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622年,穆圣迁徙至叶斯里布,建立了政教合一的穆斯林公社.伊斯兰教政权由此迅速发展,历经正统哈里发时期、倭马亚朝时期、阿拔斯朝前期,至861年,伊斯兰教政权从政教合一走向政教分离.本文就此试作论述,求教史学方家.一、政教分离的原因在阿拉伯朝的37任哈里发中,只有阿布·阿拔斯、马赫迪和阿明三人为纯阿拉伯人,即他们的母亲为来自半岛的纯阿拉伯人.其余哈里发的血统中均有征服地民族的成分,如曼苏尔的母亲是柏柏尔人,马蒙的母亲是波斯人,瓦绥格的母亲是希腊人.这一方面打破了传统的“纯血统”观念,另一方面也严重影响到哈里发的用人政策.阿拔斯朝前期,哈里发马蒙的政府官员主要由波斯人担任,因为他的母亲是波斯人.他的后任穆阿塔  相似文献   

2.
生活的时代艾布·伯克尔·拉齐(865—925)生活在阿拔斯朝第十六任哈里发时代。当时,由于土耳其人觊觎巴格达的政权,阿拔斯朝政局动荡,人心不安,国家濒于崩溃,但由麦蒙啥里发(786—833)奠基和推广的科学复兴方兴未艾。  相似文献   

3.
在介绍巴格达的团城之前,先应简述一下公元762年(回历145年)阿拔斯朝第二任哈里发曼苏尔(公元714—775年)建都巴格达的经过。阿拔斯朝的旧都原在库法,曼苏尔之弃旧都建新都,首先是出于政治上的考虑。库法历来是什叶派的活动中心,他们对非阿里后裔的哈里发政权始终持敌对态度。曼苏尔在权衡了各种利弊因素后,认为:为了确保阿拔斯人政权的巩固,从长计议,弃都库法为上策;其次,出于自然条件的考虑,因库法城座落在西部沙漠的边缘,经常遭受沙尘的侵袭。在为新都选址的问题上,曼苏尔十分谨慎。他派出了大  相似文献   

4.
中世纪著名阿拉伯历史学家伊本·赫勒敦在他的《历史绪论》中说:“阿拉伯人天性近于文化,能从所交往的民族吸取益处.”①中世纪阿拉伯翻译运动就是阿拉伯穆斯林积极吸取外来文化的例证. 一、阿拉伯翻译运动的始起阿拉伯翻译运动始于倭马亚朝第六任哈里发时期(公元7世纪后半叶),到阿拔斯王朝中期(公元9世纪末,10世纪初)达到顶峰. 阿拉伯翻译运动的鼻祖是哈立德·本·  相似文献   

5.
阿拉伯阿拔斯朝最初的大约100年(自王朝创建的750年起,至哈里发瓦西格统治结束的847年止),被公认为是阿拉伯大帝国政治、经济发展的鼎盛时期,也是阿拉伯文学,特别是阿拉伯诗歌的黄金时代。  相似文献   

6.
集邮在沙特     
中国人于公元前3000年:波斯人于公元前550年先后建立起自己的邮政体系,罗马人也在公元前31年开始了邮政通讯,而阿拉伯世界,则是在哈里发时期开始认识和建立邮政体系的,并于倭马亚朝和阿拔斯朝达到了极度繁荣,那时人们把牲畜作为运送信件的工具,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  相似文献   

7.
在阿拔斯朝的后期,来自土库曼的塞尔柱克突厥人在摇摇欲坠的哈里发帝国上建立了塞尔柱克朝。王朝初期,在艾勒卜·艾尔斯兰和马里克沙两位素丹的朝廷里,活跃着一位杰出的政治家,此人就是优秀的波斯籍大臣——尼采姆·穆立克。作为塞尔柱克朝的两朝元老尼采姆·穆立克起到了政治支柱的作用,由于他卓越的  相似文献   

8.
《阿拉伯世界》2000,(3):60-63
哈里发拉希德时期,金币铸造成为总督或财政人员的权利之一。图伦朝建立初期,仍使用以哈里发名义铸造的阿拔斯金币。图伦朝全面控制埃及和沙姆后,开始铸造含金量更高的艾哈迈德金币。在法蒂玛人进入埃及前,制币权曾一度掌握在伊赫西德人手中。到了法蒂玛朝的哈基姆时期,阿拉伯人开始大量铸造银币。1149~1154年,十字军占领了埃及著名的纺织工业城市塔尼斯,而努尔丁的大将萨拉丁·本·阿尤布则在埃及创建了信奉逊尼派的阿尤布朝,其货币体系维持至末代素丹图伦希。图伦希仅统治了61天,其货币是阿尤布朝的稀有币种。  相似文献   

9.
哈里发拉希德时期,金币铸造成为总督或财政人员的权利之一.图伦朝建立初期,仍使用以哈里发名义铸造的阿拔斯金币.图伦朝全面控制埃及和沙姆后,开始铸造含金量更高的艾哈迈德金币.在法蒂玛人进入埃及前,制币权曾一度掌握在伊赫西德人手中.到了法蒂玛朝的哈基姆时期,阿拉伯人开始大量铸造银币.1149~1154年,十字军占领了埃及著名的纺织工业城市塔尼斯,而努尔丁的大将萨拉丁·本·阿尤布则在埃及创建了信奉逊尼派的阿尤布朝,其货币体系维持至末代素丹图伦希.图伦希仅统治了61天,其货币是阿尤布朝的稀有币种.  相似文献   

10.
众所周知,阿拔斯朝(750~1258)的前期是阿拉伯帝国的鼎盛时代。当时帝国的版图横跨亚,非,欧三大洲,政治上实行阿拉伯贵族与非阿拉伯贵族的联合统治:最初一个世纪,哈里发重用建立王朝有功的波斯人;哈里发穆耳台绥木(833~842在位)袭位后,又多用突厥人,以抑制波斯人的势力。文化上则是广采博收,兼容并蓄;“杂交”、  相似文献   

11.
生平与著作铿迪全名为艾布·尤素福·雅各布·伊本·伊斯哈格·铿迪。铿迪一字是由他的部落名字铿德一词派生出来的,他的祖先是阿拉伯半岛南部部落的酋长,父亲伊斯哈格在阿拔斯朝的马赫迪、哈迪和拉希德三位哈里发执政时期,曾任库法省省长。  相似文献   

12.
翻译运动公元8世纪中叶,阿拔斯朝建立后,阿拉伯人的军事扩张基本停止,帝国局势日渐安定。随着政治和经济的迅速发展,文化教育也出现一派繁荣景象,阿拉伯语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因此,阿拔斯朝统治阶级,迫切希望吸取先进文化,准备把波斯、印度、希腊、罗马……的古代学术遗产,译为阿拉伯语,以满足帝国各方面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公元1198年,阿拉伯哲学集大成者伊本·路西德(阿威罗伊)逝世后,中世纪曾经十分活跃的阿拉伯哲学和其他学术活动,进入低潮阶段。1258年,蒙古人攻陷巴格达,阿拔斯朝灭亡。1492年,阿拉伯人在伊比利亚半岛据守的最后一个大城市格拉纳达,被西班牙人攻陷,阿拉伯人最终被驱逐出西班牙。阿拔斯哈里发帝国的覆灭和阿拉伯穆斯林势力在欧洲的衰退,多民族的、统一的阿拉伯文化受到严重的破坏。1258~1798年,阿拉伯历史上称为“衰落时期”。  相似文献   

14.
阿拔斯朝的第二任哈里发曼苏尔于回历145年(公元762年)建立了巴格达城。二十五年后,巴格达城达到鼎盛时期。许多国家的学者、商人云集巴格达,当时的巴格达有“世界文化都会”之称。在那众多的学者中,有一位名叫凯克的印度天文学家兼数学家,他随身带来了一部研究天文的书,书中运用了1、2、  相似文献   

15.
阿拉伯文化作为中世纪的灿烂文明永远保存在历史长河中。阿拉伯文化起源于穆罕默德时期,孕育于倭马亚朝,阿拔斯朝前期最后形成并走向繁荣,至阿拔斯朝末期开始衰落。在短短几个世纪内,阿拉伯文化在天文、数学、化学、医学、物理、哲学、文学、史学、音乐,绘画、建筑等领域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堪与我国的盛唐文化媲美。阿拉伯文化同西欧中世纪基督教文化一样都是宗教性文化。  相似文献   

16.
三、发展 阿拔斯朝建立后,阿拉伯历史进入光辉灿烂的时代。阿拔斯朝初期的几位哈里发重视教育,倡导科学,尊重知识,鼓励自由讨论的学术空气。他们设立各类专门研究机构,兴办学校,建天文台,设智慧馆,开展翻译运动,将大量的希腊文、波斯文和叙利亚文著作译成阿拉伯文,使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发展到新阶段。受这些外来文化、思想影响。凯拉姆思潮涉及的范围扩大,一种新哲学在穆尔太齐赖派与艾什耳里派中产生并发展,使凯拉姆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于是,凯拉姆运动进入中期发展阶段,凯拉姆学正式形成。该时期的凯拉姆运动亦分为二个阶段,所经历的时间各为百年左右。第一个阶段从8世纪下半叶至9世纪上半叶,主要派别是成熟的穆尔太齐赖派。第二个阶段从9世纪下半纪至10世纪上半纪,主要派别是取代穆尔太齐赖派的艾什耳里派。前者标志着凯拉姆学的正式建立,后者创建了新凯拉姆学。早期的凯拉姆运动以直觉的逻辑为基础,中期的凯拉姆运动随翻译运动的进一步展开,开始关注哲学与逻辑学译著,他们的研究方法开始科学化,逐步将他们的观点建立在哲学的基础上,并且运用理性证据给予证实,旨在探究信仰原则的内在意义与表面意义,同时运用逻辑论证与实在的证据帮助人们正确理解这些原则,从而使凯拉姆成为一门以宗教信仰原  相似文献   

17.
海上贸易是马穆鲁克朝的主要经济支柱之一。在13世纪下半叶至15世纪初盛极一时,后逐渐衰落,其原因何在?本文对此试作初步探讨。一、马穆鲁克朝前期的海上贸易情况马穆鲁克朝是在阿尤布朝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马穆鲁克(意为“奴隶”)原本是阿尤布朝仿效宗主阿拔斯  相似文献   

18.
中国和阿拉伯国家人民之间的交往很早,远在伊斯兰教兴起前,中阿之间就已有了联系.两千年以前,阿拉伯半岛就为中国人民所了解,被称为“条支”“丝绸之路”和“香料之路”两通道的开辟,使中阿之间的关系更加密切.阿拔斯王朝的第二代哈里发曼苏尔决定在巴格达建立新都时曾说:“这里有底格里斯河,可以把我们和遥远的中国联系起来.”因此到了唐代,中阿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公元七世纪初,伴随着“穆罕默德的宗教革命”,阿拉伯半岛在政治上统一了,建立起强大的哈里发国家.此时的东亚出现了强  相似文献   

19.
阿拉伯诗歌在灿烂的阿拉伯文学长卷中占有特殊地位。倭马亚时期,诗歌文学具有浓厚的地域色彩。阿拔斯时期,阿拉伯文学艺术得到了飞快的发展,阿拔斯朝因此成为文学发展史上的一个创作高峰期。不同的历史背景、生活模式和社会形态都会对文学创作产生影响。倭马亚朝自建立之日起,宫廷内就开始了各种形式的明争暗斗,这对当时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相比之下,历经百年的轰轰烈烈的翻译运动,给阿拔斯时期的诗歌创作注入了大量的新鲜血液,给予了它更多的生机与活力,使它在吸收异族文化精萃的同时,能不断提高与完善自身,达到更为和谐、完美的高度。  相似文献   

20.
空间上相距万里,时间上相隔千年,历史坐标上的两点个,一个是中国战国时期齐国都城临淄的稷下学宫,一个是阿拉伯阿拔斯朝哈里发帝国首都巴格达的智慧馆,它们都是所在社会的产儿,虽然各自经历过不同地域的传统文化的熏染,在创办的背景方面有着一定的差异,但它们在创办原因、本身的性质及所起的作用等方面,却是那样相似.它们简直就像东方世界的两颗明珠,在异时异地闪耀着东方文化的光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