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县域工业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在提升县域经济综合实力、加速城镇化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支撑和带动作用。通过系统梳理和总结成都县域工业发展现状,从规模总量、经济效益等五个维度构建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对成都县域工业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在总结和借鉴先行地区有益经验的基础上,对成都市县域工业差异化转型升级发展提供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2.
新型工业化发展的县域优势及路径选择——以常德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县域工业是县域经济的主体,县域新型工业化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基于常德市县域新型工业化的整体优势与约束因素,通过分析常德市新型工业化的县域差异及其比较优势,提出了突出县域特色,实施品牌战略,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壮大核心企业,培育支柱产业,形成以点带面的工业发展格局;加大企业技改力度,实现转型升级;注重人才和技术引进,增强企业发展后劲;加快发展高新产业,形成县域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是当前促进县域新型工业化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3.
试论工业化与县域经济的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工业化是县域经济不可逾越的阶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县域经济要正常有序、健康协调地发展,离不开工业化的"孵化"和"催化"。农村工业化、农民城镇化是加速县域经济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县域经济要卓有成效地应对经济全球化和加入WTO的挑战,必须在县域工业企业改革、工业结构调整、工业管理创新等方面下苦功,找出路。  相似文献   

4.
壮大县域经济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之举。在新经济背景下,产业创新是发展县域经济特别是县域工业经济的重要选择。通过对县域产业创新的背景的一般分析,我们可从理论上探索县域产业创新的机理和主要路径。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工业产业创新的路径具有典型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发展工业,壮大县域经济——泉州市县域工业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以发展县域经济为主线,论证工业在发展县域经济中的地位,发达地区突出特色,发展县域工业产业选择和做强做大的轨迹,以民营经济为主体,创新工业经济体制和企业经营机制的途径,发挥政府在推进县域工业化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东北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新思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是一个均衡发展的过程,县域经济发展的缓慢必将制约东北地区经济的发展.农业和乡镇企业是县域经济的两大支柱,农业和乡镇企业及替代组织的发展将推动东北经济的合理与均衡发展,加快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步伐.  相似文献   

7.
县域经济是区域经济乃至全国经济的基础。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对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国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着经济结构不合理、基础设备建设滞后、人才和技术短缺等问题。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必须进行农业结构调整,把发展县域工业作为重中之重,加快城市化进程,加快农业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  相似文献   

8.
现阶段乃至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县域工业发展问题是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当前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十分突出,探讨在资源环境约束日益强化条件下县域工业的推进机制,显得十分重要和紧迫.  相似文献   

9.
优化县域经济结构,营造市场机制,改变政府职能,推动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要内容.虽然东北县域经济的发展背景、区位条件、经济环境等与浙江义乌相比存在很大差异,但是,义乌独特的经济运行模式及其发展经验,对东北县域经济的发展仍然具有重要而又现实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辽宁省县域经济发展存在问题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县域经济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在中央实施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新形势下,辽宁省的县域经济得到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辽宁省的县域经济实现了前所未有的跨越式发展。发展固然是好事,但发展也带来了一系列的值得思考和着力解决的问题。辽宁省县域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整体实力不强、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县域产业结构不合理、农民增收困难、县乡镇财政困难、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滞后等诸多问题,有必要针对问题,提出较为合理的县域经济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1.
县域经济是农村经济的集中体现,尤其在统筹城乡发展的新阶段,县域经济是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实现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重要支点和载体。发展县域经济能够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物质基础,也理所当然地会成为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
壮大辽宁省县域经济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党的“十六大”提出“壮大县域经济”的号召,把发展县域经济放置到全面推进小康社会的重要地位。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对于辽宁老工业基地的振兴更是意义重大。本文针对辽宁县域经济的不均衡发展现状,从加快县域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规划和优化经济结构与布局、构建中小产业集群等几方面提出了突破辽宁省县域经济发展瓶颈的思路和途径。  相似文献   

13.
县域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战略基石.新时期我国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着提质增效升级的战略任务,需要从构建质量更高、结构更优的县域产业体系、新型城镇化建设、推动城市经济与县域经济协同发展、农业现代化等方面,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县域经济转型发展.蔚县是资源型和国家级贫困县县域经济转型发展的典型,其转型发展需要依托自身资源优势,抓住京津冀一体化协调发展的战略机遇,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同时,促进工业转型发展,加快旅游与健康养老等现代服务业发展.  相似文献   

14.
本文探讨了县域工业发展中存在的企业组织规模小、产品结构不合理、技术层次偏、企业机制不灵活等问题,提出了县域工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应该是立足于现有的基础和条件,坚持市场导向、政府引导、聚集发展的原则,加快国有企业改革步伐,积极发展非公有制经济,调整和优化工业结构,推进体制创新、科技创新,大力推进工业化进程,促进全县经济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静态研究法和动态分析法的手段研究了海林市的经济发展状况,详述了海林市的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现状及主要战略,分析了海林市县域经济发展优势与劣势,提出了海林市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本文的研究力求在指导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实践中做出应有贡献。  相似文献   

16.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首要任务是发展生产、振兴农村经济,这是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带动新农村建设的根本依据。同时,新农村建设提出了不同于以往农村经济的新要求,赋予农村经济新的内涵,从而进一步凸现了以县域为单位而不是以乡村为单位发展农村经济的必要性。县域经济是工业经济与农业经济的交汇点,也是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的衔接处。整个国民经济的总量及其增长速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县域经济的发展状况。由于自然地理和经济社会诸因素叠加的影响,临河地区经济发展存在比较明显的不利因素。而如何尽快缩小差距,使临河地区的经济发展赶上内蒙古自治区的步伐,积极响应十六大关于壮大县域经济的号召,是当前必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河南省县域经济实力与产业结构的空间关联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人均GDP数据和GIS技术,从时间序列和空间分布两方面分析了河南省县域经济实力的差异,结果表明县域经济实力的差异逐步扩大,且空间差异显著,经济实力较高、实力提升相对较快的县域集中分布在"郑洛城市工业走廊"沿线地带.运用spss统计软件定量分析,发现县域经济实力与产业结构具有明显的相关性,第二产业比重成为反映县域经济实力和差异的最显著的指标,说明河南省县域经济正处于工业化的进程之中,工业的发达程度不仅是县域经济实力的象征,也是县域经济差异的象征.  相似文献   

18.
禤甲军 《今日南国》2006,(14):26-28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和支撑,是统筹工业与农业的交会点和结合部,是城市与农村实施支持对接和资源过渡的主渠道,是确保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的重要途径,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平台和抓手。从兴业县的实际情况看,加快经济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以发展县域经济为重要载体。而发展县域经济,必须要结合兴业县农业资源优势和矿产资源优势以及区位优势等综合因素,充分利用自身的有利条件,积极发展特色农业和优势工业,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实现以工促农、以城带乡,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坚实的经济基础和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9.
(括号内数字依次为期和页码 )专论大力营造四种氛围 不断加强思想工作王豫生 ( 1 :1 )…………………………………………………………县域经济发展工业 ,壮大县域经济——泉州市县域工业调查与思考金茂霞 ,曾金星 ( 4 :1 )…………………………“圣农现象”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启示郑庆昌 ,陈延锋 ,孙海岗 ( 4 :5 )…………………………………………县域经济发展的特色之路探析蔡剑辉 ,张春霞 ( 4 :1 1 )………………………………………………………市场建设与县域经济发展——对永春芦柑产业发展的思考石丽芳 ,张春霞 ( 4 :1 4)…………………  相似文献   

20.
探讨如何用定量的方法来描述县域工业经济增长的质量。应用Cobb-Douglas函数建立县域工业经济增长质量的量化模型,以两个发达县域工业经济增长的统计资料作为样本对研究的量化模型进行实证分析,以说明该模型的应用方法及其有效性,并结合实证分析结果就如何提升县域工业经济增长质量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