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西方现代派文学是现代资本主义的精神危机结出的酸果:一、它所反映的现代西方社会,由于传统的信念和价值标准的崩溃,陷入了空前深刻的精神危机;二、属于现代派范畴的作家是一切失去了原有根基、在现实生活中找不到归宿的精神上的流亡者,是现代资产阶级的浪子,他们自身也处于不可克服的精神危机之中。一西方现代派文学的中心图画是非理性世界中的非理性的人。这里所谓的“非理性”,其实际含义主要是:它已非西方传统的理性所能解释,换句话讲,现实已经和传统的理性分离,在精神上呈现出一片混乱;曾经长期作为西方精神支柱的理性,由于经不起现实的检验被视为“童稚的幻想”,遇到了严重的危机。  相似文献   

2.
叙事范式的转变与西方现代派戏剧的生成息息相关。西方现代派戏剧打破了从亚理斯多德到黑格尔所形成的戏剧"情节整一"的线性叙事,以及古希腊以来所遵循的"摹仿说"创作原则;西方现代派戏剧在叙事范式上呈现出多元化发展态势:浓郁的哲理性、寓意性和主题先行的特点使西方现代派戏剧明与暗的叙事范式应运而生;主体性与客体性叙事的叙事范式独具特色;线性与散发性的叙事范式常常交替出现,使戏剧的时空叙事产生立体的变化;整一性与碎片性的叙事范式使剧作家理性与非理性美学思想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3.
新感觉派小说的"欲望叙事"是一种存在主义的言说方式,即,新感觉派从幻象般的感觉中开掘现代都市人的生存焦虑与存在状态,以自己独特的欲望叙述与存在主义的"艺术生理学"实现了对接。叔本华的生存意志和尼采的权利意志是"欲望哲学"或"艺术生理学"的思想根基,它们从生命存在的本质、人和世界的关系来认识与理解身体、欲望和艺术的本质,试图以此创造新的思维和生命形式及其可能性。近代国学大师王国维认同存在主义的"欲望哲学"并将自己的生命化作一个"存在"的问号,通过这个问号重新探询欲望诉求的可能性。而从王国维到新感觉派则显示了非理性主义欲望叙事在现代中国演变的轨迹,如果说在五四文学的欲望叙事中"欲望"和"启蒙理性"共生,那么新感觉派以"感觉"的方式通过对欲望话语的伦理改写,思考人在"欲望"层面上作为生命存在"主体"的自觉是否可能,从而凸显了欲望对"文化"——存在主义叙事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新感觉派属于西方现代派的范畴,是西方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的一种文艺思潮。虽然我国的文艺不能走所谓现代派的道路,但新感觉派小说作为在我国文学史上曾经出现过的文学流派,在今天仍然有值得研究和借鉴的地方。本文拟对此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5.
施蛰存作为新感觉派代表作家,他更多地依恋于传统,其创作表现出传统美的特色.其创作风格的独特性以及相对于新感觉派所表现出的游离性,还有他不承认自己是新感觉派作家等等,都表现出他与日本新感觉派"异端"分子川端康成的类同,且其创作明显受到川端康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生命是一种自然的存在,维持生命的存在是一切动物所固有的生物本能。人作为一种有别于动物的社会存在物,不仅要维持生命的存在,而且要以理性的自觉赋予生命以意义,使生命在延续中充满生机与活力,使其心灵得以慰藉,使其精神得以商场,使其短暂的生命得以充实。正是怀着对这一人类精神世界的关注,卢风博士通过对现代西方文化矛盾的深入透彻分析,推出了又一力作《人类的家园——现代文化矛盾的哲学反思》。这一力作全面的反思了现代西方文化所存在的深刻矛盾及其在现代社会中所造成的深刻危机,为步入21世纪的中国人提供了一张可资借鉴…  相似文献   

7.
萨尔瓦多·达利的绘画艺术多与梦幻、奇异、非理性等术语发生联系.通过对感觉的"拼贴",在"拼贴"的感觉中,实现其绘画艺术作品中的现实与超现实之间的相互关系.达利画作中的日常生活元素在非理性内重新组合,作为一种视觉性的意象与超现实主义的客体,突破理性对真理的遮蔽,进入超现实主义所宣示的精神世界.  相似文献   

8.
徐岱 《东南学术》2002,(2):52-54
以形而上学为基础的理性主义不仅塑造了西方文明,也导致现代社会文化的危机,文典诗学与文论也随之衰落。中国应当避免走西方非理性的道路,建设新理性精神,作为后形而上时代诗学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中国的“新感觉派”曾经被认为是无批判地接受西方现代主义哲学的消极影响,有着“非中国化”的缺点,受到尖锐的批评。本文试从中国新感觉派小说的艺术特点与文学深层结构的分析中,说明它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密切关系,并进一步说明中国的新感觉派是“中国化”的现代派。  相似文献   

10.
<正> 非理性主义的幽灵,在西方徘徊,它缠绕着现代派文学。叔本华的唯意志论、尼采的超人哲学、柏格森的直觉主义、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以萨特为代表的存在主义,这种种非理性主义的思潮不仅是现代派文学的哲学基础,而且为现代派文学提供了美学论据。当然,现代派不是一个单一的流派,每个作家各自有其独特的生活经历和创作道路;不同流派、不同作家在受非理性主义的影响方面很不相同;我们不能把现代派文学简单地都看成是反理性主义的艺术说教,全盘否定。但是,从整体上看现代派文学从理论到实践无不打上了非理性主义的烙印。这是一个不容回避、不能忽视的事实,也是一个非常复杂,需要认真探讨的问题。本文试图就现代派文学的非理性倾向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1.
现代西方美学中的非理性主义思潮,以现代西方相应的哲学流派作为思想基础和理论依据,是后者在美学领域中的逻辑延伸和审美衍化。这种非理性主义美学思潮具有鲜明的反传统反理性倾向,对于西方现代主义的文艺理论和文学流派的基本思想和总体倾向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本文拟简要地分析十九世纪后期以来现代西方美学中非理性主义思潮的形态演变和基本特征,以便推进对文艺美学中理性与非理性关系的深入认识。  相似文献   

12.
中国文学理论的现代性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学作为一种审美活动 ,它的现代性属于超越的现代性层面。文学理论的现代性是对文学现代性的认同 ,本质上肯定文学的非理性和超越性。改革开放后 ,中国文论开始接续五四现代性传统 ,与现代西方文论交流接轨 ,但面临几重困境。突破困境的办法 ,归根结蒂就是在中国社会生活和文学发展中 ,清除理性主义残余 ,确立文学的超理性本质 ;同时处理好文论现代性建设与后现代理伦借鉴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13.
西方现代派文学对汪曾祺小说创作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从表现内容来看,汪曾祺小说对生存处境日益恶化的体悟、对人性恶的揭露和展示、对人的非理性意识的大胆表现,从表现方式来看汪曾祺小说借鉴了西方现代派文学中的心理分析手法,注重对人物的潜意识发掘和表现。但汪曾祺没有机械地照搬西方现代派文学的思想内涵和表现技巧,而是将其吸纳、转化为己有,成功地对其进行修正:首先,汪曾祺用传统文化中的宽容、平淡、豁达来中和西方现代主义那种人与环境紧张激烈的冲突;其次,汪曾祺还根据传统审美习惯和传统的表现技巧对西方现代派文学追求技术之上的形式主义做了修正;最后,汪曾祺坚持用传统的时间观来对抗西方现代主义的时间意识。  相似文献   

14.
突破理性官僚制伦理困境的基本逻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官僚制化的行政管理是民主政治的委托授权式的他治的现代范式,但西方理性官僚制构造了形式合理性与实质非理性的伦理悖论,在公共权力运行中导致他治与自治的矛盾是公共行政的现代性困境。西方以否定他治为指向的解构理性官僚制的运动并不能为中国的公共行政改革制作范式。在人类还没有能力实现自治的境况下,否定合理的他治是乌托邦式的幻想。但面对理性官僚制发展不足的问题,应在反思理性与建构理性相统合的视阈中避免西方所遭遇的现代性悖论,需要以公共生活的智慧限制他治对主权的僭越以及克服官僚制本身的形式合理性与实质非理性的伦理困境,这一智慧在制度伦理视界体现制度与人格双重向度的整合。  相似文献   

15.
本文探讨的是当代法国著名思想家福柯对理性与非理性关系所进行的批判分析,揭示了作为他者的非理性在现代性进程中的命运.通过清理福柯的基本思路,我们认为他在前后期使用了不同的分析批判策略,并因此为我们勾画出了理性与非理性关系的两种大致轮廓理性要么对非理性实施绝对排斥,要么对它进行温和改造,但非理性作为他者始终没有获得自身的地位.论文进而从福柯的主要作品出发,具体地展示了理性与非理性关系的这两种情形.  相似文献   

16.
刘呐鸥是中国三十年代新感觉派作家。他最先从日本引进新感觉派 ,其小说创作有与日本新感觉派相同的特征 ,如表现悲观、虚无、寂寞的世纪末情绪 ;崇尚主观、表现自我、尊重感觉生活 ;表现现代都市机械化生活所造成的人的异化。但刘呐鸥的小说缺乏日本新感觉派小说的象征性、乡土气息和诗化色彩。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30年代上海的半殖民地语境催生了中国最早的现代派——新感觉派。在刘呐鸥、穆时英声光魅影的都市风景线中,女性形象成为喻说现代生活不可或缺的叙事图景。新感觉作家们正是通过"现代尤物"的形象构型,表达了对都市的疏离与困惑,完成了身处在西方殖民主义视阈下的知识分子对民族想象的寓言。  相似文献   

18.
刘呐鸥是中国三十年代新感觉派作家。他最先从日本引进新感觉派,其小说创作有与日本新感觉派相同的特征,如表现悲观、虚无、寂寞的世纪末情绪;崇尚主观、表现自我、尊重感觉生活;表现现代都市机械化生活所造成的人的异化。但刘呐鸥的小说缺乏日本新感觉派小说的象征性、乡土气息和诗化色彩。  相似文献   

19.
柴婷婷 《北方论丛》2008,1(3):121-124
现代社会,人们在尽情享受发展所带来的丰盛宴席的同时,却不自觉地迷失到这种发展观及其实践设定的困境之中.在西方发展理念支配下,发展日益凸显出一系列带有全球性、人类性的问题与困境.建立在传统人道主义基础上的西方现代发展观念已使发展本身处于它的内在矛盾之中.解决西方现代发展危机的唯一出路是建立一种新的发展观--以人类生存为基础的新发展观.  相似文献   

20.
王天慧 《东岳论丛》2019,40(1):96-101
上世纪二十年代,日本产生了第一个现代主义文学流派新感觉派。1924年10月,年轻的作家横光利一与川端康成、片冈铁兵、今东光等人共同创立刊物《文艺时代》。在创刊号上发表了《头与腹》《新生活新文艺(代创刊辞)》。至此,日本文坛上便开始了如火如荼的新感觉派的文学运动。这一流派不仅明确地提出了文学目标与理论,而且坚持不懈进行文学实践,为世人留下许多修辞新颖、脍炙人口的小说。作为一个现代艺术派的文学流派,新感觉派有意识、自觉地有系统地引进了西欧小说的新方法,在日本创造出了新文学,一直引领着战前日本现代文学发展的潮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