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若干意见》正式出台后,中部六省在谋求协同发展方面迈出了实质性步伐。9月18日至20日,中部六省省委书记、省长首次齐聚郑州,出席中部论坛郑州会议,共谋“中部崛起”发展大计。9月25日,第一届中国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在长沙拉开帷幕,中部六省无一缺席。此举不仅是落实中央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一项重要举措,是国家八部委和中部六省在联手搭建“中部崛起”的投资贸易平台,更是中部六省协力谋求“中部崛起”的实质性动作。  相似文献   

2.
张道刚 《决策》2005,(1):14-18
在中国区域政策版图上。东部、西部、东北三大区域政策板块构成了三个政策高地。剩下的中部在三重挤压下。陷入了“政策洼地”。当许多人把目光投向中部时。实际上是在关注“政策中部”。如。果没有这个前提,人们津津乐道的“经济中部”和“地理中部”已不复存在。从这个层面看,“政策中部”概念才是本次策划的主旨所在。事实也正在证明这一点。从“中部塌陷”的尴尬,到“中部崛起”的呼喊;从去年全国“两会”明确提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表述,到“中部崛起”首次出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六项任务之中;从官方和民间的热议,到电部六省频频出招推销各自对“中部崛起”的理解,在经历了东部加快发展、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等区域开发浪潮之后,“中部崛起”正在上升为国家战略。  相似文献   

3.
梯次发展的规律与趋势,已把聚光灯打向中部,这是机遇;如何回应强国道路中的一系列发展新课题,这是挑战。2005年8月,胡锦涛视察湖北时,首次提出湖北要成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今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时,再次要求湖北努力建设成为中部崛起重要战略支点,争取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走在全国前列,湖北支点战略再获新动力。  相似文献   

4.
2004年,胡锦涛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强调.为了统筹区域协调发展.中央做出了“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战略决策,“中部崛起”成为国家战略。温家宝总理今年在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抓紧研究制定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规划和措施。充分发挥中部地区的区位优势和综合经济优势,加强现代农业特别是粮食主产区建设;加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和能源、重要原材料基地建设:加快发展有竞争力的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  相似文献   

5.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月15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的重要议题之一是研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问题。这是中部崛起连续两年出现在温家宝总理《政府工作报告》中以来,国务院常务会议首次研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问题。会议研究了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点任务及政策措施。虽然目前这些  相似文献   

6.
在促进中部崛起中率先崛起,这是仙桃市“十二五”时期发展的奋斗目标。纵观近年来仙桃的发展,其经济总量连续20年位居全省县市之首,曾六次跻身中部十强,是中部经济强市之一。可以说具备了率先崛起的坚实基础和优势,只要抢抓机遇,找准定位,跨越发展,“中国体操之乡”能跳好率先崛起的“跨越体操”。  相似文献   

7.
抗日战争中人民群众的深入发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继2004年12月5日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把“中部崛起”列入2005年经济工作的六项任务之一以后.“中部崛起”又成为2005年人大政协两会期间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重要课题和热点问题。中部地区是协调我国东西部协调发展的杠杆和桥梁地区.也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其良好发展对我国经济发展和安全战略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4月15日,中部崛起的纲领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若干意见》(“10号文件”)正式出台。“10号文件”提出了中部崛起的36条政策措施,包括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交通流通优势、促进城市群和县域发展、加快社会事业发展等9方面。目前,中部各省已围绕文件进行了专题学习,并着手研究部署各自的崛起战略。  相似文献   

9.
2006年1月,在商务部召开的全国商务工作会议上,针对国家提出的“中部崛起”战略,薄熙来部长提出把“万商西进促中部崛起”,作为商务部今年的一项重点工作加以实施“。万商西进”即通过投资和贸易促进,从2006年起用3年左右时间,推动1万个左右境外和东部地区的工业、商贸及服务等企业到中部地区开展投资、采购、经营协作,以缓解东部资源、环境、市场等压力,为产业升级腾出新的空间;发挥中部资源和劳动力优势,加速资源的就地转化。在这过程中,除中部六省外,还可顺势向陕西、甘肃、四川、重庆等与中部地域相邻、条件相近的西部省市梯次延伸,进而促进西部大开发。为加速“万商西进”的推进,商务部将采取具体措施进行扶持。  相似文献   

10.
2月15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了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等问题。会议提出,中部地区要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促进社会和谐,建设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高技术产业及现代装备制造基地和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在发挥承东启西和产业发展优势中崛起,实现中部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在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方面,除前述会议提出的“三基地、一枢纽”之外,又增加了要支持老工业基地振兴和资源型城市转型,建设现代装备制造基地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增强中心城市的辐射功能,带动周边地区发展等内容。  相似文献   

11.
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明确提出,要“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形成东中西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这意味着中央已将加快中部地区发展提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中部崛起战略的提出对中部来说是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如何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是摆在中部地区面前的重大课题。国家级开发区作为改革开放的窗口和示范区,在地区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发挥其综合优势,带动地区加快发展,是实施中部崛起战略的关键一环。  相似文献   

12.
张道刚  王运宝 《决策》2005,(1):18-20
“中部崛起”需要做哪些准备?怎样去准备?这给中部拉出了一个长长的问号。  相似文献   

13.
《领导决策信息》2008,(36):14-14
今年1月11日,国务院同意建立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3月10日,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联席会议第一次会议在京召开,研究部署2008年促进中部地区崛起主要任务。联席会  相似文献   

14.
《决策》2009,(10):4-4
9月2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通过《促进中部崛起规划》,从八个方面对中部地区发展进行再部署,同时提出了到2015年的发展目标。这是继2006年4月中央颁布中部崛起10号文件之后,关于中部发展的战略性规划。尤其是《规划》中“两横两纵经济带”的提出,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武汉城市圈、中原城市群、长株潭城市群、皖江城市带、环鄱阳湖城市圈等中部经济高地全部覆盖。  相似文献   

15.
中部崛起的战略意义及道路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部地区千百年来一直是中华文明传承发展的中心,但曾几何时,包括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的中部地区的发展悄然滞缓下来,经济社会发展的指标在全国的位次颓然下滑。进入21世纪,在沿海开放、西部开发、东北振兴的紧锣密鼓中,中部一片沉寂.呈现出缓慢“塌陷”的趋势。2004年3月,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促进中部崛起”,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中部崛起”的提法,出现在次年经济工作的六项任务中。这表明。“中部崛起”不再仅是学界关注的话题,而是已经成为一个全局性的战略任务,受到官产学媒各界的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16.
王运宝 《决策》2005,(6):23-25
长江崛起则中部崛起,从安徽马鞍山到湖北宜昌1500公里的长江,为中部崛起提供了最大的想象空间。可以说,抓住长江就是抓住了中部崛起的“命门”。那么,中部地区在长江沿线有什么?围绕长江又能做什么?  相似文献   

17.
新特区的中部使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浩程 《决策》2009,(2):18-20
试验区被看作是“中部崛起”战略的两大支柱之一,将为改变中部发展模式树立新标识,引领中部创新,提升中部经济地位。2008年,随着试验区正式启动,这一切正在变为现实,成为“中部超车”的底气之一。  相似文献   

18.
为了促进中部地区快速发展,2004年3月,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正式提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构想。2006年4月1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若干意见》的出台,标志着促进中部崛起战略正式形成。2009年9月23日,国务院通过《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明确提出到2015年中部地区崛起实现的目标。  相似文献   

19.
中部在哪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道刚 《决策》2005,(1):15-18
2004年5月28日,中部五省和来自北京的近200位专家学者、政府官员和企业家齐聚武汉,出席被举办方称之为高规格的"中部崛起创新论坛".此次论坛虽未吸引太多的眼球,其意义却非同寻常.与其说这是中部五省首次坐到一起谋划自身崛起方略的盛会,还不如说中部正在发出一种共同的声音.  相似文献   

20.
国务院今年4月发布促进中部六省经济发展的36条政策措施——《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若干意见》,标志着中部崛起战略进入实施阶段,激发了外资对中部地区的强烈关注。据商务部最新统计显示,今年1至5月,中部地区实际利用外资近15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0.5%,远远超过2.78%的全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