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雷雨》中极具悲剧性的人物——周萍,是个具有"俄狄浦斯情结"的典型人物,他与蘩漪、四凤的不伦恋情一步步将他引向了死亡命运的深渊,而他内心对这种畸形的爱的冲动和依赖则成为了其悲剧命运的根源。  相似文献   

2.
刘方政  徐颖 《东岳论丛》2019,40(5):19-25
既尊重研究者对文本的艺术分析、理论提升和逻辑整合,又照顾到观众的观摩感受,《雷雨》的文学史定位才能适度以至准确。1930年代中期至1940年代,秉持"风化"观念的观众和坚守复古立场的官方,或指责周萍与蘩漪、周萍与四凤的不伦之恋败坏道德,或因此以行政命令的方式加以禁演;市民阶层则激赏《雷雨》情节曲折、通俗易懂,具有很高的艺术感染力和情感冲击力。文学评论家主要着眼于剧作与现实的关系进行理论分析,认为《雷雨》在暴露大家庭的罪恶、具有极其强烈现实主义精神的同时,也存在着意识不明确、缺乏正确世界观的指引,以及现实主义不彻底等瑕疵。1949年以后《雷雨》的文学史书写,存在着倚重理性分析而忽视观摩感受的遗憾。  相似文献   

3.
舞台剧连台戏之《雷雨》保利·央华年度制作 演出时间及地点:2021.01.23,山西太原 周公馆的老爷周朴园自以为拥有至高的权威,掌控着周家的秩序,然而他的太太蘩漪心中对他充满怨恨,和非她所生的周朴园的大儿子周萍发生了恋情,周萍却意欲摆脱这段关系.蘩漪所生的儿子周冲年少单纯,爱上了周家的女仆四凤,但四凤却爱上了一个不该...  相似文献   

4.
一 在《雷雨》中,周萍可能是一个最复杂的性格。作者曾提醒表演艺术家们:“周萍是最难演的……他的行为不易获得一般观众的同情,而性格又是很复杂的。”在周萍出场时,作者不惜用了一千二百多字来阐述他的心理性格特征(蘩漪用了六百多字,周朴园和侍萍各用了三百多字)。几十年来,评论家们对他的理解和评论与作者对他的阐述也大相径庭,其参差也大大超过其他人物,以至一些评论家不顾《雷雨》的思想艺术成就和它在各种层次读者中的广泛影响,断定《雷雨》“对周萍性格的主要方面还缺乏足够认识”,甚至说“有美化周萍的地方”。事实上评论家们也主要是把周萍作为一个“反面人物”在那里描述着,我们经常看到的总是“纨裤子弟”“花花公子”“淫乱”“自私”“伪善”“放荡”“精神颓丧”“卑鄙”“丑恶”这些字眼。作者当年曾希望有个好演员“化开他性格上一层云翳”现在看来,这层“云翳”已被评论家们染成了浓云,点成了污秽的斑痕。  相似文献   

5.
<正> 《雷雨》的“戏”有两个特点:一是它丝丝入扣的戏剧结构,一是它起伏跌宕、层次分明的冲突展开。本文要谈的,主要是第二点。《雷雨》的故事很复杂。首先,时间长,前后足足三十年。另外,关系复杂:两个家庭之间,历史和现实之间,社会阶级和血统亲缘之间,各种人物之间,盘根错节,纷乱如麻。所以,剧作家碰到的第一个问题,是如何将这纷杂的种种,合理地艺术地纳入“戏”中,造成规定情境,以塑造人物形象。这就是所谓结构问题。《雷雨》写了三个主要关系,或者说三条主要线索:周朴园和鲁侍萍的关系,蘩漪和周萍的关系,周萍和四凤的关系。此外还有周朴园和鲁大海,周冲和四凤,等等。但主要是这三个。剧作家正是用这三个关系,三条线索,巧妙地织就了《雷雨》的戏剧结构的网。三十年前被周朴园始乱终弃、欲死未遂的鲁侍萍,历尽人间各种艰辛,三十年后又见到了她的仇人(却又是她两个儿子的父亲)周朴园;这样,周朴园原以为早已离世的人,忽又站在了他的面前。在周朴园这个所谓“最体面”、“最有秩序”的家庭里,大少爷周萍却和  相似文献   

6.
从填补与完善剧本《雷雨》未曾表现出来的蘩漪和周萍的情感与生活之路着手,揭示出蘩漪嫁给周朴园出于自愿并非所谓父母包办,周朴园也并未压抑蘩漪。是她与周朴园追求错位,转而主动追求并抓住周萍不放。通过对学者褒蘩漪追求的执着、贬周萍摆脱的不义对待爱情平等问题上双重标准的质疑,揭示出真正的蘩漪是一个极端自私自利的利己主义者,并非追求爱情自由和个性解放的楷模。《雷雨》表现了西方思想泛滥将会带来的恶果,它不再具有反封建意义,而是开启了民族解放运动中对中国传统文化重新认识再肯定的先河。  相似文献   

7.
本文首先分析了曹禺剧作《雷雨》始终表现的一种“对宇宙间许多神秘事物不可言喻的憧憬”。其次探讨了《雷雨》表达出来的深层语义,使它带有现代主义色彩。最后论述了《雷雨》又是一个神话祭礼的世界,一个原型象征的世界。因此曹禺的《雷雨》不仅是仪式性,也是象征性的典范。  相似文献   

8.
选择与赋予:从电视纪录片的选题到视界定位肖平一、题材与题材选择论述电视纪录片创作的题材与题材选择,主要从四个方面透视当代生活的丰富多彩及其生活本质。一是关于人的形象的话题。如从人到生命意义的阐释的《呼唤》,老年人自我命名的《十字街头》,记载一种历史老...  相似文献   

9.
话剧,本是“舶来品”。对我国话剧影响最早最大的莫过于挪威戏剧家亨利·易卜生了。早在中学时代,曹禺就在易卜生的戏剧中担任角色,《雷雨》受易卜生戏剧、特别是他的名剧《群鬼》的影响,是人所共知的。但我们认为,《雷雨》还受到我国著名戏剧家欧阳予倩的《屏风后》的一些影响,而这一点却被人们所忽略。其实,欧阳予倩也受到易卜生的巨大影响,他译他的戏,演他的戏,“一脑门子易卜生”。(欧阳予倩:《自我演戏以来》)欧阳予倩的《屏风后》早《雷雨》四年发表,对戏  相似文献   

10.
谕《雷雨》     
<正> 《雷雨》的悲剧发生在“绅商”的大家庭内,在这用矿上埋死的苦工人换来的大厦里,到处显得阴沉沉鬼森森,充满了各种各样叫喊的声音。这里有凶残的活阎王的威武的断喝声,这里有在血腥镇压下激起的粗犷的反抗的呼喊,也有精神受了长期压抑而发出的绝望的呻吟,也有淤积着深远的痛苦已经嘶哑的哭声,也有少女被欺侮而走向死亡深渊的绝望的嚎叫。这些罪恶、痛苦和反抗的声音交织在一起,构成了《雷雨》悲剧的基本气氛。唯一显得不调和的声音是周冲的天真的快乐的欢笑,他在做美妙的梦,梦见天空……海……小帆船……和四凤一起向前飞啊飞……,  相似文献   

11.
王福生 《东岳论丛》2022,(10):81-88+191-192
与通常在与《资本论》的比照中解读《大纲》不同,奈格里根据《大纲》本身来解读《大纲》。贯穿于《大纲》本身的客观性与主体性、理论与实践的整合是这种解读的基本特点。这既体现在《大纲》“对抗性趋势”的方法上,更体现在对共产主义的动态范围、对立面、基本规定及其实现的政治化阐释上。奈格里的这一阐释不仅为我们理解马克思,特别是《大纲》和《资本论》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而且也为他自己后来的理论创造提供了稳固的根基。  相似文献   

12.
《东岳论丛》2017,(6):164-170
《野草》第四篇《我的失恋》是一首戏拟之作,仿拟的是东汉张衡的《四愁诗》,通过戏仿,诗人有意追求的反讽效果既产生在严肃形式与现代白话口语之间,更产生在新旧语境与新旧表达之间的符号体系的生成变化之中,诗篇见证了生命冲力化成创化之力后的行动的过程。这一点与艾略特的早期诗作《普鲁弗洛克的情歌》有相通之处。  相似文献   

13.
我们在各自的研究中,已愈来愈深切地感到,曹禺早期剧作中有一个十分重要的意念——“蛮性的遗留”。且看《雷雨·序》中的一段自白:“《雷雨》对我是个诱惑。与《雷雨》俱来的情绪蕴成我对宇宙间许多神秘的事物一种不可言喻的憧憬。《雷雨》可以说是我‘蛮性的遗国’,我如原始的祖先们对那些不可理解的现象睁大了惊奇的眼。”(着重号为笔者所加)与“蛮性的遗留”语义相近的还有“原始的情绪”、“神秘的吸引’等等。而且,这些意念虽只是在论及《雷雨》时提出来的,可事实上,“蛮性”是贯穿在他早期的心态与剧作全过程的,不单单是《…  相似文献   

14.
在曹禺的戏剧<雷雨>里面,蘩漪被认为是最具有雷雨性格的人.她为了获得自己的爱情,用暴风骤雨般的反抗来对抗周朴园的压制和周萍的背叛,但结果却以周鲁两家的毁灭而告终.蘩漪的生活背景和思想根源决定了其反抗失败的必然性,但即使如此,她的反抗也在黑暗的天空中划出一道闪亮的光芒.  相似文献   

15.
《资本论》虽然是一部揭示资本主义运行方式的科学著作,但其中也蕴含着超越资本主义的价值理想。既往对《资本论》基于“拜物教”批判的价值逻辑阐释以及对之反拨的科学逻辑阐释,均有所偏失,故有必要走向一种基于科学理论与价值理想相互中介的实践逻辑:一方面,科学理论服务于价值目的,其研究领域和对象的选择受价值理想指引或限定;另一方面,这一服务的方式是对价值理想进行中介,即根据所揭示出的事实性规律限定行动的目的与方式,使之具体化为可行之方案。这样一种价值理想与科学理论的交互中介、价值逻辑与科学逻辑的交互中介,方才构成了人的对象性的现实实践活动之构架,因而,对《资本论》的阐释便当在这一综合了科学逻辑与价值逻辑的“第三种逻辑”的视域下进行。  相似文献   

16.
沈从文的生命哲学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崇尚生命的自然状态;二、珍惜生命和保护生命的尊严;三、爱是生的一种形式。在《边城》里,沈从文为他的生命哲学作了一次诗意的阐释。  相似文献   

17.
《原野》是曹禺继《雷雨》《日出》而后写出的第三个剧本,然而,《原野》不仅没有赢得《雷雨》和《日出》那样的声誉,反倒招来许多批评。主要的批评意见是:仇虎这个人物被作者所加的复仇、爱与恨、心理谴责等因素神秘化了,他只是一种与命运抗争的力量的象征,失去了丰富复杂的社会性格。尤其是第三幕中布置了过多的象征性的环境气氛,把许多神经  相似文献   

18.
本文是运用原型批评理论解读《雷雨》的一种尝试。《雷雨》并非曹禺的独创 ,可以在西方神话以及后起的一些中外著作中找出它的原型。该剧之所以具有经久不衰的生命力 ,在于它交错采用了戏剧中常见的三种母题 :复仇母题、乱伦母题和弃妇母题  相似文献   

19.
中国话剧的成熟是以《雷雨》的出现为标志的,剧作家曹禺本人也以自己的创作奠定了他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富影响的剧作家的地位,这已成为不争的事实。新时期以来,曹禺研究渐渐被人们重视,但人们在阐释曹之所以成为中国话剧文学发展史上的一代宗师的原因时,在指出曹禺剧作艺术上的完美之外,往往着眼于作家的创作和中国革命历程相契合这一方面:如《雷雨》对封建专制统治与资本家发家史的罪恶的揭露,《日出》对“损不足以奉有余”的不合理社会现象的揭示,《原野》中所反映的农民对地主的复仇,《北京人》中所展示的封建家族必然灭亡…  相似文献   

20.
栗华 《北方论丛》2001,(6):80-83
《呼啸山庄》是一部非同寻常的小说,对其主题的阐释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从解读其意象和细节入手,可以对小说主题作出一种新的阐释:即通过希刺克厉夫和凯瑟琳这一对“野”的爱与恨,小说表达了对叛逆性格的崇拜和对虚伪“文明”的抗议。应该指出小说的男女主义公是具有严重缺陷的人物,作者对希刺克厉夫的复仇行动是有所批判的,从而捍卫了生活的人道主义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