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灌输”既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又是思政政治教育工作的基本方法和途径。然而,在我国进入市场经济以后,思政“灌输”面临着种种困惑。文章追根寻源探讨列宁提出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灌输”的思想和理论,提出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思政“灌输”思想和理论,开创新形势下的思政“灌输”新局面,以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加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2.
"灌输论"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原理,是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原则,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也要坚持灌输。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灌输理论具有内在一致性,二者还是相互促进的。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灌输论要在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中得到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与效果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唯教育者主体观或唯受教育者主体观的方法论,均被实践证明收效甚微,甚至效果不好。因此,方法体系必须创新,要通过从“灌输”向“疏导”,从“经验”向“科学”,从“封闭”向“开放”的转型去实现。同时,要综合运用“课程”、“文化”、“传媒”三大载体。唯此,才能真正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率。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灌输”概念的认识,对“灌输”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具体运用作了论述,强调“灌输”教育必须注重对灌输的客体、内容的科学性、主体的综合素质、灌输的具体方法和建立全方位的灌输网络等五个方面加以把握,阐明了思想政治教育只有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才能达到启发、引导人们改造世界观,提高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灌输原则是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灌输原则,同时又要摒弃传统灌输理念,针对大学生这一灌输客体的特点,不断创新灌输方法,努力提高灌输教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相似文献   

6.
《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是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工作的指南。加强和改进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非常重要也非常必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改革必须坚持方向性原则、“灌输”的原则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针对当前“两课”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要努力寻求对策,增强实效性,使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迈上新的台阶。  相似文献   

7.
列宁灌输理论是对马克思、恩格斯灌输思想理论化、系统化的继承和发展。列宁的灌输理论科学地指出灌输理论的必要性、内容和方法,回答了对谁灌输、谁来灌输等问题。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属性和规律、教育对象的思想政治状况与社会环境发生的变化要求我们在当前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必须坚持以列宁的灌输理论为指导,在新形势下,要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列宁的灌输理论,创造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灌输主义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契合存在着可行性,具体的实施过程要开展多样化的思想政治灌输形式,实现灌输方法和手段的创新,完成理论与实践教育的灌输整合,最终实现高校马克思主义与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完美统一。在此进行了马克思灌输主义的解析,分析了马克思灌输主义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联系,提出了二者契合的具体措施,为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拓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儒家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作为中国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核心是通过“育君子”与“化小民”的双重路径达到“至忠孝、明人伦、成君子”终极目标的思想教化模式.儒家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理念、目标导向和教化方式对于弥合当前思想政治教育中重“工具性”轻“目的性”、重“灌输”轻“内化”等偏差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正>灌输法作为一种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在实践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功能和作用。例如,灌输法可以快速地传递大量的知识和信息,灌输法也可以通过反复强调和重复灌输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等。灌输法在过去的教育实践中曾经被广泛采用,尤其是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随着灌输法不断被扩大化和异化使用,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了“填鸭式”“强制化”等色彩,使得对灌输法的污名化也走向高潮,这些污名化的观点主要包括:价值层面的“无用论”,时空层面的“过时论”,以及道德层面的“强制论”等。  相似文献   

11.
从“独白”到“交往”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范式转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当前新的形势和新的使命,思想政治教育实践面临范式危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范式从“独白”走向“交往”的转换迫在眉睫。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范式转换的理路应当是从“主体性”走向“主体间性”、从“成材”走向“成人”、从“教材”走向“文本”、从“理论世界”走向“生活世界”。  相似文献   

12.
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特别提出“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导作用”,“两课”教学的主导作用要以理想信念为核心深入进行大学生的“三观”教育,同时,要理论联系实际,按“三贴进”要求,选择教学重点,选择理论难点,选择社会热点。  相似文献   

13.
大数据时代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既有一定的区别又有紧密的联系。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把握好"变"与"不变"的关系,就应该结合大数据时代的新情况,在坚持指导思想、根本任务、根本目的、主要原则不变的前提下,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教育素养、教育方法、主体结构的变化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变"与"不变"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变"是"不变"的实践智慧,"不变"是"变"的本质彰显,"变"与"不变"辩证统一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之中。  相似文献   

14.
公民教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转型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公民教育理论与实践在西方国家已经趋于成熟,而在我国则相对滞后,这已经影响并制约着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在高校引入"公民"、"公民意识"和"公民教育"概念,既是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完善与创新,也是思想政治教育顺应时代发展的重要历史转型.当然,公民教育并非凭空产生,需要科学界定若干关系,并积极探索有效的实施途径.  相似文献   

15.
高等职业院校按照"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要求,努力为社会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因此,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性尤为突出,高等职业院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担负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任。当前,高等职业院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结构不够合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还存在空洞的说教,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感染力不足。这需要建立了一支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为核心,以辅导员、班主任、学生党务管理和共青团干部队伍为主体,以网络思想政治队伍为补充的高等职业院校专业化的"大思政"队伍。  相似文献   

16.
“微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微博作为新兴的网络传播媒体,以其爆发性的使用增长趋势强力推动着“微时代”的到来,对在校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道德和价值观念等方面都带来了深刻影响,也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严峻挑战。文章在分析大学生微博使用现状的基础上,探究了“微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形势,提出了融入“微生活”、构建“微体系”、增强“微力量”三条思想政治教育新路径。  相似文献   

17.
在全球化背景下,文化价值和取向日趋多元,大学生群体获取信息的途径也趋于多样化,这对高等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极大冲击。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通过各种途径传达给学生,并取得良好的接受效果,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面临的首要问题。高校各教育主体可通过"教育主体的再教育""教育方式革新"以及"主体联合"等几个方面的努力,缓解思想政治教育中"主体压力""客体迷茫"以及"互动障碍"等问题带来的消极影响,实现在多元信息、多元价值竞争中的胜利。  相似文献   

18.
从理解"七一讲话"和"三个代表"入手,分析了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存在的现实问题,阐述了"三个代表"思想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指导意义,探讨如何提高高教工作者的自身素质,提出了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新途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9.
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江泽民同志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开辟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境界,指明了新方向。以“三个代表”为指导推进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坚持正确的方针原则,落实重点任务,探索新途径;必须处理好十大关系,这是一个长期曲折的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20.
提升针对性是新发展阶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理论命题和现实课题。把供需对位作为根本前提,把问题导向作为根本原则,把精准施教作为根本方法,把技术赋能作为根本支撑,把协同育人作为根本保障,是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理应遵循的实践逻辑。具体而言,做到供需对位,关键要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供给侧”和“需求侧”改革双向发力;坚持问题导向,关键要通过调查研究弄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究竟要针对什么问题;做到精准施教,关键要因人施教、因时施教、因地施教;做到技术赋能,关键要运用好大数据预测技术、智能算法推荐技术、区块链技术等高新技术;做到协同育人,关键要构筑校内校外双协同育人并举发力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