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户不同类型借贷的需求影响因素实证研究——以江苏省泗洪县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内外学者对农户借贷行为的研究主要围绕农户借贷行为及影响因素而展开,鲜有同时分析农户不同类型的借贷行为的研究.对江苏省省定贫困县--泗洪县农户正规和非正规借贷情况的调查显示,贫困地区农村仍存在着一定的金融抑制,同时农户已经较多地选择通过贷款来获得生产和扩大再生产所需要的资金.实证结果表明,户主的教育年限、住房价值、社会资本等是影响农户正规和非正规借贷需求的主要因素;教育支出是影响农户非正规借贷需求的主要因素;播种面积、住房价值、家庭年总收入与获得正规借贷支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2.
3.
4.
对贵州省5县393户农户调研表明:户主文化程度、家庭劳动力个数、农户对信贷政策的认知程度、耕地面积、农业生产收入、教育和医疗支出、社会资本等对农户借贷行为都有一定程度的影响.规范农户借贷行为:一是完善正规和非正规借贷体系;二是创新支农金融产品,简化贷款程序,降低信贷门槛;三是提高农户的知识文化水平. 相似文献
5.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的实施,离不开金融体系的大力支持和助推.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农业、农村经济和农民问题始终是经济发展中的重要问题.我国现行的农村金融组织包括政策性金融组织、商业性金融组织和合作金融性金融组织.从表面上看,这种农村多层次的农村金融组织制度安排能够满足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资金需求,但是从现有农村金融组织的实际运作来看,现有农村金融组织的发展越来越偏离甚至背离其预期轨道.如何改革农村金融体系,实现金融市场供求均衡,是摆在我们面前要研究解决的重要课题,对于促进农业增长、农民增收,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农户借贷过程中的非正式制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农户借贷难问题源于借贷过程中正规金融机构和农户之间信息成本的高昂和实施机制的弱化。农村非正规金融由于有效地利用了村庄信任、道德习俗、网络和社会资本等非正式制度,从而有效地节约了信息成本和监督费用。文章对农户借贷过程中非正式制度的构成及其功能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提出了强化非正式制度功能的三点配合措施。 相似文献
7.
信息化对农户信息需求及决策行为的影响——基于河南省调研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党和政府提出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而农村信息化是完成这一目标的关键手段.把握信息化影响下的农户的行为,通过信息化过程中农户的行为来体现农户的信息需求,这是农村信息化的最终目的.信息化可以通过改变农户的思维方式和市场意识,从而改变农户生产行为,最终加速农户的非农化转变. 相似文献
8.
社会资本视角下农户借贷行为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江西1294个调查样本的实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西社会科学》2014,(8):210-215
我国的农村社会是一个独特的社会关系网络,镶嵌在其中的社会资本深深地影响着这个网络中农户的经济行为。在不断修正正式信贷约束的基础上,借用社会资本的信任机制,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达到优化农村金融市场的资源配置和缓解转型期的农村融资供求矛盾的目的,从而帮助农民获得更多借贷机会、更大的借贷额度并降低借贷风险。 相似文献
9.
宋代是民间借贷发展较快的时期,其特点表现为借贷类型多、经营主体多元化、政府对高利贷的干预程度较强。宋代民间借贷活动的正面影响及积极作用主要表现为:有效维持了乡村生产生活的正常进行,维护了乡村社会的稳定,是宋代社会矛盾的缓冲剂。 相似文献
10.
国内外大量实践表明金融扶贫是贫困农户实现脱贫增收的有效路径,厘清以政府为主导的正规借贷对农户收入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无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就收入结构而言,正规借贷对经营性收入和工资性收入有显著正向作用,而对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没有影响;农户发生正规借贷,一方面通过增加本地非农劳动力资源配置来提升本地务工收入,进而促进工资性收入的增收,另一方面通过缓解流动性约束,改变农户"生产投资—消费"决策行为,即增加生产要素投入来提升农业经营性收入。与此同时,正规借贷对农户收入的提升还存在"精英俘获"效应,包含人力资本、物质资本和社会资本在内的资本禀赋水平是导致借贷户增收差异的重要因素。因此,政府在坚持高举金融扶贫旗帜的同时,应加强农民职业培训和乡村特色产业建设力度,实施差别化的精准信贷制度安排,严防正规借贷进一步拉大农户内部收入差距的风险。 相似文献
11.
农村金融需求的结构性与层次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分析了农村金融需求的整体结构特点,并且在此基础上具体探讨了农村借贷结构、层次的不同以及借贷用途的不同。通过本文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农村金融市场“二元化”结构的严重程度。针对中国农村金融市场“分割性”的特点,本文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邹志强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11)
基于2006年福建9个设区市中11个村的农户数据,我们分析了当前农户信贷需求的基本状况,通过建立Logit模型探讨了影响农户信贷需求的因素,得出了若干具有现实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
乔旭华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7,19(1):75-77
根据山西省农村跟踪观察户资料,通过对农户家庭人力资本存量与家庭收入水平之间关系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户主为初中文化程度的家庭,户均纯收入由最高变化为低于高中户,而后依次为小学户和文盲半文盲户;农户家庭劳动力平均受教育水平越高,户均纯收入也越高,且随着家庭综合教育水平的提高,教育投资的收入弹性呈递增趋势;接受职业教育和技术培训的农户家庭,其户均纯收入、经营性收入、总收入均高于未接受者,家庭中接受培训的劳动力数量越多,家庭收入越高。 相似文献
14.
农户贷款是农村金融服务的基础,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惠农政策的不断推出,银行机构对农村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服务理念不断调整,服务体系不断延伸,金融产品不断推出,推动了农户贷款需求特征不断变化。目前,农户贷款呈"五化"趋势,贷款对象扩大化,贷款规模大额化,资金使用长期化,期望利率低息化,信贷需求多样化。我们根据农户贷款需求特征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5.
农户融资的理性决定了农户对贷款人的选择行为,也决定了农村金融制度的创新,农村金融制度的选择既要遵循内生规则本身的演化逻辑,又需要代表国家的政府等外部组织在内生规则演进基础上,通过组织、协调完成制度创新过程。针对农户融资需求的多层次、多样化,农村金融制度供给的贷款人应是多元化、多层次的。 相似文献
16.
政策性农业保险在全国开办10年来,虽然各级政府的财政补贴力度不断调整增加,但农户参保率仍然很低,为此通过实地走访的方式对农户参与农业保险的意愿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影响不同类型农户购买农业保险的因素和影响程度均不同。影响总体农户的因素有年龄、政府救助、亲朋邻投保、对农业生产重要性、对农业保险的了解程度等。对农业保险的了解程度是影响纯农型农户与农兼型农户的唯一因素;影响兼农型农户的只有亲朋邻投保因素;影响非农型农户的有年龄、政府救助、灾害对生产生活影响程度、亲朋邻投保等。对农户影响较大的因素有亲朋邻投保、政府救助、对农业保险的了解程度等。为切实提高农户农业保险需求,建议加速提升农业保险的服务质量,稳步加大农业保险的政府支持,持续加强农业保险政策的宣传,逐步创新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保险服务。 相似文献
17.
与成熟的城市金融体系相比,中国传统型农户遵循生存经济逻辑和圈层差序社会交往格局,这也就决定了传统型农户具有以下六个方面的信贷需求特征:严重的信息不对称;缺乏可抵押物;特殊性成本与风险;以非生产性信贷为主;以无息的熟人友情借贷为主;单笔贷款数额小,要求信贷手续灵活、简便、及时。要解决传统型农户的融资困境,关键在于建立符合传统型农户信贷需求特征的信贷供给安排,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渠道:熟人亲友无息借贷;民间非正式互助合作金融;官方或公益扶助性质的政策性金融。 相似文献
18.
文章利用相关数据,对老年人的休闲活动现状、差异及其特点等进行了比较深入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90年代以来宁夏农户民间借贷实证分析--以宁夏盐池、同心和中宁县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实地调查和统计资料,重点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宁夏农村民间借贷的现状和特点进行了概括,并对促使该地区农村民间借贷活跃的原因进行了综合分析.同时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探讨了民间借贷对该地区农村经济和农家生产与生活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窦影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1(1):16-18
通过对当前东北某农村社会中借贷关系现状的考察,指出农民之间借贷关系网络的构成发生变化,亲属关系在借贷中的重要性下降,投资性的业缘关系在现行政策性的借贷支持中的比重上升,同时灵活性强的私人借贷也十分活跃,其中作为“桥”的中间人成为该种借贷中的关键。这种转变跟当前农村实行的政策及社会经济发展程度有着重要的关系,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农村社会借贷中的关系结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