之在"此"的一种时间延迟而出的某种世界性收纳.  相似文献   

17.
以改善民生为肯綮的一系列具体操作,近三年来屡屡进入中西部唯一直辖市——重庆的政策议程,其各层面决策者联动刷新施政作风,机构与公众就民生互动已渐成常态。  相似文献   

18.
"测量难题"是长期困扰国内外物理学家和科学哲学家的焦点之一.遗憾的是,它的内容和渊源很少有人系统地讨论过,竟然使这样的一个词在科学界堂而皇之地存在了快一个世纪.更甚者,它竟然让无数国内外的科学家和哲学家为之长期喋喋不休.文章用历史主义的观点考察了测量难题中"题"与"难"的渊源和内涵.  相似文献   

19.
徐焱军 《学术论坛》2012,35(5):131-134,199
与历史成本会计相比,公允价值会计具有理论上的优势,但实践中公允价值会计实施起来困难重重。这既有来自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本身的原因,也有一些利益集团干预的原因。文章从决策有用观和受托责任观两个方面分析了公允价值会计的理论优势,从内外两方面归纳了公用价值会计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最后就我国推进公允价值会计的总体策略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社会转型的过程实际上是农村社会权力结构变迁的过程,基本的外在表现形态是农村社会的异质分化,改变了农村社会管理格局、管理模式、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以及社会结构和基本特征。在农村社会转型与分化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和冲突,也必然要求通过完善管理与服务制度和体制,达到调整农村社会的权力结构和利益结构,规范农村主体的行为模式和方式,调适农村主体的价值取向,提高农村社会管理的有效性和时效性,实现农村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