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列宁、邓小平和马克思本人的论述来看,马克思的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或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的新世界观是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马克思通过两次批判,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的神秘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旧唯物主义改造为辩证唯物主义。在改造旧唯物主义的过程中马克思创立了科学的实践观和唯物史观,所以辩证唯物主义包含历史唯物主义和实践唯物主义。马克思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充分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对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实践唯物主义的理解,必须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离开辩证唯物主义去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变革的实质,必然产生混乱。  相似文献   

2.
在以往有关马克思的类概念的研究中,人们往往只将其与费尔巴哈的类概念进行比较,而忽略了其他青年黑格尔派成员如赫斯在类本质思想史上的贡献和地位。要正确把握马克思的类概念,需要重新回到费尔巴哈、赫斯和马克思三人的思想交集图景中。费尔巴哈完成了宗教批判,提出人本主义的类概念。赫斯在宗教批判基础上,走向政治批判并开启了经济批判,提出交往是人的类本质的思想。马克思通过经济批判进入社会历史领域,创立历史唯物主义,从而使类概念完成了从人本主义逻辑向历史生成逻辑的转向。  相似文献   

3.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处于"费尔巴哈派"阶段的著作,在这一著作中,虽然马克思在某些局部上开始超越费尔巴哈,萌发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因素,但从总体性质来看,马克思还没有超越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从1845年起,马克思对费尔巴哈采取了批判的态度,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异化理论,这种理论和《手稿》中的异化劳动理论是不同的.马克思的思想发展进程,不仅有质变,也有量变,而且正是量变引起了质变.马克思之所以能在1845年创立马克思主义,是与他之前的思想发展的量变相关的,这些量变,包括新世界观因素的增长.  相似文献   

4.
黄文璇 《南方论刊》2008,(11):64-65,63
马克思的哲学思想经由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而最终达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马克思在费尔巴哈发现的哲学“维度”上添加了“社会”维度与“历史”维度,由此,在费尔巴哈将“人”从“天国”里解放出来之后,马克思深入到社会与历史中去,并由此探讨人类的最终解放之路。  相似文献   

5.
研究马克思创立历史唯物主义的整个时期,抛开费尔巴哈学说是不可想象的,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在我们那个狂风暴雨时期,费尔巴哈给我们的影响比黑格尔以后任何其他哲学家都大。”但是,我的研究表明,不能把马克思同费尔巴哈建立联系的时间推到费尔巴哈成为唯物主义者的那一年——1839年,现有的资料证明,当时的马克思同费尔巴哈完全没有个人之间的接触,虽然这仅仅是一种形式,但通过它也可以看出,他们之间缺乏一种思想上的共鸣,缺乏建立联系的思想基础。大致看来,马克思对费尔巴哈学说态度的演变经历了三个段:(一)1841年底——1842年,把费尔巴哈学说看成是一种友好的帮助;(二)1843年——1844年初,把费尔巴哈当作  相似文献   

6.
费尔巴哈提出宗教是人的本质的异化,从而产生一个问题:"人们是怎样把宗教幻想塞进自己头脑的"。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就是通过思考这个问题而形成的。马克思找到的答案是劳动实践——在劳动实践中人和自然相互作用,人的社会关系发生改变,在一定历史阶段出现宗教感情,产生宗教。答案最早出现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它构成马克思唯物史观思想的出发点、前提和理论基础。这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得到充分体现。马克思的劳动实践思想吸收了唯心主义的积极因素,超越费尔巴哈,把历史和唯物主义结合在一起,形成他的唯物史观。这是包含人、自然界和社会的历史在内的大唯物史观。实践活动的特点决定了大唯物史观的唯物主义性质。马克思的唯物史观是劳动实践思想和我们所熟悉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有机结合,《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有对它的完整表述。  相似文献   

7.
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一生中最伟大的两个发现之一,列宁称之“是科学思想中的最大成果。”关于历史唯物主义产生的时间和标志问题,是历史唯物主义研究中一个重要的、尚有争议的问题。我国学术界主要有三种意见:第一种意见,认为是《一八四四年经济学一哲学手稿》;第二种意见,认为是一八四五年春《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三种意见,认为是一八四六年《德意志意识形态》。以笔者浅见,第二种意见是切当的。  相似文献   

8.
青年马克思超越费尔巴哈哲学的过程,是马克思清算自己的哲学信仰并更新自己的哲学思维方式的过程。是青年马克思创立历史唯物主义的过程,也是马克思在经济学语境中来求索哲学话语表达方式的过程,只有在经济学的语境重新审视青年马克思对费尔巴哈哲学的超越过程,才能从更深的层次上理解马克思哲学变革的实质。  相似文献   

9.
青年马克思超越费尔巴哈哲学的过程,是马克思清算自己的哲学信仰并更新自己的哲学思维方式的过程,是青年马克思创立历史唯物主义的过程,也是马克思在经济学语境中来求索哲学话语表达方式的过程,只有在经济学的语境重新审视青年马克思对费尔巴哈哲学的超越过程,才能从更深的层次上理解马克思哲学变革的实质.  相似文献   

10.
<正> 关于历史唯物主义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的地位问题,现在有几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不是哲学,不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之中。他们的理由就是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研究自然、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的一般规律的科学,而历史唯物主义是研究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一般规律,相对于整个客观世界来说,它研究的是特殊的规律,因而历史唯物主义不是哲学。这种观点是值得讨论的。第一,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来说,马克思和恩格斯如果不创立历史唯物论,就不能完成哲学上的根本变革。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反对唯心主义的斗争中,捍卫了费尔巴哈唯物主义哲学的基本核心,同时也深刻揭示了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不彻底性、局限性和形而上学性。马克思指出,费尔巴哈以前唯物主义的根本缺点是对人的“革命的”、“实践批判”活动的  相似文献   

11.
把马克思哲学的理论前提归结为费尔巴哈哲学"合理内核"的吸收的传统观点不能不是一大误解.诚然,从基于对宗教神学为核心的唯心主义的批判来说,马克思哲学的确受到费尔巴哈唯物主义思想的一定影响,但是费尔巴哈的唯物思想是直观的,而马克思的唯物思想是以实践活动为基本特征的;马克思在世界观上由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的转变主要在历史观而并非在自然观上实现的.  相似文献   

12.
王禹丹  吴辉 《理论界》2014,(8):9-12
马克思哲学的形成建立在对费尔巴哈思想的扬弃基础上,因而理清两者的思想差异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并廓清马克思思想的批判性维度及其基本视域。而目前国内在对费尔巴哈思想的研究中,对其所涉及的利己主义思想的分析较少。且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费尔巴哈利己主义思想在某种程度上得到复活和认可。这个现象表明重申马克思对费尔巴哈思想的批判态度及理论依据的内在合理性顺应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时代要求。批判性视域研究不是全盘否定,马克思的批判性阐释将有助于重新厘定费尔巴哈理论的思想史地位。  相似文献   

13.
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过程,马克思在从黑格尔唯心主义向历史Il物主义转变的过程中,曾受到费尔巴哈哲学的深刻影响,费尔巴哈是马克思走向创立新世界观的桥梁和中介。然而,马克思从来没有无保留地接受费尔巴哈的观点,成为一个十足的费尔巴哈的信徒,而是在继承和发挥费尔巴哈观点的同时,不断摆脱其影响,最终超越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创立自己的新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这一过程中,从探讨个体和类的关系,到研究个人和社会的关系,从而揭示人的本质,是极其重要的方面。本文试图从这方面揭示马克思接受和超越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创…  相似文献   

14.
历史唯物主义是人类社会运动一般规律的科学总结,它的形成为人类思想史开创了一个新纪元。过去曾经流行过一种说法,认为历史唯物主义不过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批判地吸收了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和黑格尔的辩证法,并将它们运用去总结历史所获得的成果,德国古典哲学既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也是历史唯物主义唯一的理论来源。其实不然,在当时的理论思潮中,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就同德国古典哲学一样,曾经是形成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重要理论来源。  相似文献   

15.
青年马克思在十九世纪四十年代,从费尔巴哈走向马克思主义,即从人本学唯物主义的影响下前进到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而抽象的人道主义却在20世纪八十年代,从马克思走向费尔巴哈,即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退到了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唯心史观。为了说明抽象人道主义的这个理论实质,本文将主要分析抽象人道主义的几个理论口号。  相似文献   

16.
如何评价费尔巴哈的哲学思想,特别是如何估量费尔巴哈在马克思思想转变中的地位与作用,如何理解马克思的哲学革命,是我国学者分歧较为严重的问题.以“费尔巴哈哲学所达至的理论高度与马克思的思想转变”、“费尔巴哈、青年马克思与人本主义的关系”、“形而上学批判、实践唯物主义与马克思的哲学革命”等问题为线索,可以对相关分歧进行梳理.考察费尔巴哈与马克思思想转变的关系,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重视费尔巴哈哲学的内在矛盾与理论张力;把考察“马克思的阅读”与“阅读马克思”结合起来;着力找寻马克思与其他人的“同中之异”、马克思思想历程中的“异中之同”;在明确唯物史观的多层次性的前提下,重新考察马克思的思想转变、理解马克思的哲学革命.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早期思想发展过程中都受过费尔巴哈的影响。怎样看待这种影响,七十年代以来国外越来越多的学者提出了和过去传统看法不同的两点看法。一是认为费尔巴哈对青年马克思的思想转变和形成没有决定性影响。和普列汉诺夫关于马克思的思想发展经历着黑格尔唯心主义——费尔巴哈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的发展过程的论断相反,马克思在思想发展过程中不曾经历过一个“费尔巴哈阶段”。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不是马克思从黑格尔唯心主义到辩证唯物主义的桥梁。从一开始他们的思想就具有相互对立的内容和对立的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学说,是人类历史上科学思想发展中的最大成果;它为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体系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历史唯物主义学说的一系列范畴,是整个历史唯物主义科学体系中不可分割的、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可是,从马克思、恩格斯直至今天,国内外对于历史唯物主义学说的基本范畴的研究,是不能令  相似文献   

19.
刘家欢 《理论界》2022,(9):16-22
《克罗茨纳赫笔记》为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揭露黑格尔理性国家观的“头足倒置”提供了重要的历史史实支持,使其从思想发展的内在角度确证了费尔巴哈“主谓颠倒法”的合理性,从而为其思想转变补充了除《莱茵报》“物质利益的苦恼”和费尔巴哈“主谓颠倒法”的影响之外的重要环节——深入到历史研究、实现思想之内在转变的环节。同时,由于马克思在这一历史研究中不断体认到“不是国家决定市民社会,而是市民社会决定国家”的历史事实,并基于这种认识而逐渐转向市民社会批判,因此,《克罗茨纳赫笔记》也构成其历史唯物主义和经济学研究的起点和重要的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20.
张早林 《兰州学刊》2005,1(1):45-47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的"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的基石性概念,不同的学者对此有不同的解读.本文从马克思批判性研读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角度对"实践"概念的来源、意义作一解读,指出实践概念在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形成中的基石性意义在于科学地解决了主体性与现实性的分裂问题,使其在物质生产中达到了统一;在于科学认识论的形成以及"社会关系"这一直接导致历史唯物主义出现的思想的提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