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领导决策信息》2013,(37):12-13
8月31日至9月1日,"2013中国企业500强发布暨中国大企业高峰会"在昆明举行。面对当前错综复杂的国内国际经济环境,论坛上,来自中国500强的部分企业家们,围绕着"做强与引领:经济升级背景下的大企业发展"、"产业中国:绿色创新推动经济升级"、"做强现代服务业"、"互联网时代的商业模式变革"、"企业家健康论坛"、"创新成就大企业"、"中国公司的全球之路"、"打造质量竞争力"等,企业家们发表他们的真知灼见。  相似文献   

2.
一、影响科技企业做强做大的因素 1.思想观念的原因。企业家没有不愿意将企业做强做大的,但也有部分“怕”将企业做强做大的。怕的理由有三条:一是怕企业做大了之后经营风险将随之加大;二是怕“枪打出头鸟”,政府上门的“霸王性”服务令企业难以承受;三是现行法律的连续性和系统性仍然有缺陷,有些规范政出多门,贯彻执行时就会矛盾,导致企业无所适从。  相似文献   

3.
工业是区域经济的支柱产业和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做大做强工业企业是实现“工业立区”战略目标的有力支撑。最近,区经贸局组织有关人员,采取集中座谈和重点走访的形式,就做大做强工业企业进行专题调研。通过调研,摸清了我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发展情况、存在问题、制约因素及企业家对优化环境的期望要求。  相似文献   

4.
姜汝祥 《领导文萃》2007,(12):129-132
迅速做大做强 没有什么比迅速做大做强,更能吸引企业家的目光了,特别有盛大、百度、蒙牛这类奇迹,特别是行业环境处于一种想不高速增长都难的时候,总裁们似乎已经习惯了这种现象:不在三五年内成为亿万富翁及资产几十亿元的大公司,就是失败。  相似文献   

5.
文亮 《经营管理者》2013,(12):53-55
企业家要抓的是战略、是人力资源、是品牌、是资金、是信息,而具体的事务要分给在各个方面都比自己专业、出色的人才去做,这样企业才有可能做强、做大、做长。  相似文献   

6.
历军 《经理人》2005,(8):47-47
联想从“拿起”到“放下”的战略转型,给了中国人很多理性的思考将企业做强做大,是企业家们心中梦寐以求的事情。人们习惯上把“做大”与“多元化”联系在一起,把“做强”与“专业化”联系在一起。究竟是该做强还是做大?先做强还是先做大?一代代企业人在“大”与“强”之间逐渐迷失了自我——要么在盲目多元化的迷途中失去方向,成了大而不强的“纸老虎”;要么在一个狭窄的领域里裹足不前,成为国外大公司的配角,既做不强也长不大。那么,如何在这二者之间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7.
程东升 《经理人》2008,(8):75-77
过去10年,乘着中国总体经济扶摇直上的东风,中国企业走过了激情燃烧的10年岁月,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高速成长。尽管中国企业距离真正做大做强还有一定差距,但是在竞争与摸索中也诞生了少数几家突破1000亿规模的市场化运营企业。  相似文献   

8.
为什么民营企业一大就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郎咸平 《经理人》2006,(10):58-58
中国企业需要一个保守的心态把自己内部的风险控制好你以为通过收购、兼并把企业做大就一定能成功吗?杨元庆说过,联想原先投资互联网、IT服务业以及手机业务,到2004年时才发现原来这些业务在应用规律、发展阶段和管理模式上是不同的,多元化做起来这么复杂。许多业务不是你想做就能做的,它需要一连串的学习,需要一连串的磨合,这是企业家所面临的最大困境。如果你盲目地做大做强,只会使得你迅速倒闭。无序自由竞争下的尴尬我们中国企业只要一做大,就出现这种现象:总资产不断上升而总资产回报率不断下跌。为什么中国企业只要一做大,资产质量就…  相似文献   

9.
《经营管理者》2014,(2):1-1
企业家朋友们:日月开新元,天地又一春。在这辞旧迎新之际,回望过去的数年,企业家朋友们领导各自的企业,历经了汶川大地震、全球金融危机等重大考验,不断开拓进取,克服了重重困难,把四川企业做得更大更强。近年来,全川涌现了一批发展速度快、经济效益好、竞争实力强的优秀企业,以及一批综合素质高、经营管理佳、社会贡献大的优秀企业家,为全省的经济繁荣、社会进步做出了卓越贡献,这是殊为不易,难能可贵的。在此,我向企业家朋友们表示热烈的祝贺,并致以亲切的问候!  相似文献   

10.
秦远红 《决策导刊》2006,(12):20-21
重庆火锅是中华美食百花苑中的一朵奇葩。如何发挥重庆火锅的产业优势,做大做强这一特色产业,是摆在政府和企业家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1.
对中国企业如何做大做强,我一直有一个困惑:中国企业如何凝聚它的员工?我们知道,一个企业做大,表面上是销售额达到多少,但这些数字背后,其实是这个企业如何使它的员工团结在一起。因为从原则上讲,企业规模愈大,人就愈多,就愈难有凝聚力。  相似文献   

12.
去年,《财富》论坛在上海举行,很让中国的企业家兴奋了一回,纷纷表示获得了一次与世界500强平等对话的机会,但很快就有媒体指出,其实只是获得了一次共进晚餐的机会,平等对话根本谈不上。话说得有些刻薄,但中国企业家存在的许多外伤与内伤却不容忽视。有人说中国企业家是在是非年代、是非之地做是非之事的是非之人,确定道出了企业家的酸甜苦辣:为什么中国的企业家只会生不会长?为什么中国的企业只会长不会大?原因很多,但对企业家既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又缺乏有力的约束机制可能是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3.
做大还是做强这个问题一直以来扰着我国的企业家。人们习惯于将大等同于多元化经营,将做强等同专业化运作。二者之间应该如何选呢?新疆德隆从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地企业,通过产业资本控股金融机构,速膨胀为控制多家上市公司、金融构、国内外企业,涉足数十个不同行的庞然大物。但随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20多年,中国的经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社会经济生活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中国企业的变化却相对较小,中国企业家的成长相对缓慢,直到今天,我们还设有几个象样的企业家。这不是因为中国人不行,不适于做企业家,而是由于在目前的情况下,中国缺少企业家成长的环境和条件。  相似文献   

15.
国务院经济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吴敬琏在1983年东京大学的小宫隆教授提出的“中国经济中不存在企业”的命题时。曾经指出。企业(enterprise)这个词和工厂不同。有着创新的含义。企业家(entrepreneur)和企业家精神(entrepreneumhip)就是由此派生而来的。当前我国市场经济制度的发展正呼唤新一代企业家群的诞生。人们常说。商业竞争说到底是企业人才的竞争,甚至就是企业家之间的竞争。但是在计划经济制度下。既没有企业也没有企业家存在的余地。改革以来存在的双重体制。也使企业家的行为扭曲。因而现在我们有一批相当政治化的“企业家”,挥金如土的“企业家”,真正具有企业家创造精神和创造才能的经理人员,对于我们这个有着13亿人口的大国来说,却都是凤毛麟角。近来,我们可喜地看到,许多新兴公司正在高薪延聘企业经营人才,传统企业也开始注意这类人才的引进。这表明,日益激烈的竞争使企业对企业经营人才产生了更大的需求和更高的要求。而我国企业的许多经理人员,正怀着实现自己才能的炽烈愿望,努力提升自己的企业家素养。  相似文献   

16.
有限责任公司股东资格继承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言2003年1月,李海仓事件发生后,关于有限责任公司的“股权继承问题”越来越多引起人们的关注。2003年4月,《中国企业家》杂志就此对部分“中国民营500强企业”负责人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根据《中国企业家》调查结果:关于这些负责人在公司中的股权继承是否做预先安排,做预先安  相似文献   

17.
中国的工厂在制造一切,但是产品利润从制造向创造的转移,让中国企业在代工环节的获益微乎其微。这是中国制造目前所面临的困境。那么,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大势下,中国制造如何升级,过渡到中国创造?是什么制约了中国创造?中国创造如何结合自身实际? 什么是真正的企业家精神?企业家精神如何在公司机制、文化、战略等层面得到有效发扬?企业家精神如何推动中国创造? 3月11日,《经理人》CEO论坛系列活动之《中国创造与企业家精神》论坛,在本次论坛联合主办方中山大学岭南学院内的叶葆定堂国际演讲厅隆重举行,严介和等与会嘉宾分别围绕"中国造与企业家精神"做了专题演讲,并在上午和下午举办了两场专题对话,围绕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  相似文献   

18.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企业的竞争日趋激烈。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如何把企业做强做大是每个企业家都要面临的问题。本文通过对组织结构的分析,结合现代管理知识及实践提出对如何提升现代企业组织执行力可以运用的管理工具及保障,希望对企业组织提高执行力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9.
现今中国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的生命周期异常短寿的状况,向我们提出了如何造就中国的“百年老店”的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使我们的经营观由前阶段的争相“做大”,现阶段开始重视起来的“做强”,进入整和竞争力“做活”的新阶段。“做大”主要是基于资源的成长,重视的是人财物(3M)的扩张;“做强”主要是基于能力的成长,重视的不仅是人财物(3M),还有管理和机制(2M)的创新;“做活”则主要是基于理念的成长,重视的是5M加上理念(1M)的“6M模式”。从组织活性上看,“做大”主要是把企业当成机械组织;“做强…  相似文献   

20.
事实证明,一个地区没有成千上万的中小企业群,没有中小企业良好的生存、发展环境,靠投机式的招商引资和“做大做强”,是不可能培养出大企业、强企业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