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拉摩的侄儿》是狄德罗的重要作品之一。作品的主人公拉摩的侄儿是一个有着复杂而矛盾的性格的人物。在小说的开头,作家借用了古罗马诗人贺拉斯的诗句“天生有煞星”作为题辞,表明了他的主人公是一个不祥的造物。拉摩的侄儿也自认为是自然“草率地制造他”,正象手里捏着一块面粉团,将他捏成各种奇形怪状,然后将这奇异的偶像远远扔开。拉摩的侄儿的这个怪诞人物,在他的社会里,在他的生活中,“打破了教育、社会习俗、礼貌的惯常观念的常规,使真理显示了出来,把恶棍的假面具揭穿了”。小说主人公的形象与性格具有重要的意义。拉摩的侄儿生活的历史环境,是1789年资产阶级大革命前夕的法兰西社会,资本主义关系的蓬勃发展,封建社会的迅速解体,以及二者之间的日趋剧烈而深刻的矛盾,是  相似文献   

2.
试论狄德罗《拉摩的侄儿》的辩证法思想李海峰德尼·狄德罗(1713—1784)是十八世纪法国“百科全书派”的首须,唯物主义最杰出的代表.他的哲学小说《拉摩的侄儿》深刻揭示了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前社会生活的复杂矛盾,字里行间闪耀着辩证法的光辉,对辩证法的发...  相似文献   

3.
《拉摩的侄儿》揭示了两种伦理观念的对立:"我"坚持传统的伦理观念,尊崇美德";拉摩的侄儿"代表的则是利己的功利主义。狄德罗在情感上支持前者,可他也清楚那样的美德在现实中已几近破产,很多人已经转而信奉"拉摩的侄儿"所代表的利己主义和享乐主义的伦理观。对此,他虽焦虑却又无力对抗。  相似文献   

4.
《拉摩的侄儿》揭示了两种伦理观念的对立:我坚持传统的伦理观念,尊崇美德;拉摩的侄儿代表的则是利己的功利主义。狄德罗在情感上支持前者,可他也清楚那样的美德在现实中已几近破产,很多人已经转而信奉拉摩的侄儿所代表的利己主义和享乐主义的伦理观。对此,他虽焦虑却又无力对抗。  相似文献   

5.
一十八世纪欧洲发生的启蒙运动,是继文艺复兴运动以后又一次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运动。与文艺复兴相比,这次运动声势更为浩大,具有鲜明的政治色彩,其批判锋芒,直接指向封建统治的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为资产阶级推翻封建统治作了舆论准备。启蒙运动在法  相似文献   

6.
伟大的启蒙学者、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丹尼斯·狄德罗,是十八世纪法国人民的伟大儿子。 十八世纪法国的启蒙学家们,积极要求变革社会,向往资产阶级民主和自由,反对中世纪的农奴制度,反对封建专制统治,反对经院哲学、禁欲主义和宗教迷信。这股强大的思潮,进入到意识形态的各个领域后,严重地动摇了天主教和封建阶级的统治地位,促使资产阶级革命形势的迅速高涨。  相似文献   

7.
伊曼努尔·康德(1724—1804)是德国古典哲学和德国古典美学的奠基人,他第一个为近代资产阶级建立了美学体系。他的美学论著《判断力批判》涉及了审美心理的许多基本特征,划分了美的独自领域,从哲学的高度提出和论证了一系列美学的根本问题。黑格尔称赞他在其中“说出了关于美的笫一句合理的话。”  相似文献   

8.
唐·段安节的《乐府杂语》说,段善本教授康昆仑琵琶,使忘其本领,去其邪杂,然后技大进矣。对于《红楼梦》这样一部函养百代而又凌跨百代、去其依傍、空诸所有、独创新奇的艺术珍品及其艺术思想,我们也要空诸所有、独辟蹊径,方能解其味,得其意。  相似文献   

9.
<正> 1 李泽厚的《美学论集》收集了他1979年以前发表的美学论文。可以说,在李泽厚的美学思想形成过程中,《美学论集》是他美学思想初创期的结晶,它已具备作者美学体系的雏形,从中可以领略到作者美学思想方法特点;同时又可以把它作为参照系,以发现作者美学思想方法自我完善的轨迹。2 《美学论集》告诉我们,作者是从哲学的小径进入美学大花园的,他一开始感兴趣的是美的本质问题。他在和各种美学派别的辨论中提出了美是客观性与社会性的统一的命题,奠定了“实践派”美学的基石。有一种美学派别认为:美是个人主观直觉的任意创造,而否定美的不依赖于被反映被感知的个人主观的客观存在性质。  相似文献   

10.
或然与必然———关于《文选》研究的断想王立群目前国内外《选》学研究的若干热点,比如《文选》与《文心雕龙》的关系,《文选》的选录标准,《文选》入选作品与萧统文学观的矛盾,刘孝绰在《文选》编辑中的作用等俱程度不同的存在着混淆必然与或然关系的诸多论述,令人...  相似文献   

11.
歌德的《浮士德》,一如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曹雪芹的《红楼梦》,精深博大,好似一个小宇宙,任你从那一方面去探胜,都不会空手而回。本文拟从美学的小径,作一次力不从心的攀援,以期拾得一两片哪怕是萎黄了的小叶。  相似文献   

12.
黄念田先生在《文心雕龙札记·后记》中说:“先君以公元一九一四年至一九一九年间任教于北京大学,用《文心雕龙》等书课及门诸子,所为《札记》三十一篇,即成于是时。”据此,已故著名“龙学”家牟世金先生指出:“把《文心雕龙》作为一门学科搬上大学讲坛,这是有史以来的第一次。……这说明从黄侃开始,《文心雕龙》研究就是一门独立的学科:龙学。”。因此,具有现代意义的“龙学”已有了近八十年的历史。八十年“龙学”的发展,结出了颇为丰硕的果实。据笔者的不完全统计,大陆已出版《文心雕龙》研究专著70余部(种),发表研究文章1600余篇;香港、台湾已出版专著50余部(种),  相似文献   

13.
一、抓住关键词语“惊异和悲哀”把握全文主题 当“北京的冬季,地上还有积雪,灰黑色的秃树枝丫叉于晴朗的天空中,而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的时候,“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风筝》的开头一节,就设置了悬念,提出了问题,为什么风筝的出现对“我”来说是一种“惊异和悲哀”呢? “惊异”,即惊奇诧异,这里是指由于在严冬中看到了风筝——春天的信使而出现的激动兴奋的情绪。因为春天毕竟是美丽的:杨柳发芽,山桃吐蕾,孩子们放风筝,融成了一片春日  相似文献   

14.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是纲领性文件(以下简称《决定》)。《决定》在逻辑思维方法上一个突出的特点,是澄清了过去三十多年来我们在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上的一些糊涂思想和糊涂观念,在怎样搞好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上又确立了一系列正确的思想和正确的观念,即破了非马克思主义观念,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观念。用逻辑的语言来说,就是摈弃了错误的概念,确立了科学概念。本文试从逻辑概念理论上对上述问题加以说明和论证。科学概念的特点是抽象准确人的认识,特别是人的理性认识,则是形成概念,运用概  相似文献   

15.
一 张志民1947年写的《王九诉苦》、《死不着》从一个侧面描绘出了解放战争后期土地改革斗争的历史画卷。 这两篇长诗都从民歌里吸取了营养,用农民喜闻乐见的形式反映了农民的生活和斗争,真实的群众生活内容和优美的民族形式使它们获得不朽的生命。从而使它们在新诗发展的道路上树起了一块里程碑。 《王九诉苦》和《死不着》所留下的历史足迹,距我们已经快四十个年头了,但打开诗篇,我们几乎立即置身在那特定的历史之中。诗中鲜明的人物形象,带着那个历史年代和他们各自的个性特点,一一向我们走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同志在《矛盾论》中把矛盾诸方面统一性规定为两种情形,即在一定条件下的互相依存和相互转化。这两种情形固然是矛盾同一性所包含的内容,但在我们看来,仅此两点还不够,并且这两点还不是矛盾同一性含义中最深刻之所在。 在辩证大师黑格尔的哲学体系中,矛盾同一性、差异性的思想贯穿始终,基本可概括为以下三点:(1)A依存于B,B依存于A。即矛盾着的双方相互依存。(2)A转化为B,B转化为A。即矛盾着的双方相互转化。(3)A既是A又是B。我们可以用通  相似文献   

17.
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在十八世纪中叶以后,方才产生和形成起来的。但美学思想,则我国早在先秦时代、西方早在希腊时代,即已大量存在。至于人类的审美意识,那就更早了。恩格斯说:“有了人,我们就开始有了历史。”那就是说,当人从自然的人发展到有历史的人,人就从动物的阶段,进入到早期的原始社会。这时,人才成为社会的人,人才有自己的历史。这一阶段的标志,是人类开始制造工具。就在人类对自然形态的骨头和石头进行加工,经过砍、削、磨、凿等工序,使它们变得尖利和光滑,不仅便于使用,而且好  相似文献   

18.
文章认为,世俗化的本义是相对于宗教而言的非宗教化过程,其衍生的内容也指市民社会的非政治化、非理想化过程;当今社会生活的世俗化是伴随着市民社会形成的过程中出现的,是社会走向民主、平等、自由、富裕的现代化过程的一道风景线,有其历史的进步作用;对世俗化过程中出现的消极因素和不合理倾向,要作具体分析,不应简单化对待。  相似文献   

19.
曾看到这样的一段文字:“对于雄鹰来说,自由广阔的天空比什么都重要.只有自由广阔的天空才能孕育出真正的雄鹰.方寸之地的鸟笼里是飞不出搏击长空的雄鹰的,只能够养出媚态十足的金丝雀.当然,在自由的天空里也不是只有雄鹰,更有众多的小小鸟,它们有它们的生存方式.“对之我颇有感想.……  相似文献   

20.
曾看到这样的一段文字:“对于雄鹰来说,自由广阔的天空比什么都重要。只有自由广阔的天空才能孕育出真正的雄鹰。方寸之地的鸟笼里是飞不出搏击长空的雄鹰的,只能够养出媚态十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