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李白诗歌中的剑意象在中国古代诗人中出现的频率最高,占其诗作的十分之一.宝剑成为英雄的象征.李白运用鲜活的剑意象创造了许多英雄侠士的形象.同时在创造自我文武并举的形象时,总是以剑作为武功的象征.李白常常自比雄剑,表达为国立功的强烈愿望.李白诗歌的剑意象,有浓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又有自己独创的个性特征.  相似文献   

2.
李白诗歌中有许多鲜明的意象,如山、水、月、酒、柳、船、云、星等。这些意象描写生动,寓意深刻,是诗人生命意识和文化特质的重要载体,也是其独特人格意识、卓越生命体验的再现。通过对李白诗歌中频繁出现的"星"意象进行分析,探讨其与中国古代星象学的联系,进而剖析"星"意象与诗人的人格意识间的深刻联系。  相似文献   

3.
李白诗歌善于把有序与无序的、简明与复沓的、舒缓与"迅快"的等各种节奏,营造成独特的语言秩序,如视角的快速转换、意象的偶然并置、杂言的句式变换等等,使我们领略到诗歌语言之节奏的无穷魅力.形成这种魅力的主要审美依据,首先是诗人内在纷繁复杂的思想情感与诗的节奏旋律的和谐统一;其次是李白诗歌的节奏源于其"天机俊发"的思维方式;其三,李白精于音乐舞蹈,有利于他对诗歌节奏的把握;其四,李白强悍的主体意识、旺盛的生命力与独特的浪漫气质,使他自然地与盛唐时代的艺术精神相沟通,使其诗具有不可预计的情感抒发,不可模仿的节奏音调.  相似文献   

4.
在花齐放、争奇斗艳的盛唐诗坛,一位天才的诗人带着他银河落九天般豪迈雄壮的诗篇走上诗坛.他的诗,仿佛是一声声震响诗坛的春雷,向盛唐这个气象恢宏的大帝国宣布;一位独具异彩的诗人步入了俊才云蒸的时代.他就是诗人李白.他的诗,令人目骇神摇.古人认为他不食人间烟火,诗歌迷离惝恍,不可究诘.今人则认为他的诗歌豪迈奔放.笔者认为,李白并非云端里飞来的诗人,而是盛唐诗歌土壤中生长起来的.李白诗歌的风格固非一  相似文献   

5.
李白是盛唐诗歌中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一生爱酒,以酒成欢,亦以酒化愁.他的"酒"中包含了对自身遭遇、人生沉浮和社会现实的无限感慨,使得李白的"酒"及诗中夹杂着一股似淡还浓的有关时间和生命的悲剧意识,最后通过一种自我张扬的方式使这种求而不得的"欲望"得以升华.  相似文献   

6.
李白是我国文学史上一个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诗歌是唐诗中的一块奇葩,其诗歌作品不仅数量多,内容题材广阔,而且在抒情的方式和途径上、主观思想感情的表达方面都具有鲜明的独创性和个性,也更具特色.李白的诗歌作品强调个性化抒情,突现自我主体意识,是中国文学史上不可攀越的一座高峰.  相似文献   

7.
"盛唐气象"与盛唐诗坛的两大诗派和两大诗人密切相关,是盛唐诗歌的主旋律。"盛唐气象"在李白的诗歌中,是以名士气象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在杜甫的诗歌中,则是以儒生气象的形式表现的。同时,"盛唐气象"还表现为山水田园诗中的隐士气象和边塞诗中的英雄气象。  相似文献   

8.
李白是我国古代写月亮最多的诗人,月亮意象是李白一个永恒的情结.李白的月亮诗蕴藏着巨大的人格力量和哲理精神,是高亢激昂的盛唐时代理想和清明政治的象征;是诗人浪漫主义的精神气质和文化性格的标志;是诗人消解内心痛苦,确认自身人格的方式;是诗人抒发热恋故土,怀念友人之情的对象,还是诗人寄寓叩问人生、探索宇宙的哲理思考的栽体.李白的月亮意象意蕴丰富,艺术高超,代表了我国古代咏月诗歌的最高成就.  相似文献   

9.
天才诗人李白的诗歌中存在着不少西域文化因子,这些因子营造了李白部分诗歌的西域文化氛围,也证明着诗人与西域文化的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0.
<正>一、李白跌宕起伏的一生唐代诗人李白,被誉为“诗仙”,其诗歌风格独具一格,具有丰富的艺术特点和深厚的诗歌价值。那么,李白究竟是一位怎样的诗人呢?李白的一生经历了五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李白在5岁到25岁时,他饱读诗书并在蜀中游历。李白在五岁时就跟随父亲来到了江油县,十五岁的他已经创作出许多诗篇。  相似文献   

11.
"豪放飘逸"的定型化认识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们对李白诗歌文本的解读.抛开先入为主的偏见,透析李白的诗歌,我们不难发现李白诗歌的主导风格是悲怆.李白的诗歌是在"酒神"的狂舞中完成的千古绝唱.  相似文献   

12.
李白是我国文学史上一个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诗歌是唐诗中的一块奇葩,其诗歌作品不仅数量多,内容题材广阔,而且在抒情的方式和途径上、主观思想感情的表达方面都具有鲜明的独创性和个性,也更具特色。李白的诗歌作品强调个性化抒情,突现自我主体意识,是中国文学史上不可攀越的一座高峰。  相似文献   

13.
李白的神话情结,主要体现于神话创世说对李白"气一元论"世界观即天道自然观的直接影响,神话想象的思维对李白诗歌构思直接沟通,神话的演变直接铸就了李白仙风道骨的诗品和人品.即使如此,李白在创作诗歌的时候,虽然天马行空,"飘然思不群",但还是没有离开现实的土地,对某些局限性比较明显的神话、故事、传说表示了大胆的怀疑、责问、否定和改造,表现了浪漫主义诗人所特有的现实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14.
白居易作为唐代与李白、杜甫比肩的伟大诗人,他所标榜的"为时为事"的诗歌主张,是对从<诗经>、汉魏乐府到杜甫的以关注社会现实、同情人民疾苦为主旨的现实主义传统的继承,也在一定意义上启迪了"五四"时期"为人生"的艺术观的诞生.由此显示出,白氏的诗歌主张在我国古典诗歌现实主义传统中承前启后的地位及其属于未来的现代意义.  相似文献   

15.
李白作为有唐一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一生创作了近千首诗歌。其"浪漫"的特质除了整体作品风格的飘逸之外,还与其大量写作女性诗歌有关。李白900多首诗中,就有100多首诗涉及到女性形象。他诗中的女性形象主要有两大类:一是历史题材意象;一是现实题材意象。  相似文献   

16.
自然界是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研究的对象,也是诗人、作家涉足的领域。李白一生酷爱自然,他仰观天宇,俯察品汇,神游神话和宗教的幻想境地,从广阔的时空摹状自然景物,抒写情思,恐怕在中国诗史上很少有人企及.审美心理学认为,文学是主体意识的表现。但是,在不同的诗人、家作那里,主体意识的表现会显示出个性的差异。李白诗歌写景咏物有一个显著的持色,这就是充分发挥浪漫主义的审美创造功能,突出主体位置,着重表现自我,从而体现出强烈的主体意识。  相似文献   

17.
盛唐边塞诗歌是盛唐文学积极进取精神的承担者,它的繁荣在于边塞诗人的入边、游边和使边,其外敛的意识是儒家“兼济天下”胸怀的完美演绎。文章分析了盛唐边塞诗歌的特征:功名理想和爱国情怀;侠义精神与英雄情结;边塞风物与乐观情绪。  相似文献   

18.
在盛唐诗坛上,独具一格的李白诗风,是其带有强烈理想化色彩的自我中心意识空前高扬的结果,即使是反映他追求建功立业的入世精神的作品也始终带有超脱流俗的理想主义色彩,既具有时代共性的精神风貌,又表现出独具个性的自我特征。文章通过纵(如揭示与复古文学传统的血缘联系以及与李白心目中的历史范型人物)、横(与开天时代的诗人)的反复比较以及李白的生活遭际,突出了李白的自我中心意识及其诗境表现的方式与特点,并从三个方面分析了李白诗歌宏大境界的具体生成机制。文章在首肯李白以自我为主,一任情绪变化建构艺术作品的独创性的同时,也指出了其弊端。李白的诗歌只能成为前代的总结与高峰。  相似文献   

19.
受李白诗歌"宇宙境界"(袁行霈语)的影响,古代朝鲜诗人车天辂在善于运用宏伟的自然意象将人生社会和宇宙联系起来思考从而去塑造自我形象、直吐真情等手法和表现方面,与李白非常相近,朝鲜其诗歌境界也基本达到了李白所创造的宇宙境界,具有雄奇壮丽的美感。但是,在性格、阅历、文化背景等方面,车天辂还不如李白那般孤傲、洒脱,较李白多了一些忠君报国的热忱,少了一些出尘天外的奇想。所以,在营造诗歌的浪漫境界方面,浪漫雄浑不如李白那样来得深厚宽广,但是在大部分诗作中所体现的雄健奇壮仍然是可圈可点的。这种积极的改造和创新也取得了较好的表达效果和欣赏效果,提升了车天辂汉诗的浪漫气质,增强了人们对其诗歌的理解,是古代朝鲜诗人借鉴、吸收中国诗歌并能有所创新的一个成功范例。  相似文献   

20.
从莱考夫和约翰逊提出的概念隐喻理论来看,李白诗歌中的水意象体现了诗人的时间意识、忧郁情结和或执着或放下的心态。在诗歌中,诗人化抽象为具体,用永不停歇的流水表示时间的不断前移,用断不了的水流表达绵绵不绝的愁绪,用奔流、静水分别揭示执着、放下的心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