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苏修给予第三世界国家和“经互会”成员国的“经援”、贷款,明明是帝国主义资本输出,是为了控制掠夺这些国家、同美国争夺世界霸权,却美其名曰“无私援助”。对这种“无私援助”,苏修一有机会就大肆吹嘘,声嘶力竭地叫卖,并且,还展出了一个样品,说它对印度波卡罗钢厂的“援建”就是这种“无私援助的典型”。苏修头目勃列日涅夫大肆吹捧这个“典型”,说没有任何东西比“援建”波卡罗钢厂等的“友谊”“更无私的了”。但是,“假的就是假的,伪装应当剥去。”现在我们就把苏修对波卡罗钢厂的“援建”作为一个活标本解剖一下,剥开画皮,看看这究竟是“无私援助”,还是控制掠夺?  相似文献   

2.
苏、美两个超级大国是当代最大的国际剥削者,而“在欺负人方面,打着社会主义旗号的超级大国尤为恶劣。”因此,分析一下苏修社会帝国主义的对外掠夺,对进一步认清它的社会帝国主义本质,是有深刻的现实意义的。一、苏修对东欧诸国和蒙古的掠夺苏修社会帝国主义把东欧一些国家和蒙古视作是自己的当然势力范围和殖民地,并以东欧作为向西欧、地中海、中东渗透扩张、掠夺的跳板和与美帝争霸的筹码。勃列日涅夫叛徒集团为了完全控制、掠夺东欧诸国和蒙古,炮制了臭名昭著的“社会主义大家庭论”,鼓吹  相似文献   

3.
伟大革命导师列宁指出:“帝国主义的一个重要的特点,是几个大国想争夺霸权”。①今天,苏修在它与美帝争霸的反革命全球战略中,始终把争夺海洋霸权作为争夺世界霸权的重要组成部分。苏修在世界海洋上,与美帝争霸,剑拔弩张,愈演愈烈,闹得世界不得安宁。为了适应争夺海洋,称霸世界的需要,苏修开动一切宣传机器,为其侵略和扩张的行径辩护。苏修海军头目戈尔什科夫炮制的《战争时代与和平时期的海军》一书,就是在阵阵反革命紧锣密鼓声中出笼的。戈尔什科夫这本书,以及他尔后一系列趾高气扬的好战言论,是苏修社会帝国主义继承老沙皇的衣钵,对外侵略扩张,安图争夺世界霸权和势力范围的自供状,是一份革命人民不可多得的绝妙的反面教材。它对于进一步认识苏修社会帝国主义的反动本质,以及它以海上超级大国自居的海洋战略,将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4.
有罪的党派     
由于我们这些人经常思索全球公共政策问题,所以对“国际社会”这个词的含义早就想过。就我个人而言,我避免使用这个词,因为它无论在概念上还是在实际中都过于模糊。可是我发现人们在广泛地使用这个词,好像这个词代表了某种无人敢提出质疑的现实似的,那么国际社会是否真的存在?如果存在,它真正代表的是什么? 比较清楚的是,这个词并不代表任何具体的地理方位或人群集  相似文献   

5.
赫德新论     
对于赫德,我国史学界的结论是:“赫德是帝国主义和中国封建势力相结合的典型的帝国主义分子,……他代表着帝国主义的利益,忠实地执行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在中国横行四十八年,做尽了坏事,博得了帝国主义统治者的欢心,……但是他对中国人民来说,却是一个极端凶恶的强盗,他犯下了滔天罪行,他是中国人民最凶恶最阴险的敌人。”其实,我们不应该因为他是近代英帝国主义国家的人就说他是“帝国主义分子”,代表着帝  相似文献   

6.
伟大革命导师列宁指出:“帝国主义的一个重要的特点,是几个大国都想争夺霸权”。(《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人民出版社一九六四年版第82页)今天,主要是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争霸。这是帝国主义列强争霸史的继续。美苏两霸为了重新瓜分世界,在各地区和各个领域展开了激烈的争夺。在它们的全球战略中,地中海地区是“咽喉”要害地带。在它们进行经济剥削的新老殖民体系中,地中海地区又是它们掠夺财富、攫取资源的重要场所。所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帝一直抓住地中海牢牢不放,而苏修在加紧争夺欧洲的同时,也加紧向地中海扩张。美苏两霸在地中海的争夺正在加剧。  相似文献   

7.
据说,在苏联社会帝国主义统治下的东欧,近年来流传着一则幽默小品:“教师向小学生提问:‘向苏联学习,首先应该学它的什么?答:‘首先要学它的农业技能。’问:‘为什么呢?’答:‘因为它技能高超,能够在本国种地,在外国收粮!’”充满愤恨的冷潮热讽,说明了苏修农业一团糟,年年闹粮荒,年年在国外掠夺、抢购粮食的事实。可是苏修的确是有他们的“技能”的,他们不但能够“在本国种地,在外国收粮,”而且能够“大笔一挥”把一团糟变成“制度的优越也就在这方面显示出来。”六月十一日发行的苏修“新时代”杂志第二十期有一篇奇文“同读者的谈话”就是眼前的实例。  相似文献   

8.
周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分析了当前的国际形势,指出“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争夺世界霸权越来越激烈”,“它们的激烈争夺,总有一天要导致世界大战”。这是依据列宁和毛主席关于帝国主义、社会帝国主义的理论,在大量事实的基础上所作出的科学论断。列宁曾经指出:“帝国主义的一个重要的特点,是几个大国都想争夺世界霸权”。帝国主  相似文献   

9.
周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分析了当前的国际形势,指出“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争夺世界霸权越来越激烈”,“它们的激烈争夺,总有一天要导致世界大战”。这是依据列宁和毛主席关于帝国主义、社会帝国主义的理论,在大量事实的基础上所作出的科学论断。列宁曾经指出:“帝国主义的一个重要的特点,是几个大国都想争夺世界霸权”。帝国主  相似文献   

10.
列宁说:“虽说马克思没有遗留下‘逻辑’(大写字母的),但他遗留下《资本论》的逻辑,应当充分地利用这种逻辑来解决当前的问题。在《资本论》中,逻辑、辩证法和唯物主义的认识论[不必要三个词:它们是同一个东西]都应用于同一门科学,而唯物主义则从黑格尔那里吸取了全部有价值的东西,并且向前推进了这些有价值的东西。” (列宁:《哲学笔记》《列宁全集》第三十八卷,人民出版社一九五九年版第357页)。由列宁这个著名论断所引起的许多争论,集中起来主要是两个问题:一、列宁讲辩证法、认识论、逻辑“它们是同一个东西”这个命题是特指还是泛指?即仅仅是指在《资本论》中,还是泛指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三者是“同一个东西”;二、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辩证法、认识论、逻辑学三者是怎样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一九七三年底以来,一场战后最为严重的经济危机席卷资本主义世界。苏修社会帝国主义经济也深陷危机泥淖。危机的风暴猛烈冲着资产阶级的统治基础,震撼着千疮百孔的帝国主义和苏修社会帝国主义制度,“忽喇喇如大厦倾,昏惨惨似灯将尽”,资产阶级统治集团惊慌失措,束手无策,统治阶层内部争吵激烈。真是无可奈何花落去,垄断资产阶级陷入极大的苦闷之中。苏修叛徒集团迫不及待地抓住这个时机,把这种形势看作是进行一场政治投机的大好机会,他们扬言发现了一个据说可以拯救危机的妙计,胡说什么“要消除危机的最重要原因之  相似文献   

12.
沙皇俄国是最富于侵略性的国家。日俄战争结束以后,沙俄政府的对日政策发生了战略性转变,由同日本帝国主义拚死争夺远东太平洋地区霸权,一变而为紧密勾结,奉行所谓“联日政策”。沙俄政府为什么要改弦更张?“联日政策’的作用及其性质又是什么?在这些问题上,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在论述十七世纪以来的中俄关系时指出,俄国历代沙皇对中国一贯推行“掠夺政策”、”殖民政策”和“瓜分中国”的政策。而苏修叛徒集团及其御用文人把沙皇俄国对中国实行的侵略政策,都别有用心地篡改为“友好的睦邻”政策。对于他们这种颠倒历史,为老沙皇侵略中国的罪行进行开脱和美化,为苏修社会帝国主义的侵略扩张政策制造历史根据的卑劣行径,必须给予揭露和批判。  相似文献   

14.
一九七三年第十一期苏修《戏剧》杂志上发表的话剧剧本《一个有才干的女厂长》,是反映苏修所谓“科学技术革命时代”的作品。话剧在莫斯科上演后,炮制者格列勃涅夫又把它改编为电影剧本《古墙》,拍摄成宽银幕电影。苏修评论界吹捧他“跟上了生活的步伐”(这倒是实话,格列勃涅夫总是“跟上了生活的步伐”的,不久前,他还同苏修电影界头面人物拉兹曼合伙,写了迎合社会帝国主义侵略扩张所需要的电影剧本《礼节性的访问》),夸奖他在剧本里塑造了女厂长安娜·斯米尔诺娃这样一个“有才干的女性”。在阶级社会里,“才干”是有阶级性的。它总是为一定阶级的利益、意志服务的。斯米尔诺娃的“才干”究竟是什么货色?她的“才干”又是为那个阶级服务的?只要我们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加以剖析,问题就很清楚了。  相似文献   

15.
俾斯麦时期德奥同盟的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史学界对1879年建立的德奥同盟性质的看法,基本上承袭前苏联的观点,即认为它是战争和侵略性的。其经典依据源自斯大林在联共(布)十四大中央委员会上的讲话。斯大林在这篇讲话中认为,德奥同盟是“未来帝国主义战争的基础之一”,是“一九一四年帝国主义大战的直接准备”。作为德奥同盟性质的定论,笔者对上述观点没有异义,并且这已通过第一次世界大战体现出来了。问题是德奥同盟从1879年建立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解体,前后存在三十余年,历经德国外交政策上俾斯麦的“大陆政策”和威廉二世的“世界政策”两个截然不同的时期。期间世界风云变化万端,德奥同盟是否自始至终为战争作准备和具有侵略性的呢?我们认为,这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16.
苏修叛徒集团在苏联篡夺无产阶级国家政权,变社会主义苏联为社会帝国主义苏联后,为了推行社会帝国主义政策,阻挠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和世界人民革命事业的发展,阻挠社会主义在全世界的胜利,建立世界霸权,竭力鼓吹“外来影响决定论”。“外因论”是一种形而上学的宇宙观,是与唯物辩证法关于事物发展的内因和外因及其相互关  相似文献   

17.
战后,美国已经连续爆发六次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了,最近这次危机是其中最严重的一次。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这样一场极其深刻的经济危机呢? 美国统治集团拼命地叫嚷,是阿拉伯国家的石油禁运和石油提价,造成了美国的生产下降、通货膨胀,出现了所谓经济衰退。显然,这是帝国主义的强盗逻辑。耐人寻味的是正当美帝发出这种“石油短缺论”的叫嚣时,那个自称是阿拉伯国家“天然盟友”的苏修却迫不及待地跳出来,隔着大西洋和美帝表演了一曲二重唱,对阿拉伯国家使用石油武器。极尽诽谤诬蔑之能事。胡说什么在美国出现的只是“高涨阶段的暂时中断”,并断言这种“中断”不是由周期的内在因素的作用所引起的,而是一次不同于一般生产过剩危机的“在供不应求下的生产下降”。这一唱一和,不仅把苏修叛徒集团充当资本  相似文献   

18.
周恩来总理在四届人大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争夺世界霸权越来越激烈。它们的争夺遍及世界各个角落,争夺重点在欧洲。苏联社会帝国主义是声东击西。”这一科学分析,深刻地揭示了美苏争霸的形势和战略,戳穿了苏修所玩弄的阴谋诡计,对世界人民认识美苏争霸的反动本质,加强反对两霸的斗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美苏争夺世界霸权的斗争是全面的,无所不包的。它们不仅疯狂地争夺正在发展中的  相似文献   

19.
努尔哈赤与明朝的关系,是明清兴亡史和满汉民族关系史上的一个重要问题。目前,由于研究得不够,这个问题还没有正确解决。不仅苏修社会帝国主义的御用文人在这个问题上歪曲史实散布的种种谬论未予应有的批判;即中外学者有关这方面的许多错误说法,长时间以来,人云亦云,迄今尚未得到纠正。正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文试从以下三个方面,略加论述:  相似文献   

20.
在十九世纪后期帝国主义尊孔侵华大合唱中,以俄国科学院院士瓦西里耶夫为代表的一小撮御用文人,发出一阵阵极其反动的叫嚣,妄图把孔老二的亡灵和老沙皇的迷梦结合起来,变中国为罗曼诺夫王朝的“黄俄罗斯”。这个官方学派尊孔侵华的“老谱”,今天还被苏修叛徒集团所袭用。因此,对瓦西里耶夫学派的政治倾向作一番分析研究,有助于认清苏修社会帝国主义如何继承沙俄军事封建帝国主义的反动衣钵,进一步揭露从老沙皇到新沙皇那条尊孔侵华的黑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