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资本主义萌芽问题是我国史学研究的重大课题。经过三十多年的辛勤探索,我国史学工作者对这个问题的研究已相当深入,取得了重大的成就。当然,即使是到现在,对这个问题的探讨也还远未达到尽头。本文提出了两个有关资本主义萌芽的理论问题,并且认为弄清这两个问题,将有助于正确理解和运用“资本主义萌芽”这一概念,有助于对中国资本主义萌芽问题研究的进一步深入。 一、资本主义萌芽是什么阶段上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资本主义萌芽指的是萌芽状态的或最初阶段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这是大多数史学工作  相似文献   

2.
苏州大学王翔副教授在其《挣不脱的锁链——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历史命运》一书中提出: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在近代的发展并没有中断。 王翔说,人们以往认为,明末清初,东南沿海的一些城镇手工业中,已孕育着稀疏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萌芽。有如苏州、杭州、南京等地丝绸业中的重要生产经营组织——“账房”,就是一种典型形态。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入,破坏了中国的城市手工业和农民的家庭手工业,截断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道路,使它难以幸免。王翔认为对中国资本主义萌芽是否中断的问题不能一概而论,有些行业可以是这样,如踹布业、刨烟业;但也有一些行业则未必如此。他提出,在鸦片战争后江南丝绸业中的资本主义萌芽则逐渐发育成熟,并从20世纪初年开始逐渐由传统手工业向近代机器工业  相似文献   

3.
<正> 中国资本主义萌芽问题,五十年代曾有热烈讨论,近年来又深入一步,论著甚丰。作者因参加《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一书的工作,晚近才开始研究这个问题,自属初学,所见甚短。谨将学习中的一些个人看法,求教于前辈和专家。  相似文献   

4.
中国的资本主义关系萌芽是在封建社会内部,随着社会生产力发展和商品经济发展而逐渐产生的。“如果没有外国资本主义的影响,中国也将缓慢地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毛主席:《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所谓资本主义关系萌芽,是指封建经济占统治地位、资本主义还未形成一定的势力资本主义还没有孕育成熟的时候萌生的资本主义关系。资本主义与封建主义的根本区别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雇佣劳动”、“城市政治斗争”、“明清时期中国的经济发展状况”等方面,就杨师群《明清城镇不存在资本主义萌芽———与西欧中世纪城市的比较》中的观点提出问题,与之进行商榷。文章从具体的材料运用、研究方法、关于资本主义萌芽问题探讨所具有的史学意义以及如何对待史学遗产等方面,指出了在比较研究和中国资本主义萌芽问题研究方面有待于进一步思考的问题和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6.
宋代四川盐业生产中的资本主义萌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十一世纪中叶,在我国四川地区,曾出现过一种新式盐井——卓筒井,简称筒井。由于宋代盐法峻棘,严禁私人凿井,这种卓筒井在相当长时间里,都处于半非法和半秘密状态。而恰在这种私井中,不但创造了世界上最早的活塞机械技术,实现了中国井盐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技术革新,并且采用了截然不同于官井的崭新经营方式。在这里,生产关系已突破封建主义樊篱,开始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人们或许要问:关于明代中叶资本主义萌芽的问题,史学界尚有争论,难道比此早五个世纪的宋代,反而会具备资本主义萌芽的历史条件吗?纵使多少具有了这类条件,资本主义萌芽为什么没有出现在经济发达的都市或沿海地区,何以会在边远僻陋的四川地区冒出头来呢?本文拟从宋代四川的食盐贸易、井盐业生产力的发展和新式盐业作坊的经营方式等几个方面,就此问题展开论析。  相似文献   

7.
本文认为:判断中国资本主义萌茅的产生问题,不宜把西欧出现于中世纪后期的史实作为普遍规律,而是要考虑中国地主制经济与西欧领主制经济的不同特点。考虑那种与西欧中世纪后期相似的雇佣劳动在中国出现的具体时间。资本主义萌芽的最主要的标志,在于封建生产关系中是否出现了劳动资料与劳动者分离,失去生产资料的人成为自由雇佣劳动者。在中国,战国以降便出现了封建地主制经济。自中国封建地主制经济确立伊始,雇工制与租佃制就是一种孪生子。这种雇佣关系与奴隶制下的雇佣劳动不同,而是与西欧中世纪后期的情况相似,这种在西欧中世纪后期才大量出现的不完全自由的雇佣劳动,始终与中国的封建地主制经济相伴随;并且,雇佣劳动产生的前提——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的分离,也一直在缓慢、持续地进行。中国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具体途径是:伴随着地主制经济的确立,在农业经营中首先形成了产生资本主义萌芽的条件,随着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才转向了城市手工业中。  相似文献   

8.
中国资本主义萌芽问题的研究,自本世纪二、三十年代讨论至今,几十年的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为繁荣中国史学作出了贡献。然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并非尽善尽美。为了使研究工作臻于完善,对工作本身的总结是必要的。基于对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研究历程的一定了解,笔者对这一问题进行了一些思考。现将思考的心得写出来,就教于对此问题感兴趣的朋友。  相似文献   

9.
明王朝从建立到嘉靖末年,一直实行海禁政策。隆庆皇帝即位后,才正式宣布解除海禁,准许私人出海贸易。也正是在隆庆、万历年间,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在东南沿海地区才得到较快的滋生和成长。本文仅就隆庆开放和世界市场对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促进作用作初步探讨。明初,“太祖定制,片板不许下海。”(《明史·朱纨传》)严禁私人出海贸易。明王朝和海外诸国的货物交换,仅仅限制在受到严格控制的  相似文献   

10.
资本主义萌芽问题研究的学术史回顾与反思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仲伟民 《学术界》2003,(4):223-240
超过半个世纪的关于中国资本主义萌芽问题的争论 ,其积极意义是大大促进和开拓了中国社会经济史的研究 ,其消极意义是严重的教条主义以及根据某些经典理论对中国历史进行的斧削和牵强附会的论证。主要从 195 0年代展开的这场大辩论 ,一开始就有一个重大的缺陷 ,即绕过大前提什么是“资本主义”的问题而直接讨论所谓的“资本主义萌芽” ,基本的概念和理论都没有搞清楚 ,结果出现五花八门的“萌芽论” ,有的结论在时间上竟然相差两千多年。今天我们对资本主义萌芽问题进行学术史的反思很有必要 ,也很有意义。其中 ,从中西对比的角度来探讨资本主义产生的问题尤其应该引起重视 ,因为我们至今仍被中国近代化的问题所困扰。  相似文献   

11.
我对中国封建社会有一种想法,认为中国封建社会不象马克思所说的西欧的纯粹封建社会,而是一种具有弹性的封建社会,它是早熟而又未成熟,有发展而又有迟滞的社会。但它绝不是长期沉睡的,也和其他国家一样,会按照共同的历史规律走上历史的道路。为着具体地说明这个问题,我曾经就封建土地制度的各个方面进行探讨,现在我想就中国农民斗争说到资本主义萌芽的历史道路来论证中国是个具有弹性的封建社会。大家都知道,在中国封建社会生产的条件下,要产生资本主义萌芽是相当困难的。特别中国这个弹性的封建社会,由于它早熟又未成熟的历史特点,要冲破它的束缚颇为不易。所以我仍认为阶级斗争还是历史发展的动力。因此,谈到资本主义萌芽问题,便必须从明清时代的农民斗争谈起。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认为,由于台湾特殊的生态环境,清代台湾大多数垦号一开始便实行了股份制经营方式,具备了现代企业制度的一些基本特征。从这个意义上说,清代台湾垦号确实已具有了资本主义性质。然而,闽粤移民固有的合约制宗族在本土环境中并不能演变出这种具有现代资本意义的土地垦殖方式,在台湾地区的拓垦期结束以后,资本主义性质的垦号也向封建租佃制转化。据此可以认为,在中国特定的人口增长背景和中国产权继承制度下,学者们定义的“中国农业资本主义萌芽”完全没有发展的前景。因此,“中国农业资本主义萌芽”这个命题本身也是不能成立的  相似文献   

13.
孕育着资本主义萌芽的母胎是封建社会.当资本主义因素还处于萌芽期的时候,它既不能脱出封建主义的外壳,也就不能不受封建主义的约制.这时候,封建主义因素与资本主义因素交织在一起,并在腐朽的政治势力影响下形成两者之间的复杂关系.为了看清楚资本主义萌芽的脉胳,我们必须从复杂关系中找出两种因素的头绪.清代前期苏州的踹布业,就是这样一种既具有微弱的资本主义因素又带着浓厚的封建主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资本主义萌芽的概念作出与传统理论不同的定义,并从自由城市与雇佣劳动者、城市政治制度与市民斗争、商品经济与市场的开拓诸方面,论证了中国古代明清社会不可能产生资本主义萌芽,所谓"萌芽"实属一个不存在的虚假问题.  相似文献   

15.
方卓芬  方梧 《文史哲》2002,(3):27-31
一位伟人的嘱托,一部著作的问世,揭开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迷离的面纱。这部著作就是《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这部具有“中国作风、中国气派”的大书,从征集资料到编写到问世,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是我国社会科学界一次广泛的多层次的成功的大协作。许涤新是这个大协作的组织者、指导者和总策划。《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是一块沉甸甸的基石,为政治经济学的中国化,奠定了经济史基础。  相似文献   

16.
十六世纪明代嘉靖隆庆年间的倭寇海盗问题,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件大事。明清统治者从封建地主阶级的立场出发,把东南沿海地区人民不顾封建政府海禁前往日本、东南亚各国从事海外贸易,诬为倭寇海盗,并进行了残酷的镇压。长期以来,很少有人对此进行专门的研究;解放后,一些书刊仍沿袭旧的观点,把一场人民的正义斗争,也说成是倭寇海盗,对封建统治者镇压人民的行动,不加分析地一律给予肯定和赞扬。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山大学戴裔煊教授《明代嘉隆间的倭寇海盗与中国资本主义的萌芽》一书,提出了一些新的看法,澄清了一些历史事实,为深入研究明代的资本主义萌芽和东南沿海地区的倭寇海盗的关系提供了有益的启示。一、嘉隆期间的倭寇与明初、万历年问的倭寇不同,前者是假倭寇,后者是真倭寇。戴裔煊教授认为:明初日本人入寇山东,以及派人与明左丞相胡惟庸相勾结进行谋反,是由日本当权者所主谋指使的,是真倭寇。万历年间日本虽没有直接派兵入侵中国,但当时  相似文献   

17.
呼唤中国资本主义经济萌芽的思想先驱──王船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过去,人们只注意和强调船山经济思想中“重农抑商”的一面,有些学者甚至断言:在湖南这样经济落后的闭塞地区,不可能产生反映资本主义萌芽的先进经济思想。今天,让我们稍稍推开船山经济思想的大门,就不难发现其中蕴藏着多么丰富的宝藏,这对于弘扬湖湘文化中过去长期被忽视的精华,振兴湖南的经济,仍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船山生当明末清初,当时中国的经济发展中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尽管这种经济萌芽仍匍匐在封建的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的重压之下,得不到正常的生长和发展.但见,这种新经济关系的萌芽不仅已经敏锐地反…  相似文献   

18.
本文的目的在于论述:明清时期农业经济的变革,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解体,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提供了重要的历史前提。但囿于笔者的见识,仅能涉及以下几个方面,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一土地自由买卖和农业的商品生产封建的中国是一个以农业为基本生产部门的长期统一的专制主义国家。在这样的历史环境里,如果幅员辽阔的广大农村始终是一片冰封冻结的自然经济的汪洋大海,那末,任何新的社会经济因素的出现,都将要碰到难以超越的障碍。可以肯定,没有自然经济的解体,资本主义的萌芽是不可能破土而出的。  相似文献   

19.
再论明清资本主义萌芽是伪问题--答曹守亮先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回答曹守亮商榷文章的基础上,从王权统治与工商经济、私有产权与自由雇佣诸方面,进一步阐发论证了明清资本主义萌芽是伪问题的观点。  相似文献   

20.
解放以来,研究明代铁冶业资本主义萌芽的专家、学者,都广为辑录和转引嘉靖四十五年(1566)抄本的《嘉靖徽州府志》中的一则史料,来证明明代徽州地区甚至全国范围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性质的工场手工业。这则史料说:“凡取矿,先认地脉,租赁他人之山,穿山入穴,深数丈,远或至一里。矿尽又穿他穴。凡入穴,必祷于神。或不幸而复压者,有之。既得矿,必先烹炼,然后入炉。煽者、看者、上矿者、取钩(矿)沙者、炼生者,而各有其任。昼夜番换,约四五十人。若取矿之夫、造炭之夫,又不止是。故一炉之起,厥费亦重。或炉既起,而风路不通,不可熔冶;或风路虽通而熔冶不成,未免重起,其难如此,所得不足以偿所费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