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广西为什么要提出建设农业强省?要建成怎样的农业强省?能否建成农业强省?如何去建设农业强省?本文拟就这几个问题进行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我国农业灾害防治立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是农业灾害频发的国家,农业的强弱质性决定了农业灾害防治立法的必然性和重要性.我国农业灾害防治法律体系尚不健全,现有的防灾减灾立法倾向于对某一类灾害的应急性救济,农业灾害预警和救济机制与日益严峻的灾害形势相比严重滞后.完善农业灾害防治立法、"依法减灾"是加强我国农业灾害防治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3.
关于增强农村应对突发灾难性事件能力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农村突发灾难性事件屡有发生,农村中不少家庭因此致贫返贫.如何有效地应对农村突发灾难性事件,提高农村居民抵御各种风险的能力,切实保护农民利益,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我国农村突发灾难性事件的特点:突发性,危害大,多灾并发,灾难深重,农业自然灾害与人为灾害紧密联系等.增强农村应对突发灾难性事件能力的途径:加强农村防灾救灾知识的宣传教育,增强农民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救能力;加强农业抗灾能力建设,建立农业防灾抗灾体系;加强农村防灾抗灾的基础设施建设,增强防灾抗灾能力;建立农村防灾救灾社会组织,提高互救自救能力等.  相似文献   

4.
周秦两汉时期我国传统农业迅速发展,以农具改良、优良动植物品种培育、水利灌溉和精耕细作等为标识的传统农业技术水平有了大幅度提升,农业开发进入区域性整体开发阶段。农业发展中各种灾害问题日益突出,减灾防灾活动也成为一项重要的社会事业。在农业灾害的防治过程中,周秦两汉时期传统的农业灾害观和农业减灾思想基本形成。传统农业灾害观是与传统农业生产水平相适应的、以对灾害的表现和发生演变规律进行初步概括归纳为特征的古代灾害思想。尽管限于科技水平,周秦两汉时期人们在灾害认识上存在诸多片面及谬误之处,但是,这种认识已经脱离…  相似文献   

5.
中小企业是产业发展和社区稳定的基石,也是灾后经济社会复苏的增长极。此次新冠疫情对中国中小企业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但在不同行业、不同规模、不同区域以及长短期的影响上表现出一定的差异。参考美国和日本支援中小企业应对灾害的典型做法,可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小企业灾后救援与复苏方案提供借鉴。对于中小企业来说,根本在于以自救对抗自身的脆弱性和提高企业韧性,并以此次疫情为契机加速自身转型。当然,作为公共服务提供者的政府,需要进一步完善灾害救援的顶层设计以及中小企业援助的长效机制,以更加精准的产业政策、高度协同的区域政策以及进一步深化改革等,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中小企业灾后援助和复苏的中国方案,密织中小企业应对灾害等外部冲击的“安全网”,帮助中小企业增强应对外界扰动冲击的抵御能力、适应能力与创新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6.
灾情是中国国情日益重要的组成部分,灾害问题的严重性应当促成提升防灾减灾重要性的社会共识;防灾减灾能力是多灾之国综合国力的有效构成要素,有必要将防灾减灾从部门分割、局部调控上升为国家战略,并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国家综合减灾实践。综合防灾减灾应确立安全第一、天人合一、主动防范的价值理念,遵循发展与防灾减灾结合,预防优先与抗救结合,责任分担与风险分摊结合,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结合,综合治理与重点应对结合,应急管理与长效机制结合的原则。  相似文献   

7.
灾情是中国国情日益重要的组成部分,灾害问题的严重性应当促成提升防灾减灾重要性的社会共识;防灾减灾能力是多灾之国综合国力的有效构成要素,有必要将防灾减灾从部门分割、局部调控上升为国家战略,并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国家综合减灾实践.综合防灾减灾应确立安全第一、天人合一、主动防范的价值理念,遵循发展与防灾减灾结合,预防优先与抗救结合,责任分担与风险分摊结合,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结合,综合治理与重点应对结合,应急管理与长效机制结合的原则.  相似文献   

8.
1978年以来,中国逐步确立了分级管理的灾害管理体制,并极力推进救灾社会化、科学化、法制化以及国际化建设,有效提高了中国的救灾减灾能力.但改革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包括灾害管理社会化程度较低、城市防灾意识薄弱、减灾知识的普及力度不够、灾害心理辅导缺失、法制建设滞后、灾害保险制度不平衡发展、基层组织救灾能力薄弱,等等.  相似文献   

9.
黑龙江省地处我国东北边疆,是全国农业综合开发和商品粮基地建设的重要省份。该省在“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规划中提出“加速建设农业强省”,到本世纪末和2010年粮食总产要在“八五”末期的水平上分别增加75亿公斤和250亿公斤,分别占全国新增粮食产量的15%和25%。如何实现上述目标,笔者认为,运用持续发展理论,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建设农业,强省的根本途径。一从持续发展的定义分析,满足人类当前和永远的需求是持续发展理论和战略的出发点。解决温饱是首要的生存需求,这自然离不开农业,农业的持续发展关系到国民经济的持…  相似文献   

10.
1998年,中国的大洪水在考验了中华民族抗御自然灾害的决心和能力的同时,也从各个方面检验着我国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科学、社会科学等与灾害相关学科的科研水平和成果。一项受中华社会科学基金资助、由张书庭研究员承担的研究课题《中国灾害管理》,在结项完成一年后,引起了有关部门和大众的关注。《中国灾害管理》由哈尔滨出版社出版后,又被中国“国际减灾十年委员会”列入“中国减灾文库”。该文库是为纪念联合国开展国际减灾十年活动而编辑的,收入的是我国自然灾害的重要史料和减灾研究的重要科研成果。《中国灾害管理》面向现代…  相似文献   

11.
谈农业保险的问题和出路李跃民发展农业保险,建立科学、合理、符合我国国情的农村灾害补偿制度,是国家保护、支持农业的一项重要措施,它在农业经济补偿和抵御农业风险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一、农业保险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我国农业保险自1982年恢复迄今,仍停留于试...  相似文献   

12.
减灾包括一切可以减轻或控制灾害事故危害以及通过灾后补偿使受灾主体尽快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的活动,如灾害预报、救灾物资生产和储备、防洪工程建设、政府救济、灾害保险、医疗救助等。由于自然和人为的原因,灾害的数量及其造成的损失正以惊人的速度急剧增长,成为阻滞当前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因素。因此,必须把减灾工作提升到更为重要的位置,努力推动减灾产业化进程,以促使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一、减灾产业化的理论分析所谓减灾产业化,就是将减灾活动从单纯服从公益目标的公共经济转变为能够按照商品经济原则以…  相似文献   

13.
滕五晓 《社会科学》2005,(12):65-71
重庆开县井喷事故灾害表明,我国地方政府在公共安全管理和灾害应急过程中存在管理缺位,防灾减灾法律体系和灾害管理体系不完善是造成管理责任缺位的重要原因之一,而灾害管理方法与灾害应急技术落后则是造成我国灾害事故损失过大的主要因素.从灾害管理体系的角度看,应该强化地方政府灾害管理责任,发挥各级政府防灾减灾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我国农业自然灾害风险现状、成因及应对机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国是世界上农业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农业自然灾害的发生对我国的农业正常生产构成了极大威胁。农业自然灾害最终成为风险受两方面因素的影响:一是自然灾害冲击的大小;二是风险主体抗击冲击能力的大小。如果自然灾害的冲击很小,或者虽然冲击很大,但风险主体抗击风险冲击能力很强,则形不成风险。因此,对农业自然灾害风险形成机理的分析,要从自然灾害冲击和风险主体抗击冲击能力两方面来观察。农业自然风险对于农业生产来说是不可避免的,但这种风险是可以管理的。农业风险管理策略按不同的层次,一般可以分为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宏观是指公共机构行为者(中央政府/国际组织);中观是指以组群为基础的行为者(社区/地方政府)或以市场为基础的行为者(保险/金融公司);微观指个人或家庭。  相似文献   

15.
前几年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给全球经济造成了巨大冲击,至今威胁犹在.我国虽未受到危机的直接冲击,但经济和金融业也面临很大压力.当前我国银行业的不良贷款持续攀升,自有资本金严重不足,而现行金融会计准则又从制度上削弱了银行自身抵御和缓冲金融风波的能力,不仅无法有效地化解经营风险,而且难于跻身国际金融业公认准则下的平等竞争.因此,切实遵循审慎的会计原则,准确反映表内外资产的真实价值,并抓紧提取适度的呆帐准备金来筑起"防波堤",以增强银行自身化解风险能力并逐步形成一套抵御风险的自动预警保护机制,应是当前金融会计领域一项迫在眉睫的工作.  相似文献   

16.
文化强省内涵与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以后,河南同全国许多省份一样提出了建设文化强省的战略任务.为了从宏观上把握文化强省建设的进程,有必要厘清文化强省的内涵并建立相应的指标评价体系.就文化强省的内涵而言,应包括公民素质的能动力、公共文化的辐射力、文化产业的竞争力、先进文化的创新力、文化品牌的影响力、区域文化的传承力、文化市场的扩张力、文化人才的创造力等八种能力,这八种能力共同构成了区域文化软实力.就文化强省指标体系设置原则而言,应兼顾全面性、科学性、实用性、动态性、前瞻性、可比性等方面.同时,还需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基本原理,构建文化强省建设指标评价计算体系.  相似文献   

17.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上指出,加强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首要问题。湖南是个农业大省,要使其国民经济有个较快发展,实现“九五”期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人民生活水平达到小康的战略目标,加强农业,把湖南建设成为一个农业强省,就更是一个“首要”问题了。如何才能把湖南建设成为一个农业强省,我认为关键在于加速农业科技进步,也就是说,关键在于充分发挥科技兴农的作用。针对湖南农业发展的现状,笔者就此提出几个问题,以供探讨。一、建设农业强省,必须提高各级党委和政府对农业科技关键作用的认识自古以来…  相似文献   

18.
以结构性减灾为取向制定的灾害管理政策,强调以工程技术解决天然灾害对于生命财产所造成的危机,对自然灾害主要采取对抗态度,而不是顺应和消减,往往偏重于科学技术角度的风险分析,忽视了整体社会与人文的风险管理概念。印度政府灾害管理中的非结构性减灾政策设计,对于完善我国灾害管理具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随着经营环境的变化,企业逐步走向市场,一些计划经济时期的管理方法运渐凸显出其不足,管理上乏力,内部控制薄弱,资产大量流失,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大大削弱.企业要生存发展,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就必须强化内部管理,建立行之有效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  相似文献   

20.
韧性社区是城市公共安全的基础单元。当前,学界对韧性社区的探讨理论视角多、学科杂,人们不易掌握其理论,也不易将其应用于实践。"韧性"的概念源于物理学领域,而后逐渐应用于社会研究领域。"韧性社区"内含物理层面的"抗逆力"、社会生态层面的"恢复力"和社区成员的"自治力"三重指向,是以社区共同行动为基础,能链接内外资源、有效抵御灾害与风险,并从有害影响中恢复,保持可持续发展的能动社区。构建韧性社区应识别和整合可供运用的人类因素、物理因素、社会因素,将能力培育置于重要位置,推动社区内部自我增强、社区外部城市整合的"双向构建"。我国的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工作部分契合了韧性社区的内涵,但其仍遵循传统的以社区脆弱性为主的治理路径,对社区自组织、社区能力的关注不足,缺乏对社区进行长期动态评估的体系。今后还须着力推动韧性社区概念的本土化应用,加快制定中国本土化的韧性社区指标体系,为城市公共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做好基础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