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从基础与上层建筑问题展开争论以来,我们收到不少有关这个问题的来稿,由于篇幅有限,除一部分已刊登外,其他来稿则作一简要综述如下:一什么是基础?它是否包括生产力在内?张本同志来稿认为: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原理对于存在决定意识的原理来说,是个别的、特殊的原理,正如基础和上层建筑的领域较之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形态的领域是局部的特殊的领域,历史唯物主义不能停留在它的基本观点——一般的解决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相互关系问题,为了改变人类世  相似文献   

2.
20世纪70年代,威廉斯对西方马克思主义中僵化的"基础和上层建筑"理论模式进行了批判和反思,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应该把焦点重新聚集到社会实践中复杂因素之间互动的过程中来。这对于重新理解社会实践复杂多变的过程,厘定文化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位置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3.
斯大林以列宁创立的马克思主义的帝国主义理论原理分析资本帝国主义的发展,使列宁的思想得到广泛传播.他在总结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和阐释列宁的理论时,又提出了许多重要论点.斯大林对帝国主义的分析具有自己的特色,他始终坚持从主要矛盾出发,剖析资本帝国主义的各种现象,由此进一步揭示其本质内容.但是,他的分析也包含了缺陷和错误.  相似文献   

4.
今年三月五日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斯大林逝世二十九周年纪念日。《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以下简称《苏经》)是斯大林生前最后一部光辉著作。在这部著作里,斯大林扼要地阐述了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一系列根本问题,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书中的基本观点对各国的经济理论界有很大影响,它已成为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各种版本教科书的理论依据。当然,由于历史实践的局限性,书中的某些观点也有不妥之处。但从整体上看,它是一本不朽的马克思主义文献。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多次号召我们学习这部著作。今天重读《苏经》,颇受启发。现仅就商品生产理论谈一些学习体会。  相似文献   

5.
关于我国过渡时期在社会主义革命高潮前的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爭論,大致有四种看法:一是无基础論;二是綜合的基础与上层建筑論;三是单一的社会主义的基础与上层建筑論;四是新旧基础与单一的社会主义政治上层建筑論。究竟哪一种說法对?我認为要能符合下面几个要求:一是正确理解我国过渡时期社会的基本特点;二是符合馬克思主义关于經济基础的原理;三是符合馬克思主义关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关系的原理;四是能正确說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发展規律及其总趋势。基于上述要求,前三种說法都不能不遇到困难,因而我看来都难以同意,而第四种說法則比較可以說明問題。  相似文献   

6.
这篇稿子写于1955年,原来是作为给高级党校学员的讲稿,作为不成熟的意见,印了几份清样,送交中宣部审查。中宣部分送给一些同志征求意见。解放初期,我国正处于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当时的经济基础,我认为应根据我党七届二中全会的决议所确定的,由五种经济成分组成,即国营经济的社会主义所有制(是整个国民经济的领导成分)、合作社经济的半社会主义所有制、私人资本主义所有制、个体农民所有制和国家资本主义所有制。但是,有人提出在过渡时期的经济基础就只有唯一的社会主义经济,即所谓“单一经济基础论”(1952年),否认其它几种实际存在的经济成分也是基础的组成。那时讲课遇到这个问题,为了弄清楚这个理论,驳斥所谓“单一经济基础论”才写了这篇讲稿,根据我党七届二中全会决议的精神和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说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这篇讲稿的清样只送给了中宣部,内部未印行,也未公开发表过。但是,在1964年围攻“合二而一”时,这篇稿子却突然遭到了一连串的公开的点名批判和攻击。有些人利用广大读者不能见到此稿,不明全文真相,而采取断章取义、移花接木、无中生有等手法肆意诬陷,把它说成是“抹煞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谁战胜谁的斗争”,是“矛盾调和论”和“阶级调和论”,是“反对社会主义道路”等。1970年林彪、“四人帮”的御用工具所谓的中央党校大批判组更是进一步罗织罪名,把它说成是“反对无产阶级的反动理论”;说它是“唯生产力论的变种”;说它要社会主义经济与资本主义经济“平衡发展”,“社会主义的上层建筑要一视同仁地为包括资本主义在内的整个经济基础服务”,“也要为资产阶级服务”等等。在“四人帮”倒台后,还有人除了继续歪曲外,还把上述的“平衡发展”故意篡改为“平行发展”,并且还说这篇讲稿“是为刘少奇的所谓‘巩固新民主主义社会秩序’的右倾主张立论”等。(见《哲学研究》1978年1——2期合刊,第45页) 为了澄清事实真相,现将这篇原稿的金文公布于众。如有不正确的地方,希望同志们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7.
这篇稿子写于1955年,原来是作为给高级党校学员的讲稿,作为不成熟的意见,印了几份清样,送交中宣部审查。中宣部分送给一些同志征求意见。解放初期,我国正处于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当时的经济基础,我认为应根据我党七届二中全会的决议所确定的,由五种经济成分组成,即国营经济的社会主义所有制(是整个国民经济的领导成分)、合作社经济的半社会主义所有制、私人资本主义所有制、个体农民所有制和国家资本主义所有制。但是,有人提出在过渡时期的经济基础就只有唯一的社会主义经济,即所谓“单一经济基础论”(1952年),否认其它几种实际存在的经济成分也是基础的组成。那时讲课遇到这个问题,为了弄清楚这个理论,驳斥所谓“单一经济基础论”才写了这篇讲稿,根据我党七届二中全会决议的精神和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说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这篇讲稿的清样只送给了中宣部,内部未印行,也未公开发表过。但是,在1964年围攻“合二而一”时,这篇稿子却突然遭到了一连串的公开的点名批判和攻击。有些人利用广大读者不能见到此稿,不明全文真相,而采取断章取义、移花接木、无中生有等手法肆意诬陷,把它说成是“抹煞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谁战胜谁的斗争”,是“矛盾调和论”和“阶级调和论”,是“反对社会主义道路”等。1970年,林彪、“四人帮”的御用工具、所谓的中央党校大批判组更是进一步罗织罪名,把它说成是“反对无产阶级的反动理论”;说它是“唯生产力论的变种”;说它要社会主义经济与资本主义经济“平衡发展”,“社会主义的上层建筑要一视同仁地为包括资本主义在内的整个经济基础服务”,“也要为资产阶级服务”等等。在“四人帮”倒台后,还有人除了继续歪曲外,还把上述的“平衡发展”故意篡改为“平行发展”,并且还说这篇讲稿“是为刘少奇的所谓‘巩固新民主主义社会秩序’的右倾主张立论”等。(见《哲学研究》1978年1—2期合刊,第45页)为了澄清事实真相,现将这篇原稿的全文公布于众。如有不正确的地方,希望同志们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8.
(一) 在纪念斯大林诞辰一百周年的时候,重新学习他关于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和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理论,是很有意义的。 斯大林的这些理论是在一九五二年发表的《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中提出的。那时,离一九一七年世界上出现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已整整三十五年了。俄国人民为建设  相似文献   

9.
长期以来,人们都这样认为:“上层建筑是社会的政治、法律、宗教、艺术、道德、哲学等观点,以及和达些观点相适应的政治、法律等制度。”①教科书、小册子是这样写,哲学辞典是这样解释,课堂上也是这样讲。但是,作为上层建筑的定义来看,我觉得,这个定义只概括了上层建筑的某一方面的属性,即社会的上层建筑是一个包括各种观点以及与这些观点相适应的各种制度和组织的统一体。然而,这个定义没有明确:第一,经济基础对于上层建筑的根源性。在这个定义里,只用了“社会的”三个字,究  相似文献   

10.
关于财政是基础还是上层建筑的问题,本刊曾于1987年第九期发表了周伯棣先生的文章,他从财政在国民收入的分配和再分配中的作用,论述了财政不是上层建筑而是基础。他认为:“财政既通过企业参加生产与流通,又直接参加分配,而其主要部分则为实现国民收入的分配与再分配,结果,确定生产关系,也就是确定经济制度。故财政为经济之特殊形态,也是基础之特殊表现。财政制度宁可说是经济制度之重要部分。”周伯棣先生的文章发表后,编辑部先后接到彭明朗先生和周继武先生的来稿,对周伯棣先生的论点提出不同意见。现将来稿内容摘要综述如下:周、彭两位先生都指出,周伯棣先生的论点,与苏联经济学家阿拉赫威维江的说法“几乎完全一致”(见“财政译丛”1957年第3期:“国家预算是一个  相似文献   

11.
关于财政是基础还是上层建筑,可能有三种看法: 第一种看法——以为财政是基础又是上层建筑。那便是说,财政之中为生产服务的部分,例如国民经济各部门财务,是基础;为上层建筑服务的部分,例如国家预算,是上层建筑。这是斯大林的看法。第二种看法——以为财政,特别是国家预算,有其立法的侧面,有其设计的侧面;任何设计或立法,均由社会经济组织的职能所带来;此种精神转化为经济政策的内容,而经济政策不能视为经济范畴,亦即是财政不能视为经济范畴,更不能观为基础。第三种看法——财政,尤其是国家预算,应视为经济范畴。于是便有可能为基础,而不一定为上  相似文献   

12.
三十年来,我国经济发展经历了曲折的道路。在经济理论方面主要是照搬了斯大林的思想,特别是他关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理论。斯大林指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主要特点和要求是:“用在高度技术基础上使社会主义生产不断增长和不断完善的办法,来保证最大限度地满足整个社会经常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根据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个原则,总结我国经济建设的经验,我深感斯大林的上述定义既不完整,也不准确,而且带有严重的形而上学和绝对化。表现如下:一、斯大林没有表明人民群众是社会主义经济的主人这个根本特征。《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  相似文献   

13.
关于社会主义制度下的价值和价格问题,已日益引起我国经济学界的重大兴趣。对这个问题的争论,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第一、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价格和价值是否日益接近,趋于一致?第二、社会主义社会的价格基础,是个别价值还是社会平均价值?生产价格、平均利润等经济范畴,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是否存在?第三、随着生产发展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价格水平应该采取稳定还是逐步降低的办法?现在把有关这些问题的主要论点介绍出来,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4.
江泽民同志指出:领导干部加强学习,首先要刻苦学习理论,理论素养是领导素养的灵魂和基础,学习理论,就是要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学习和掌握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和精神实质,自觉运用它的立场、观点、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是广大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的必修课。一、注重理论学习和运用的重要性、迫切性第一,注重理论学习和运用是领导干部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面对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和艰难繁重的改革任务,各级领导干部都有一个不断加强学习、提高理论水平的问题。只有通过刻…  相似文献   

15.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互关系的学说是唯物史观的重要内容.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这一学说的过程中,坚持以唯物辩证法的观点,揭示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研究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交互作用的规律,把这一学说牢牢地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基础之上.认真考察和研究马克思主义关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学说的阐发形成过程,有助于我们正确地深刻地把握这一学说的基本精神,对于我国目前的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将会得到有益的启导.  相似文献   

16.
我是同意教育是社会的上层建筑的观点的,并且认为只有这样才足以解答教育的根本问题。但在如何断定教育是属于上层建筑还是生产力的问题上,我以为,区分的标尺不在于教育所传授的生产知识的多寡,不在于学校发展数量的统计,也不在于教育是否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而在于教育形成、产生作用的原因,受什么支配,通过什么途径来实现培养人的这一职能的本身固有的属性。马克思说:“在生存的社会条件上,耸立着由各种不同情感、幻想、思想方式和世界观构成的整个上层建筑”。①这里值得注意的:不仅提到上  相似文献   

17.
作者不同意斯大林在《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一书中所提出的地理环境理论,认为它存在着六个方面明显的缺陷。因此文章从人类社会与地理环境的交互作用以及这一交互作用必须以社会的物质生产活动为中介才能实现等方面较深入地阐述了自己对这一问题的看法。  相似文献   

18.
19.
<正> 1923年,列宁还在世的时候,加米涅夫第一个提出了“列宁主义”这一概念。但当时苏共党内关于这一概念的理解,还没有统一起来。这突出地表现在斯大林与季诺维也夫对列宁主义所下的两个定义上。斯大林的定义是:“列宁主义是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马克思主义。确切些说,列宁主义一般是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和策略,特别是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和策略。”季诺维也夫的定义是:“列宁主义是帝国主义战争时代和在一个农民占多数的国家里直接开始的世界革命时代的马克思主义。”这两个定义是否正确、是否一致呢?斯大林认为自己的定义是正确的。因为,第一它正确地指出了列宁主义产生的历史根源,  相似文献   

20.
大革命前后时期,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一个关键时期。在这期间,围绕中国革命如何搞的问题,逐渐形成了以斯大林和毛泽东为代表的两条路线。二者的具体实践,给我党的事业和革命的进程都造成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今天,客观公正地剖析两条路线之间的分歧和得失,对于我们更好地总结民主革命的经验教训,更好地坚持马列主义一般原理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原则,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