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 毫秒
1.
黑龙江学人     
房德胜,1942年生,1965年毕业于黑龙江大学中文系,从事编辑出版工作30余年,现任《学习与探索》杂志社主编兼《黑龙江年鉴》总编辑、中国年鉴研究会常务理事。研究方向是中国现代文学、编辑学与年鉴学,发表论文、刊物言论等80余篇。1998年初,《学习与探索》被国家新闻出版署评定为“全国百种重点社科期刊”;1996年,《黑龙江年鉴》荣获黑龙江省第七次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王朗玲,1948年生,1982年毕业于黑龙江大学经济系。现为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应用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1987年赴英国深造,获硕士学位。归国后,从事应用…  相似文献   

2.
卅年探索不间断,理论实际结硕果──喜读《李平安经济文选》胡北华,王子义李平安同志把改革开放以来撰写的文章结集成册出版,定名《李平安经济文选》.这是他三十余年从事理论研究的丰硕成果,值得庆贺,值得学习.李平安同志60年代初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政治经济学研...  相似文献   

3.
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是指导我们当前和今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具有深远意义的纲领性文献。现在,社会科学界和全党、全国人民一道,正在掀起一个认真学习江泽民同志《讲话》的热潮。  相似文献   

4.
浅谈邓小平同志的社会稳定思想──《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一点体会苗尤风,王金山邓小平同志不仅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加速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而且也是我国保持社会稳定的总舵手。他在带领全国人民实行改革开放、进行经济建设的同时,始终十分关注社...  相似文献   

5.
人民是文艺永恒的主题———学习三篇重要讲话的体会□谢珊珊重温毛泽东同志55年前发表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学习邓小平同志1979年《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祝辞》和江泽民同志1996年《在中国文联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协第五...  相似文献   

6.
今年三月五日,是周恩来同志诞生八十三周年纪念日。本刊从今年第二期起,特连续刊登怀恩同志编写的《周恩来年谱简编》。怀恩同志早在周恩来同志逝世的时候,就立志要写一部周恩来传记,使周恩来同志的伟大光辉形象永远再现在中国人民的面前,成为激励人们为实现四个现代化和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的巨大力量,继《周总理的青少年时代》和《周总理青少年时代诗文书信集》(上、下卷)两书出版之后,怀恩同志又紧张地从事《周恩来年谱简编》的编写工作。我们希望,这个《年谱简编》的发表,对国内外研究周恩来的生平和思想,对全国人民更好地了解和学习周恩来同志的崇高思想品德,将会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7.
让.弗朗索瓦.米勒,是法国近代绘画史上最受人民爱戴的画家。他那纯朴亲切的艺术语言,尤其被广大法国农民所喜爱。他出身于农民世家,幼年时便显露出绘画的天才,受到老师的鼓励而立志学习绘画。本文简要介绍了米勒的生平,并结合他所处的时代背景及生活经历,着重分析了其巅峰之作《拾穗》的艺术特色。作为现实主义的代表画家,他在现代美术的发展中所做出的贡献,以及在绘画上所表现的大手笔、所揭示的劳动人民与乡土的深刻感情,永远都是艺术宝库中的重要财富。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文选》的公开发行,是全党、全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学习《文选》,给我们教育工作者极大的鼓舞和鞭策。邓小平同志非常关心和重视发展教育事业,在《文选》中对教育工作作了大量的理论阐述和具体指示。这些论述,给新时期的教育工作确定了基本的指导思想和方向,对我们教育工作者寄予了很高的期望。紧密联系实际,反复认真学习邓小平同志有关教育的一系列论述,是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9.
蒙古族现代作家、文学翻译家、著名记者萧乾同志,一九一○年一月二十七日出生在北京东北城羊管胡同的一户贫苦市民家中。由于他家境贫寒,自幼入崇实洋学堂半工半读。一九二二六年因为参加CY(社会主义青年团)而被军阀逮捕,出狱后当过教员,跑过邮局,做过校对,还利用业余时间钻研文学写作,从一九三三年起开始发表小说,一九三五年毕业于燕京大学新闻系。先后主编天津、上海、香港等地的《大公报·文艺》,并兼旅行记者,一九三九年他出国担任英国伦敦大学东方学院讲师,兼《大公报》驻英记者;以后入剑桥大学英国文学系当研究生。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一年,又担任《大公报》驻英国特派员兼战地记者,一九四六年他从欧洲回国,负责上海《大公报》国际问题社评,兼复旦大学教授。建国后,萧乾同志曾任英文《人民中国》副总编辑、《文艺报》副总编辑、人民文学出版社顾  相似文献   

10.
书法家黄斌     
黄斌男,1962年4月生,山东即墨人。1984年毕业于山东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现在山东省博物馆从事古书画鉴定与研究工作。先后发表论文近十篇,编著出版了《汉字小史》、《山东省博物馆藏品集-书法卷》等。书法师从著名书法家蒋维崧教授,作品历获第一届山东省振兴中华青年书法篆刻比赛二等奖,第二届、第三届青年书法篆刻比赛一等奖,“杏花杯”全国书法篆刻比赛二等奖,山东省庆祝香港回归大型书画展一等奖,第六届全国中青年书法展三等奖,当代中国青年书画展一等奖,入展第四届、第六届全国书法展,第四届、第六届全图中青年书法展,第二届全国楹联展…  相似文献   

11.
叶挺同志是受全国人民爱戴的一位老一辈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他在狱中写的《囚歌》,表达了一个共产党人的浩然正气,为大家所传颂。他还有一首诗,读者恐怕是不怎么熟悉的,现抄示如下:  相似文献   

12.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拨乱反正,做了大量的工作,在各条战线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我们国家的面貌发生了可喜的变化。这是党中央许多领导同志集体创建的丰功伟绩,但众所周知,邓小平同志有着特殊的贡献。最近学习了《邓小平文选》中《新时期的统一战线和人民政协的任务》等文章和其他有关讲话,深深感到小平同  相似文献   

13.
在广东省学习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经验交流会后,学术界和积极分子报告团的同志们举行过一次座谈会。会上,大家又受到一次生动而深刻的教育,认识到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是每一个人革命化的必由之路,学好用好《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和《愚公移山》等三篇文章又是革命化道路上带有决定性的一步。近来,大家又学习了雷锋式的伟大共产主义战士——王杰同志一心为革命的崇高精神和光辉事迹。王杰同志的日记再一次告诉我们:要真正做一个革命者,就要学好毛主席著作,要学好毛主席著作,又首先要学好《为人民服务》等三篇文章。面对着全国和全省学习毛主席著作运动的大好形势,反看我们学术界学习毛主席著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文选》第二卷和十年前出版的第二卷,真实地记录了邓小平同志领导我党和我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这一全新事业的伟大历史进程,汇集了他在形成和发展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过程中的最主要、最富有独创性的著作。认真学习这些著作,我们深切地感受到,邓小平同志反复强调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创立的前提和哲学基础,是贯穿这一科学理论体系的灵魂和精髓,同时也是推动全党和全国人民不断解放思想,开拓前进的“思想的闪电”。  相似文献   

15.
<正> 我省文坛新秀王润滋同志,近几年来辛勤耕耘,勇于探索,先后发表了十多篇短篇小说。其中,《卖蟹》在一九八○年分别获得了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和《山东文学》优秀短篇小说一等奖,《内当家》被评为一九八一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第一名。同时,这两篇获奖小说已被翻译成英、法两种文字介绍到国外。王润滋同志的短篇小说最为突出的特点,就是善于从现实生活中发掘美,并能正确地表现美。对此,本文作一些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6.
张林忠,男,汉族,1936年生,辽宁省黑山县人。1960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系,毕业后留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系政治经济学教研室任教。1961年为支援边疆建设来包头师专执教。现任包头师专政教系副主任、副教授,全国高师《资本论》研究会理事。 30多年来,张林忠同志一直从事政治经济学理论教育和宣传,一丝不苟,呕心沥血,取得了丰硕成果。他极为注重理论与实际的结合,除了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密切关注外,还努力使一般  相似文献   

17.
钉子精神     
雷锋同志是杰出的共产主义战士,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楷模,是全国人民乃至全世界人民学习的榜样。雷锋出生在一个穷困的家庭里,小时候上不起学,后来他到了部队,才开始学文化。雷锋总是抓紧一点一滴的时间学习文化知识。在他的刻苦努力之下,他很快就能看书读报了。  相似文献   

18.
高放同志1988年2月发表在《社会科学》的《党章中某些传统规定探微》以下简称《探微》一文,对“全党服从中央”的原则提出了质疑。我认为,这样质疑是值得商榷的,因为他搞混了“全党服从中央”的概念,动摇了“全党服从中央”的原则。 “全党服从中央”是民主集中制中的一条重要原则。全党不服从中央,就会使党失去中心,缺乏凝聚力和战斗力,就不可能成为全国人民的领导核心。小平同志在谈到“四个服从”  相似文献   

19.
刘少奇一贯重视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学习。从《刘少奇选集》中可以看到,《答宋亮同志》、《对马列学院第一班学员的讲话》、《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等文章,都是专门论述学习理论问题的,《论共产党员的修养》、《论党》也重点论述了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问题。少奇同志的见解是深刻的,论点是精辟的。认真研究他对这个问题的论述,继承和发扬他的这个理论遗产,不仅是对他的怀念,而且必将提高  相似文献   

20.
玛拉沁夫同志是党培养下成长起来的蒙古族作家。一九五一年他发表了第一篇短篇小说《科尔沁草原上的人们》,开始踏上了文学创作道路。一九六二年,他出版了短篇小说集《花的草原》,修改重印了长篇小说《茫茫的草原》(上部),基本上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粉碎“四人帮”后,他创作了电影文学剧本《祖国啊,母亲》、中篇小说《第一道曙光》和短篇小说《踏过深深的积雪》、《活佛的故事》、《大地》等。这些作品标志着玛拉沁夫创作的进一步发展。作为一名蒙古族作家。玛拉沁夫同志致力于广泛而深刻地反映蒙古族人民斗争生活的历史进程,他的作品不仅是蒙古族人民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而且充实和丰富了我国当代文学,为社会主义文学事业做出了贡献。他是一位具有自己鲜明创作个性的优秀作家。本文着重谈谈玛拉沁夫的创作个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