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任何国家和社会的发展都需要有主导价值观的强力支撑和有效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引领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旗帜和灵魂。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就是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融入国民教育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就是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千百万人民群众的生活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使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真正成为人民群众共同的理想信念和精神支柱。  相似文献   

2.
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作为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强本固基的伟大工程,要基于时代主题和实践主题的转换和发展,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通俗化、普及化和群众化,着眼于指导实践和解决实际问题。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其大众化的话语方式和实践方式的差别必然出现不同范式。所以,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确立人本范式取向,将马克思主义与人民群众结合起来,以提升人民群众的主体性,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既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内在要求,也彰显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本质属性。  相似文献   

3.
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新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力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的必然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为此,我们必须以唯真的态度科学评价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现状,以创新的精神深刻理解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涵,以辩证的思维牢牢把握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质,以坚定的行动不断推进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与大众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使得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中国社会发展也从此掀开了新的篇章.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史,提供了诸多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经验:在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满足人民群众的理论需要和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中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改进马克思主义传播方式中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与非马克思主义、反马克思主义思潮论辩与较量中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些经验对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5.
作为一个整体性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彰显了“文化”的革命力量,凸显了一个具有时代特征和国家特色的道德价值体系.中国传统文化为其在中国的发展提供了养料,文化冲突使其彰显了创新理论品质,其科学性是中国社会发展的需要.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以扬弃的理念,建设中国化文化创新机制,完善实践机制、运营机制和管理机制,构建和完善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体系、现代文化市场体系,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推动中国社会的健康转型,繁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  相似文献   

6.
在深刻研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今天,本文在充分分析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的历史背景、特征的基础上,总结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三方面的历史经验及现实启示: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视人民群众的作用;传播主体必须有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仰。  相似文献   

7.
一 任何思想理论观点的形成都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对前人思想成果的继承和发展.陈云解决民生问题思想的形成也是如此,其形成主要来源于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是陈云解决民生问题思想形成的理论渊源.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人民群众是英雄人物历史作用的决定力量,普通个人对社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这就决定了无产阶级政党必须紧紧依靠人民群众,诚心诚意为人民群众谋利益,从人民群众中汲取前进的不竭力量.  相似文献   

8.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社会发展的核心命题,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全面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始终坚持一个前提,即坚持马克思主义;营造一种氛围,即营造一种有利于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优良环境氛围;坚持三个结合,即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世情相结合、与国情相结合、与传统相结合;坚持以人为本;保持一种精神,即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坚定一条道路,即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相似文献   

9.
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本质和逻辑,指出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逻辑就是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广大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结合好,要从少数精英到人民大众、从抽象理论到客观实践。其路径是必须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促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及传统文化相结合;必须与时俱进发展、深入科学宣传、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从而使马克思主义内化为群众的坚定信仰,外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指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具体实践相结合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质、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过程;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是指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紧跟时代步伐并随着时代和社会实践发展不断创新马克思主义的过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指马克思主义通过通俗化、具体化、大众化的方式教育群众、武装群众、掌握群众的过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三者相互依存、不可分割、有机统一,共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伟大事业。  相似文献   

11.
理解、接受、信仰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个体价值维度。从社会价值维度看,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是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结合起来,形成中国革命、建设和发展的指导思想的过程;从个体价值维度上看,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却是一种信仰教育,是优化人的精神世界、提高人的主体能力的过程。据此,准确理解和自觉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应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12.
延安时期,我们党进行了深入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将马克思主义理论运用于党的实际建设。围绕着中国革命这条主线,我们党特别强调马克思主义的实际运用,向实践学习,向群众学习,有力地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延安时期党的建设实践,对于新时期新阶段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的每一重大战略部署和伟大实践,都包含着党的建设的新举措和党的建设理论的新探索。党的建设的实践和理论的每一创新发展,也反过来推进和保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和各个领域的改革。中国共产党对历史方位转变和执政党建设理论的认识,已经达到了新的高度,提出要“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这一命题,本身就是中国共产党在30年党的建设理论创新过程中,获得的一个重要成果。我们研究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理论。从根本上说,就是要认识执政规律,尊重执政规律,努力按照执政规律加强执政党建设,加强和改善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完成党肩负的伟大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代特征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新鲜实践经验相结合的过程,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和中国社会结合、融合、磨合、整合的过程,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发展与创新的过程,是马克思主义由观念形态转为实践形态的过程。从文本依据、精神内涵、理论层面、文化意蕴、学科建设和当代视野等方面对此进行阐述,对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共产党执政60多年来,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进行了深入探索,积累了丰富经验,其中非常重要的一条就是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指导思想上的与时俱进,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这既是60多年来我们党执政的首要历史经验,也是今后在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实践中必须长期坚持的一条重要指导原则。  相似文献   

16.
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也是共同富裕的基本内涵。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不是虚无的、幻想的,只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中才能将其变为现实,中国共产党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具有显著优势,为丰富人民精神世界提供了战略性有利条件,党对文化建设的领导、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创新理论、中国特色文化治理、新时代文化繁荣发展、中华文化优秀基因为新时代新征程精神富有提供坚强保证,发挥好这些显著优势必将能推动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实现。党对文化建设的领导为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提供坚强政治保证,是实现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最大优势,要增强党的领导力,发挥好党领导文化建设的核心优势,把精神文明建设提到更加突出的地位,理顺党对精神文明建设的领导和管理体制,不断推进党领导下的精神文化领域改革。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创新理论为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提供科学指引,要增强理论凝聚力,发挥好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创新理论的思想优势,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推动人的精神世界的理想样态变成现实,进一步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增强人民团结奋斗的力量。中国特色文化治理为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提供制度支撑,要增强改革创造力,发挥好中国特色文化治理的制度优势,推动文化治理体系的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制度建设,实行以人民为中心的文化治理。新时代文化繁荣发展为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提供实践经验,要增强实践引领力,发挥好新时代文化建设的经验优势,不断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升其服务水平质量,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提供更加丰富的文化精品,注重丰富精神文化产品。中华文化优秀基因为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提供精神动力,要增强文化影响力,发挥好中华文化优秀基因的独特优势,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继承革命文化的红色基因,大力提高社会文明程度。  相似文献   

17.
和谐社会构建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关切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把建设“和谐社会”作为我党新时期执政的目标,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与我们党治国理政新追求的完美结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关切度表现在:两者具有高度的内在耦合性,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促进器。  相似文献   

18.
社会转型期共产主义的信仰危机及其重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在现实中的发展并不是直线式的,而是在各种危机和困境中呈螺旋式曲折向前发展,其往往遵循"现状——危机——新生……"的发展模式。当前,马克思主义所表现出来的信仰危机实质是一些错误的实践所导致的一种危机。这也昭示了精神层面危机的解决,不仅仅要加强理论层面的宣传教育,更重要的是在实践上对现实生活中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的有效解决,即坚持、发展并成功的践行马克思主义;加强党的建设,夯实党的群众基础;增强马克思主义信仰宣传的感染力,引起广大民众的情感共鸣;坚持马克思主义信仰与其他信仰间张力平衡的原则,正确处理好"一元"与"多元"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先进文化是推动人类社会前进的内在驱动力。代表先进文化 ,是先进政党的显著标志。新形势下 ,鉴于科学和文化在当今世界的重要地位和突出作用 ,江泽民同志把先进文化作为“三个代表”的重要内容之一 ,把“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上升到党的建设的本质层次和政治方向 ,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新发展。共产党员要在实践中自觉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积极创造者和推进者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中国共产党人精神动力发展史。物质对精神、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的决定作用,精神对物质、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反作用,共同推动社会历史的发展。中国共产党人充分重视精神力量对奋斗实践的推动作用,是在坚持物质对精神、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的决定作用的前提下的精神主动,符合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精神力量源于人们的知识、情感、意志、理想、信念、信仰等,这些精神因素在人的实践中所产生的"力"便构成了精神动力。精神动力的形成发展与作用发挥,源于客观的社会存在与主体的精神需要的双重要求,并通过主体的自觉能动性的发挥而将这种精神力量作用于实践,以达到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中国共产党人找准来时路、走好当下路、瞭望未来路的精神动力,是信仰动力、信念动力、信心动力的系统整合,是个体精神动力、群体精神动力、民族精神动力的多元融合,是精神创造力、精神凝聚力、精神约束力的有机统一。它对推进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和中国共产党人的自身成长起着方向指引、情感激励、意志砥砺和力量凝聚的重要作用。从精神动力的层次来看:马克思主义信仰奠定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信仰基础,是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行动指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规定了中国共产党人的道路选择,是共产党人的力量源泉;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胜信心彰显中国共产党人的乐观心态,指引着共产党人的奋斗方向。从形成精神动力的主体来看:精神动力是个体精神、群体精神、民族精神的作用彰显,个体精神动力是中国共产党人联系个体与国家、民族的精神纽带,群体精神动力彰显中国共产党人的群体认知、群体情感、群体意志,民族精神动力是中国共产党人血液里的民族精神基因蕴含的持久性、深层次的精神力量。从精神动力的作用来看:精神创造力贯穿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反映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精神凝聚力汇聚起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磅礴伟力,精神约束力促使中国共产党人永葆先进性、纯洁性与革命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