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村级组织制度安排: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及其原因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本文认为,造成现实村级组织制度安排与成文村级组织制度安排差距的原因,表面上只是村级组织成文制度安排不完善,实质上则是在现代化转型时期,村级组织被赋予了矛盾的功能要求。造成村级组织成文制度安排与理想制度要求差距的原因,并非成文制度设计者不聪明,而是转型时期的村级组织天然具有非理想的特征  相似文献   

2.
论现行村级组织制度创新的策略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现行村级组织制度创新的策略选择贺雪峰村级组织制度创新的过程就是指新的村级组织制度如何被创造出来的过程。村级组织作为联结国家与农村社会的中介载体,其制度安排一直受到国家的特别关注。同时,因为村级组织直接涉及村民群体、地方行政等方面的利益,村民群体及地...  相似文献   

3.
论创新的制度安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董静 《河北学刊》2003,23(2):39-42
没有创新就没有人类进步。创新求变、与时俱进已成为新时代中国亿万人民的伟大共识。创新虽与文化传统息息相关,但更大程度上是在制度环境和制度演进中得以实现。本文从分析制度何以促进创新的机理入手.对创新的制度安排主体、制度安排的设计原则以及制度安排的实施做了初步研究,探讨了如何通过制度安排促进创新。  相似文献   

4.
制度安排、产权组织与利用外资伍海华一、制度安排、利用外资与经济增长对于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分析,大致有两种主要论点,即其一是假定影响经济增长的制度性因素相对不变,那么制约经济增长的有关因素可分解为土地、劳动、资本与技术,在这种分析中,制度性因素是被排...  相似文献   

5.
市场治理结构与制度安排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经济中的企业和市场相混合的特征性事实,使经济学家越来越趋向于将市场治理结构作为一种长期契约关系来研究。考察宏观经济之微观制度基础的市场治理结构,可以在制度不既定和制度既定两种不同的分析前提下展开,体制转轨下的制度安排创新是在制度不既定的背景下实现的。本文在对涉及制度研究的一些经典文献作出理解的基础上,探讨了制度不既定条件下市场治理结构的重塑有可能会遇到的若干问题,将我国的制度安排概要地划分为三个层次,研究了制度网络的多层次性和复杂性所要求的关联问题,并着重分析了这些制度安排对契约制订、执行和仲裁过程的一般影响。  相似文献   

6.
一、经济自由是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 经济自由具备两个含义,一个是经济学意义上的经济自由,它是从人类解放(即生存自由)的角度出发,指人们摆脱受经济活动能力所决定的取得生存资源束缚的能力或状态;另一个含  相似文献   

7.
环境保护的制度安排及其创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环境保护制度安排的依据是弥补微观领域的市场失灵以及相应的政府失灵。一般地,这种制度性安排包括"庇古税式"制度、"科斯式"制度、管制性制度和治理式制度四大类。本文着重阐述了自上世纪80年代尤其是90年代以来,在清洁生产、循环经济等预防性、节约性、循环性环境保护思想,以及新公共管理、治理等新公共服务思想的影响下,环境保护制度创新呈现出预防式保护、企业环境责任延伸、市场化和治理主体多元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8.
我国农村组织的现实问题与制度安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长军 《江汉论坛》2004,(11):28-30
文章分析了我国农村组织存在的现实问题,诸如机构臃肿、规模庞大、人浮于事现象严重,财权、事权不统一,评价机制不完善,政企不分、政事不分、政社不分等,阐述了进行农村组织创新的思路,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农村组织创新的制度安排,包括撤并乡镇、缩减乡镇机构、实行政事分开、政企分开、政社分开、发展中介组织和农村经济组织等。  相似文献   

9.
增长方式的转变与制度安排的创新于金富一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之所以必须进行相应的制度安排的变革,首先是因为:一定的增长方式与一定的制度安排之间具有内在、必然的联系。经济增长方式是经济增长的目标、手段与效果的统一。经济增长的目标即“为何增长”的问题,它...  相似文献   

10.
一、创新理论及教育创新的内涵创新理论是经济学家熊彼特 1912年提出并在以后不断发展和完善的一种经济理论。熊彼特用创新来解释社会的发展 ,把创新视为社会前进的动力。他将创新活动归结为五种形式 :(1)生产新产品或提供一种产品的新质量 ;(2 )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新技术或新工艺 ;(3)开拓新市场 ;(4)获得一种原材料或半成品的新的供给来源 ;(5 )实行新的企业组织方式或管理方法。还对发明和创新作了区别 ,认为创新与发明创造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创新不是技术上或工艺上的发明创造 ,而是一种不断运转的机制。也就是说 ,发明创造是指新技…  相似文献   

11.
12.
任保平、史耀疆在《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季 )第 3期撰文认为 ,制度安排是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由于生态环境破坏是由人的行为所导致 ,因而人的行为需要通过一定的制度安排进行约束。同时生态环境破坏 ,非可持续发展现象出现的深层原因在于发展观念的偏差、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制度性缺陷。因而要推动可持续发展 ,有效解决市场失灵、政府失灵 ,降低决策过程中的风险 ,就必须选择合适的制度安排来规范人们的行为 ,通过制度的激励和约束以提高环境保护的效果。这些制度安排有两方面 :一是强制性制度安排 (正式制度安排 ) ,包括自然资源的…  相似文献   

13.
小微企业融资创新制度安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志锋  张晨 《理论界》2012,(8):22-26
小微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关乎民生,关乎国家的繁荣与稳定。自2011年温州由小微企业老板"跑路"、"自杀"及企业"倒闭潮"引发的"金融风暴"爆发以来,我国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党中央、国务院多次召开会议出台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金融和财税措施。文章以社会、开放、发展的视角建设性地提出了中小企业融资创新理论,从银行体系、信用担保体系、资本市场体系、法律政策体系四个方面,提出了小微企业融资创新制度安排。这些创新制度安排具有较高的可操作性和前瞻性。  相似文献   

14.
非政府组织:组织创新和制度创新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非政府组织是在市场体制和国家体制之外出现的一项重大的组织创新和制度创新。这种创新的独特性质和特有的优势 ,使非政府组织能够比较有效地致力于解决一些特定的社会经济问题。非政府组织在全球范围的的兴起 ,是对人类社会在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努力中所遇到的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问题作出的反应和回答。非政府组织作为组织创新和制度创新 ,为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企业—市场体制和政府—国家体制之外 ,提供了新的具有深厚潜力的选择  相似文献   

15.
王守文  徐顽强 《理论界》2013,(8):171-173
数字政府是信息技术应用于政府管理的新模式,其高效、公平的价值追求与非政府组织作用发挥的目标具有一致性。非政府组织能够利用自身优势,防止政府失灵的扩大化,并有效衔接政府与社会的关系,推动数字政府能力提高和价值实现。通过对非政府组织重新审视并进行角色定位,客观分析数字政府建设中非政府组织所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对其功能体系进行制度化再造,以推动信息技术创新与非政府组织使命的有效结合,才是实现非政府组织参与数字政府治理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6.
中国20多年的改革开放,既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了各种有利条件,也带来了不少不和谐的问题,从而阻碍了社会整体的、持续和协调的发展。造成不和谐问题的原因很多,本文主要围绕体制、制度和政策创新公正性问题,通过对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形成的相对和谐稳定的社会的考察,揭示制度安排相对公正在其中所起的关键性作用,并试图强调说明,制度作为社会状态函数的一个关键性变量,其公正合理与否绝对与社会发展的和谐与否紧紧相连,指出中国目前制度和政策安排短缺、匮乏,尤其是公正有效的制度供给严重不足,已成为严重阻碍中国经济持续增长与社会和谐发展的桎梏,文章最后尝试性地提出了一些设想。  相似文献   

17.
中国农村社会经济生活中的非正式制度安排与农地制度创新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本文在探讨非正式制度安排对农地制度创新影响作用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中国农 村中一些主要的非正式制度安排如平均主义、中央集权经济、家庭和家族观念、公私观念对农地制 度创新的影响。最后是简要结论及其对农地制度创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尽管人性假设受到了来自经济学内部和外部的严厉批评,但大量的经验事实还是证明了这种假设的部分合理性。市场的自制能力和营利组织的自律是有限度的,其边界存在于自律与他律相互交汇的地方,当自律与社会舆论失效的时候,法律救济或政府干预就成为必然。自利组织的市场行为必须在三方(企业、消费者和政府)博弈的基础上得到激励和受到约束,新制度经济学为人们从伦理学视角分析营利性组织的自利行为提供了方法论上的借鉴。在社会实践的意义上,对于一个市场尚不发达的国家来说,通过博弈给出制度并通过制度激励、规约和惩罚营利性组织的自利行为具有逻辑上的优先性。  相似文献   

19.
从法学角度分析,和谐社会有其特定的法理意蕴。在现代和谐社会中,法治既是其首要内容,也是其内在要求;构建和谐社会就是构建法治社会,法治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法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手段,和谐社会的构建和动态发展均需要法治作为保障。为此,本刊以"和谐社会与法治建设"为题,特组织国内几位法学专家从不同角度进行笔谈,以期能为和谐社会构建这一热点话题提供一个新的观照。  相似文献   

20.
公私观与和谐社会的制度安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公私关系与社会和谐问题上,西方思想史上存在着两种完全对立的主张:一是认为只有公有制才有社会和谐;二是认为只有私有制才有社会和谐.前者一般相信人的为公精神,对具体的制度建构缺乏兴趣;后者一般相信人性为私,强调制度的抑"恶"作用.过分强调"私"的自由竞争对资本主义造成了种种社会不和谐,使现代西方的私有制国家被迫加上一些"公"的成分;传统社会主义以为有了公有制和平等,就有了社会和谐,但实践的结果却差距甚远,前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甚至被私有制所取代.今天,我们要构建和谐社会,就要对人的私欲有清醒的认识并有抑恶的制度约束;树立公私协调发展观并鼓励民营经济的发展;树立公私分明观并防止以权谋私;树立私权优先于公权原则并限定公权的限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